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美学的旅游审美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生活美学的旅游审美探析
[摘要]生活、旅游、美,都是复杂的概念,其内涵在实践领域不断被拓展,其本质在理论领域不断被重新认识和探究。
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起点“美是生活”,到实践论美学,再到美学的生存论转向,以及美学“生活论”回归,这些都为研究本体论视角的旅游审美提供了理论和现实基础。
当代的旅游审美趣味是多元和世俗的。
在生活美学视野中,旅游之美在于天人合一,在于能动超越。
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和审美方式的流变。
观光旅游审美注重感性认识,休闲旅游审美注重感性存在,是对生命中感性价值的确认。
从观光到休闲,审美是感性超越的过程,体现在对时空的超越、对审美主客两分的超越,以及对体验的超越。
旅游审美通过活泼泼的生命体验,最终超越感性,能动地从生命存在的意义上获得美,完满生活、成就生命。
日常生活既充满着感性的愉悦,也承载着深沉的精神期望。
生活本身的丰富性造就了旅游审美的丰富性,生活美学视角的旅游审美是激发、是唤醒、是重新发现。
旅游审美本质上是对生命归属和文化价值的寻觅,其本体意义在于成就审美的人。
[关键词]旅游审美;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生活美学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06-0073-09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6.06.013
1当代美学“生活论”回归与旅游美学之发展
生活、旅游、美,都是复杂的概念,其内涵在实践领域不断被拓展,其本质在理论领域不断被重新认识和探究。
对中国来说,美学是舶来品,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西方美学研究的成果,始终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学者的研究。
美学“中国化”的历程是中国古典美学智慧不断与西方美学思想碰撞、融合的过程。
这样的历程不仅充满艰辛,也充满着各种矛盾、冲突、妥协、改变与吸纳。
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起点“美是生活”,到实践论美学,再到美学的生存论转向,以及进入21世纪以来的美学“生活论”回归和生活美学新范式的提出,为我们研究旅游美学,尤其是本体论视角的旅游美学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新的研究视域。
1.1当代生活美学的感性价值
日常生活是当代哲学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美学“生活论”的回归,“生活美学”在中国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傅其三在湘潭大学开设“生活美学”课程;进入21世纪,刘悦笛等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建构,
生活美学逐渐成为转型期中国美学新的理论范式之一。
“现实生活,是美学的起点和归宿;生活美学,是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
”[1]“如何欣赏生活美和创造生活美,就是生活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美学理论的生活化和美学实践的大众化,其本质是美学的回归和重构,是美学对生活感性价值的重新确认,是马克思美学当代意义之重新确认。
目的是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不断美化人们的日常生活。
”[2]“肯定感性,就是肯定生活;肯定人的日常生活的正当性,就是肯定感性意义呈现的合法性。
”[3]中国语境下,生活美学的兴起经历了复杂的历时性生成过程,伴随着对传统实践论的批判和后实践论的发展。
究其理论基础,一是中国古典美学对生活和人本的始终关注;二是马克思美学对人的感性生活的肯定;三是Chernyshevsky“美是生活”理论在我国曾被广泛传播和接受。
谈回归,首先是对生活价值的确认。
“生活美学不是要颠覆掉经典美学的全部努力,而是要美学返回到原来的广阔视野;确认生活美学不是为了建构某些美学理论,而是在亲近和尊重生活,承认生活原有的生活品质[4]。
”当然,生活美学的“回归”不仅仅是简单地“回到过去”,更深层面来看,“回归”是马克思美学对感性价值的确认,是基于实践的对人类“类”特性的确认,是基于实践的对人类“自由”的确认。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指出:
如果人的感觉、激情等不仅是[本来意]义上的人本学规定,而且是对本质(自然)的真正本体论的肯定;如果感觉、激情等仅仅因为它们的对象对它们是感性地存在的而真正
地得到肯定,那么不言而喻:①对它们肯定的方式绝不是同样的,相反,不同的肯定方式构成它们的存在的它们的生命的特殊性;对象以怎样的方式对它们存在,这就是它们的享受的特有方式;②如果感性的肯定是对采取独立形式的对象的直接扬弃(吃、喝、对象的加工,等等),那么这也就是对对象的肯定;③只要人是人的,因而他的感觉等等也是人的,那么对象为别人所肯定,这同样是他自己的享受[5]。
马克思将美学回归到人,回归到人的感性价值。
正因为感受的特殊性和相异性,人才能够确认其个体生命的特殊价值和意义;从而确认其自身,确认其作为感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获得本体论的肯定。
对“感性的肯定”既是对“对象的直接扬弃”,也是对“对象的肯定”;正因为这种“扬弃”,客观对象才重新获得了肯定。
《巴黎手稿》的观点既是“人本”的,也是“唯物”的。
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是构成人们感性生活的真正基础。
也就是说,离开了实践,人们就不能获得真正的感性体验,不能获得真正的美感,更不能获得真正的存在。
人的实践和存在是统一的。
美学回归生活,以人的需要和感性存在为核,使美学确立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之上,确立于“生命-生存-生活”的统一之上,
确立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之上。
马克思美学是生活美学的重要理论源泉。
谈“重构”,既表明生活美学复杂的历史积淀,更表明其意味深长的发展趋势。
当代美学的生活论是对长期以来“实践-后实践”理论范式的发展和超越,是在国外存在论研究、文化研究等多重影响下,基于国内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日常生活化的现实,对中国美学未来走向的思考和探索。
1.2我国旅游美学研究之发展
我国旅游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30年来,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基本可以分为3个时期: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自然之美,不是单方面的景,更重要的是旅游者在自然之中所体验的感情,也许是转瞬即逝的情绪,也许是弥久常新的心境。
再比如乡村旅游的兴起。
对城里长大的人来说,乡野环境、乡风民俗、乡村生活带来的是一种未知的体验,是一种新奇的审美。
对于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乡村旅游承载的则是刻骨的乡愁。
人们也许会感慨,雨中的山、桥、石板路,也并没有那么美,真正深深怀恋的是田里辛勤耕作的爹娘,是门槛上蹲着的小狗,是放学后与小伙伴嬉戏的草垛。
从审美上说,乡村旅游是过往岁月、过往生活与当下乡愁的浅吟低唱。
乡村旅游是怀旧的旅程,也是一场怀旧的审美。
景与情交融,情与境相依。
2.2当代旅游之审美趣味:多元与世俗
趣味,对于美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
当代美学趣味正呈现出“去中心化”和“多元化”的特征。
旅游是当代最具大众性的审美活动之一,其趣味受到整体审美价值观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并且这种多元感性的审美趣味,经由旅游被复制和传播。
当代旅游趣味的多元化,不仅表现在旅游动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方式方面,原住民的文化、徒步穿越、热气球观光、湿地观鸟、主题公园游乐等等,都可能成为旅游者的兴奋点;更深一步说,旅游的大众化从实践上推动了对趣味标准唯一性的否定。
审美趣味有无标准,是否只有一个标准,高级趣味与低级趣味的界限在哪里?艺术与审美曾经停留在高高在上的精英层面,精英阶层的审美趣味是曾经唯一合法、正当的趣味。
当今时代,旅游是大众参与的活动,旅游审美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审美。
高山之巅,日落日出;长河奔流,惊涛拍岸――人人都为之惊叹。
“大众化”在文
化研究,尤其是审美文化研究领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词,招致批判的是与“大众化”紧密相关的“滥”与“低级趣味”;在旅游界,“大众旅游”指代一个时代,大众旅游时代意味
着大量涌入的旅游者对敏感、偏远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的破坏;但也必须看到,旅游的大众化,首先或者说最基本的含义是更多人的参与。
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旅游的大众化,更准确地说是平民化,从事实上推动了审美的大众化。
大众首先
意味着“去精英化”和“去中心化”。
总是有人担心审美品味的“世俗化”。
事实上,Aristophanes的喜剧也充斥着不堪入目的脏话,莎士比亚的戏剧在当年也不过是“世俗文化”的一部分。
诚然,大众化也存在“大众化”所带来的“暴政”,需要理论的批判和反思;多元化亦并不是对道德判断的简单否定,并不代表价值的虚无化。
旅游审美不是理论审美,旅游活动的亲身体验决定了旅游审美的“当下性”与“世俗性”。
曹诗图等学者提出“旅游的本质是以消遣、审美、求知为主要目的的异地身心自由体验,旅游的基本属性是审美属性、休闲属性和文化属性”
[17]。
审美趣味的高级与否似乎难以判断,趣味的等级观余波未了。
但是,可以很肯定的是,旅游活动的跨文化性,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文化更为广泛和有深度的了解之上。
重要的是,要脱离旅游审美的世俗性,并不是要脱离生活。
恰恰相反,旅游审美需要更紧密地与生活相连。
要将“俗游”提升为“雅游”“神游”。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需要“突破人的有限性、功利性的束缚,具有万物一体的审美意识和超越主客关系的心境。
”[18]从生活美学的视角来说,就是要突破日常生活的碎片化,以及生活的日常性对人的异化,将日常生活回归到生活原本应有的状态,实现生活美学的真正“回归”。
融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旅游之美体现了当下的实践性。
正是这样的审美实践过程,产生了各种审美现象,并发展出多元的审美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审美感知能力的提高,随着人们审美实践能力的提高,实践对象会越来越丰富;同样,随着人们审美实践活动的拓展,亦会反哺人们的审美实践能力。
从本体意义上说,当代旅游,不再是一种观望,不仅仅是体验,其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感性之美的集中表现。
生活本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造就了当下旅游方式和旅游趣味的多元化,以及旅游审美的丰富性。
3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感性超越
从实践领域看,休闲度假无疑是观光旅游的升级版。
观光旅游以大众化、高性价比取胜,休闲度假以小众化、高品质取胜。
3.1观光旅游之美:感性认识
观光旅游表达了人们对感性之美的追求,此处的感性之美,主要是审美认识系统中的美。
观光旅游的感性之美来源于观看与刺激。
反映在旅游活动中,主要就是去未曾去过的地方,见未曾见过的美景。
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是最为惯常的旅游目的地。
观光旅游,主要是对惯常生活的疏离。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观光旅游的核心审美要素是:异质性。
旅游者充满好奇来到异地,参与不同的活动。
可能在短短的一周之内,访问几座城市,甚至几个国家。
旅途的疲劳,
阻拦不了追求异质的脚步。
以黄山为例,黄山四绝“奇峰、怪石、云海、温泉”有多少游客能完全领略到?一晚山上、一晚山下,是大多数观光客的标准行程;如果时间紧张,一天直接上山、下山也是可行的,上下的索道,更加速了过客匆匆的脚步,云海与温泉成为可遇不可求的“传说”。
无论
如何,迎客松前的标准留影,还是让游客获得了“到此一游”的满足感。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务访问之余,同样需要在长城脚下找找“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感觉,到故宫太和殿前展现一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之情。
观看与刺激的感性之美,自然是易于疲劳的,当然也就需要不断的刺激来激活出游的冲动。
同时,审美对象往往呈现出宏大、壮丽的样式。
3.2休闲度假之美:感性存在
“作为感性生存论的审美问题一直存在于哲学家和诗人们面临现代型社会形态的困境时所思虑的种种难题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学’不是一门学问(甚至不是一门学科),而是身临现代型社会困境时的一种生存论态度。
”[19]休闲、审美,或者说闲暇之美的确立需要两个前提,一是确认休闲度假的主体地位,二是厘清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根本就是彰显“人”作为主体的价值。
“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5]当世界与主体超越主客两
分思维方式的时候,个体性与社会性更将走向切近和融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休闲度假就是感性存在方式的确立,以及感性存在的自我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