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戏曲看东方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典戏曲看古代中国社会对宗教的态度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哲学和宗教是相对比较发达的两门。早从远古社会起,就出现了有关炎黄二帝的神话传说和祭祀,跳神等宗教仪式。而原始社会祭祀活动中的傀儡戏与影戏的表演就是中国传统戏曲的起源。

从春秋战国时期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开始,儒道墨等百家争鸣。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都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说流派基本上无一是无神论。儒家学说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道德观和价值观。虽然“子不语,乱力怪神”,但它注重祭祀礼仪,相信死后有灵。它的一些宗族观念,例如绵延香火,目的是为了代代有人扫墓敬祖。而这些活动就带有祖先崇拜的色彩。

可以说,哲学和宗教对中国古人的思想的影响是密切不可分的。古代的文人中几乎没有无神论者,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一种或多种宗教的影响。这种影响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他们的创作中。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集文学,美术,音乐,表演艺术为一身,并且由于在民间演出,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宗教学影响文化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借此可以窥到古代文人思想和百姓情感的一角。

与西方中世纪由某个教派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同,在古代中国可以说并不存在一个长期上的“国教”。其中比较主要的有儒释道三家。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跟道教,儒家思想相融合,共同形成古代中国百姓一些基本的宗教观念。道教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对中国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史记》首先提到“道家”一词,指的是黄老学派。但是在公元三世纪前后,道家已经也指老庄玄学。同时还可能指代一些追求长生不老的宗教流派。而中国戏曲中对于这两者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社会对宗教的态度在古典戏曲中主要有以下的一些反映。

第一,社会对待宗教形式的态度

例如在《玉簪记》,《西厢记》,《望江亭》等戏中都把男女主角相遇的地点放在了道观或者佛寺中。让风月故事在有宗教禁欲氛围的背景中进行,形成一种微妙的反讽。在明代的《两言三拍》中也收集了不少毁僧谤道的打油诗,对联。这主要是对追求长生不老的宗派,或者空有名号的佛事的批判。

以《玉簪记》为例,这里讲述了道姑陈妙常和书生潘必正在女贞观中相遇相恋的故事。陈妙常本是府丞小姐,金兵南下时随母逃乱与家人失散才不得不入道观做道姑。所以,她并不是自觉自愿地信教而做道姑,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在《玉簪记》的描写里,女贞观里的女道士们多表现的活泼大胆,并且显然俗念未绝:合唱:(唱)钟罄声里求参悟,一卷经销香一炉。

女贞观内苦昼长,孽根凡心最难磨啊最难磨。

领唱:(唱)啊,最难磨。

[众诵经]

妙香:哈哈……哈哈……

法成:妙香,妙香!你在做什么?

妙香:我在门口绣花朵,来了一位俊哥哥啊,哈哈……

法成:什么哥哥啊?

陈妙常:师父,妙香说:她在默默诵经书,飞来一只叫蝈蝈。喏喏,又飞走了!

[众笑]

而陈妙常跟书生的相恋一波三折,以喜剧收尾,可见作者和当时的社会对这样一桩姻缘持的是赞同的态度。在结尾他还有这样一番议论:“道可道,

名可名;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清者浊之源,守不住炼药丹炉;动者静之机,熬不过凡情欲火。大都未撞着知音,多半属前生注定。抛弃了布袍草履,再穿上翠袖罗裳;收拾起纸帐梅花,准备着罗帏绣幔。无缘处青蒲黄庭消白日,有情时洞房花烛照乾坤。”

也就是说,当时有一种观念是,很多人遁入空门是因为环境所逼,他们不动凡心是因为未遇知音。在重视社会关系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古人还是认同婚姻家庭的价值,赞同支持发生在道观佛寺中的爱情。但是,这种观点的前提是,剧中的主角并不是自己悟道出家的。

但是在当时存在一些道观实质上在卖淫,或者一些有钱富人打着炼丹的旗子采买婢女进行奸淫。对于这种事情社会的态度则是彻底否定的。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戏曲里吃斋念佛抄经的都是家中的老太太,而作为知识分子代表的书生则很少热衷此道。沉迷于炼丹,追求长生不老的都不是正面角色,多半与昏君贪官联系在一起。从这里我认为可以看出,古人对追求长生不老的虚幻和它会造成的后果已经有很清楚的认识。

第二,社会对于宗教哲学思想的态度

宗教哲学思想和宗教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以道教为例,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但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思想却认为,一切都是由气所构成,并且将复归于气,因此,人不必恋生恶死。佛教追求修行,在涅槃之后升入极乐世界。道教则称得道成仙。与修炼仙丹的方法不同,庄子提出的方法是“心斋”和“坐忘”。人道合一是一种忘思虑,忘只觉,忘情感,忘掉自己的生命,逐渐去掉俗世的一切感觉从而进入无时间,忘古今,超生死的状态。

对老庄或者佛教着迷的多是一些生逢乱世或者怀才不遇的文人。比如孔尚

任一生仕途失意,又生活在明末清初,他内心交杂着朝代交替兴亡之感。孔尚任在戏曲《桃花扇》中的开头中写:古董先生谁似我?非玉非铜,满面包浆裹。剩魄残魂无伴伙,时人指笑何须躲。旧恨填胸一笔抹,遇酒逢歌,随处留皆可。子孝臣忠万事妥,休思更吃人参果。

其中“人参果”是佛教的一种指代。《桃花扇》借名妓李香君和才子侯方域的离合之情来写时代兴衰之感。在最后一幕,李香君和侯方域在经历了种种磨难风波之后重逢,两人重展桃花扇,共叙旧情。

此时有个人出来大喝:外)你们絮絮叨叨,说的俱是那里话。当此地覆天翻,还恋情根欲种,岂不可笑!(生)此言差矣!从来男女室家,人之大伦,离合悲欢,情有所锺,先生如何管得?(外怒介)呵呸!两个癡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北水仙子】堪歎你儿女娇,不管那桑海变。艳语淫词太絮叨,将锦片前程,牵衣握手神前告。怎知道姻缘簿久已勾销;翅楞楞鸳鸯梦醒好开交,碎纷纷团圆宝镜不坚牢。羞答答当场弄丑惹的旁人笑,明荡荡大路劝你早奔逃。

(生揖介)几句话,说的小生冷汗淋漓,如梦忽醒。

(旦)是。回头皆幻景,对面是何人。

于是李香君和侯方域两人双双遁入空门为结局。在这里把信教看做“明荡荡”大路体现了作者一种认同的态度。在古代的中国社会里,也存在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功名利禄,婚姻家庭,朝代更替都是虚妄的。与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背道而驰,这些文人把关注投到自身的修行上,而他们的这种思想自然流露在了他们创作的戏曲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