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非物质文化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淮北市非物质文化简介
一:民间文学
民间故事:
1、我所知道的《陈毅让车》、《邓政委喂马》,这类民间故事属于人物范畴的民间文学。
主要是通过对伟人平凡小事的描述,来歌颂伟人的高尚品德。
2、属于地域范畴的民间文学有:武时良编写的《烈山的传说》,吴广彪编写的《朔里与东方朔》,这类故事多长期广泛地流传在民间,主要是探索某地某所的由来,某地与某历史人物的关系等。
3、属于民俗范畴的民间文学有:傅立泉编写的《烧纸钱的由来》、高文畴编写的《清明节与介子推》等。
民谚民谣:从小在淮北长大的我会听到大人们说很多的民谚民谣,觉得很好玩,很亲切,有好多至今还记得:
1、属于气象方面的民谚很多,对天气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长虫过道,大雨就到”,“月亮戴斗笠有风,月亮烤火有雨。
”“雨后西南风,没有三天空”“老头活了八十八,没见东南雨来发”“晚霞行千里,早霞雨倾盆”等。
2、属于气候方面的农谚有:“热在伏中,冷在三九”“三九四九中心腊,冻死河里连毛鸭”“处暑去暑天不热,寒露添寒穿棉衣”等。
3、属于农业的谚语有:“九尽花不开,水果压满街”“头伏萝卜二伏葱,三伏里边种白菜”“立秋三天遍地红,寒露两旁看早麦”
“枣树发芽种棉花,过了谷雨点西瓜”“六月六,打棉头,七月十五拾早花”等等。
4、属于地理环境的有“大风刮倒万丈碑,石碑滚了三个省”这是指建国前,相山属安徽、江苏、河南三省交界处。
另外,还有属于政治、文化、风俗、传说等方面的民谣。
二:民间音乐
唢呐:
俗称喇叭。
这是我从小便十分熟悉的音乐。
淮北市唢呐艺人多分布在市郊农村,他们自由组班,每班五至七人不等,为民间婚丧嫁娶、节日欢娱时所聘用。
从小时候到现在,每当周围邻居或邻近的村庄谁家有喜事,就会请一个喇叭班来表演,大家都跑去看,很是热闹。
小孩子们就是听歌,老人们就喜欢看戏。
演奏的曲牌因环境场合而异,一般办喜事常用“凡字四调”、“叫句子”、“柳金”等曲牌,并有大、小把攥子模仿地方戏曲、曲艺吹奏。
三:民间舞蹈
腰鼓:
腰鼓气氛隆重、热烈、节奏性较强。
一般以多支腰鼓组成腰鼓队演奏,边击边舞或配以节奏强而有力的词曲伴唱,或在短暂的停顿用夹以简捷雄壮的口号渲染气氛。
腰鼓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较为流行,以后日渐冷落,1978年以来,市区部分中小学又恢复了这一活动,多用于重大节日游行队列。
可是我从小一
直咩见过腰鼓呢。
狮子舞:
狮子头是用纸制成型,狮子身为布毛合制的狮皮。
由二人合演,相互协调配合,模拟狮子的各种动作,如:抖毛、舔毛骚痒、打滚及加有艺术色彩的各种表演。
引狮者一人,执彩球戏狮。
它流行于市郊农村,分厂矿俱乐部也开展此项活动。
龙灯:
龙灯的龙身是用竹木扎成骨架,一般七至九节,龙头造型生动、雄伟,口、须、角、目栩栩如生,“龙衣”(龙皮)用布绘以龙甲,头尾各节有一木棍支撑龙身。
表演时每人各执一节,前有一人引珠、龙头抢珠、龙身各节及尾随龙头的活动而舞动向前。
本以欢快的唢呐锣鼓伴奏。
活动时,龙灯多与狮子、竹马、旱船等配合。
嘿嘿,场面很是宏大啊!不过,遗憾的是,我也没有亲眼见过这些活动。
竹马:
竹马是用竹篾扎成马身骨架,蒙以纱布,外贴马毛(用彩纸剪成),马头可活动,马脖子及演员脚上均系铜铃。
表演时,马身系于演员腰间,随着音乐和锣鼓节奏,用手操纵马头表演。
旱船:
旱船的船身是用竹子和布结合扎成。
表演时,船身生活系于女舞者腰间,前进时作行船状,另有一老船翁在旁撑船。
大头舞:
大头舞是用马粪纸糊成一特大的人头造型,可根据需要或爱好塑
成各种人物形象。
如笑娃娃、老头、老妇、工人、农民等。
表演时戴在演员头上,以造成与身体比例极不谐调的形象来产生艺术效果。
高跷:
高跷为演员腿上各绑一高跷进行表演的一种形式。
高跷腿是在一根木棍上部安有脚踏板而成,根据踏高跷人的技术精劣而定高低。
高跷演员各抢一戏剧人物,可演一段戏曲插白或一折戏;或表演扑蹀、丢叉等舞蹈动作。
在我们淮北市相山区任圩乡农村较为流行。
打花棍:
打花棍又称“打莲湘”、“花棍舞”、“霸王鞭”,是淮北地区民间流传极广、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歌舞表演形式。
因表演者手持一根3尺长、中间开孔穿有铜钱的竹竿,上下飞舞,表演时,从头打到脚,从前打到后,边打边唱,人数不拘,唱词多据民间唱本,也可现场编唱,敲击肩、背、脚、头、臂、腰、腿,变换快慢节奏,发出清脆的响声,处处充盈着飞舞之美而被称为“汉族民间舞的又一瑰宝”。
扭秧歌:
扭秧歌,也叫秧歌舞,在淮北城乡广为流传,是一种规模大,有气势且极富特色的群众性节日歌舞活动形式。
秧歌队少则三、五十人,多则一、二百人,领队者手持一把用彩绸装饰的花伞,被称为“伞头”或者“伞把子”,既是秧歌队的指挥,又是善于即
兴编创歌词的好歌手。
秧歌的曲调非常丰富,现在能搜集到的曲子有几百首,既能登台表演又适于在生活中随时哼唱。
它所反映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在淮北游艺民俗中别具一格。
挑花篮:
在淮北民间艺术活动中,一般都有前导队。
前导队以挑花篮为主,挑花篮的人员多装扮成古代仕女模样,浓妆艳抹,穿着古代服饰织锦,挑着花篮不停地穿插、移位,变换着队形,舞步颇为轻盈。
四:传统戏剧
淮北梆子戏:
淮北绑子戏源于河南豫剧豫东沙河调。
由于豫东与淮北毗邻,长期的艺术交流,使豫东沙河调逐渐吸收了淮北民歌和民间小调的有益成份而演变成今天的淮北梆子戏。
淮北梆子戏的唱腔具有高昂、粗犷、奔放、感染力强的特点,有二百多种曲牌。
演唱分大本腔与二本腔(二本腔即假嗓),在伴奏乐器上除弦乐和鼓板之外,另加枣木梆相击作声,藉以增强声调之节奏。
在艺术表演程式上受京剧的影响较大,但仍具有地区特色。
淮北市梆剧团,淮北市的厂矿、郊区、农村剧团在演出剧目时绝大多数是演唱淮北梆子戏。
泗洲戏:
泗洲戏原称“拉魂腔”,是淮北地区的主要戏曲剧种。
流行于安
徽、苏北及鲁南等地区,约有200多年历史。
泗州戏是由民间说唱发展起来的比较典型的板腔体唱腔剧种。
其唱腔南、北方风格交融,婉约与豪放并蓄,在一定基调的旋律基础上,演员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灵活掌握曲调节奏的快慢、急缓和强弱高低,自由运用各种花腔调门,尽情发挥各自的特长,艺人把这称为“弦包音”(即丝弦伴奏必须跟着唱腔走),也叫“怡心调”(根据剧情自由变换腔调),尤其是女声唱腔,尾音翻高八度,委婉尽致、动人心魄,被群众誉为有拉魂的魅力,故有“拉魂腔”之称。
音翻高八度,委婉尽致、动人心魄,被群众誉为有拉魂的魅力,故有“拉魂腔”之称。
淮北花鼓戏:
淮北市郊农村的集镇一直有花鼓戏小班社演出。
这种班社五至十人,多以家族、家庭成员、师承关系为核心组成。
他们农忙种田,农闲演出。
一般不搭台子,围个地摊就可演出。
淮北花鼓戏音调委婉,带有拖腔。
不用弦乐,只用鼓板。
生角穿件大褂,带上髯口,也简易化妆。
旦角头上扎个彩球,腰间系上彩裙,自我表白角色。
唱腔虽然曲调比较单调,但因吸收了淮北的民间小调,劳动号子、农谚、歇后语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因而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坠子戏:
坠子戏是淮北民间剧种之一。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典籍记载:坠子戏20世纪40年代初起源于安徽萧县一带。
它是由单口坠子经过“大扬琴”、“道情班”和“曲艺剧”的过程逐步衍变而成为坠子戏的。
为扶植这一稀有剧种,安徽省委于1959年批准成立了“安徽省坠子戏剧团”。
安徽省坠子剧团始终坚持“两为”方针,上山下乡,为工矿、农村的广大观众送戏上门,受到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大鼓书:
大鼓书是淮北比较常见的一种曲艺形式。
唱大鼓书的服装、道具、伴奏都很简单。
一只扁圆形的木框皮面鼓,支在几根竹棍组成的鼓架子上,演员一手击鼓、一手打板,伴奏有一把
淮北地区唱大鼓,多是在秋冬农闲季节,有的是艺人走村串户演唱,也有的是在逢集、赶庙会的场子上唱。
大鼓书的段子有长有短。
五:曲艺
淮北琴书:
淮北琴书是地方曲艺的大曲种之一,它源远流长,积累丰富,旋律优美,板式繁丽,而且曲腔对文学载力强。
既能说唱传奇大书,又能咏唱抒怀寄情的曲段。
淮北琴书,历史悠久,确切年代,无法考证。
淮北琴书演出流传曲目多以人文戏为主,地方群众称其为“鞋筐
子戏”。
由于琴书历史悠久,加上老艺人不断创新,在演唱中也逐步出现了一些武戏。
淮北琴书的曲牌《八大板》曲调鲜明,高低起伏,变化无穷,特别是坠胡伴奏,充分显示出它的特点。
六:杂技与竞技
斗羊:
在淮北农村,斗羊的习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深受群众的喜爱。
如今每逢传统农历羊年,羊年斗羊,或者一些庙会节庆期间斗羊比赛,吸引众多的群众前来观看,别有一番情趣。
近年来,淮北农村大力发展养殖业,许多农民成了养羊专业户,为使斗羊这一传统的极富乡土气息的文体娱乐活动流传下去,一些地方相继成立了“斗羊”协会。
“斗羊”时选择特有的勇猛雄壮的羊种,体重可达二百公斤左右。
“斗羊”比赛是根据羊的齿龄(牙口)分等级配对进行角逐。
分领斗、挑斗、自由斗等,其场面粗犷,精彩激烈。
嘿嘿,我小时候,我家就养了好多羊。
我的童年就是在放羊的快乐里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