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

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
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

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学帛书《足臂十一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简称灸经),最早记录有关经络内容。《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先秦诸多医学家对其前代医学发展的一次系统的总结。至《内经》时代,经络体系的主体框架已基本形成。

《灸经》中只有“脉”字,无“经脉” 或“络脉”之称。其所述“脉”,是指《内经》中除手厥阴心包经外的十一经脉,而且经脉之间没有相互的衔接联系,也无全身的循环流注。在《内经》中“脉”既用以指“经脉”,又用以指“血管”。“络”既用以指“络脉”(如十五络),又用来指“血络”。古人将“经”、“络”、“脉”三者,看作是病邪可以走行的路径。这三个概念在《内经》时代无实质性区分,具有同质性。故有人认为“中医的经脉学说实质是古人对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混淆不清的朴素认识”。

经脉与络脉,其中心词在“脉”上。“经”与“络”说明“脉”中纵行的主干与横行的支路。《医学入门》:“经,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经络”一词实际上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经络概念始终包括了血管实体。但“经脉”的概念却不一定是指血管。

经络系统理论形成的可能途径

古人如何发现了经络,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凿的证据,因此有多种推测。有人认为古人先发现了有治疗作用的穴位,然后按一定的线索将穴位联系起来形成经络,并逐步完善;有人认为首先发现经络现象,在经络的基础上发现穴位,以后又不断充实内容,形成经络系统。

虽然经络系统建立的立论依据不清楚,但从古代文献和现代针灸临床实践以及现代经络研究来看,经络系统可能是在对前人针灸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并通过推演的思维方法而建立起来的,并逐步完善形成经典的经络系统理论。

综合分析发现,单纯依据针刺穴位的“得气”及循经感传等现象。建立十四经脉循行路线,是不可能的。近年研究发现,显性循经感传等循经现象出现率较低,即使出现也往往只是循经脉的某一段。而经典的经脉的循行路线,不仅长距离跨越躯体多个部位(例如足三阳经从足走头),而且与脏俯均有络属关系。经脉的无穴通道,自非刺所宜,那也就不会有循经感传现象,也不可能是由功能相近的穴位联系起来而形成。如手少阴心经的无穴通路有一支上达头面:“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从临床角度来看,更象是一种病理联系的描述或归纳。因此无穴通路可能不是两点之间的直接连线。有穴经脉走行的形成也可能依据针刺的治疗效应。“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即是说明经脉的循经治疗效应。

有关络脉的描述,《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从胫骨外廉到头项,如此长距离未提及其他解剖部位,如果由循经现象获知络脉循行路径,必然应该描述

这两个部位间的走行,因此依据病理联系或针刺治疗效应建立经脉的可能行较大。其中“合诸经之气”的描述则明显带有推演的成分。

经络实质的研究,首先要研究早期关于经络的论述才能找到最原始的资料,理解经络的最初含义,寻找经络实质研究的有效线索。另一方面,应注意到古代经络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应考虑到其描述不准确、不完备、甚至不正确的可能性。

从古代文献看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经脉与脑在解剖结构上有直接联系。如督脉,“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再如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灵枢·大惑论》中对视觉器官有这样一段论述:“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与脑相连的结构可能是对视神经的描述,也许这是《内经》时代接近发现神经的一个例子。

现代研究揭示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经络系统是人体的调控系统,在生理功能上与神经系统有相似性。就经络的实质而言,古人发现的具有一定循行路径的十四经脉是否存在,其实质是什么,才是经络实质研究的核心内容。循经感传以及其他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成为经脉存在的有力证据。古代文献以及针灸临床实践证实,针刺的疗效依赖于“得气”。有时可出现针感循古典经脉路径传导的现象。由于循经感传提示古典经脉存在的可能性,因此,研究循经感传现象成为近年研究经络实质的切入点。围绕经络实质的研究,近年已提出多种学说。

(1)经络的生物进化观

目前已知在脊椎动物体内同时还保留着低等神经系,如人体内除神经管外还有部分链状神经系(交感神经链)和网状神经系(肠壁神经网)的某种保留,主要已转化为植物神经的组成部分。从进化的连续性来看,子午干神经系在人体无疑也有所保留,可能是经络原型。经典的经络系统可能依然在已经高度分化的神经系统的调控下起作用,并与神经系统有直接的解剖上和功能上的联系。

(2)神经中枢扩散说

截肢者的幻肢觉提示,中枢神经系统与躯体可能存在镜像关系。当外周肢体离断后,其在中枢的镜像依然存在。同理,针刺产生的针感传入中枢后可能在中枢定向传递,从而产生循经感传现象。有学者认为,针刺穴位后循经感觉的产生,是中央后回与皮肤经络路线相对应的大脑细胞被兴奋的结果。有人提出“经络链”的设想,实际上也是经络的中枢观。认为针感不需要通过外周,而是在神经中枢传导的过程。

(3)植物神经反射联动说

认为植物神经系统是经络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经脉线实质为体表上富含神经末稍的组织带,穴区则有着更为丰富的神经末稍。穴位受到刺激,所激发的交感神经反射接力的兴奋点所到之处,使肥大细胞释放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刺激相应的躯体

或内脏传入神经末稍,产生各种感觉,即循经感传。由于脊髓节段的有序性,导致交感神经反射弧的相继激活有序地定向传导。古人确定的经络线路并不一定是实际的“通道”,而只是效应线路。这也许是为什么多年对经络的形态学研究,经络和穴位并没有找到新的或特异性的实体结构,而只是发现了一些已知组织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的特异性分布的原因。近年对穴位的研究发现,穴位具有低电阻特性。低电阻的穴位下确实分布着比周围更多的交感神经末梢;毁损皮肤内交感神经后,穴位也不再具有低电阻特性。从针灸临床实践来看,产生针感的必定是某种特定的结构。这就是为什么针刺时,若不得气就需调整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的原因。在调整过程中,一旦刺中穴位便迅速产生针感。内脏牵涉痛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是内脏牵涉痛提示躯体与内脏之间存在解剖学上的某种联系,可作为研究经络的“内联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功能的参考。

(4)经络的中枢-外周说

认为经脉感传现象是中枢与外周共同作用的结果。“八五国家攀登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胡翔龙先生认为:循经感传可能是“体表”的神经感受装置被针刺时沿经传导着的某种“动因”所兴奋,神经冲动相继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了主观感受到的感传。有学者持相似观点,认为循经感传现象发生,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即一系列轴突反射效应(针感)传入到达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的感觉区,使相对应的大脑细胞兴奋,从而产生“感传”现象。

古人提出的经络系统,是具有广泛生理功能的机体调节系统。可能包括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多系统的总体功能。当代对于经络实质研究并不等同于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经络实质研究重点在于揭示古人提出的有明确循行走向的经脉和穴位的实质。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经络 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 1.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①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②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③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头面部的分布 头为诸阳之会:阳明经分布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太阳经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后头部。 总的来说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2)四肢部的分布 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但足三阴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的分布,前中后部位依次是厥阴、太阴、少阴。 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 (3)躯干部的分布 阳明经腹面,太阳经背面,少阳经侧面,足三阴经腹面。 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是: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细目三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特点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者,异也。所谓奇经,是指这些经脉与十二经脉不同。它们与十二正经的区别是: (1)它们的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2)它们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3)彼此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八脉”是指奇经共有八条,故称“奇经八脉”。 2.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1)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督脉——“总督诸阳”(与六阳经交会于大椎,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脐下三寸,足三阴经又接手三阴经,故任脉称为“阴脉之海”) 阴维——维络诸阴经,联络所有的阴经而与任脉交会(于廉泉喉结上舌骨下、天突); 阳维——维络诸阳经,联络所有阳经而与后督脉相合; 冲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阴跷、阳跷——“分主一身左右阴阳”。 (2)调节十二经脉中的气血 除任、督直接参与十四经气血循环外,其他奇经还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 (3)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虽然不似十二经脉那样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但它们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从而加强了某些脏腑之间的相互沟通。 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点和基本机能 督脉 (1)循行部位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以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龈交穴)。 分支1:从脊柱里面分出,络肾。

(完整word版)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二:经络的解剖结构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二:经络的解剖结构 二、经络的解剖结构 我们认为,经络没有独立具体的解剖结构,它是以其它相关组织结构共同合成而为结构的。这就像河流一样,是水流的结果,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河道,碰到黄土,黄土就是河道的边界,遇见岩石,则岩石就是河道的边界。但共同组成经络结构的相关组织具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网膜状组织。《内经》经常谓经穴在“分肉之间”,其意非指皮肤与肌肉之间,而是特指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组织,在解剖学的层面上,这些组织中医称作筋膜,而西医则谓之结缔组织,准确地讲是“固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在体内分布最广,由组织液、纤维、基质和细胞组成。这些就是构成经络结构的物质。 但是,我们却不能反过来说这些物质就是经络,因为经络的存在方式主要是属于能量层次的。经络与人体的关系,就像电能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上所显示的图象文字等来认识电的作用,但如果你单纯从解剖学的角度来将计算机分解,哪怕你用再高倍的显微镜也不可能看得到计算机里面的图象与文字。 也就是说,经络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结构,几乎人体每个部位均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换句话说,就是处处皆经络,但又可以说处处没有具体的经络。由于经络给人的印象就是挂图上的线条,不少研究者就是依此按图索骥,寻找经络的实质。早期的许多目标都集中在身体内是否存在与那些线条一致的生命结构,这些结构包括血管、神经、淋巴管,甚至还包括了间隙结构。这里有一个命题,如果那些图线的位置是错误的、并非本源的经脉循行线,那么,所有找到的有关经脉线的证据都是错误的,而找不到任何可靠的证据都是自然的,由此无论承认经络或否定经络都变得毫无意义。不幸的是,实际的情况正这样。 有人已经在说,现在的经脉图只是穴位连线,而不是经脉线,不可轻信。但穴位位于经脉线上,经脉线当然经过穴位,二者是统一的。问题的真正原因在于沿袭性的历史错误——穴位错误,现在的经脉图基本上都是沿袭明·张介宾的《类经图翼》。张介宾及其前后的所有针灸经络学中的穴位分类都沿袭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后者是首部从《内经》中归纳出来的针灸经络学专著,其各经穴位分类非常明确。问题就出在这里,《内经》中的穴位散见于各篇之中,当皇甫谧进行归类整理时发生了多处严重的错误。 在头面部,《内经》中明确属于某一经的穴位,在《甲乙经》中却归入别的经中,一穴之差常常使各经都不得不偏离原来位置。现在的胆经在头部有好几道折弯,但《内经》中并没有这样的描述,只一条线绕头下行,其余为分支。而现在胆经在头部所连的近10个穴位,在《内经》中却是胃经或手少阳经穴。 在上肢的手太阴尺泽穴,《内经》明确指出位于肘中之动脉,当然只能在肱二头肌腱的内侧凹陷中,现在却在外侧凹陷中;天府在腋内动脉处,《甲乙经》定在腋下三寸动脉处,现在定在上臂前侧。如此一来,手太阴这段经脉就由《内经》中的腋下至肘内侧,变成

人体经络穴位走向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走向示意图 7 1、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一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 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

2、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一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 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 — 20 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3、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一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 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 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养生之道: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会 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 吐。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其所以能决定人的生和死,是因其具有联系人体内外,起着运行血气的基本作用;处理百病,是因其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作用;调整虚实,是因其具有传导感应,起补虚泻实的作用。下面分四点作进一步说明。1. 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节、皮肉筋骨等器官和组织,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互相联系,使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来实现。 经络系统以头身的四海为总纲,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分散为三百六十五络遍布于全身,纵横交错、出表入里、通达上下,将人体各部位紧密地联系起来。其具体联系通路有以下特点: 十二经脉和十二经别,着重人体的体表与脏腑,以及脏腑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着重体表与体表,以及体表与脏腑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通过奇经八脉,加强经与经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的标本、气街和四海,加强人体前后腹背和头身上下的分段联系。 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经络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起着运行气血、协调全身阴阳的作用。《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脉运行血气首先依靠宗气,其次为出自“脐下、肾间”的原气。此外,营气运行于经脉之中,濡养全身,并变化为血液;卫气则散布到经脉之外,保卫全身,抵抗病邪的侵犯,并有调节体温、管理汗液分泌、充实皮肤和温煦肌肉等功能。 经脉运行气血,“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不仅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七窍、皮肉筋骨息息相通,而且,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由于经脉的联系得以保持相对的平衡,协调一致。 3.抗御病邪,反映症候 经络系统在疾病情况下,有抗御病邪、反应症候的作用。 体表的穴位(包括反应点)是孙络分布的所在,也是卫气停留和邪气侵犯的部位。 当病邪侵犯人体时,孙络和卫气可以发挥重要的抗御作用。 正邪交争,在体表部位可出现异常现象。 如果疾病发展,则可由表及里,从孙络、络脉、经脉……逐步深入,并出现相应的症候。 经络反映症候,可分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和整体的。 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经络的实证。 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及功能减退等,这些都属经络的虚证。 如果经络的阳气(包括卫气、原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怕冷等症状,此即“阳虚则寒”;经络的阴气(包括营气、血液)不足而阳气亢盛,则会出现五心烦热(阴虚内热)或全身发热等症状,这就是“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经络系统在防治疾病时,起着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作用。针灸、按摩、气功等治疗方法就是通过体表的腧穴接受刺激,传导感应,激发经络运行气血、调整阴阳虚实的功能。

经络研究概况及其存在的实证

人体经络研究概况及其存在的实证 张镱 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经络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一种表现,其在中国医学历史上已存在千年,很多中国经典的传统医书上都能够找到关于它的记述。但由于人们因为经络看不见摸不着而否定经络的客观存在。然而随着现代医学中经络学在临床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治疗效果令很多西方医学家为之震惊,使得经络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不再满足于经络这一抽象概念的描述,开始了对于经络实质的研究,产生了针对人体经络研究的各种流派,并运用多种现代科学的方法检测可见的经络现象、经络感传现象的特殊规律,形成了不同的科学理论体系,以科学的证据证实经络的客观存在。 关键词人体经络证据历史方法 经典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人类健康之源。经络系统是人类健康防御、自身调整和组织再生的促进系统。每个人都有经络,但是人们缺乏对它的理性认识。当今世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且污染严重,致病菌的变异和繁殖日趋加剧,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大力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和调整能力,及时快速地解除疲劳和亚健康状态,降低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认识人类自身防卫系统和调控系统——经络是十分重要的[1]。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经络学的研究,并对经络的实质提出了“神经论”“血管论”“淋巴管论”或“体液论”等等[2]。笔者在这里将经络学的起源和发展做一简单概括,并着重阐述运用现代科技对于人体经络客观存在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希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经络学被更为广泛认可,从而积极发展经络理论,使其在临床医学中发挥其不可估摸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古代经络的提出与经络学的发展 经络学说是中国中医理论的重要核心之一,其形成理论形成有条理的系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根据湖南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其中有对于十一经脉的记载,而十二经脉的出现可以参看《内经》。两汉之后,经脉被独立于血脉之外,成为中国古代医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到了宋、元时代,经络发展为手足三阴三阳经及经脉气血流注模型,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及孙络、浮络等,并强调经络具有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之功,认识到经络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上下的通路[2]。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谈及阴跷脉时,引用了宋代张伯端(字平权,一名用成,号紫阳真人)《八脉经》的记载,并说: “……而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 碓返观者能照察之, 其言必不谬也[3]。”上述记载笔者认为可以确定李时珍当时认为经络是可以由内视的方法观察到的,这也使得经络的存在有了一个可能观察到的方法,但是具体的考证步骤李时珍并没有明确指出,而根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于扁鹊的记述,说扁鹊为齐桓侯治病,见齐桓侯时既没有切脉也没有问闻, 而是一望就知道齐桓侯的了什么病以及疾病的深浅、位置和愈后。类似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均有提及。 20世纪50年代,上海第一医学院解剖教研组在尸体上8条经57穴的解剖观察,发现穴位100%有神经分布,而且与经络线有一定吻合。经络内非穴位区的神经分布多于非经络区[4],提出了经络现象可能是神经功能外化的现象。 神经系统的大量科研和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却只能证明经络与神经确实具有一定的密切关系,并非经络就是神经系统。十四经线上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及植物神经纤维,甚至皮质、丘脑、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但神经并非就是经络[5]。随着经络研究的深入,祝世讷认为经络的结构是“超解剖”的功能性结构,像空间、时间、生物钟那样的无形结构。在生物体上就是化学或物理的东西。生物医学人员倾向于经络是某种流动的化学和生化物质[6]。 经络的研究不断向多方向发展,刘艳彬等切断家兔筋膜组织,发现声波经线传导阻滞,

_脉_经脉_与_经络_概念的演变

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3月/18日/第003版 科教 “脉”、“经脉”与“经络”概念的演变 ——兼论“经脉医学”与“经络研究”的正名之争 刘澄中大连医科大学 编者按:去年10月到今年,本版连载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郭义和王广军关于“经络研究告诉了我们什么”的文章之后,陈业兴医师来信(见2月25日本版)认为“有必要对几个概念进行澄清”。他认为“郭义等人以经络取代了经脉概念,误经脉现象为经络现象,误经脉循行线为穴位连接线,误经脉理论研究为经络结构研究”,因而“经络研究严重地干扰了经脉理论研究,导致对最重要的经脉理论研究无法取得共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概念上的混淆呢?大连医科大学教授、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顾问刘澄中今天撰文认为,产生这一分歧仍然是“经脉现象研究”与“经络实质研究”双方的学术立场相左所致,同时也是中医学术繁荣的体现。 “脉”与“经脉”的概念源自于观察经脉现象的临床实践 在先秦,脉是指经脉;在两汉迄今,脉是指血脉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我国的古代先民们便发现了经脉现象——循经脉感觉。当时,把犹如枣核般大小的“艾炷”放置在病人四肢远端的部位上点燃起来,实施灸法治疗,这时,接受治疗的病人便会体验到有一股温热的感觉从施灸的地点出发,沿循着一定的路线好像流水那样地向躯干或者头部走行。这就是“灸致循经脉感觉”。点燃的“艾炷”由施术者用嘴吹风来控制燃烧的强度,当“疾吹其火”时,循经脉感觉的走行便会变宽而加快;当“缓吹”或“不吹”其火时,循经脉感觉的走行便会变窄而缓慢,确实是状如流水啊。或者,犹如炊饭时从釜上小孔里冉冉上升的一缕蒸汽。 最初,先民们把这个“灸致循经脉感觉”称作是“气”。后来,为了确定它的规范的走行路线并且给予命名的需要,这才改称为“脉”。古人利用呼吸作为度量时间的单位来测量循经脉感觉的走行速度,例如,呼吸定息,“气行六寸”《灵枢?五十营》,也可以称作是“脉行六寸”《难经?一难》。 我国的古代医家还发现,引发经脉感觉循行的方法除去使用灸法之外,也可以使用先端钝圆的石制小棍来抵压的方法。后来,又把这个用来引发“压致循经脉感觉”的小棍改为金属制的,命名为“针”,用来“按脉致气”,成为专用的工具了。 古代医家在观察经脉感觉循行的时候,在腕部或者踝部稍稍上方的佩戴手镯或脚镯的部位,环绕一圈采取6个刺激点,阴面3个点,阳面3个点。把出现的循经脉感觉分别命名为:手三阴脉与手三阳脉,足三阴脉与足三阳脉。所以说,那是以“三条脉”作为一组的,一共有12条脉。 据《金石索》记载,东汉武氏墓壁画有一幅古图,可名之为《石针行气出函图》(上图)。此图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石针,正在从一个被打开的石头匣子中飞腾而出,匣子的两旁各有一个生有翅膀的仙人助其飞出,在石针两侧的空中也左右各有一位飞仙在协助。更重要的是,当石针飞出后在石函的侧壁上留下了好像似飞行云样子的条纹。此函共有四个面,图中可见及的两个面上各有三条与石针行进方向相同的条纹,共为6条,加上不可见及的两个面上应该有的6条共为12条。这里所代表的正是12条脉。 取其中的一个面上的三条脉写成甲骨文,为了避免与“川”字混同而改成横写,又为了避免与“三”字混同而把中间的一横写的短些,最后又把上边一横的前端上翘,下边一横的尾端下垂,

经络及作用

经络的作用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联络脏腑、沟通表里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了肢体筋肉皮 肤,加之细小的浮络和孙络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荣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能将其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 器,从而完成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的生理功能。 (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 障作用。 (四)接受刺激,调整虚实 在皮部的腧穴或经脉线上施以针灸、推拿、激光、电脉冲等皆可通过经络内外联系,调整内在脏腑经络的虚实,达到通经 活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二、经络的病理变化 (一)经络的病候及其机制 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失调时,即会产生一些病理变化。实证由病邪壅阻或气血不畅而致,多见沿经脉所过处发生的肿痛,即“血伤为肿”,“不通则痛”,如手阳明经病的齿痛,上肢外侧前肿痛;虚证多为经气虚陷,气血不足而成,往往局部会出现不仁、不用等痿废现象,即气血不能荣于经脉,如痿废,大指次指不用等。 十二经脉中的经气变动失常往往还能循以厥逆而上出现“厥”证,如《灵枢·经脉》记载的“臂厥”、“踝厥”、“珮厥”、“阳厥”、 “骨厥” 等。 十二经脉中的经气衰竭时,经脉所联系的器官功能也必然呈现衰竭。如《灵枢·经脉》所载“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说明了当经络功能失常时,则循行所过之处与其所联器官即会出现 病理变化。 三、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由于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通道,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病邪可由皮部→络脉→经脉→脏腑传变。它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故临床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常在经络循行通路上会出现明显的压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的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 理变化。 (二)指导临床辨证归经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及所属络的脏腑,故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可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如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足厥阴经有关。临床上亦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俯,进行辨证归经。如咳嗽、鼻流清涕、胸闷、或胸外上方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脘腹胀满、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吞酸等,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有 关。 (三)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常以循经取穴为主,局部取穴和远部取穴相结合。如《四总穴歌》所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典范。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有密切联系,故经络、脏腑的疾患可以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或皮内埋针进行治

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图

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图 发布: 2009-6-27 22:12 | 作者: 汉医艾灸 | 查看: 189次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组成. 经脉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经络系统结构图如下: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

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表1: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韩国科学家发现经络通路

韩国科学家发现经络通路 在连结兔子的大脑与脊髓的部位上发现了非常细的经 络管道 神秘的经络到底是什么?对此,现代科学研究人员一直未能以解剖观点去完全描述经络系统。近期韩国经络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能帮助开阔思路的信息。 韩国中央日报专业科学记者朴方舟(音译,Bang-Zu Park)近日报道,2011年10月13日,韩国首尔大学名誉教授苏 光燮(音译Kwang-Sup Soh)为首的韩国国内经络研究人员,在韩国大田科学大德研究基地举行了研究成果发表会。 他们在连结兔子的大脑与脊髓的部位上发现了非常细的经 络管道(Primo System,图一,针头尖指的头发状部位)。 经络管是呈现着透明而纤细,没有染色无法观察到的细管。 世界著名免疫学专家、曾经在美国印第安那州医科大学工作,1999年回韩国国立癌症中心工作的六十四岁的权柄世(Kwon Byoung Se)博士说:“我研究免疫学四十多年,第一次亲眼观察到了淋巴管里还有其它管道系统,我感到非常

震惊。” 对于他来讲,淋巴管是他的主要的“研究领域”,其震惊程度更为强烈。 他看到的是中医学里讲的经络的实体。他还是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评选的“大韩民国国家级明星学者(Star Faculty)”。 兔子大脑结构与经络观察部位 Primo经络管的超微型细胞“活卵(左图)”在分裂的过程(右图)。“活卵”具有其它细胞没有的完全不一样的细胞特性。 一年前,权柄世教授听说韩国国内极少数专家已观察到经络的消息后,他还是半信半疑,想要亲自观察经络,而且做了小鼠试验。 研究经络十年多的韩国首尔大学(音译Kwang-Sup Soh)名誉教授、韩国融合技术院首席研究员(The Advanced Institutes of

经络科学的解释

经络学是指人体经络与穴位的科学。经络系统即分形经络,是不同层次的特定间隙。穴位即特定间隙的较大空间,比较重要的是上丹田和下丹田。分形分维的经络形态及解剖结构包括分形细胞群-自身调节-体液-神经经络模型--细胞社会学分形经络(非缝隙的经络)。20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进行了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人体经络与穴位的科学 经络的客观实在性,已不容怀疑。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如声、光、电、热及同位素示踪等,都证明了经络的存在。令人遗憾的是在解剖学上仍不能找到其结构实体。即使在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也同样令人失望。“内景隧道,惟返观者照察之。”本文在内景体察的基础上,结合众多的生理学结论,谈一下经络穴位的生理学基础,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客观实在性有多种表现形式,电磁波,声波等分别形成了人的视觉和听觉,但是人的感官具有局限性。经络的客观实在性无须用外在解刨学的方法来求得证实。这种方向是错误的,更是对我宝贵传统医学的歪曲误解践踏! 中医经络调理疗法与普通的疗法区别于: 第一,从手法上,普通的洗脚、按摩治疗只能到达皮、脉、肉,而经络疗法则可在此基础上深入到达筋、骨层;第二,从疗效上,普通的按摩只能达到放松效果,而经络疗法则可达到医疗效果,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下面重点谈几个主要大穴 1.上丹田一一脑室系统

体察得知,它位于头部的中心,即山根穴后,大小脑五官之间。功力深者,可见渗透到较大空间。真气流入上丹田,迅速扩散,紧接着溅起金光闪闪的浪花,就象海浪撞击礁石一样,一浪打一浪,光彩夺目,生机活泼。解剖而言,上丹田就是脑室系统,主要是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其内的液体就是脑脊液,它是液体系统的另一种形式,和组织液互相渗透,在中医常称为脑髓。体察到此处的真气循环过程和脑脊液循环相同,不再赘述。并且还发现,从尾椎流出一股粗细如毛线的乳白色真气经小腹进入下丹田。这点,望解剖家予以证实。 2.下丹田 体察知,它的空间较大,上自肚脐下自耻骨联合处,有6个气室,直径总约10厘米。其形与鹅蛋相似,它的中心位于脐下三分,是全身真气的供应站。解剖而言,它在腹壁上,而不在腹腔中。(有人讲是膀胱直肠膈,这是非常错误的)。腹膜以外,皮下脂肪层以内,主要为腹直肌、斜肌、深筋膜、浅筋膜各部分问的较大间隙。这些部分之间通过类似乳胶薄膜一样的筋膜连接,透明柔软而富有弹性。体察发现,这些筋膜随着呼吸的节奏而变化。吸则缩小,呼则开大,正是古语说的,“吸则闭,呼则开”。 人类和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维持机体有足够的能量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同时维持各脏腑间能量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经络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三大系统互补互用。我们每天依赖气管、肺吸入氧气,依赖脾胃将粮食、蔬菜、水果、鱼肉等消化分解被人体利用。此外,人体还需要大量的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色彩气味的东西,如阳光中可见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不可见的远红外线、微波、紫外线和其它高能量的宇宙射线等等。它们都是量子态的物理能,是无法通过肺、脾、胃吸收得到的,但是可以通过感应,经由穴位、经络输布渗灌到人体各个部位,被人体利用。 我们通常称空气中的氧气为普通物理能,消化道吸收的为化学能,经络吸收的为高能物理能

人体十二条经络各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精)

人体十二条经络各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 各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 ------------------- 肺经: 天府:鼻尖触手臂处。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补肾。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治急性咳鏉、急性咽喉痛 列缺: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头项寻列缺 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治疗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太渊: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治疗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大肠经: 功效: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有补阳气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也可用刮痧法泄火。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 迎香:鼻翼旁。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 功效:胃为后天之本, 四白:在眼袋下。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敲打胃经可美容。 天枢:肚脐旁开两寸,治疗大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梁丘: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点按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长寿穴。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小贴士:肠胃先揉左腿,肝胆经先从右边揉。 上巨墟:足三里下三横指。治疗大肠疾患。 下巨墟:再往下三横指。治疗小肠疾患,小腹痛。 丰隆:外踝尖上八寸旁开一指。注意不要找到胆经上了。去除高血脂,去痰湿。 脾经: 功效:脾主运化,帮助胃吸收消化。脾主统血 隐白:大脚趾内侧,通常用艾灸的方法。治疗肺气不足,鼻出血月经不调,痛经。有止血的疗效。 太白:大脚趾往上贴着骨头揉。通过脾来补肺,健脾的功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要经常揉。 公孙:用大姆指从太白穴往上捋,有个磕头。促进肠子蠕动,对治疗消化不良,肚胀效果非常明显。沿小腿内侧揉脾经可治疗痛风。 血海:掌心扶着人的膝盖大拇指的位置,找一个敏感的痛点点按,可治疗出血症,血瘀症,贫血。缓解脾胃不调。

中医经络基础学习知识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和络的总称。经,又称经脉,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故曰:“经者,径也。经脉大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络,又称络脉,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故曰:“支而横出者为络。”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经络相贯,遍布全身,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复杂的联络交会,组成了经络系统,把人体五脏六腑、肢体官窍及皮肉筋骨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调节人体功能的一种特殊的通路系统。 二、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构成的。经脉和络脉是它的主体 (一)经脉系统 1.十二经脉 正经:正经有十二,即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共四组,每组三条经脉,合称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它们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内,联系脏腑,上出颈项浅部。阳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上达头面后,仍回到本经;阴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上达头面后,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为此,十二经别不仅可以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而且因其联系了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从而补充了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是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于筋肉系统的总称,它有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部位上的反应区。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所以把全身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称为“十二皮部”。 2.奇经:奇经有八,即督脉、任脉、带脉、阴骄脉、阳骄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全身气血盛衰的作用。 (二)络脉系统 络脉有别络、孙络、浮络之分。

经络基础知识汇总

经络基础知识汇总 一、概念: 1、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外、贯串上下的通路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部,贯穿上下,沟通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2、经络的主要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3、原穴的定义: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重要经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又名“十二原”。 二、十二经脉 ⒈定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2、命名:十二经脉是根据手足、阴阳、脏腑三方面容确定的。 1)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2)手三阳经从手上头 3)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4)足三阴经从足至腹胸 3、表里属络关系: 1)十二经脉在体与脏腑相属络。 2)阴经属脏主里络腑,阳经属腑主表络脏。 3)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构成脏腑相表里属络关系。 三、经络的作用 1.联络外,网络全身。 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3.抗御外邪,反映病症。 4.传导感应,调节虚实 四、经络的临床应用: 1、说明病理变化 经络是人体通达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

2、指导辨证归经 辨证归经,是指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辨证归经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进行。 3、指导针灸治疗 4、循经取穴 五、十二经络的主治规律:

经络与穴位

经络与穴位(头部) 一、横纹外端筋络和穴位的概念 1.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其内联脏腑,外通全身 体表,在体表分布有许多腧穴。 经脉贯通身体的上下,沟通身体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呈干状分布。络 脉是别出的分支,比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呈网状分布。经络沟 通了脏腑与体表,把人体各部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运行气血,协调各部 功能,保持相对平衡。 2.腧穴的概念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通达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脏腑和经络功能在体表的特 定反应点。它与身体内部的组织、器官有一定联系。 ※平时做穴位按摩可以调整气血,起到保健防病、美容养颜的作用。 二、头部的经络与穴位 1.头部的经络头部的经络主要有以下几条: (1)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在头部的循行分布为:从鼻旁迎香穴开始,向上到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沿鼻旁向下进入上齿龈,回出来,环绕口唇,沿下颌 后下方,过耳前,沿发际至前额。 (2)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在面部循行为: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通过面颊,进入 下齿龈,出来挟口旁,交会人中部,至对侧鼻旁。 (3)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循行为:起于目内角,上过额部,交会于巅顶, 从巅顶入里络脑,回出而更下行颈部。 (4)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在面部的循行为:沿颈部上面颊,至眼外角,转入耳内。(5)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在头部的循行为:起于眼外角,上行到头角,下至耳后, 沿颈至肩。其支脉从耳后入耳内,出走耳前,至眼外角后方。 (6)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在头面部循行为:由颈部连耳后,直上耳上角,以屈下 颊至颧。支脉从耳后入中耳,出耳前至外眼角。 (7)督脉督脉在头部循行为:由项部沿头部正中线上行巅顶,经额、鼻下行, 止于上唇系带与齿龈相交处。 (8)任脉任脉在面部循行为:沿头部前正中线,由咽喉上行,到下颏承浆穴。 ※做头部的循经按摩,可以疏通气血,调节相关脏器的功能,使皮肤细腻滑润。按摩胃经、大肠穴位可以消除粉刺、痤疮。按摩胆经穴位有消斑作用。按摩膀胱经、三焦经穴位可以消除水肿。 2.头部的穴位 (1)太阳穴 定位:外眼角后1寸凹陷处。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分布有三叉神经和面神经。 归经:经外奇穴。 主治:头痛、眼病。 (2)印堂穴 定位:两眉头连续的中点。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脏腑与组织器官联系的桥梁和枢纽,是血气灌注脏腑组织形体官窍的通道。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系统,具有沟通联系、感应传导及运输、调节等基本生理机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人体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相互联系,脏腑、形体、官窍各种机能协调统一,主要是依赖经络的沟通联系作用实现的,这种沟通联系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内在脏腑与外周体表肢节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经络的沟通作用来实现的。尤其是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连体表,每条经脉对内与脏腑发生特定的属络关系,对外联络筋肉、关节和皮肤。《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并纵贯上下、内外。手三阴经由胸走手,手三阳经由手走头,循行于上肢内外侧;足三阳经由头走足,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胸,循行于下肢内外侧。这种联系表现有特定性和广泛性两方面,即体表的一定部位和体内的不同脏腑之间的内外统一关系。 (二)脏腑与官窍的联系 通过经络的起、止、上、下、循行、出入、挟贯、属络、交、连、支、布、散等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以及手阳明“挟口”、足阳明“挟口环唇”、足厥阴“环唇内”、手阳明“挟鼻孔”、足阳明“起于鼻、手太阳“抵鼻”、足少阳“绕毛际”、足厥阴“入毛中,过阴器”、冲、任、督三脉均“下出会阴”等,指出经脉与目、舌等

五官九窍的密切联系。因此,内在脏腑通过经络与官窍相互沟通而成为一个整体,五官成为五脏系统之苗窍,反应脏腑经络组织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 (三)脏腑之间的联系 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经过经络的沟通联络而密切联系。在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都分别属络脏与腑,如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等,又通过经别和别络加强联系,这是脏腑相合理论的主要结构基础。某些经脉除属络特定脏腑外,还联系多个脏腑,如足少阴肾经,不但属肾络膀胱,并且贯肝,入肺,络心,注胸中接心包;足厥阴肝经,除属肝络胆外,又挟胃、注肺中等。也有多条经脉同入一脏的情况,如手太阴经属肺、手阳明经络肺、足厥阴经注肺、足少阴经入肺、手少阴经过肺等。此外,还有经别补正经之不足,如足阳明、足少阳及足太阳的经别都通过心。这样就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多种联系。 (四)经脉之间的联系 经络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也是多层次的。十二经脉有规律地首尾衔接、流注,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并有许多交叉和交会,如手、足六条阳经与督脉会于大椎,手少阴经与足厥阴经皆连目系,手、足少阳经与手太阳经在目外眦和耳中交会,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经的支脉在面部相合等。十二经脉中六阴经和六阳经之间阴阳表里相合,在内则属于脏而络于腑、或属于腑而络于脏,在外必在上、下肢端互相交接沟通,又有十二经别、十二别络从内、外加强了表里经之间的联系,使得表里经脉在不同层次上都能充分融洽交流,为脏腑表里相合理论奠定了结构基础。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之间纵横交错相互联系,如足厥阴肝经在头顶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交会于百会穴,足少阳胆经与阳跷脉会于项后,手足太阳经与足阳明经及阴阳跷脉会合于目内眦,足三阴经与阴维脉、冲脉均会于任脉,冲脉从气街起与足少阴经相并而上行,冲脉与任脉并于胸中,后通于督脉,任、督二脉又通会于十二经等。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