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鸭跖草的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鸭跖草的研究进展

Abstract: Commelina(Commelina communis L.) had the function of expelling wind, promoting diuresis,clearing heat,cooling blood and detoxification, mainly cured malignant malaria, chills and fever, edema, oliguria, fever,sore throat and so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commelina had been expounded, in order to make the new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melina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and achieve the maximize effects as well as minimize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commelina;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effects;clinical applications

鸭跖草为鸭跖草科鸭跖草属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全草。在《本草纲目》、《滇南本草》、《本草推陈》中均有记载[1]。鸭跖草性寒、味甘、淡,归肺、胃、小肠经,具有行水、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寒热瘴疟、痰饮疔肿、肉症涩滞、水肿尿少、高热不退、尿血、血崩、热痢、咽喉肿痛、痈疽等症[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药研究的重视,人们针对鸭跖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而对鸭跖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将近年来对鸭跖草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化学成分

鸭跖草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共同研究,分离鉴定出其中的部分化学成分。Takeda 等[3]从鸭跖草中分离鉴定了鸭跖黄酮苷(Flavocommelin)、鸭跖黄素(Flavocommelitin);Baek等[4,5]分离鉴定了木栓酮(Fridelin)、黑麦芽内酯(Ioliol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1-甲氧基甲酰基-β-2,9-二氮芴(1-Carbomethoxy-β-Carboline)、哈尔满(Harman)、去甲哈尔满(Norharman);Kondo 等[6]分离出了丙二酸单酰基对香豆酰飞燕草苷(Malonylawobanin)等化合物。

唐祥怡等[7]通过试验研究,用系统溶剂法从鸭跖草中分离出石油醚、甲醇、乙醚、乙酸乙酯和水5个部分。通过试验证明甲醇和石油醚部分具有止咳作用,石油醚部分经过石油醚洗脱得到正三十醇(n-Triacontanol),甲醇部分用氯仿–甲醇洗脱,得到D–甘露醇;乙酸乙酯部分具有抗菌作用,经过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得到对羟基桂皮酸(p-Hydroxycinnamic acid)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

有研究者从鸭跖草的甲醇提取物分离出1种吡咯脘生物碱,即2,5-二羟甲基-3,4-二羟吡咯烷,4种氮杂环乙烷生物碱,即1-去氧野尻霉素,α-同源野尻霉素,7-氧-β-D吡喃葡萄糖基和α-同源野尻霉素[8]。

郑秀萍等[9]从鸭跖草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N-对

羟基苯乙基-4-羟基-3甲氧基–苯丙酰胺(CommelininsA)、1R*,2S*-7-羟基-6,8-二甲氧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N,N’-双[2-(4-羟基苯基)乙基]-二氢萘-2,3-二酰胺(CommelininsB)、6-C-[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4’,5-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苷(FlavocommelininA)、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牡荆素(Vitexin)、木犀草素-7-0-β-D-葡萄糖苷(Luteolin-7-0-β-D-glucoside)、豆甾-5-3β、7α-二醇(Stigmast-5-ene-3β,7α-diol)、胡萝卜苷(Daucosterol)和腺嘌呤核苷(Adenosine)。

包玉威等[10]通过试验利用D-脱氧核糖法测定鸭跖草中的水溶性多糖,结果表明鸭跖草中水溶性多糖在体外对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并且粗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要略强于纯化多糖。

研究发现鸭跖草中含有异荭草素,康明芹等[11,12]用HPLC法对鸭跖草中的异荭草素进行了测定。有研究者在鸭跖草及其变种中发现多羟基生物碱类成分,该成分具有α-糖苷酶抑制活性作用[13]。

2药理作用

2.1抑菌作用

吕贻胜等[14]按临床常用的试管法试验,结果显示鸭跖草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0 g/L,对白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MIC为500 g/L,而对绿脓杆菌鸭跖草液浓度达1×103g/L未见有抑菌作用。

唐祥怡等[7]报道,鸭跖草95%乙醇提取物对乙酸乙酯提取部分为抗菌有效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伤寒杆菌的MIC为104 μ/mL,其他部分不显示抗菌作用。

万京华等[15]用琼脂扩散法检测鸭跖草的抑菌作用,并测定其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鸭跖草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分别为1∶256,

1∶128,1∶64,MBC分别为1∶128,1∶64,1∶32。

2.2抗炎作用

吕贻胜等[14]用鸭跖草煎液对小鼠进行灌服,通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鸭跖草煎液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炎症的肿胀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41.18%。

2.3镇痛作用

吕贻胜等[14]用鸭跖草煎液对小鼠进行灌服,通过热板法[16]试验发现给药后1 h有明显镇痛效果,通过醋酸扭体法[16]试验,发现给药组平均扭体反应次数与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