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人的节日民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节
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以后逐渐演变成节日。 在清明前后,无论是官、商、民、工,都需上坟 祭祖。当地风俗,凡坟墓有塌陷者,平日一概不 得动土,既是坟头树木,也不能随意栽伐。只有 到了清明日,人们方可修整坟陵、植栽树木。二 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每逢清明佳期,家家户 户都扶老携幼,带上水果祭品,竞相上坟祭祖。 每逢此日,墓地上香烟缭绕,人头攒动,烧纸花 钱币的、整坟添土的、立碑祭奠的络绎不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也称大年三 十,这是最能彰显春节地域 传统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节 日。按庆阳的习俗,早饭还 是吃搅团,这才是真正的团 圆日。这天,人们要贴春联, 剪窗花,挂年画,还要迎新 灶神,上坟给祖先或故去的 亲人烧香祭拜。
晚上,全家人欢聚而坐, 吃菜喝酒吃年夜饭,讲 家史话家常祝福新年。 过去,有条件的庄户人 家一定要磨制麦芽糖做 油糖果作为走亲戚礼品。 大姓户族人家,还要相 互走动体现亲情,长辈 要给晚辈发压岁钱,孩 子们还要守岁。年夜饭 多为暧锅、饺子、热荤 菜等,象征红红火火, 吉庆有余。
三月十八
农历三月十八,大概是庆阳人特有的一个节会了。 据史书记载,周人先祖在夏代末年奔于庆城一带 后,至第三代孙公刘时,曾自庆城南迁至今西峰 温泉一带,在此建立都城。庆阳人民为了纪念公 刘对庆阳农耕文明作出的贡献,在公刘住过的温 泉乡高家坳修建了公刘祠、公刘庙,周围周族后 裔年年在三月十八日这天前往谒拜祭奠,从而形 成沿袭久远的董志塬节会。
初一,是拜祭家族长者的日子。此日要早早起床, 家家户户要吃面条或饺子。早饭后,各人按辈分、 年龄互往家族长者中拜年,受拜长者依次给子孙 们散发“压岁钱”。同时,有宗庙、影图、家谱 的大家族,更要先行拜祭逝去的列祖列宗。
初二,开始在亲友中互相登门庆贺。一般是男先 拜舅家,女拜娘家。如果是新婚夫妻,须先双双 登岳丈家拜年。从初一直到二十三,都算是“年 期”,凡上门拜年,讲究“手不空”,即必须带 拜年礼品,返回时,受访亲友亦要“回礼”,即 回赠一定的礼品。在“年期”,凡登门拜年,亲 友必须设酒饭招待。
元宵节
人们习惯于将元宵节称为“正月十五”,是日, 人们重祭灶神、财神、土地等诸神。入夜,户户 门前大红灯笼高挂。小孩则手提各种自制的鱼灯、 荷花灯和兔灯等,随大人们逛灯会,相互观赏, 看热闹。 以前主要是蒸面灯,现在是吃汤圆。
耍社火
正月二十三
这一天是“燎疳日”,“燎疳”在庆阳历史悠久, 至今仍十分隆盛。据说“疳”是一种非常顽固的 病毒,只有用火烧燎方能驱除。因而,燎疳就寓 示着驱逐病毒,保证一年全家老小平安康泰。燎 疳可一家一户独自进行,也可数户联合进行。届 时,将打备的蒿草置放于院内空旷处点燃,然后 全家老幼依次连跳火堆三次,完毕后用棍棒槌灰 烬,以迸出的火花推断当年的粮食收成。 疳娃娃
立春
俗称“打春”,西峰周围农民历来把打春 之日看作万物复苏的标志,是充满希望和 活力的开端。打春日也就成了一年中最吉 利的日子之一,这一天,众多的人们常常 选作良辰吉日迎娶婚嫁,所以,这一天是 董志原一年中婚嫁活动最多的一天。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正值万象回春之时。而且,九满 多在二月,惊蛰也在此前后。进入二月,随着阳 光上升,万物复苏,雪降基本结束,雷雨天气逐 步到来,蛰伏于泥土洞穴中的昆虫亦结束冬眠, 开始复苏,故称“二月二龙抬头”。该日,人们 讲究吃搅团,削桃木棒给孩子佩戴以避邪。二月 二这天,无论老幼都要剃头理发,寓意在能象龙 王复苏那样蓬勃向上,全年顺畅。
五穷:农历正月初五。每家都要在这天放鞭炮驱 赶穷鬼,老人们常告诫我们初五这天绝对不能到 别人家去,免的被人家赶出来,因为会被认为把 穷气带到人家家里了。自己家里也不欢迎来访的 客人。反正这天就是只能安安稳稳的在家待着。 人七:农历正月初七。庆阳人认为这一天才真正 是人过年(前六天动物也过年),这天早饭要吃搅 团,叫缠魂;晚饭要吃细长面,叫拉魂。总之, 是希望人们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健康长寿。
庆阳地区节日民俗
旅游管理 贺倩
庆阳简介
春节
•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阴历年末岁初,人们历经一年 的辛劳,值此冬尽春至之时,都需要歇一歇,认 真隆重地庆祝一番。因此,春节是庆阳人一年中 最大、最重要的节日。 • 自古以来,每到农历年关将近,人们总要穷一年 之力,购置所有过年之用,如大肉、瓜子、花生、 糖果、蔬菜、新衣,以及香、裱、蜡烛等物。一 般意义上讲,过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 一直延续到正月二十三,整整一个月。
过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这是灶王爷升天奏 事的日子,也称小年,又名辞灶。家 乡人对过小年非常重视,这天早饭要 吃搅团,有盼望团圆之意。街面上有 售卖的用麦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 又粘,据说送灶时给灶王爷吃了甜得 粘住了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告人间 的状了。送灶的时间大约在傍晚,家 家都要摆祭品,放鞭炮,意味着过年 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