马克思主义论和谐的论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论和谐的论断

一、马克思

1.共产主义思想本质上蕴涵着深刻的和谐理念。马克思在其被誉为他的哲学的诞生地《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对共产主义作过这样的表述: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 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 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自然主义= 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与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81)

2.马克思强调指出: “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也就是说: “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 并且作为个人, 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人劳动、自己的个人关系中间, 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 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在把社会力量当作政治力量跟自己分开的时候, 只有到了那个时候, 人类解放才能完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443)由此可见, 马克思把人的解放理解为个人与社会对立的消除, 即个人成为真正的类存在物, 亦即社会的人, 社会成为真正的人的社会, 亦即和谐的社会。

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 对未来理想社会作了这样的描述: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294);在马克思看来, 随着人与人(社会) 矛盾的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也就随之得到解决, 因为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主义性质, 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的纯粹的有用性, 因为效用成为了人的效用。

4.在未来社会“社会化了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

5.(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从人与社会关系的演变来看,可以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从“人的依赖关系”阶段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再推进到“自由个性”阶段,既是个体历史发展的轨迹,也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冲突走向和谐的过程。

6.(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他们还揭示了人自身从片面到全面发展的历程。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1)但是,“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5).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活动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进行,人们之间或者以自然血绕美系为基础,或者以统治和服从关系为基础,形成了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在这里,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5).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确立了人的独立性,但是形成了人对物的依赖,造成人的全面异化。在共

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固定分工的消除、创造出来的大量的闲暇时间等等,使人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人的需求得到多方面满足、人的社会关系不断丰富、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7.实现和谐社会的方式:

(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和谐社会中,人类主体“在真正的共同体和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可是,为了这种联合,“大工业应当首先创造出必要的手段”,为了实现这种新型的经济,首先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没有这些条件,共同经济本身将不会成为新的生产力,将没有集体物质基础,将建立在纯粹的理论基础上,就是说,将纯粹是一种怪想”(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62- 63 页)

(2)建构人与人之间公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

“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278 );“如果一种社会制度属于剥削与压迫性质的社会制度,虽然相对它所处的特定时期有解放生产力的作用,具有比前一种社会制度相对的和谐性,但它最终仍会成为生产力与人的发展的桎梏,最终会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只有非剥削性质的社会制度,才能为生产力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才可能建立一种真正意义的社会和谐。”(杨生平:《和谐社会及其实现》,《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 年第2 期)为此,只有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才能达致和谐社会。

(3)创造出富足的自由时间.

因而,只有物质生产本身的发展能够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创造出足够多的自由时间,才会出现超越自发阶段的现实可能性。只有人在物质生产领域获得了真实的解放,才有可能使人类主体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218- 219。)只有这样,“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那时,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222)于是,每个人既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物质生产,又享有自由时间并运用自由时间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

马克思主义论秩序的论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