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土壤调查与制图综合版
土壤调查与制图PPT课件

评分法(参数法):
评价因素与评价标准比较,得出单项评价结 果,用指数表示; 各个指数相乘,得到最终结果 美国Stories创造: Cs = A*B*C*D*E*F Cs:生产力指数;A:剖面发育指数;B:母 质指数;C:土壤深度(厚度)指数;D:土 色和排水指数;E:pH及盐基饱和度指数;F: A1层的发育指数。 把指数乘积分级——I、II、III……
• 土地经营管理的难易及水平是衡量经济效 益高低的主要指标
参评因素的抉择 是决定评价质量的重要环节
• 大农业利用方向 方式:农耕地、经果园地、林地、牧地
• 非农土地利用方向 方式:城镇用地、废弃土地、旅游地、 内陆水域、海涂
评价的考虑因素
• 适宜程度 • 生产能力(或潜力)大小 • 经济效益高低(改良前后效益增长) • ……
• 土地资源的生产性
•
多用性---因地制宜、最佳利用
•
可更新性---更新难易及效益
土地资源的自然及经济属性 是评价的理论依据
• 气候条件是构成土地利用方向及生物潜能 转化效率的决定因素
• 地形、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是决定土地利 用适宜性的重要依据
• 土壤及其下垫物质是构成农业土地肥力及 工程建筑质量的物质基础
• 编制土壤评价等级图,如地力图。
பைடு நூலகம்
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评价:
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 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 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以 表明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 被评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 生产能力和价值的大小。
• 评价土地质量,必须针对某种特定用途, 必须考虑科学技术水平,必须综合鉴定土 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持和耕作方法、土地平均产量
优点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第01章 调查的准备工作

• 土壤调查工作按其工作进程可分为准备工 作、野外工作与室内汇总工作等三个阶段。
• 准备工作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调查任务、 组建调查队伍、确定制图比例尺统一“技术 规程”,提出质量标准及成果要求,同时要 收集并分析已有的基础资料与图件、研究 前人工作的成果;还要准备调查工具、仪 器和计算机软件,做好物质准备。
四、拟定工作计划
• 制定工作计划时先要熟悉本次调查的目的与 任务,并了解调查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确 切估算工作量。工作量的估量主要取决于成图 所要求的比例尺、调查地区的地面的复杂程度、 调查使用的工作底图种类、选择观察剖面点的 方法、剖面观查的深度与类型、土壤分类与制 图图例、其它附加要求及报告编写要来等方面, 是考虑工作量的基础。对前人在该区的工作成 果,要详细的了解与分析,这样才能制定出切 合实际的工作计划。
2.对一个具体地区,如某一县,乡、农场、甚至更小型的生 产单位,需要对其土壤情况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以便进行具 体的土地利用或土壤改良规划等,一般采用大比例尺调查。
调查一个没有资料的新区土壤,应首先进行概查,即中小比 例尺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需要,进行有计划的大比例尺 调查。
二、调查底图比例尺的确定
• 地形图的比例要大于成果图的比例尺,如我 们要完成1:5万的县级土壤图,最好选1:2.5 万或1:1万的地形图做底图、要完成区的1:1万 土壤图最好用1:5000的地形图做底图。
三、组织调查队伍
• 土壤调查通常按着调查的目的、任务和精度要 求,分概查和详查两种类型。
• 概查工作是为了对大的河流流域或省级行政 区域范围内的农业区划或土壤改良等所做的中 比例尺的土壤调查与制图。概查工作的特点是 综合性强、工作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大,因此, 概查工作队伍要配备有经验的植物、地理、水 文、气象农业、土壤和数字化制图等各专业人 员参加,组成综合性的调查工作队。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第04章 土壤分类及土壤野外制图

第四章土壤分类及土壤野外制图引言本章的注意任务是运用土壤分类理论和野外调查技术,认识调查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征特性,找出它们的分布规律,确定相应的分类系统。
在此基础上,应用所学的野外测绘技术和制图原理,通过完成调查地区的各种制图任务,熟悉并掌握各类土壤草图和有关基础图件的测制过程及其编图技术,为调查地区的土壤利用改良规划等提供科学资料。
第一节几种主要土壤分类体系简述引言土壤分类与土壤制图是紧密相连的两个学科分支,一方面土壤分类是土壤野外制图的基础,一幅土壤图本身就是该区土壤分类单元的平面分布规律的体现;另一方面,土壤野外制图也是发展土壤分类的基础。
因此,在土壤调查中对土壤分类给予较高重视。
土壤是由无数个体(单个土体)组成的复杂的群体系统,土壤个体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土壤分类就是选择土壤的某些性质作为区分标准,按照它们反映出来的特性及彼此之间的相似和分异性,将土壤群体中的个体进行分类或归类,归纳整理出一个系统,使其能够比较客观地揭示土壤发生发展的规律性。
然而,由于各学派土壤科学工作者对土壤认识的观点不同,虽然是对同一个土壤客体,但归纳综合的原则、方法、方案也就不同。
目前还没有世界统一的土壤分类系统。
当前国际上土壤分类主要有:俄罗斯的土壤发生学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单元(FAO/UNESCO)、以及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IRB)和由这一组织发展为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其中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影响越来越大。
无论是哪一种土壤分类制度,共同的识别方法程序都是通过野外景观记载分析,对单个土体剖面形态描述,室内比土评土,再经过样品化验等程序来完成的。
一、美国土壤诊断分类体系1951年,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以G.D.史密斯为首的土壤科学家着手建立新的定量化的土壤分类系统。
这个分类系统经过一系列的草案,在广泛征求国际同行意见,反复试用修改后,于1975年正式出版了《土壤系统分类》(Soil Taxonomy)一书。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第04章 土壤分类及土壤野外制图

第四章土壤分类及土壤野外制图引言本章的注意任务是运用土壤分类理论和野外调查技术,认识调查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征特性,找出它们的分布规律,确定相应的分类系统。
在此基础上,应用所学的野外测绘技术和制图原理,通过完成调查地区的各种制图任务,熟悉并掌握各类土壤草图和有关基础图件的测制过程及其编图技术,为调查地区的土壤利用改良规划等提供科学资料。
第一节几种主要土壤分类体系简述引言土壤分类与土壤制图是紧密相连的两个学科分支,一方面土壤分类是土壤野外制图的基础,一幅土壤图本身就是该区土壤分类单元的平面分布规律的体现;另一方面,土壤野外制图也是发展土壤分类的基础。
因此,在土壤调查中对土壤分类给予较高重视。
土壤是由无数个体(单个土体)组成的复杂的群体系统,土壤个体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土壤分类就是选择土壤的某些性质作为区分标准,按照它们反映出来的特性及彼此之间的相似和分异性,将土壤群体中的个体进行分类或归类,归纳整理出一个系统,使其能够比较客观地揭示土壤发生发展的规律性。
然而,由于各学派土壤科学工作者对土壤认识的观点不同,虽然是对同一个土壤客体,但归纳综合的原则、方法、方案也就不同。
目前还没有世界统一的土壤分类系统。
当前国际上土壤分类主要有:俄罗斯的土壤发生学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单元(FAO/UNESCO)、以及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IRB)和由这一组织发展为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其中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影响越来越大。
无论是哪一种土壤分类制度,共同的识别方法程序都是通过野外景观记载分析,对单个土体剖面形态描述,室内比土评土,再经过样品化验等程序来完成的。
一、美国土壤诊断分类体系1951年,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以G.D.史密斯为首的土壤科学家着手建立新的定量化的土壤分类系统。
这个分类系统经过一系列的草案,在广泛征求国际同行意见,反复试用修改后,于1975年正式出版了《土壤系统分类》(Soil Taxonomy)一书。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第04章 土壤分类及土壤野外制图

• 土类:是高级分类的基本单元。它是在一定的 自然或人为条件下产生独特的成土过程及其相 适应的土壤属性的一群土壤。同一土类的土壤, 成土条件、主导成土过程和主要土壤属性相同。 每一个土类均要求:①具有一定的特征土层 或其组合,如黑钙土它不仅具有腐殖质表层, 而且具有CaCO3积累的心土层。②具有一定的 生态条件和地理分布区域。③具有一定的成 土过程和物质迁移的地球化学规律。④具有 一定的理化属性和肥力特征及改良利用方向。
第一节 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
•引 言
•
土壤分类与土壤制图是紧密相连的两个学
科分支,一方面土壤分类是土壤野外制图的基
础,一幅土壤图本身就是该区土壤分类单元的 平面分布规律的体现;另一方面,土壤野外制
图也是发展土壤分类的基础。因此,在土壤调 查中对土壤分类给予较高重视。
土壤分析,对单个土体剖面形态描述,室内 比土评土,再经过样品化验等程序来完成的。
• 我国近代土壤分类研究工作至20世纪30年代才 开始。当时,在美国土壤学家梭颇(J·Thorp) 的帮助下开展了土壤调查,引进了当时美国土 壤分类——C.F.Marbut分类,建立了2000多个 土系,并出版了《中国之土壤》,对我国近代 土壤分类有启蒙作用。
• 2.分类系统:《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分类单 元从上至下采用土纲、亚纲、土类、亚类、 土属、土种、变种七级分类单元,其中土 纲、亚纲、土类、亚类属高级分类单元, 土属为中级分类单元,土种为基层分类的 基本单元,以土类、土种最为重要。现将 各级分类单元的划分依据分述如下:
• 土纲:为最高级土壤分类级别,是土壤重 大属性的差异和土类属性共性的归纳和概 括,反映了土壤不同发育阶段中,土壤物 质移动累积所引起的重大属性的差异。如 铁铝土纲,是在湿热条件下,在脱硅富铁 铝化过程中产生的粘土矿物以1:1型高岭 石和三二氧化物为主的一类土壤。把具有 这一特性的土壤(砖红壤、赤红壤、红壤 和黄壤等)归结在一起成为一个土纲。我 国共分12个土纲。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调查与制图实验土壤调查总报告-南京东郊-紫金山

土壤资源与调查实验题目: 土壤调查报告所属小组资环132撰写人: 谢约翰熊艺孙文献课程名: 土壤资源与调查任课教师: 潘剑君成绩:2016年11月07日南京市东郊土壤调查报告1、总论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对土壤资源的利用,土地承担着农、林、牧业的生产和发展,是国民经济赖以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见,对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在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土壤资源调查是对某地区的土壤作为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其各种土壤类型发生、发育程度、演变规律、地理上的分布状况及规律和区域性特征特性、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以及与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测制编绘出土壤类型图和有关的生产图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开发利用改良的实施方案。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实习是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根据《土壤调查与制图》的课程设计,调查时间为10月31日至11月10日,历时十一天。
以实习的方式对南京市东郊进行了土壤调查。
由潘剑君老师精心策划安排,我们专业的56个同学共分6个小组,每组9至10人,负责3~4张航片作业面积所覆盖的地区。
实习的进行实行组长负责制,分别进行小组内的各项事宜。
1.1调查区域简介调查区域西起美龄宫东侧公路包括钟灵街西侧部分地区,东至灵谷寺路,钟灵街地铁站西侧,北沿中山陵陵前路,向南至沪宁高速公路以南。
全区海拔10-65m左右,有左所村、西新村两个自然村,中山陵、明孝陵等风景区以及邵家山、西山头等低矮山丘。
见下图:图1 调查区域范围1.2调查方法及主要成果本次实习日程安排如下表所示:表1:工作安排本次实习,每小组参考所领取的3~4张1985年的航片及当年南京市部分地区的地形图及以东郊为主的地形图,对比小组自己搜集的南京东郊地图,在研究了地形地势并实际踏查后,综合分析实际的植被变化、土地利用和道路等影响,共挖土壤剖面60个。
第六章以卫片为基础的土壤调查与制图3-4

松花江下游、黑 龙江下游沼泽地、 海南岛西部
很不明显, 极困难 华南和西北山区、
或明显而零
宁夏平原西部
星
制图上的误差
直线允许误差,即根据土壤界线明显程度 确定的允许距离误差范围。
面积允许误差,它是根据土壤界线明显程 度和比例尺大小,允许在一定面积范围以 内,不必作为制图单位而单独测绘的面积。
直接判定法 对比分析法 逻辑推理法
直接判定法
是根据遥感影像目视判读直接标志,直接确 定目标地物属性与范围的一种方法。
对比分析法
指用不同波段、不同时相的卫片以及地面 的已知资料进行对比。
TM432-RGB合成
TM543-RGB合成
逻辑推理法
指借助各种地物和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 系,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揭示出更多的有 用信息,从而间接判读出来某一地物的属 性。如植被类型→分布推断土壤类型。
三、卫片判读的步骤
(三)土壤解译 风沙土、盐碱土、部分水稻土等物理性质 差异大的土壤类型可以直接解译,多数需 综合判译。
第四节 卫片土壤测图与编图
一、测、编土壤草图精度和详度的要求
(一)精度要求 土壤边界的过渡存在着三种情况:
变化明显 比较明显 很不明显
表6-8 土壤图上边界线与面积允许误差
(一)直接解译标志—图型
(一)直接解译标志—组合
(一)直接解译标志—位置
(一)直接解译标志—相关体
(二)间接解译标志
运用地学、气象、水文、农学等专业知识, 推断出影像上确实存在的地物,为间接解 译标志。
二、卫片解译方法
(一)目视解译方法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方法是指根据遥感影像 目视解译标志和解译经验,识别目标地物 的办法与技巧。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完整版)土壤调查与制图综合版

比土评土:把调查采集的比样标本按照暂拟的分类系统全部摆开,对照记载表及分析化验结果,并参照野外调查获得的群众访问资料,对每一个土壤类型的诊断特征、生产情况、肥力水平、存在问题及利用改良途径,进行认真的讨论与评比。
定界剖面:顾名思义是为了确定土壤分布界线而设置的,要求能确定土壤类型即可。
一般可用土钻打孔,不必挖坑,但数量比检查剖面还要多。
定界剖面只适用于大比例尺土壤图调查绘制中采用,中、小比例尺土壤调查绘制中使用很少。
MSS:中文名“多光谱扫描仪”利用光学机械扫描方式测量景物辐射的遥感仪器。
复合比例尺:同一副地图上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比例尺。
土壤遥感草图测制:指经过野外土壤类型、分布、主要剖面形态等综合研究后,在遥感影像上确定土壤类型、剖面点位置、土壤界线,从而全貌的反映出调查区土壤在地理上的分布规律和区域性特征、特性的过程。
【踏查——又叫路线调查,即对调查地区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概略性调查【详查:又叫定点详细调查,在踏查工作完成以后,根据所要求的比例尺精度,在野外进行定点详细调查。
土壤调查制图的精度与图上的比例尺关系密切,精度不同,成图地形的比例尺也不一样。
通常大比例尺土壤调查制图的上图单位是土种、变种或其复区。
中比例尺土壤调查制图所用的工作地图比例尺大小是1:5万---1:20万,上图单位是土属、土种或其复区。
而上图单位是土属的复区和亚类,比例尺为小于1:20万土壤属于小比例尺土壤调查。
土壤调查工作量的估量取决于调查面积的大小,成图所要求的比例尺、调查地区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调查使用的工作地图的种类、调查方法、选择剖面点的方法、剖面的深度与类型、土壤分类与制图单元、其他附加要求及报告编写要求等方面。
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形影响土壤母质的分布,影响水热条件的分配,地形影响到土壤物质转移与元素的迁移,地形影响着土壤肥力性质的差异,影响着农业利用方式,影响着土壤改良方向。
确定土壤剖面数量的原则是地区分级原则、精度要求原则,底图质量原则、因人制宜原则。
土壤调查与制图共54页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第06章 特殊任务的土壤调查

第六章特殊任务的土壤调查引言本书前面部分已经讲过,土壤调查实际上就是调查各个土壤个体或土壤群体,了解它们的分布特点、相互之间的联系、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利用现状、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它们发生、演变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变迁等,是通过田间实地观察土壤剖面去研究土壤的一种基本方法。
它是在观察、记载土壤剖面形态、性状的基础上,划分土壤类型,并将调查区内所分布的土壤类型变化,标志在地形图或航片、卫片上,经过归纳与综合制成土壤图。
同时,土壤调查还在掌握了这些土壤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分别记载这些土壤的经营管理现状、论证其合理利用和改良问题。
但是,众所周知,土壤本身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进行土壤调查的目的有所不同,不同行业对土壤资料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性的土壤调查很难在所有的情况下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在我们进行土壤调查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有所侧重。
本章主要是在一般性的土壤调查之外,针对几种不同的情况下,土壤调查的不同目的和要求而写的。
具体内容包括侵蚀土壤调查、盐渍土壤调查、林地土壤调查、草地土壤调查、湿地土壤调查、复垦区土壤调查等。
第一节侵蚀土壤的调查一、目的和意义一般认为,土壤侵蚀(soil erosion)是指土壤或土体在外营力(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作用下发生冲刷、剥蚀和吹蚀的现象。
土壤侵蚀在我国习惯称之为水土流失。
我国山地较多,由于地势起伏,山脉纵横,因而水土流失相当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主要出现在西北黄土高原、南方山地丘陵、华北土石山区、东北农林垦殖的山区等,其中黄土高原和长江流域、紫色土区最为严重。
暴雨季节,黄土高原河道中的水流含沙量多在200kg/m3以上,有的甚至更高。
水土流失危害极其严重,不仅冲走表土,带走肥料,降低土壤肥力,而且切割地面,减少耕地面积,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t。
同时会引起河水泛滥,河床淤积,给河流中、下游的农业生产带来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
因此,进行以防止水土流失为目的的土壤调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土壤侵蚀,就成为我们国家目前和将来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第00章 绪论

第一节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 概念与作用
一、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就是把某地区 的土壤作为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其各种土 壤类型发生、发育程度、演变规律、地理 上的分布状况及规律和区域性特征特性、 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以及与生态、环境 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测绘出土壤类型图和 相关图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资源进行 评价,编制评价等级图,制定合理的开发 利用改良实施方案。
二、本课程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1、调查准备 2、成土因素与区域景观研究 3、土壤剖面性态的观察研究 4、土壤分类及土壤野外制图 5、以遥感为基础的土壤调查制图 6、以GIS为基础的土壤调查成果的整理
与总结
7、土壤资源评价
本课程要掌握的主要技能 1)地学分析 2)航片应用 3)GIS制图
三、主要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一)存在问题:
(1)土壤调查资料缺乏。 (2)土壤调查资料陈旧。 (3)难以找到针对性强的土壤调查资料 (二)对策思考 (1)采用新技术,实现快速更新和提供现势土壤调查与评
价资料
(2)采用新方法,有针对性地补充土壤专题调查资料。 (3)采用新观念,补充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需的土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明显地 具有四方面特点
①对象宏观性。 ②实践应用性。 ③技术技能性。 ④专业综合性。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第05章 以遥感为基础的土壤调查

的地面点在像片上的像点位置,和在平面图上的位
置比较,产生了移动,这就是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
点位移,也称为投影差。
• 对同一张像片来说,航高(H)相同,故投影差主要取 决于地面高差(h)和向径(γ),即高差越大,投影差 越大;像点离像片中心越远,误差越大。
• 由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可以通过航片纠正的方 法予以消除,而投影差是难以纠正的,在工作中只能采 取限制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的方法。此外,还有许多外 界的物理因素也会引起像点位移,如摄影材料的收缩变 形、大气折光、地球曲率等。
二、比例尺与分辨率
• 2.1航片的比例尺
•
航空像片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其代表的地面线段的
长度之比称为航空像片的比例尺,用1/M表示。1/M=
f/H。式中f是物镜的焦距,H是飞行器的相对航高。由此
可见,航空像片的比例尺于物镜焦距呈正比,与相对航
高呈反比。若焦距固定不变,相对航高愈高,比例尺就
越小。
•
航片按比例尺可以分为三种。一般把大于1∶1万的
称为大比例尺航片,1∶1万到1∶3万之间的为中比例尺航
片,小于1∶3万的称为小比例尺航片。航片比例尺的选择
要适应土壤调查的目的、面积、成图比例尺的要求。航
片通常适用于1∶1万到1∶10万的土壤调查制图。一般来
说,1∶1万到1∶3.5万比例尺的航片最适宜于土壤调查。
第05章 以航片为基础的土壤调查制图
第一节 航片土壤调查制图评述
• 用航空像片作为土壤调查的底图比用地形图作为调查底图拥有 很多优点,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 4.1土壤制图的速度大大加快 主要是航空像片与地形图相比,它所提供的信息是极大的丰富。 因为地形图是人通过用一些符号来表示一些特征,如高程、河流、 道路、村庄等,而航空像片则能够比较真实的、丰富的反映地物 特征。 4.1.1它提供了大量的土壤直接判读和间接解译的影像标志, 所以,可以在没有正式进行土壤野外工作之前就能通过对某一地 区的影像解译将其土壤及其区界解译出来。 4.1.2它可以不必对调查地区的每一个地点进行野外调查,只 需在预行野外验证即可以达到目的,因此,野外工作量大大地减少。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第05章 以遥感为基础的土壤调查制图

第五章以遥感为基础的土壤调查制图第一节遥感土壤调查制图评述一、遥感及遥感技术的概念遥感(Remote Sensing)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识别地物。
简单的说,就是遥远的感知。
通常把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使用传感器收集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地面并加以处理,从而达到对地物的识别与监测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是从飞机、高空气球,或从人造卫星、火箭、天空试验室,利用多种遥感器接收来自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然后再根据收到的上述信息进行分析判读,从而确定地表物体存在形式及变化状态。
在实际研究和工作中,最常用的是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一般是指运用飞机或高空气球对地面情况进行探测,高度可达二万米。
航天遥感是指运用卫星进行工作,高度可达几百公里,如美国的地球资源卫星高度已达九百一十八公里,一张像片拍摄的范围是长、宽一百八十五公里(相当于一个海南岛)。
由于地表(也包括地下)不同景物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其反射、放射某种波长电磁辐射能的大小也不一样。
这样,在遥感图像上就会显示出不同的色调或色彩反差,或者在信息磁带上就会出现不同的数据。
同时,不同几何形状的物体,反映在像片上的特征也不相同。
人们根据这些色调或色彩反差和影像的形状、大小、模型、纹理、阴影、位置及排列组合等特点,以及信息参数,就可以将不同的地物分辨开来,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定量的分析。
因此,遥感技术已成为近年来地表自然资源调查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遥感技术的特性2.1空间特性——视域范围大,具有宏观性运用遥感技术从飞机或人造地球卫星上获取地面的航空像片、卫星图像,比在地面上观察,视域范围要大的多,为人门宏观地研究地面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分布规律提供了条件。
例如,航空像片可提供地面景物的像片并可供立体观察,图像清晰逼真、信息丰富。
土壤调查与制图

• 编制土壤评价等级图,如地力图。
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评价:
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 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 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以 表明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 被评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 生产能力和价值的大小。
• 评价土地质量,必须针对某种特定用途, 必须考虑科学技术水平,必须综合鉴定土 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土壤资源评价
SOIL RESOURCE EVALUATION
续:土壤调查与制图
土壤资源评价定义:
是将土壤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或生产资 料看待,按照现有的或将来的利用类 型(如稻田、果园等)对土壤条件的 要求,运用土壤学知识,特别是土壤 地理学知识,对各种土壤作出质量评 价和数量统计,为土地合理利用规划 和土壤改良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 路线与 全面踏查
– 提供自然、土地、土壤及社会经济等完整的系 列资料
– 测制土地、土壤类型等基础图件草图
成果整理与总结
• 原始成果处理
– 原始资料分析整理 – 组织土壤样品化验 – 修订土壤与土地类型草图
• 成果总结
– 编写土地资源评价报告
• 提出土地资源评价结果 • 提出土地利用规划意图
– 编制清绘土地资源评价成果
• 土地资源的生产性
•
多用性---因地制宜、最佳利用
•
可更新性---更新难易及效益
土地资源的自然及经济属性 是评价的理论依据
• 气候条件是构成土地利用方向及生物潜能 转化效率的决定因素
• 地形、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是决定土地利 用适宜性的重要依据
• 土壤及其下垫物质是构成农业土地肥力及 工程建筑质量的物质基础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 1:100万土地资源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土评土:把调查采集的比样标本按照暂拟的分类系统全部摆开,对照记载表及分析化验结果,并参照野外调查获得的群众访问资料,对每一个土壤类型的诊断特征、生产情况、肥力水平、存在问题及利用改良途径,进行认真的讨论与评比。
定界剖面:顾名思义是为了确定土壤分布界线而设置的,要求能确定土壤类型即可。
一般可用土钻打孔,不必挖坑,但数量比检查剖面还要多。
定界剖面只适用于大比例尺土壤图调查绘制中采用,中、小比例尺土壤调查绘制中使用很少。
MSS:中文名“多光谱扫描仪”利用光学机械扫描方式测量景物辐射的遥感仪器。
复合比例尺:同一副地图上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比例尺。
土壤遥感草图测制:指经过野外土壤类型、分布、主要剖面形态等综合研究后,在遥感影像上确定土壤类型、剖面点位置、土壤界线,从而全貌的反映出调查区土壤在地理上的分布规律和区域性特征、特性的过程。
【踏查——又叫路线调查,即对调查地区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概略性调查【详查:又叫定点详细调查,在踏查工作完成以后,根据所要求的比例尺精度,在野外进行定点详细调查。
土壤调查制图的精度与图上的比例尺关系密切,精度不同,成图地形的比例尺也不一样。
通常大比例尺土壤调查制图的上图单位是土种、变种或其复区。
中比例尺土壤调查制图所用的工作地图比例尺大小是1:5万---1:20万,上图单位是土属、土种或其复区。
而上图单位是土属的复区和亚类,比例尺为小于1:20万土壤属于小比例尺土壤调查。
土壤调查工作量的估量取决于调查面积的大小,成图所要求的比例尺、调查地区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调查使用的工作地图的种类、调查方法、选择剖面点的方法、剖面的深度与类型、土壤分类与制图单元、其他附加要求及报告编写要求等方面。
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形影响土壤母质的分布,影响水热条件的分配,地形影响到土壤物质转移与元素的迁移,地形影响着土壤肥力性质的差异,影响着农业利用方式,影响着土壤改良方向。
确定土壤剖面数量的原则是地区分级原则、精度要求原则,底图质量原则、因人制宜原则。
【下列土壤颜色与土壤中矿物有关:其中黑色主要是腐殖质等成分,红色主要是铁的氧化物等成分引起的,紫色与游离态的氧化锰有关,白色主要同土壤中的石英、高岭土、石灰和水溶性盐类四种组分有关。
土壤遥感调查制图的优点:制图的速度大大加快,制图的精确度得到提高,调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增强,费用低廉。
图例系统可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优势单元图例、复合图例、组合图例、无差异图例、土相图例。
踏查路线的选择要遵循的原则是:花最少的时间、走最短的路程、控制最多的土壤类型。
土壤母质按形成类型可分为残积母质、运积母质(坡积物、洪积物、湖积物、冲积物、风积物、滨海沉积物、重力堆积物、冰渍物)等土壤调查中,有些土壤性质必须在野外进行测定,否则一旦将样品带回实验室处理就会发生改变。
请列举两例含水量、孔隙度、颜色、松紧度。
土壤调查中采集的标本中,分析标本可分为全量分析、农化分析、物理分析三类分析标本。
阐述土壤调查与制图的研究内容答:研究各地各土壤类型的发生发育情况;研究土壤的分布规律;研究土壤的生产性能、土壤理化性状及其环境、农业生产关系;测绘编制土壤类型图有关生产图;着重开展成果应用。
【自然剖面的优缺点:优点:垂直面往往开挖得较深,延伸面较广,连续性较好。
缺点:①不能均匀地分布在各种土壤类型上,位置也不一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②土壤理化性态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由于自然剖面长期露在大气中,受到日晒雨淋,生物滋生等环境因素的变化。
因此,土壤调查中不能在自然剖面上采集土壤理化分析样品,只能作为参考剖面。
【比样标本采集应注意哪些问题答:自上而下在分层在典型部位切取保持自然结构的小土块,纸盒内格子可按照实际剖面数调整,然后分层装填土块。
若用塑料盒子,可按照剖面层次和厚度,将盒子装满,即不受盒子分格限制,厚的土层可装2-3格,一不留空格为原则,防止土块散落;将比样标本的盒底、盒盖上都应记录剖面编号剖面层次和深度;盒盖上记录采样地点、土壤名称、分层PH、石灰反应、和亚铁反应,以及采样日期、调查组号和采样人等,盒子可预先粘贴白纸条,以便野外记载。
土样室内分析时,剖面样品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保证每一种土壤都有供分析的典型剖面;对于面积大的土壤,应在不同的地段选择典型剖面进行分析,要考虑样点分布的均匀性;对样品面积较小、分步零散且问题比较复杂的土类,也应增加剖面样本的数量;对于过去研究较多的土类,可适当减少剖面样品的数量。
绘制实习区的土壤、地形、母质、植被断面图1。
假如要做土壤发生分类的鉴定,需要进行土壤分析的项目是:a.进行土壤矿物全量分析、测定土壤胶体的硅、铁、铝的含量b.鉴定土壤粘土矿物的类型及组成。
c.土壤腐殖质类型。
d.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定量指标项目的测定。
e土壤微形态观测。
假如要做土壤肥力的鉴定,需要进行土壤分析的项目是: 1.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全磷、速效磷、速效钾。
2.测定土壤水分、结构、机械组成、容重及沉降容重、胀缩性和可塑性。
3.测定土壤的CEC、BSP、pH值。
一、名词解释踏查:又叫路线调查,即对调查地区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概略性调查复合比例尺:同一副地图上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比例尺。
复区:在小范围内,两种以上不同的土壤分类单元,呈域交错分布的状况。
路线调查法:根据调查需要,按总体框架和规律而恰当选择的路线,系统布置调查观测点的中小比例尺的路线概图式的调查方法,以了解土地利用的特点及影响土地利用诸要素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和分异规律等。
典型区调查法: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认识同类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本质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典型样片:即指影像特征明显典型,且与实地地物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又能反映全区地物种类分布,可作为对比判读标志的那些像片。
MSS:中文名“多光谱扫描仪”利用光学机械扫描方式测量景物辐射的遥感仪器。
TM:中文名“专题制图仪。
土壤剖面:是指从土表到母质的垂直切面,它始于地表,终至母岩。
主要剖面:是为了研究某个土壤类型的全面性状特征,用于确定某一土壤类型的“中心概念”而开挖的垂直断面定界剖面:顾名思义是为了确定土壤分布界线而设置的,要求能确定土壤类型即可。
一般可用土钻打孔,不必挖坑,但数量比检查剖面还要多。
定界剖面只适用于大比例尺土壤图调查绘制中采用,中、小比例尺土壤调查绘制中使用很少。
土体构型:土体构型是指各土壤发生层有规律的组合、有序的排列状况,也称为土壤剖面构型,是土壤剖面最重要特征。
诊断层:所谓“诊断层”,是用以识别土壤单元,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
诊断特性:如果用于分类目的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
障碍层:影响作物生长的土壤层次。
制图综合:在地图制图者由大比例尺地形图缩编成小比例尺地图的过程中,根据地图成图后的用途和制图区域的特点,加以概括、抽象的形式反映制图对象的带有规律性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而将那些对于该图来说是次要的、非本质的地物舍去。
比样标本:用于比土评土的土样标本绘制土壤草图:经过对野外土壤类型、分布、主要剖面形态等研究综合后,在遥感图像上确定土壤类型、剖面点位置、土壤界限,从而全貌地反映出调查区土壤在地理上分布规律性和区域性特征的全过程。
平差:测量平差是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处理各种观测结果的理论和计算方法。
测量平差的目的在于消除各观测值间的矛盾,以求得最可靠的结果和评定测量结果的精度。
任何测量,只要有多余观测,就有平差的问题。
二、填空题【1.不同精度的调查,所用的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同,一般详细比例尺用于小型试验地等的土壤调查,上图单位是;1:1万~1:2.5万比例尺用于的土壤调查,上图单位是土种;对于县一级或中、小流域的土壤调查,所用的比例尺是1:5万--1:20万。
【2.土壤调查中应搜集的资料有哪些?【3.土壤剖面点定点到地形图上的方法有哪些方法。
【4.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研究方法1.综合研究2.研究地表、地下水的供排关系 3.搜集水文资料 4.径流特征值的搜集 5.研究潜水的供排条件6. 确定影响的强度 7.观测地下潜水的性质【5.土壤剖面可分为剖面和人工剖面,人工剖面通常分为3种分别是主要剖面、检查剖面、定界剖面。
【6.确定剖面点数目的因素有4个方面:地区分级原则、精度要求原则、底图质量原则、因人制宜。
【7.设置土壤剖面时,要考虑4条原则:相对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不宜在人为干扰较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发现母质有人为熟化等因素应重新设置剖面。
【8.由于调查目的不同,要求土壤调查中采集的土壤标本种类不同,但通常要注意采集如等3种标本:全量分析、农化分析、物理分析。
【9.假如要做土壤发生分类的鉴定,需要进行土壤分析的项目是:1.进行土壤矿物全量分析、测定土壤胶体的硅、铁、铝的含量。
2.鉴定土壤粘土矿物的类型及组成。
3.土壤腐殖质类型。
4.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定量指标项目的测定。
5.土壤微形态观测。
【10.图例的表示方法有:优势单元图例、复合图例、组合图例、无差异图例、土相图例等表示法。
【11.复区测定的方法通常有和两种方法。
【12.土壤草图修正的依据是、、和。
【13.土壤调查工作分为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和室内总结、检查验收共4个阶段。
【14.踏查选线的原则是花最少的时间,走最短的路程(距离),控制最多的土壤类型。
三.问答题【简述地形断面图的绘制方法。
(1)连接等高线图上要求作剖面图的两点,并将其绘制到作图区域,以此作为横坐标轴(所作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画出纵坐标轴,设置合适的垂直比例尺,通常以图中等高距作为纵轴上的刻度单位,如果垂直高差600,则以100米为一个刻度,设置6格。
(2)取点。
用刻度尺量出等高线图上所连线段与每一条等高线的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转绘到横轴上,读取各点相应的海拔高度值,并在坐标系中点出相应的各点。
(3)连线。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所绘的各点。
【简述土壤调查过程中,农业生产活动的调查内容与方法?【土壤边界分布有哪些规律?【土壤调查报告要从哪些方面着手编写?1.总论(前言)2.调查地区的自然和农业概况3.土壤性态综述4.土壤与土地资源评价5.土壤改良利用分区6.其他【简述应用航片进行土壤调查制图的方法步骤。
【检查剖面的挖掘要注意哪些问题【内插法寻找土壤界线的使用条件和具体做法如何?【土壤调查的准备工作阶段要完成那些工作?【成土母质的残积物和坡积物如何区分?16.确定土壤调查工作底图比例尺时,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答:1底图的精度及要求;2根据农业用地方式,确定比例尺。
3根据地形切割程度和土壤复杂状况,确定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