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第七章 大众传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他比其 他任何人都更多地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 的方向,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科学的尊重。 不过,这种经验主义和数据主义同时也受到了 其他学者尤其是批判学者的抨击。
返回
乐观主义态度
美国政治学家J.布莱士在《美利坚民主国》一 书中认为,报刊推动舆论的形成,而舆论是民 主政治的基础,它经过了被动地忍受权威支配 和统治的阶段,正在迎来自身成为统治力量的 时代。
返回Leabharlann 疑主义态度进入20世纪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众传播 不但没有成为一般公众参与政治的手段,反而 越来越成为垄断资本和少数特权人物操作舆论 的工具,因此人们对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评价 逐渐有了怀疑和否定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大众传播成了帝国主义列强 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战和心理战的新型武器;第 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侵略势力利用大众传 播煽动民族仇恨,进行全民法西斯战争动员。
法国学者G.塔尔德在《舆论与群集》一书中认 为唯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具有政治上的正 当性和合理性,公众规模随着报刊的普及而扩 大,社会由受“习惯和传统”支配的时代前进 到以“流行和革新”为主流的时代。
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在《社会组织》一书指 出:“印刷意味着民主”,而民主只有在舆论 获得某种组织性之际才能成为现实。
传播学概论
参考书: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导论 邵培仁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概论 吴文虎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概论 [美]施拉姆、波特著 陈亮等译
新华出版社
第七章 大众传播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定义: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 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 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两种观点:基于“乐观主义”的肯定态度和 “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
乐观主义态度 怀疑主义态度 唯物主义态度 塔尔德
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 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特点:不能简单地等同客观环境本身,而是环境的 再现;主要是通过非人际关系向社会提示的环境; 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 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因此,信息环境具 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大众传播所提示的信息环境虽然与现实环境之间有 一定的距离,但是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 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 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 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作 出明确的区分。
李普曼
李普曼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他提出 了两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 和“刻版成见” 。
大众传播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其代表事件是“人人都看 的报纸”——廉价“便士报”的出现(以《纽约太阳报》和 《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
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 大众传播的特点
第七章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环境监视功能(了解)、社会协调功能(沟通)、
大众传播是伴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 强有力的大型社会信息系统,这种信息系统发挥 什么性质的影响,关键在于使用和管理它的人, 以及它所处的社会制度和这些制度赋予它的使命。 因此,脱离开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单纯地讨 论大众传播的“善”与“恶”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返回
塔尔德
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1843—1904)是 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一 切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这对后来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 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李普曼是较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的学 者之一。
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 织。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以及音像 制作公司等等。(组织性)
2、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 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克服时间、空间限制)
3、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一般人,非特定)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积累、保存)。 2.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提示行动)、社会化功
能(规范教育)、提供娱乐。 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说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知名度)、社会规范强制功
能(舆论)、作为负功能的“麻醉作用”。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接触大众传播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大众 传播提供的不仅是“服务”,它还作为一种改 造的力量,对现代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 影响。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日本学者清水几太郎、 美国精神医学家E.D.格林提出大众传播具有负 面功能。
返回
唯物主义态度
我们不能幼稚地认为大众传播必然会给人类带来 民主和自由,同样也不能简单地断定它必然会导 致法西斯专制或独裁;
既不能断言它肯定会促进人性和道德的发展,也 不能断言它只能导致人性的退化或堕落。
塔尔德在1901年出版了《舆论与群集》一书, 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作了详细的 分析,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 “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返回
属性(包括思想、科学、道德、政治、法律、宗教) 5、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反馈较难)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返回
拉扎斯菲尔德(Paul F. Lazarsfeld,1901— 1976)是奥地利籍犹太人,20年代在维也纳大 学获得博士学位,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
他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1944年出 版了调查报告《人民的选择》,提出了“政治 既有倾向”的作用、受众的“选择性接触”机 制、人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的影响等等, 对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也开创了 “有限效果论”的传统。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 通过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 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造成普遍的信 息声势。但是这种控制的性质和方向并不完全取决 于它自身,而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社会机制和条 件。
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拟态环境)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 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 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所谓“刻版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 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 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固有观念)
刻版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 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版成 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和普遍通行 的刻版成见,因而它也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返回
乐观主义态度
美国政治学家J.布莱士在《美利坚民主国》一 书中认为,报刊推动舆论的形成,而舆论是民 主政治的基础,它经过了被动地忍受权威支配 和统治的阶段,正在迎来自身成为统治力量的 时代。
返回Leabharlann 疑主义态度进入20世纪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众传播 不但没有成为一般公众参与政治的手段,反而 越来越成为垄断资本和少数特权人物操作舆论 的工具,因此人们对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评价 逐渐有了怀疑和否定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大众传播成了帝国主义列强 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战和心理战的新型武器;第 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侵略势力利用大众传 播煽动民族仇恨,进行全民法西斯战争动员。
法国学者G.塔尔德在《舆论与群集》一书中认 为唯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具有政治上的正 当性和合理性,公众规模随着报刊的普及而扩 大,社会由受“习惯和传统”支配的时代前进 到以“流行和革新”为主流的时代。
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在《社会组织》一书指 出:“印刷意味着民主”,而民主只有在舆论 获得某种组织性之际才能成为现实。
传播学概论
参考书: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导论 邵培仁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概论 吴文虎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概论 [美]施拉姆、波特著 陈亮等译
新华出版社
第七章 大众传播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定义: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 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 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两种观点:基于“乐观主义”的肯定态度和 “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
乐观主义态度 怀疑主义态度 唯物主义态度 塔尔德
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 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特点:不能简单地等同客观环境本身,而是环境的 再现;主要是通过非人际关系向社会提示的环境; 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 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因此,信息环境具 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大众传播所提示的信息环境虽然与现实环境之间有 一定的距离,但是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 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 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 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作 出明确的区分。
李普曼
李普曼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他提出 了两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 和“刻版成见” 。
大众传播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其代表事件是“人人都看 的报纸”——廉价“便士报”的出现(以《纽约太阳报》和 《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
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 大众传播的特点
第七章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环境监视功能(了解)、社会协调功能(沟通)、
大众传播是伴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 强有力的大型社会信息系统,这种信息系统发挥 什么性质的影响,关键在于使用和管理它的人, 以及它所处的社会制度和这些制度赋予它的使命。 因此,脱离开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单纯地讨 论大众传播的“善”与“恶”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返回
塔尔德
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1843—1904)是 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一 切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这对后来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 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李普曼是较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的学 者之一。
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 织。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以及音像 制作公司等等。(组织性)
2、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 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克服时间、空间限制)
3、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一般人,非特定)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积累、保存)。 2.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提示行动)、社会化功
能(规范教育)、提供娱乐。 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说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知名度)、社会规范强制功
能(舆论)、作为负功能的“麻醉作用”。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接触大众传播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大众 传播提供的不仅是“服务”,它还作为一种改 造的力量,对现代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 影响。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日本学者清水几太郎、 美国精神医学家E.D.格林提出大众传播具有负 面功能。
返回
唯物主义态度
我们不能幼稚地认为大众传播必然会给人类带来 民主和自由,同样也不能简单地断定它必然会导 致法西斯专制或独裁;
既不能断言它肯定会促进人性和道德的发展,也 不能断言它只能导致人性的退化或堕落。
塔尔德在1901年出版了《舆论与群集》一书, 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作了详细的 分析,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 “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返回
属性(包括思想、科学、道德、政治、法律、宗教) 5、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反馈较难)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返回
拉扎斯菲尔德(Paul F. Lazarsfeld,1901— 1976)是奥地利籍犹太人,20年代在维也纳大 学获得博士学位,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
他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1944年出 版了调查报告《人民的选择》,提出了“政治 既有倾向”的作用、受众的“选择性接触”机 制、人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的影响等等, 对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也开创了 “有限效果论”的传统。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 通过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 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造成普遍的信 息声势。但是这种控制的性质和方向并不完全取决 于它自身,而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社会机制和条 件。
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拟态环境)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 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 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所谓“刻版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 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 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固有观念)
刻版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 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版成 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和普遍通行 的刻版成见,因而它也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