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分析_现状_原因及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分析———现状、原因及影响

唐建伟研究员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是最近几年大家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正是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因此,分析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发展趋势、背后的原因及可能的影响,对于理解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及调控方向都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现状及趋势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一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不包括官方储备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同时出现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从国际收支账户定义关系看,如果不考虑“误差和遗漏”,双顺差实现的两个账户盈余之和等于外汇储备增加。

中国国际收支过去十几年除个别年份外持续出现双顺差,尤其是近年双顺差增长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

图1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1993年以外,我国经常项目始终保持顺差并呈逐渐上升趋势。1990—2006年经常项目累计实现顺差

6525129亿美元,年均顺差39516亿美元,而其中2006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图1 中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平衡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图2 2000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与增量

全年实现经常项目贸易顺差为

1780亿美元,是近17年来平均值

的4倍还多。而资本和金融账户除

1998年因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

而出现小额逆差外,其他年份也一

直保持顺差。1990—2005年累计实

现顺差4515127亿美元,年均顺差

301亿美元,其中2004年资本项目

下实现110616亿美元顺差,创历

史新高。而2005年629164亿美元

的顺差较2004年虽有大幅下降,

但也还是达到15年平均值的两倍

以上。

伴随国际收支双顺差发展,20

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外汇储备

规模开始出现较快增长。尤其是

2000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

加速趋势,外汇储备增量逐年递

增,到2006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

已经超过10000亿美元,成为世界

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其中2006年全年新增外汇储备2473亿美元,也创下年度外汇储备增幅的历史新高(见图2)。

从2007年最新的数据来看,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仍在持续,而且可能进一步加剧。2007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978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16%,两个月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9611亿美元,其中2月份实现贸易顺差23716亿美元,成为2006年10月份创出23813亿美元顺差以来,我国月度顺差额第二新

高。如图3所示, 2007年1—2月份的贸易顺差数额与过去两年同期相比大大提高, 2005和2006年1—2月累计实现的贸易顺差仅为105亿美元和120亿美元。如果这一趋势维持下去, 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数额很可能会超过2006年再创历史新高。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图3 近三年1—2月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数

二、导致国际收支双顺差

主要原因

(一)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我国最终消费率占G DP的比重已从20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18%下降到2005年的381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19%上升到2005年的4719%,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则是高放贷和高投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

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二)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

向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

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

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

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

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

是有力地促进了出口。1998年以

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乏

力、内需不振的形势,国家调整了

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

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2001

年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5

年年初,纺织品配额被取消。这些

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

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

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三)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

的优惠政策

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

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

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

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

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

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

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

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

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

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

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

格局。

(四)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

通过分析十多年来的海关统计

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

一,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

较大的市场主要是美国、欧盟和香

港地区,而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

区却由顺差转变为逆差;第二,在

商品结构上,我国顺差集中在工业

制成品,尤其是轻纺和机电产品

上,而同一时期初级产品进出口却

由顺差变为逆差;第三,从经营主

体看,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已经由

逆差变为顺差;第四,从贸易方式

看,加工贸易顺差远远大于一般贸

易顺差。如果也对比一下同期我国

一些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统计,就会

发现,在我国对美、欧贸易顺差迅

速增加同时,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

对美、欧的顺差是逐渐缩小的。也

就是说,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经

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其末

端加工工序,已经大量转移到我

国,这样也就把他们对美、欧的贸

易顺差转移了过来。所以,十多年

来我国商品进出口的迅速增长和顺

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

整、一部分加工出口产业以外商投

资形式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