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
劳累或休息不好时加重 。典型的猝倒发作持续几秒至几分钟 不等, 发作期尽管意识清楚但身体不能移动 。 另外, 猝倒发作 期短暂性反射消失, 如 H 反射。 如果猝倒发作持续数小时则 “猝倒持续状态 ” , 被称为 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疾病的早期 , 而且常常因为突然停用抗抑郁药导致 , 长时间猝倒发作后, 患 者可能进入睡眠状态。 猝倒发作可以发生在不同的部位 , 常 影响某一肌肉群。如波及面部导致面部肌肉松弛 ; 波及全身 导致全身无力, 多数患者在猝倒发作前会意识到即将发作 , 在 发作时可能会采取一种安全的姿势 , 因此倒地时很少受伤。 在一些发作性睡病的病例中 , 常常存在不典型猝倒发作 , “猝倒脸 ” 。 所谓类猝倒发作, 包括类猝倒发作和 是指突然的 双侧肢体无力, 并不与情绪激动有关 , 可以频繁发作, 每天数 十次。有趣的是, 当问及类猝倒发作时, 患者是否感觉到困意 或思睡, 回答常常是否定的。 因此, 临床实践中, 如果一个患 者就诊的原因是频繁的全身无力 , 并且强调全身无力发作与 思睡无关, 临床医生考虑的诊断常常是癫痫 ( 失张力发作 ) , 其他肌无力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 周围神经病, 肌病等 ) , 甚至 癔病样发作。患者可能要经历各种相关的检查 , 多导睡眠监 测加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是必要的检查 , 但常常由于患者症 状不典型, 临床医生没有考虑到发作性睡病的诊断而导致漏 诊或误诊。 另一种不被情绪诱发的累及面部肌肉的类猝倒发作 , 表 现为眼睑下垂、 张口、 吐舌、 面部松弛、 下垂面容等。 法国学者 Serra 等[24] 将其命名为 “猝倒脸 ” 。“猝倒脸 ” 常出现在病程 的早期阶段, 可以不被剧烈情感诱发 , 多见于儿童, 这种症状 , “猝倒 可能在之后的病程中消失 。 与成人的猝倒状态不同 脸” 发作不影响整个身体, 也不会因为抗抑郁药的撤药而诱 发。在一些患者, 此症状先于情绪诱发的典型的猝倒发作之 , “猝倒脸 ” 前出现。目前认为 症状的出现可能是对抗猝倒发 作的积极反应, 由于是非特异的临床表现 , 常常导致临床误
[23 ]
有 H1N1 疫苗注射史的发 显示,
, 作性睡病伴猝倒的患者 CSF 中的 β淀粉样蛋白降低。 目前 CSF 中 β认为, 淀粉样蛋白降低提示免疫反应参与了发作性 睡病的发生。而且, β淀粉样蛋白被认为具有对抗不同类型 微生物的抗菌作用, 包括链球菌菌株。 2. 3 维生素 D 研究
[11 ]
[15 ]来自百度文库
注射 H1N1 疫苗并没有引起发作性睡病的 显示,
发病率增加。注射 H1N1 疫苗及其佐剂与发作性睡病是否相 关, 目前尚无定论。 2 发病机制及致病因素 现已明确, 含下丘脑分泌素( Hypocretin ) 的神经元减少或 缺失参与了发作性睡病的发生 。该神经元减少的原因除了与 HLADQB1* 0602 和 HLADRB1 * 1501 基因、 T 细胞受体 α 基因位点和嘌呤型的受体 P2RY11 的多态性等遗传因素有 关, 还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 免疫球蛋白 G、 组织蛋白酶 H 和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 4 有关 性睡病的发生。 另有研究
[78 ]
自 2009 年 H1N1 感染或 H1N1 疫苗注 显示,
[1 ]
射之后, 发作性睡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 中国研究
显示,
2009 年 H1N1 感染和 H1N1 疫苗注射后, 发作性睡病发病率 大约增加 3 倍; 芬兰、 瑞典、 爱尔兰和法国分别通过注册登记 、 定向人群调查以及病例对照研究
· 综述 ·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史亮,马铁,刘永红
【中图分类号】R740 【文献标识码】A 039403 【文章编号】10041648 ( 2015 ) 05的发病率显著增加与使用含 ASO3 佐剂的 H1N1 疫苗或 H1N1 疫苗相关。但也有报道显示二者并没有相关性 , 如 2012 年, 韩国研究
维生素 D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 提示,
[12 ] 中起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最近有研究 发现, 发作性睡
病伴猝倒的患者的血清维生素 D 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减低, 提 示低维生素 D 水平与发作性睡病密切相关 ; 该研究同时指出, 在确认维生素 D 参与发作性睡病的发病之前 , 发作性睡病患 者的血清低维生素 D 水平需仔细分析。 2. 4 TNFChen 等[13] 研究显示, α 2013 年, 与健康对照组相 比, 发作性睡病患者血清 TNFα 水平增高, 提示 TNFα 的功 能异常可能参与发作性睡病发生 。 2013 年, Feneberg 等
[10 ]
。另有研究[21] 发现, 发作性睡病患者内侧前额叶皮质
的 GABA 水平增高, 而且发作性睡病不伴夜间睡眠紊乱患者 内侧前额叶皮质的 GABA 水平高于伴夜间睡眠紊乱的发作性 睡病患者。出现上述结果可能是由于发作性睡病患者的 GABA 水平增高通过增加慢波睡眠从而减少夜间睡眠紊乱发生 。 3 临床表现 20 世纪 50 年代, Yoss 等[22] 首先描述了发作性睡病的典 型四联症: 白天睡眠过多、 猝倒发作、 入睡前或醒前幻觉、 睡眠 瘫痪。事实上, 仅有 10% 的患者同时具有上述四种症状 。 近 年来, 人们对发作性睡病的一些临床表现有了新的认识 。 典型的猝倒发作是指突然双侧肢体肌肉无力 , 不伴意识 丧失, 这种发作常被情绪激动 , 如大笑等诱发。典型的猝倒发 作见于 60% ~ 90% 确诊的发作性睡病患者 , 是发作性睡病最 好的诊断标志。典型的猝倒发作常与白天睡眠过多同时发生 或发生在白天睡眠过多之后几个月 , 在一些病例, 猝倒可出现 在白天睡眠过多数年之后 。在少数病例中猝倒是发作性睡病 的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 。典型的猝倒发作容易被积极的情绪 如兴奋、 惊奇诱发, 而消极情绪包括生气 、 尴尬很少诱发猝倒 发作
。
脑静脉高压也可损害脑微血管自身调节机制和血管内皮 。有研究
[22 ]
显示, 皮质静脉闭塞的大鼠对脑灌注压
降低的耐受力低于正常大鼠 。 此外, 动静脉瘘产生的脑静脉 高压常伴随微血管高血压临界 ( 即血脑屏障破裂 ) 阈值的降 低。同时, 颈静脉反流可产生持续或长时间的重复逆流 正流 脑静脉压和静脉流出受限 , 也会导致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 以上因素相互作用, 也可最终导致 LA 的发生。 LA 是导致老年人智能减退和残疾的主要原因 。 目 总之, 前上述相关研究均认为颈静脉反流在 LA 的发病机制中起到 重要作用。随着静脉疾病研究的开展 , 应用病理学和影像学 方法探讨颅外静脉异常的起源 、 明确静脉异常的发生率及程 度
[14 ]
和 Klein 等
[15 ]
发作性睡病 发现,
。猝倒发作的频率在每年 1 次到每天数次不等, 常在
患者 CSF 中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 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 , 提示发作性睡病的发生可能与胶质纤 维酸性蛋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有关 , 但其确切的临床意 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2. 5 脑电生理学 以往认为, 发作性睡病的猝倒发作与提前
· 395·
丢失或功能障碍的表现 , 该结果进一步证实发作性睡病伴猝 倒发作主要与含下丘脑分泌素的神经元和轴突的严重缺失有 关
[20 ]
2. 1
H1N1
有学者
[9 ]
H1N1 感染或 H1N1 疫苗注射增 认为,
加了发作性睡病的发病率 , 其原因可能与 H1N1 通过潜在分 子模拟功能导致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有关 ; 或者含 ASO3 佐 剂的疫苗通过非特异刺激免疫系统增加大脑炎症反应或血 脑屏障通透性, 使得该免疫过程可以到达下丘脑分泌素神经 元导致发作性睡病的发生 。 2. 2 β淀粉样蛋白 研究
[23 ]
, 可为进一步探讨颅外静脉异常与年龄或其他因素并存
的 CNS 疾病的相关性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 [ 参 考 文 献]
[ 1] Chung CP,Wang PN,Wu YH,et al. Ann Neurol,2011 ,69 : 553. [ 2] Lochhead JJ,McCaffrey G,Quigley CE,et al.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10 , 30 : 1625. [ 3] 王国艳, 2004 , 17 : 92. 郭洪志, 屈传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4] Frydrychowski AF, Winklewski PJ, Guminski W. PLoS One, 2012 , 7 : e48245. [ 5] Black S,Gao F,Bilbao J. Stroke, 2009 , 40 : S48. [ 6] Chung CP,Hu HH. Med Hypotheses, 2010 , 75 : 85. [ 7] Beggs C,Shepherd S,Zamboni P. Phlebology,2012. [Epub ahead of print].
[25 ]
, 它们通过抗原呈递参与发作
等方法发现, 发作性睡病
[913 ]
H1N1 、 β淀粉样蛋白降 发现,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单位: 710032 西安,
低、 低维生素 D 水平、 高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等与发作性 睡病密切相关, 现分别进行简要论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5 年第 28 卷第 5 期
· 394·
伤, 导致血管源性水肿, 甚至严重时可致出血 功能
[21 ] [1 , 20 ]
J Clin Neurol, October 2015 , Vol. 28 , No. 5 [ 8] Tallantyre EC,Dixon JE,Donaldson I,et al. Neurology,2011 , 76 : 534. [ 9] Popescu BF,Lucchinetti CF. BMC Neurol, 2012 , 12 : 11. [ 10] Young NP,Weinshenker BG,Parisi JE,et al. Brain, 2010 , 133 : 333. [ 11] D'Haeseleer M,Cambron M,Vanopdenbosch L,et al. Lancet Neurol, 2011 , 10 : 657. [ 12] Saito M,Nishio Y,Kanno S,et al. Dement Geriatr Cogn Dis Extra, 2011 , 1 : 202. [ 13] Brown WR,Thore CR. Neuropathol Appl Neurobiol , 2011 , 37 : 56. [ 14] Chung CP,Lin YJ,Chao AC,et al. Ultrasound Med Biol,2010 , 36 : 1776. [ 15] Widgren BR,Berglund G,Wikstrand J,et al. J Hypertens, 1992 , 10 : 459. [ 16] Moody DM,Brown WR,Challa VR,et al. Ann NY Acad Sci, 1997 , 826 : 103. [ 17] Shintaku M,Yasui N. Neuropathology, 2006 , 26 : 323. [ 18] Hurst RW,Bagley LJ,Galetta S,et al. AJNR, 1998 , 19 : 1267. [ 19] Zivadinov R,Poloni GU,Marr K,et al. BMC Neurol,2011 ,11 : 128. [ 20] Biceroglu H,Albayram S,Ogullar S,et al. J Neurosurg Spine, 2012 , 6 : 394. [ 21] Zamboni P,Menegatti E ,WeinstockGuttman B ,et al. BMC Med, 2011 , 9 : 22. [ 22] Nakase H,Nagata K,Otsuka H,et al. J Neurosurg,1998 ,89 : 118. [ 23] Wu IH,Sheng WY,Hu HH,et al. Acta Neurol, 2011 , 20 : 15. ( 收稿日期 20141011 1205 ) 修回日期 2014-
[6 ]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终身性睡眠障碍性疾病 。 白天嗜睡是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 随着对发作 性睡病的认识不断深入 , 临床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典型的 发作性睡病, 这些患者的就诊原因不是白天嗜睡 , 而是频繁的 猝倒发作或类猝倒发作 , 后者常常会导致误诊误治 。 本文就 近年来有关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1 流行病学 发作性睡病的好发年龄是 15 岁和 35 岁。 男性多于女 性。一些研究
劳累或休息不好时加重 。典型的猝倒发作持续几秒至几分钟 不等, 发作期尽管意识清楚但身体不能移动 。 另外, 猝倒发作 期短暂性反射消失, 如 H 反射。 如果猝倒发作持续数小时则 “猝倒持续状态 ” , 被称为 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疾病的早期 , 而且常常因为突然停用抗抑郁药导致 , 长时间猝倒发作后, 患 者可能进入睡眠状态。 猝倒发作可以发生在不同的部位 , 常 影响某一肌肉群。如波及面部导致面部肌肉松弛 ; 波及全身 导致全身无力, 多数患者在猝倒发作前会意识到即将发作 , 在 发作时可能会采取一种安全的姿势 , 因此倒地时很少受伤。 在一些发作性睡病的病例中 , 常常存在不典型猝倒发作 , “猝倒脸 ” 。 所谓类猝倒发作, 包括类猝倒发作和 是指突然的 双侧肢体无力, 并不与情绪激动有关 , 可以频繁发作, 每天数 十次。有趣的是, 当问及类猝倒发作时, 患者是否感觉到困意 或思睡, 回答常常是否定的。 因此, 临床实践中, 如果一个患 者就诊的原因是频繁的全身无力 , 并且强调全身无力发作与 思睡无关, 临床医生考虑的诊断常常是癫痫 ( 失张力发作 ) , 其他肌无力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 周围神经病, 肌病等 ) , 甚至 癔病样发作。患者可能要经历各种相关的检查 , 多导睡眠监 测加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是必要的检查 , 但常常由于患者症 状不典型, 临床医生没有考虑到发作性睡病的诊断而导致漏 诊或误诊。 另一种不被情绪诱发的累及面部肌肉的类猝倒发作 , 表 现为眼睑下垂、 张口、 吐舌、 面部松弛、 下垂面容等。 法国学者 Serra 等[24] 将其命名为 “猝倒脸 ” 。“猝倒脸 ” 常出现在病程 的早期阶段, 可以不被剧烈情感诱发 , 多见于儿童, 这种症状 , “猝倒 可能在之后的病程中消失 。 与成人的猝倒状态不同 脸” 发作不影响整个身体, 也不会因为抗抑郁药的撤药而诱 发。在一些患者, 此症状先于情绪诱发的典型的猝倒发作之 , “猝倒脸 ” 前出现。目前认为 症状的出现可能是对抗猝倒发 作的积极反应, 由于是非特异的临床表现 , 常常导致临床误
[23 ]
有 H1N1 疫苗注射史的发 显示,
, 作性睡病伴猝倒的患者 CSF 中的 β淀粉样蛋白降低。 目前 CSF 中 β认为, 淀粉样蛋白降低提示免疫反应参与了发作性 睡病的发生。而且, β淀粉样蛋白被认为具有对抗不同类型 微生物的抗菌作用, 包括链球菌菌株。 2. 3 维生素 D 研究
[11 ]
[15 ]来自百度文库
注射 H1N1 疫苗并没有引起发作性睡病的 显示,
发病率增加。注射 H1N1 疫苗及其佐剂与发作性睡病是否相 关, 目前尚无定论。 2 发病机制及致病因素 现已明确, 含下丘脑分泌素( Hypocretin ) 的神经元减少或 缺失参与了发作性睡病的发生 。该神经元减少的原因除了与 HLADQB1* 0602 和 HLADRB1 * 1501 基因、 T 细胞受体 α 基因位点和嘌呤型的受体 P2RY11 的多态性等遗传因素有 关, 还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 免疫球蛋白 G、 组织蛋白酶 H 和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 4 有关 性睡病的发生。 另有研究
[78 ]
自 2009 年 H1N1 感染或 H1N1 疫苗注 显示,
[1 ]
射之后, 发作性睡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 中国研究
显示,
2009 年 H1N1 感染和 H1N1 疫苗注射后, 发作性睡病发病率 大约增加 3 倍; 芬兰、 瑞典、 爱尔兰和法国分别通过注册登记 、 定向人群调查以及病例对照研究
· 综述 ·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史亮,马铁,刘永红
【中图分类号】R740 【文献标识码】A 039403 【文章编号】10041648 ( 2015 ) 05的发病率显著增加与使用含 ASO3 佐剂的 H1N1 疫苗或 H1N1 疫苗相关。但也有报道显示二者并没有相关性 , 如 2012 年, 韩国研究
维生素 D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 提示,
[12 ] 中起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最近有研究 发现, 发作性睡
病伴猝倒的患者的血清维生素 D 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减低, 提 示低维生素 D 水平与发作性睡病密切相关 ; 该研究同时指出, 在确认维生素 D 参与发作性睡病的发病之前 , 发作性睡病患 者的血清低维生素 D 水平需仔细分析。 2. 4 TNFChen 等[13] 研究显示, α 2013 年, 与健康对照组相 比, 发作性睡病患者血清 TNFα 水平增高, 提示 TNFα 的功 能异常可能参与发作性睡病发生 。 2013 年, Feneberg 等
[10 ]
。另有研究[21] 发现, 发作性睡病患者内侧前额叶皮质
的 GABA 水平增高, 而且发作性睡病不伴夜间睡眠紊乱患者 内侧前额叶皮质的 GABA 水平高于伴夜间睡眠紊乱的发作性 睡病患者。出现上述结果可能是由于发作性睡病患者的 GABA 水平增高通过增加慢波睡眠从而减少夜间睡眠紊乱发生 。 3 临床表现 20 世纪 50 年代, Yoss 等[22] 首先描述了发作性睡病的典 型四联症: 白天睡眠过多、 猝倒发作、 入睡前或醒前幻觉、 睡眠 瘫痪。事实上, 仅有 10% 的患者同时具有上述四种症状 。 近 年来, 人们对发作性睡病的一些临床表现有了新的认识 。 典型的猝倒发作是指突然双侧肢体肌肉无力 , 不伴意识 丧失, 这种发作常被情绪激动 , 如大笑等诱发。典型的猝倒发 作见于 60% ~ 90% 确诊的发作性睡病患者 , 是发作性睡病最 好的诊断标志。典型的猝倒发作常与白天睡眠过多同时发生 或发生在白天睡眠过多之后几个月 , 在一些病例, 猝倒可出现 在白天睡眠过多数年之后 。在少数病例中猝倒是发作性睡病 的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 。典型的猝倒发作容易被积极的情绪 如兴奋、 惊奇诱发, 而消极情绪包括生气 、 尴尬很少诱发猝倒 发作
。
脑静脉高压也可损害脑微血管自身调节机制和血管内皮 。有研究
[22 ]
显示, 皮质静脉闭塞的大鼠对脑灌注压
降低的耐受力低于正常大鼠 。 此外, 动静脉瘘产生的脑静脉 高压常伴随微血管高血压临界 ( 即血脑屏障破裂 ) 阈值的降 低。同时, 颈静脉反流可产生持续或长时间的重复逆流 正流 脑静脉压和静脉流出受限 , 也会导致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 以上因素相互作用, 也可最终导致 LA 的发生。 LA 是导致老年人智能减退和残疾的主要原因 。 目 总之, 前上述相关研究均认为颈静脉反流在 LA 的发病机制中起到 重要作用。随着静脉疾病研究的开展 , 应用病理学和影像学 方法探讨颅外静脉异常的起源 、 明确静脉异常的发生率及程 度
[14 ]
和 Klein 等
[15 ]
发作性睡病 发现,
。猝倒发作的频率在每年 1 次到每天数次不等, 常在
患者 CSF 中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 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 , 提示发作性睡病的发生可能与胶质纤 维酸性蛋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有关 , 但其确切的临床意 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2. 5 脑电生理学 以往认为, 发作性睡病的猝倒发作与提前
· 395·
丢失或功能障碍的表现 , 该结果进一步证实发作性睡病伴猝 倒发作主要与含下丘脑分泌素的神经元和轴突的严重缺失有 关
[20 ]
2. 1
H1N1
有学者
[9 ]
H1N1 感染或 H1N1 疫苗注射增 认为,
加了发作性睡病的发病率 , 其原因可能与 H1N1 通过潜在分 子模拟功能导致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有关 ; 或者含 ASO3 佐 剂的疫苗通过非特异刺激免疫系统增加大脑炎症反应或血 脑屏障通透性, 使得该免疫过程可以到达下丘脑分泌素神经 元导致发作性睡病的发生 。 2. 2 β淀粉样蛋白 研究
[23 ]
, 可为进一步探讨颅外静脉异常与年龄或其他因素并存
的 CNS 疾病的相关性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 [ 参 考 文 献]
[ 1] Chung CP,Wang PN,Wu YH,et al. Ann Neurol,2011 ,69 : 553. [ 2] Lochhead JJ,McCaffrey G,Quigley CE,et al.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10 , 30 : 1625. [ 3] 王国艳, 2004 , 17 : 92. 郭洪志, 屈传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4] Frydrychowski AF, Winklewski PJ, Guminski W. PLoS One, 2012 , 7 : e48245. [ 5] Black S,Gao F,Bilbao J. Stroke, 2009 , 40 : S48. [ 6] Chung CP,Hu HH. Med Hypotheses, 2010 , 75 : 85. [ 7] Beggs C,Shepherd S,Zamboni P. Phlebology,2012. [Epub ahead of print].
[25 ]
, 它们通过抗原呈递参与发作
等方法发现, 发作性睡病
[913 ]
H1N1 、 β淀粉样蛋白降 发现,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单位: 710032 西安,
低、 低维生素 D 水平、 高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等与发作性 睡病密切相关, 现分别进行简要论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5 年第 28 卷第 5 期
· 394·
伤, 导致血管源性水肿, 甚至严重时可致出血 功能
[21 ] [1 , 20 ]
J Clin Neurol, October 2015 , Vol. 28 , No. 5 [ 8] Tallantyre EC,Dixon JE,Donaldson I,et al. Neurology,2011 , 76 : 534. [ 9] Popescu BF,Lucchinetti CF. BMC Neurol, 2012 , 12 : 11. [ 10] Young NP,Weinshenker BG,Parisi JE,et al. Brain, 2010 , 133 : 333. [ 11] D'Haeseleer M,Cambron M,Vanopdenbosch L,et al. Lancet Neurol, 2011 , 10 : 657. [ 12] Saito M,Nishio Y,Kanno S,et al. Dement Geriatr Cogn Dis Extra, 2011 , 1 : 202. [ 13] Brown WR,Thore CR. Neuropathol Appl Neurobiol , 2011 , 37 : 56. [ 14] Chung CP,Lin YJ,Chao AC,et al. Ultrasound Med Biol,2010 , 36 : 1776. [ 15] Widgren BR,Berglund G,Wikstrand J,et al. J Hypertens, 1992 , 10 : 459. [ 16] Moody DM,Brown WR,Challa VR,et al. Ann NY Acad Sci, 1997 , 826 : 103. [ 17] Shintaku M,Yasui N. Neuropathology, 2006 , 26 : 323. [ 18] Hurst RW,Bagley LJ,Galetta S,et al. AJNR, 1998 , 19 : 1267. [ 19] Zivadinov R,Poloni GU,Marr K,et al. BMC Neurol,2011 ,11 : 128. [ 20] Biceroglu H,Albayram S,Ogullar S,et al. J Neurosurg Spine, 2012 , 6 : 394. [ 21] Zamboni P,Menegatti E ,WeinstockGuttman B ,et al. BMC Med, 2011 , 9 : 22. [ 22] Nakase H,Nagata K,Otsuka H,et al. J Neurosurg,1998 ,89 : 118. [ 23] Wu IH,Sheng WY,Hu HH,et al. Acta Neurol, 2011 , 20 : 15. ( 收稿日期 20141011 1205 ) 修回日期 2014-
[6 ]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终身性睡眠障碍性疾病 。 白天嗜睡是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 随着对发作 性睡病的认识不断深入 , 临床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典型的 发作性睡病, 这些患者的就诊原因不是白天嗜睡 , 而是频繁的 猝倒发作或类猝倒发作 , 后者常常会导致误诊误治 。 本文就 近年来有关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1 流行病学 发作性睡病的好发年龄是 15 岁和 35 岁。 男性多于女 性。一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