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网络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而信息技术中的网络以其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给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网络技术进入了课堂,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一些抽象、难懂得内容变的易于理解和接受。
网络进入课堂,能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能将漫长的数学发展史,最新的现代科学成果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机;能将书本上没有介绍的信息呈现给学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其变成学生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网络环境与数学课程整合,构建新型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的一切由教师主宰,教师说了算,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地位,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变革,构建了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主体积极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作,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
案例一:
一位五年级数学教师在了解到本班学生通过《小学信息技术》课,学习了word文字处理后,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来编辑《小学生数学学习园地》——先是引导学生上网搜索一些数学资料,然后编辑成小报。这样既培养学生了信息技术的能力,又与数学学科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二:
教学《统计》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后延伸环节时,引导学生通过“goodle”搜索引擎自己到Internet中查找有关教师国在经济建设领域所取得巨大成就的统计资料,这样学生在信
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地获取了资料,开阔了视野,并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身心和谐统一的发展。
二、网络环境与数学课程整合,优化数学教学内容。
网络世界为教育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公开性和共享优势促进学生在网络资源中获取信息的应用信息,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的是精品信息、分类信息、鲜活信息、便于检索的信息、经过整合的多媒体信息、能生动呈现的信息、便于传递的信息。教育网站和基于网络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应用。学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通过检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实现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实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
案例三:
在学习《时、分、秒》这一课时,当学生产生了主动探索的欲望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有关“时、分、秒”知识的主题学习网站,网站由欣赏篇、知识篇、操作篇、创作篇、评价篇和展示篇等部分组成,学生根据需要和个人情况,可选择不同的学习篇章进入分页,每个分页中设有不同的问题和操作方法提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链接,按不同的顺序进行操作。
案例四:
在教学《年月日》这一概念课时,教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自己从网络中检索和查找“闰年”的相关资料和图像,学生通过检索,不仅找到了“为什么‘闰年’是四年一闰而百年不闰,而又四百年又闰的原因?”,而且还找到了“闰年与闰月的区别”、“古代历法的变迁”……,学生分小组把这些收集到的信息经过汇报,协作学习,加以整理后,个个非常涌跃地想把自己查找的资料,自己经过努力探索和劳动所取得的成果汇报给其他同学知道,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既实现了知识的探索和发现,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优化了教学内容。
三、网络环境与数学课程整合,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网络海量的教学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呈现形式,使我们有条件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用信息技术提供集成化的教学环境,如多媒体学习系统、网络资源库、演示环境、智能学习工具、师生交互互动学习环境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充分表达教学意图;学生可以通过下载学习软件、网上查寻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或BBS等与教师、同学交互联系等方式来探索问题、讨论问题和完成学业,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网络资源丰富多彩环境下,学生既可以向教师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
案例五:
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当学生完成课本中相关的习题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几个相关网站,让学生从这些网站中下载一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片”和有关的文字资料,并利用Word 上日历向导制作日历卡片,经过自己动手,说说自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有什么感想。学生完成电子作品后,教师利用网络的传输功能向其他同学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再请其他同学进行评议。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或个性化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网络环境与课程整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一位哲学家有句名言:“什么都能代替,唯有思维不能代替。”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勇于猜想,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教师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案例六:
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教师打破以前由教师出示模型→操作示范→归纳方法的教法。组织学生先复习长方体的特征,然后应用信息技术——出示长方体模型图,通过徐徐的旋转,展示了长方体的长、宽、高,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前面、右侧面、上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如果要求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即长方体的表面积又怎样计算?随着课件中动画的演示,一个长方体的六个面慢慢地展开了,同学们看得清楚,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六个面面积的和。生动形象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这时教师再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长方体纸盒剪开(剩下组成六个面的面积,多余的剪去),让他们自己动手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是两人一组,也可以是四人学习小组一起讨论。这时同学们有的剪、有的算,都动起来了,讨论很激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长方体表面积的不同求法:①把六个面积分别算出,再加起来。②把长方体剪成三组,即相对的面为一组,然后加起来。③算出上面、侧面、前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教师充分肯定同学们肯动脑,积极思考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哪种方法计算最简便?通过讨论一致认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般用(长×宽+长×高+宽×高)×2的方法比较简便。这时有同学拿出他们自己剪开的模型说:“老师,教师的长方体是两个侧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可以不同这种算法,而用侧面积×2+底面积×4。”教师让学生说出道理,并及时表扬了他们开动脑筋,敢于创新的学习态度。接着教师再应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各种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对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启发学生计算长方体方法有很多种,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比如:计算火柴盒面积、课室、水池粉刷的面积,又怎样计算?同学们展开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