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某园区承接产业转移规划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某某某园区承接产业转移
规划方案
20**年3月
目录
前言 (1)
一、基本要求 (2)
(一)总体思路 (2)
(二)实施原则 (2)
(三) 示范任务 (4)
(四)战略定位 (5)
(五)主要目标 (6)
二、承接转移发展的重点产业 (10)
(一)原材料产业 (10)
(二)机械装备工业 (12)
(三)轻纺化工 (13)
(四)高技术产业 (15)
(五)现代服务业 (17)
(六)现代农业 (19)
三、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布局和载体建设 (21)
(一)总体布局 (21)
(二)促进园区转型升级 (24)
(三)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26)
四、强化基础设施支撑 (28)
(一)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28)
(二)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30)
(三)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 (31)
五、保障措施 (33)
(一)加快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协调推进机制 (33)
(二)创新体制机制 (33)
(三)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 (35)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6)
(五)完善支持政策 (37)
(六)加强区域合作 (38)
(七)加强组织实施 (40)
附件一 (41)
X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工作分解 (41)
(一) 加强组织领导 (41)
(二)科学规划布局 (41)
(三)完善产业政策 (42)
(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42)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43)
(六)加强财税扶持 (43)
(七)加强金融支持 (44)
(八)保障土地供给 (45)
(九)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46)
(十)强化科技支撑 (46)
(十一)加快保税区建设 (47)
(十二)加强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 (47)
(十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47)
(十四)引进高层次人才 (48)
(十五)加强文化体系建设 (48)
(十六)落实目标责任考核 (49)
附件二 (50)
X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责任分解一览表 (50)
前言
为进一步拓展XXX承接产业转移空间,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提高承接产业转移承载能力,主动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整合我市西江经济带核心区沿江产业发展轴,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推进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XXX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实施方案》。

一、基本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走好经济发展“三步棋”、唱响城市建设“三部曲”,实现“富民强梧新跨越”为总纲,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推进粤桂合作、东部沿海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特色产业承接平台,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完善区域公共服务,增强产业承载能力。

主动接轨珠三角和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深化和对接泛珠三角地区发展分工,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加快产业调整优化升级。

创新区域合作方式,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努力把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与珠三角地区有机融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为桂东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二)实施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结合起来,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加强规划引导,支持先行先试,强化政策扶持,
通过搭建转移平台、构建转移通道等方式,建立完善产业转移推进机制,促进各类企业及要素资源向示范区有序转移,强化政府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作用。

——科学承接,优化发展。

坚持产业承接与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相结合,把产业转移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相结合,通过承接优质产业优化现有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不断提高XX经济社会整体竞争力。

——分工合作,错位发展。

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强区域分工合作结合起来,创新合作方式,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调动承接方与转移方两个积极性,注重区域内科学布局、有序承接,促进与珠三角良性竞争。

——立足优势,互利共赢。

充分发挥XXX现有的资源、区位、综合成本等优势,结合珠三角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和方向,加强与转移地对接转移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提高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与产业转移地的利益共享机制,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共赢发展。

——分步实施,有序开发。

编制推进与转移地产业对接实施意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以西江经济带核心区为先导,采用近期开发和远期发展相结合,统筹规划,局部起步,分期建设,有序稳步推进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示范区影响力,提高示范作用。

(三) 示范任务
——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示范。

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迫切需要,并且在承接产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存在承接产业质量不高、地方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模式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

在当前条件下,如何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的机制和途径,科学、合理地承接产业转移,是众多中西部地区谋求快速发展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通过建设X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推进有序承接、产业融合、集聚发展,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重点在设施对接、利益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率先突破,积极探索转移地与承接地双方共建、整体委托、异地办园、异地开发等多种发展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示范。

——承接产业转移园区体系建设示范。

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最重要的载体和平台。

许多地方为加快转移产业的承接,一哄而起,盲目圈地布点、重复建设产业园区,形成恶性竞争局面。

通过设立X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统筹产业园区建设,合理确定各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条件特色鲜明的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形成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体系,为中西部地区在园区体系建设方面提供示范。

——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示范。

XXX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连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泛珠三角经济圈”与“泛北部湾经济圈”两个活跃板块相互促进的战略通道;是珠三角吸纳西南资源和向西南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门户,是西部地区承接东部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建设X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利于加速西江经济带形成,促进西江流域协调发展和东西部互动发展,实现东西融合,对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快提高产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缩小地区差距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发展示范。

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应该双管齐下。

X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既要顺应当前产业转移的潮流,做大做强工业,夯实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又要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服务产业;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做精做细农业产业,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在承接产业转移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发展方面提供示范。

(四)战略定位
——合作发展的先行区。

创新合作机制,深化与珠三角分工合作,在设施对接、园区共建、信息互通等方面率先突破,在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先行探索,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把示范区建成珠
三角产业拓展优选区,形成与珠三角地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科学发展的试验区。

探索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统筹发展新思路,推进承接产业创新提升,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探索区域联动发展新机制,强化与珠三角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探索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途径,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缩小发展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

探索体制改革新举措,强化政策支持,促进产业有序转移。

——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先导区。

加快产业集聚,加速规模扩张,推进结构升级,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使示范区成为承接珠三角、辐射中西部的重要平台,成为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

(五)主要目标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要求,XXX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年打基础。

XXXX年是示范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要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为实施《示范区实施方案》开好局、起好步。

要深入开展示范区宣传推介,形成全社会参
与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快基础设施
建设,推进各产业园区扩容升级,强化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三年见成效。

到2013年,初步建立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示范区的产业承载、自主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初步确立,一批重大项目发挥效益,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五年大发展。

到2015年,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体制机制与沿海发达地区全面对接,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地位全面确立,具体实现以下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到2015年,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扩大到650亿元以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西部地区中等水平,经济总量占广西的比重不断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城镇化率达到52%左右,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尤其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陶瓷、不锈钢制品、电子信息、医药、食品、林产林化、造船、人工宝石、日用轻工等优势产业在西江经济带和广西的地位进一步凸显,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日趋完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强优企业。

到2015年,
三产结构比例调整为9:60:31。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西江黄金水道XX段通航能力明显提高,港口和综合口岸功能大幅度增强和优化。

东通粤港澳、南至沿海港口、西接大西南、北往华中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完善,国内区域性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地位进一步提升;能源、水利、市政、物流、信息、环保、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体制创新和开放合作深化拓展。

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全方位开放合作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产业发展等与粤港澳等东部发达地区实现对接,形成一批特色化、集约化、外向型发展的产业开发园区,外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承接产业转移资金年均增长20%左右。

——园区承接与集聚能力显著增强。

在国家级承接产业园区建设中取得新突破,引进国际国内500强企业,着力培育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百亿元的园区,力争到2015年,XX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产值超1000亿元,XX工业园区、XX陶瓷产业园区、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产值超500亿元,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效果,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率达到99%,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形成宜业、宜居、宜游的良好生态环境。

专栏1: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规划目标值
二、承接转移发展的重点产业
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瞄准珠三角等沿海地区迫切需要转移的产业,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原材料产业
以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原材料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原材料制造企业兼并重组,大力发展下游制造业,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持平衡,确保原材料资源供应。

——有色金属及再生资源加工利用。

依托XX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立足由资源类初级产品开发向深加工转化,积极承接以铜、铝、锌、铅、镍、锡为主的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形成回收、拆解、分选、熔炼体系,推动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支持广西有色金属集团XX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成为拥有铅锌、再生铜铝、钛业和稀土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等产业的大型高科技企业。

依托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大力承接不锈钢新型材料,重点发展高强度钢、管材、薄型材、冷连扎
宽钢,积极引进下游制品产业,发展制药机械、食品机械、船舶机械、耐腐蚀化工机械、包装机械以及厨具、炊具、洁具等,重点支持金海不锈钢有限公司、新盈特钢有限公司、永达钢铁公司、丰盈不锈钢公司等企业。

——林产林化。

依托本地及周边丰富的林产资源和林产工业基础,发挥毗邻粤港澳的区位优势,推进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形成林板、林浆纸、竹浆纸协同发展新格局。

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加速发展特色人造板、造纸、木地板、建筑装饰板材等系列产品,引导龙头企业向集散中心聚集,重点建设以XX工业园港口工业园区为核心的林化林化产业项目,建设差别化纤维生产基地。

积极而有选择地接纳我国东部和国际家具制造业的转移,提高家具设计水平,打造家具品牌。

加快推进以XX松脂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开展松脂深加工技术研究,大力研发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加快新产品产业化进程,把示范区打造成为泛珠三角区域重要的林产林化加工基地。

——建材陶瓷。

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与示范区企业重组,推进节能、降耗、环保技术改造升级。

加快推进XX陶瓷产业园建设,积极承接建筑陶瓷企业转移,支持研发新产品,开发高强、多功能、配套化的环保、抗污、抗菌的建筑卫生陶瓷新产品,培育知名品牌,鼓励增加高科技、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培育发展建筑陶瓷产业集群。

支持XX市工业集中区发展花岗岩石材项目,提升XX
花岗岩产品质量和档次,建设形成国内知名的花岗岩石材加工销售基地。

——钛白化工。

依托钛矿资源优势,大力开发金红石型钛白粉、纳米钛白粉,发展钛白粉深加工、钛金属提炼等高技术含量系列产品,做深做精钛白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扩大以钛品为原材料的各种新型材料的生产规模。

(二)机械装备工业
抓住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建设和XX港开发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结合工业园区建设,发展配套企业,走以大企业为骨干、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集群式发展路径,大力承接发展船舶修造、船用机械、港口机械、起重机械、矿山机械、锻压设备、锅炉、汽车零部件等。

——船舶修造。

整合示范区造船企业资源,把握未来10年西江造船业成长期,依托现有的内河重要造船基地及江海工程设备及船舶配套行业,合作发展制造三千吨以下近海、内河的集装箱船、中型交通船、油船、化学品船、液化天然汽船和各种军用船舶,修造高档次船舶,开发冷藏集装箱船、公务船、游艇和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甲板机械、舱室设备、通讯导航及自动控制等高附加值产品。

以资本合作与技术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优势配套产品的引进和发展,重点发展大型船用货物起重机、甲板机械、船用换热器、船用电机电器和
海洋平台吊等产品。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打造标准化船舶制造新模式。

推动中船桂江公司发展成为广西造船业首强,推进示范区“华南地区中小型船舶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吸引粤穗大型船厂迁建XX。

——机械设备制造。

加快推进机械装备骨干企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提升工程、农用和采矿设备制造技术水平,争取在大型工程机械、大型农用机械等领域实现突破。

推进示范区企业与国内外产业资本、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机构合资合作和兼并重组,支持发展设备成套公司和系统化工程公司。

加大技术改造,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环保节能锅炉和大吨位锅炉等生产制造方面取得突破。

——汽车配件。

整合现有零部件制造资源,积极引进国内外汽配企业和零部件高新技术产品,重点发展铅酸蓄电池、电动车电池等产品。

以引进美国最先进的蓄电池生产线为契机,加快天鹅蓄电池公司产品升级换代,深化与通用五菱公司合作,争取与广汽集团、一汽集团合作取得突破,打进高端汽车制造行业。

同时致力开发混合动力型汽车蓄电池,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轻纺化工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培育发展轻纺工业特色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快自主创新,实施技术改造,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推动轻纺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日用轻工。

依托产业基础优势,以广西索芙特公司、奥奇
丽公司、XX新华电池公司为龙头,延伸和拓宽产业链,承接发展化工原料、塑料制品、日化产品等。

鼓励引进知名品牌企业,承接发展绿色环保型、高效节能型、信息智能型日用轻工产品;加强与国内外发达日用轻工基地及骨干企业对接,承接发展日用轻工关键配套产品,提升主要配套产品本地化率,发展各类知名品牌日用轻工产品,鼓励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重点支持XX工业园区日用化工生产基地、化妆品生产项目建设,带动包装印刷企业等配套产业发展。

——农产品加工。

积极引进产业资本和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建立健全以食品工业为重点、特色行业和品牌产品优势明显的产业体系,重点承接发展粮油加工、肉制品、乳制品、果蔬加工、水产品加工和八角、玉桂等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工业,引进和培育知名品牌,积极推行食品国际注册,打造神冠蛋白肠衣、XX 龟苓膏、XX冰泉豆浆、XX六堡茶等一批知名品牌。

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优质专用原料基地,打造以神冠集团、中恒集团等龙头企业为骨干、专业农户为基础、行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的贸工农一体化的组织体系。

建设与东部地区对接的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和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纺织服装产业。

以品牌服装加工为突破口,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引进珠三角服装加工企业,承接高档精梳纱线、色纺纱线和混纺纱线的先进技术,推进企业整体上规模,设备上水平、产品上档次,重点发展交织织物、无梭布、装饰用布、产业用布等产品;
支持棉纺业走发展竹纤维、碳纤维、多种混纺棉纱等产品之路;适时引进化纤业,拓宽产业领域。

在服装加工业较发达的XX工业园承接品牌服装贴牌生产,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服装辅料产业的发展,扩展产业链,逐步培育发展本土服装品牌。

发展地毯地垫等高档织物产品及毛巾、超细纤维产品等纺织制品。

扩大化纤产能,提高纺纱、捻线生产能力,提升织造产品档次。

——茧丝绸产业。

以XX县桑蚕资源以及茧丝绸的基础结构为依托,加快引进东部丝绸加工企业,吸纳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强丝绸、丝织品、服装等蚕丝下游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完善桑蚕-缫丝-织绸-印染-服装及丝织品产业体系,开展优质蚕茧基地建设,培育和扶持一批集蚕生产、收烘、缫丝加工农工贸一体化的蚕丝生产龙头企业,培育丝绸产业集群。

(四)高技术产业
提升优势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整合资源,扩大合作,突破高端核心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新兴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现代中医药制造。

以建设“国家级基本药物和重大疾病原料药基地”为发展目标,依托示范区中草药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依据生物医药的“临床前研究—成果转化—规模化生产”产业链条,按照“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聚集区”三
个层次规划逐层推进,不断发展壮大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

吸引国内外的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医药企业集团到示范区投资设厂。

鼓励示范区内的优势企业积极与境外企业合资合作和开展代理加工业务,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构建中药加工产业创新体系,促进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完善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及制剂质量标准体系的发展,拓展医药工业领域,重点建设XX中恒制药产业园项目。

——光伏产业。

面向国内外市场,引进光伏产业企业,逐步建设从高纯硅料铸锭、拉晶、切片、电池片生产、电池组件生产、光伏系统生产和安装的光伏产业中下游产业链。

在有电力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建设光伏产业上游多晶硅和单晶硅等原料基地。

以XX工业园为载体,重点支持中晖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俪福节能灯生产项目、星普节能灯生产项目、睿奕电子仪器仪表生产等项目。

——电子信息产业。

加强与粤港澳区域合作,推进以掌上多媒体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建设,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产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及电子配件生产,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全市重要的千亿元支柱产业,把XX建设成为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