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卡卡基材料概述

智能卡卡基材料概述
智能卡卡基材料概述

智能卡卡基材料概述

1.引言

智能卡又称IC卡,指在其中封装了集成电路芯片的卡片。IC卡具有存储容量大、数据安全性高、防伪性好、应用设备成本低、技术成熟等特点,在金融、公安、交通、通讯、服务、医疗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1984年法国将IC卡用于电话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来,IC卡已经取得到巨大的发展。中国于1993年开始启动金卡工程,技术和市场都已比较成熟。

制作IC卡的塑料片材称为卡基材料,现通用的卡基材料主要有ABS(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1、PVC (聚氯乙烯)、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聚碳酸酯)、PETG(改性P ET)等。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卡基材料是PVC,但由于PVC中含有氯元素,此类材料不利于环境保护。近年来,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推出和IC卡技术的快速发展,卡基材料的用料也在不断变化,一些环保耐高温、并可长期保存的新型卡基材料相继推出,如:PETG、PC、P C/PBT等,每种材料都有不同的特点,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加以选择。

2.卡基材料介绍

2.1 PVC材料

PVC(聚氯乙烯)颗粒状胶料是多组份的塑料,因为各组份的含量不同,外观差异很大。有透明材料,也有不透明材料:有的柔软有弹性,耐折迭;也有硬质刚性机械性能优良的材料。大部分的PVC有轻微毒性,但也有食品级的PVC胶颗粒。

PVC可分为软质PVC和硬质PVC。硬质PVC的表面硬度、拉伸强度、刚性等都接近于工程材料的指标。软PVC一般用于壁纸、地板、天花板以及皮革的表层。硬质PVC低温变脆,对应变敏感,变形后不能完全复原:软质PVC低温变硬,热稳定性差,受热降解(见表1)。

在各种新型卡基材料逐渐推广应用的同时,PVC卡基材料仍然占有很大比例的市场份额,这是因为其生产成本较低,各种性能优越,PVC薄膜几乎不用经过任何处理就能印刷、热压成型,所以依然得到很大应用,PVC材料适用于卡表面需要印刷磁条,签名或者凸字和全息标志的IC卡。但其环保性差,高温时会释放出含HCL气体.对环境造成危害,业界已经开始逐步淘汰PVC卡基材料。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PVC的复合材料,如:PVC/ABS、PVC/PET、P VC/PE等,其性能较PVC有所改善。

2. 2 PET

PET是热塑性聚合物,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经酯化反应聚合而成,是一种结晶型聚酯,有明显的熔点,250℃时熔化,360℃时分解:一般加工温度为280℃一320℃(见表1);P ET是一种无色透明硬度较高且韧的材料.因此是生产照像底片的基材,也可用来生产录音磁带,录像带。PET薄膜材料比重低,不吸湿,绝缘性和透明度高,机械性能优越,加工形变小,相埘耐磨性较好,抗化学腐蚀性好,制作的卡片表面光洁度高,使用寿命长,同时PET又属于环保材料。南于以上这些

优点,PET材料被大量应用在证卡制作行业。

PET薄膜材料由双向拉伸工艺加工而成。经双向拉伸后,最初无定形状态下的大分子链沿拉伸方向取向产生结晶,薄膜各个位置分子链的变形情况不太一致,越靠近中心线方向的分子链变形越小.取向方向也不太相同.大体方向沿着中心线逐渐向两边靠近,偏离角度的

大小与拉伸比成正比。所以PET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配对使用,如不注意材料内应力方向,卡体两面高分子材料的变形方向不一致就会造成卡体的翘曲。

PET材料原始状态并不适合印刷与热压粘结,需要经过表面处理.使PET表面变得易于印刷和粘合,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改善其抗静电性.印刷适应性,粘合性等当面。

表面改性的处理方式主要通过电晕、涂胶、光接枝的方法.使其表面功能化。达到可以印刷和粘合的目的。

目前市面上普通的PET保护膜大部分是在PET表面涂布一层热熔胶.如EVA,还有一些是通过表面光聚合接枝技术,在PET表面合成一种低熔点聚酯化合物,达到改善印刷性和粘合性的目的。杜邦公司有一种成型PET保护膜,商品名称为MELINEX PETF 3368.该薄膜是采用特殊工艺改变PET结晶状态,并与普通PET薄膜共挤出制成。这种卡基材料可支持多种印刷技术,在120℃左右与卡体快速粘合.粘合过程不可逆。这种材料在欧洲和美国得到大批量使用,但由于其成本太高,国内只有一些重要的法定证件在使用。

因为PET薄膜很多时候需要打印或者印刷图案,所以其表面静电处理也是研究的热点所在,根据PET薄膜的具体使用要求,可以在PET薄膜材料表面喷涂或者淋洒防静电液、防静电颗粒.或者涂布防静电涂层来解决这些问题。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一些防静电技术已经在大规模制证过程中得到使用.取得了很到的防静电效果。

2.3 ABS

ABS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合成,是一种表面具有较高光泽的淡黄色不透明颗粒 ABS是非结晶性材料,比重略重于水(见表1)。ABS材料刚性较大、抗拉强度中等: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和表面硬度、良好的韧性与耐冲击性、易加工、流动性强、易于印刷和染色。

改变ABS中三种单体的比例及两相中分子结构可制得不同型号的ABS材料,各种型号的材料性能上也存在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各种型号的ABS材料都具有良好的光泽.硬度大.坚韧,刚性,机械性能适中等特点。因为其易于印刷及电镀等表面处理并且尺寸稳定较好,所以适合做卡基材料。ABS用做卡基材料的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加印凸字,此外ABS耐候性较差,容易老化褪色变脆手机SIM卡使用的是PVC+ABS混合料。这种材料可以在在手机内较高温度环境中使用,如果卡体的使用环境要求耐热,阻燃,一般会使用ABS卡基材料。

2.4 PC及其合金材料

1)PC(聚碳酸脂)刚硬坚韧,具有高透明性.表面有较高的光泽,机械强度接近尼龙:耐冲击,耐高温,不耐摩擦,不耐

应力开裂(见表1),在蒸汽和许多有机容剂中能溶胀,并导致应力开裂。PC材料具有很高的加工温度,对层压制卡设备有较高的要求,美国的一些证卡使用PC材料的比较多,国内也有卡厂用PC生产一些高端卡。因为PC含碳量高.并且高温没有有害气体释放,PC材料可以用来进行激光刻蚀防伪。

2)PC合金材料,相对PC来说.PC合金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加工性能得到广泛的应用,PC—PBT是PC与PBT的共混材料,保留了两者的优点:抗高温形,抗应力开裂,表面硬度较高,较高的刚性和韧性。这种材料主要用来制作大型或精密仪器外壳,如手机外壳或者是汽车仪表盘等,其薄膜材料也可以用来作卡基材料,具有良好的印刷及环保性。美国G E公司与日本三菱公司都有该材料的薄膜产品.这种材料在日本的卡片上大量使用。

还有一种是PC/ABS塑料:PC—ABS即有ABS的易加丁性又有PC良好的机械性和热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较高的刚性和韧性,较高的抗应力开裂性:机械性能介于ABS与PC之间。这种卡基材料相对来说用的比较少。

2.5 PETG

PETG是一种南1、4一环己烷二甲醇(CHDM)对乙二醇(EG)与对苯二甲酸(TPA)缩聚聚酯(PET)进行共聚改性得到的聚酯,是一种非晶型共聚酯.材料透明度高、高抗冲、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低温韧性。广泛应用于板片材、高性能收缩膜、异型材、玩具、食品、高档包装材料等领域。

PETG在证卡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原因是其具有较低的加丁温度(100%左右),较高的机械强度和优异的柔韧性,比PVC透明度高,光泽好,容易印刷并且具有环保优势。

在欧洲、美国、El本,PETG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支付及身份识别证件。Visa已认可P ETG为其卡基材料。国内一些高档证卡及重要的法定证件已开始用PETG作卡基材料。

世界上生产PETG树脂的厂家主要是伊斯曼公司和SK公司。生产卡基材料的厂家都是购买PETG树脂及配方通过压延或者是流延的方式加T成板材、片材、薄膜等,国内做P ETG材料的厂家目前有四家,都是采用进口伊斯曼的树脂生产卡基材料。

2.6纸质卡基材料

因为IC卡里面包含芯片和线圈.卡基材料的作用之一便是在外力作用时保护芯片和线圈不受损害。而纸由于硬度低、不耐弯曲、易皱折撕裂、不防水、不耐油污、不耐摩擦等缺点,在IC卡上较少使用。但纸张最重要的一个优点就是其良好的印刷适应性和低廉的成本,现有的一些防伪印刷方式必须在纸上才能实现,纸基材料也可以通过印刷的方式来制作天线,可降低制卡成本并提高制卡效率。

由于纸基材料的以上特点,在卡片的使用频率不是很高,使用时问不是很长的情况下,考虑到纸质材料的成本及良好的印刷性能.也可以用纸来作为卡基材料,在一些旅行证件上面.由于特殊防伪手段的需要,往往也用纸基材料制作。

随着造纸技术及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满足不同要求的特种纸。如美国的TESLIN复合纸:该材料由聚烯烃与SiO2复合而成.既有纸的性能又有塑料的性能,具有多微细孔、高填充、高防水、高吸附等特性.材料柔软且强度高、可经模具压制成形。美国的护照、军人证用TESLIN制作的.欧洲一些国家采用这种材料做电子旅行证件的INL AY;优泊纸(YUPO)是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材料的合成纸。兼备纸张与塑膜的优点,在商业印刷膜内标签、包装及信息用纸、证卡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应用;DURASOFF/P纸.荷兰SMARTRAC公司产品.由聚乙烯与二氧化硅及其他添加剂合成.SMARTRAC主要用其来制作INLAY。

以上提到的各种高性能合成纸都有以下共同特点:

外观精美,印刷性优良;耐水、耐油、耐腐蚀;优良的耐久性;宽泛的温度适用性:尺寸稳定性好;不易撕裂;容易与油墨、碳粉、胶粘剂结合;很好的环保性。

由于以上材料即具有纸的优点又有塑料的优点,在证卡领域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7 其它

从广义上说.电子标签也是一种智能卡,标签的可选材料范围很广:除了以上提到的材料外,还有PU(聚氨酯)、PP(聚丙烯)等,在一些特定作业环境下’,电子标签对承载材料有很高的要求,一些T程塑料如PPS、PPO、PSF、PEN等都可作为电子标签的承载材料。

3.小结

智能卡属于高科技行业,该行业包括射频、材料、胶粘剂、印刷、防伪等各个不同的领域.任何一种技术的提高都会给证卡行业带来很大的发展。卡基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市场供应、材料的性价比及证卡要实现的功能和应用场合,在选定一种卡基材料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标准进行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测试,在ISO7810、IS07816、GB/1116649.1 —19 96、GB/T17553—1998、GB/T17554—1998中对这些测试方法都有详细的规定。

随着人们对智能卡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卡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卡基材料作为智能卡的载体,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随着材料及相关技术的不断提高,必将会有更好的材料投入市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总体说来,满足环保要求的高性能绿色复合材料是卡基材料的发展方向。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旅游学知识点识记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 1、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2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 3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4技术的进步 二、托马斯·库克与旅游的发展 (一)1841年的活动 1.参加者的公众性 2.组织工作的严密性 3.团队规模前所未有 4.这次活动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经验(二)1845年的活动 1.目的:纯商业盈利行为 2.出行时间:改变了之前的当日往返一日游,进行了历时一周的过 夜旅游 3.旅游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安排工作 4.组织编写《利物浦之行手册》,据信是世界上第一本这类体裁的 旅游指南 5.托马斯·库克不仅亲自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还聘雇地方

导游,这是旅行社聘用地导的最早先例 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一、名词解释 1、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 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以外的某 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3、国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 到本国境内的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 4、境内旅游:发生在本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 民的国内旅游活动和海外来访入境旅游活动。 5、国民旅游:指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 国居民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活动 6、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开展的旅游活动。 7、出境旅游:本国居民跨越国境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8、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国或地区旅游。 9、大众旅游: (1)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和度假已经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文学观念 A、名词解释 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3、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4、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5、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及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6、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7、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8、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9、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及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10、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11、文学文化: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及人、人及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12、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13、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14、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15、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16、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及人类共同性的、认识及情感的、无功利性及有功利性的、假定性及真实性的统一。 17、文学的认识性:对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 18、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19、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20、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21、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及技能。 22、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23、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24、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25、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26、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27、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28、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张“陌生化”。 29、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30、新批评文本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 31、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一方面强调感觉和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阶段的决定作用。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复习 第一章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变复习 考纲学习: 1. 了解文学四要素与文学活动的构成 2.掌握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体验说五种文学观念 3.理解文学嬗变的原因 4.理解“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这个文学观念 1. 文学的四要素与文学活动的构成 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 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其间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重要的是在文学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上来理解。 文学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就是因为人在文学活动中体现了人的意识、心理和一切本质力量,把自然当作人的对象、从而建立起了活动的机制。 文学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就是在于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中,作家把外部自然和人的自然作为自己本质力量的确证,从而把文学变成人的精神活动过程。 关键词“客观存在”和“审美对象” 客观存在只是纯然的存在,并不能被我的感觉所掌握,那就不能成为我的对象,存在的关系也就不会建立,文学活动还不能形成。 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动过程,其中必然包含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能成为文学活动—我们说的文学活动,不仅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第一章文学观念 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变 【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认为作品的构成是四个层面,即语言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

智能卡管理系统

目录 智能卡管理系统 (2) 1工程概况 (2) 2设计方案描述 (2) 2.1身份管理 (2) 2.2考勤管理 (2) 2.3内部电子消费管理 (6) 2.4食堂管理 (8) 2.5门禁管理 (9) 2.6停车场管理 (12) 2.7 巡更管理 (16)

智能卡管理系统 1工程概况 通过本系统对内部员工实行身份管理、考勤管理、出入控制、内部消费、停车管理及保安人员巡更等功能的综合管理,形成完整的一卡通用解决方案。 本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身份管理; 2、考勤管理; 3、内部电子消费管理; 4、门禁管理; 5、停车管理; 6、巡更管理。 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一起或分步实施。 2设计方案描述 2.1身份管理 持卡人的身份管理实际上就是管理中心对持卡人发卡时输入的原始资料进行管理,包括密码管理、权限设定、更改信息、挂失等。身份管理是智能卡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每一项管理业务的开通和运行都是和身份管理密不可分的。` 2.2考勤管理 2.2.1概述 考勤管理是一项细致而烦琐的工作,本系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考勤管理电脑自动计算的方案。从考勤读卡器获得原始数据,通过软件提供的排班管理后,即

可自动生成考勤日报,计算出人员的考勤情况,并可汇总存档,通过排班可以实现任何复杂的考勤管理。 本系统的考勤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设于指定地点,员工上下班时,只需将个人的员工卡在读卡器上一晃,系统即可以自动、快速、准确地记录下员工的出勤信息。此数据经通讯线传入室内的计算机中。管理者足不出户便可在计算机是随时查阅员工出勤情况,统计汇总考勤报表,使得人事管理准确方便,得心应手。 2.2.2软件特点: 全WINDOWS界面风格,多用户MDI的工具条,中文菜单,自动操作提示,每个操作步骤都有详细的帮助说明。完整的数据库安全保障。系统采用PB6.5开发,数据处理能力强大,界面友好,速度快,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俗易懂。 2.2.3系统主要功能 2.2. 3.1 权限管理 本系统对系统操作人员有十二种权限设置,分别为: 数据装入 人员排班管理 加班管理 请假管理 部门信息录入 人员信息录入 班次设置维护 考勤制度维护 请假类别维护 节假日维护 休息日维护 系统管理员

文学概论第一章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一、文学四要素: 由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的文学四要素观点。文学作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 二、文艺学: 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文学史五个分支。 三、文学理论: 以文学的普通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哲学方法为总指导,以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主要由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四个方面构成。 四、文学批评: 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的具体文学现象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评价的精神活动。 五、文学史: 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程进行描述,对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文学现象思潮流派、重要作家作品等进行分析研究并揭示隐藏其内在的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六、文学活动: 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社火所特有的,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类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 七、文学本体: 本质、特性所呈现的形态。 八、文学的特点: 历史性、多样性。 九、文学观念: 是指人们对文学现象的觉悟。 十、文学概念: 是对文学本质属性进行抽象形成的是具备有一定内涵的外延的词语形成。 十一、文学形式: 文学的外在表现形态,如语言、文本等。 十二、文学三个基本方面(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文学史是关于文学发展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最有意义的文学现象的描述和研究,它是某个时代或所有时代的文学创作、文学流派、作家作品为主体的文学现象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致力于在具体文学现象发生发展过程的描述和研究中显示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文学批评史对某些集体文学现象(以作家、作品为主体的分析、判断、和评价。与文学史相比文学批评则是具体的、局部的、空间的。文学史则是总体的、全局的、时间的。文学史致力于文学总体过程的描述和内在规律的揭示。文学批评则致力于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判断和评价。文学理论则致力于从理论的高度全面而系统地对文学现象所涉及的六大方面的内在构成和规律进行全面的研究。与文学批评比,文学理论系统全面抽象。与文学史比,文学理论不致力描述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不致力于分析文学史上的具体文学现象。它致力于在抽象理论的框架内以理论的语言全面系统地揭示文学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本质特征。文学理论也可以研究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和现象,但只是作为说明或证明文学理论的原理的材料和例证,而不能成为文学理论的必要构成。 联系: 文学史不是作家作品的简单编年史,它需要以某种文学史观和某种文学本质观为基础来指导研究者理解、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文档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智能卡的操作系统COS详细介绍

智能卡操作系统COS详解

随着Ic卡从简单的同步卡发展到异步卡,从简单的EPROM卡发展到内带微处理器的智能卡(又称CPU卡),对IC卡的各种要求越来越高。而卡本身所需要的各种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就迫切地需要有一种工具来解决这一矛盾,而内部带有微处理器的智能卡的出现,使得这种工具的实现变成了现实。人们利用它内部的微处理器芯片,开发了应用于智能卡内部的各种各样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在本节将要论述的COS。COS的出现不仅大大地改善了智能卡的交互界面,使智能卡的管理变得容易;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智能卡本身向着个人计算机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为智能卡的发展开拓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1 、COS概述 COS的全称是Chip Operating System(片内操作系统),它一般是紧紧围绕着它所服务的智能卡的特点而开发的。由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智能卡内微处理器芯片的性能及内存容量的影响,因此,COS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能见到的微机上的操作系统(例如DOS、UNIX 等)。首先,COS是一个专用系统而不是通用系统。即:一种COS一般都只能应用于特定的某种(或者是某些)智能卡,不同卡内的COS一般是不相同的。因为COS一般都是根据某种智能卡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而特定设计开发的,尽管它们在所实际完成的功能上可能大部分都遵循着同一个国际标准。其次,与那些常见的微机上的操作系统相比较而言,COS在本质上更加接近于监控程序、而不是一个通常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这一点至少在目前看来仍是如此。因为在当前阶段,COS所需要解决的主要还是对外部的命令如何进行处理、响应的问题,这其中一般并不涉及到共享、并发的管理及处理,而且就智能卡在目前的应用情况而言,并发和共享的工作也确实是不需要。COS在设计时一般都是紧密结合智能卡内存储器分区的情况,按照国际标准(ISO/IEC7816系列标准)中所规定的一些功能进行设计、开发。但是由于目前智能卡的发展速度很快,而国际标准的制定周期相对比较长一些,因而造成了当前的智能卡国际标准还不太完善的情况,据此,许多厂家又各自都对自己开发的COS作了一些扩充。就目前而言,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COS产品能形成一种工业标准。因此本章将主要结合现有的(指1994年以前)国际标准,重点讲述COS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功能,在其中适当地列举它们在某些产品中的实现方式作为例子。 COS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智能卡和外界的信息交换,管理智能卡内的存储器并在卡内部完

文学概论第一章名词解释

再现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在西方,最古老的模仿说也就是再现说。 表现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实用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文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功利性的。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就是实用说。 独立说:认为文学是无关现实功利的独立形式的创造。 客观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把文本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文本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成为一个自足体,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建构。 体验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觉和再创造。认为文学只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活动中。 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 文学四要素:是由美国学者布拉姆斯提出的。他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 文学活动: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展开的,包括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构成的完整的文学活动。 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组织。 符号论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灯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品质阅读: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价值阅读: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的阅读。 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一定的中介作用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和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人类的审美意识具有了价值倾向的意识,这就形成审美意识形态 情致:创作或阅读时,认识与情感完全结合为一体的形态。 经验:个人的见闻和经历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 体验:经验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经验中见出深意、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 移情说:移情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结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更易于被我们理解。因为我们把自己沉没于事物,那么事物也就像我们一样有情感。 距离说:主张体验是一种拉开功利距离的体会。 出入说:入是指作者在写作的体验时必须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为人物和景物设身处地的充分领悟人物和景物的生命。出是指当作家的体验达到出乎其外的境界时,所写事物的根本性质就会显著地突现出来,放射出诗意的情感的光辉。这一入一出,是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必须达到的两种境界。 童心:无偏见无功利意识之心。天真、真诚、富于想象力之心。

智能卡操作系统

COS概述 随着IC卡从简单的同步卡发展到异步卡,从简单的 EPROM卡发展到内带微处理器的智能卡(又称CPU卡),对IC卡的各种要求越来越高。而卡本身所需要的各种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就迫切地需要有一种工具来解决这一矛盾,而内部带有微处理器的 智能卡的出现,使得这种工具的实现变成了现实。人们利用它内部的微处理器芯片,开发了应用于智能卡内部的各种各样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在本节将要论述的COS。 COs的出现不仅大大地改善了智能卡的交互界面,使智能卡的管理变得容易;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智能卡本身向着个人计算机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为智能卡的发展开拓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COS的全称是Chip Operating System(片内操作系统),它一般是紧紧围绕着它所服务的智能卡的特点而开发的。由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智能卡内微处理器芯片的性能及内存容量的影响,因此,COS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能见到的微机上的操作系统(例如DOS、UNIX等)。首先,COS是一个专用系统而不是通用系统。即:一种COS一般都只能应用于特定的某种(或者是某些)智能卡,不同卡内的COS一般是不相同的。因为coS一般都是根据某种智能卡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而特定设计开发的,尽管它们在所实际完成的功能上可能大部分都遵循着同一个国际标准。其次,与那些常见的微机上的操作系统相比较而言,COS在本质上更加接近于监控程序、而不是一个通常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这一点至少在目前看来仍是如此。因为在当前阶段,COS所需要解决的主要还是对外部的命令如何进行处理、响应的问题,这其中一般并不涉及到共享、并发的管理及处理,而且就智能卡在目前的应用情况而盲,并发和共享的工作也确实是不需要曲。 COS在设计时一般都是紧密结合智能卡内存储器分区的情况,按照国际标准(ISO/IEC 7816系列标准)中所规定的一些功能进行设计、开发。但是由于目前智能卡的发展速度很快,而国际标准的制定周期相对比较长一些,因而造成了当前的智能卡国际标准还不太完善的情况,据此,许多厂家又各自都对自己开发的COS作了一些扩充。就目前而言,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CoS产品能形成一种工业标准。因此本章将主要结合现有的(指1994年以前)国际标准,重点讲述CO5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功能,在其中适当地列举它们在某些产品中的实现方式作为例子。

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 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具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可将决策者对复杂对象的决策思维过程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复杂问题包含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问题所研究的全部元素按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标出上一层与下层元素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多层次结构。在每一层次,均按某一准则对该层元素进行相对重要性判断,构造判断矩阵,并通过解矩阵特征值问题,确定元素的排序权重,最后再进一步计算出各层次元素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为决策问题提供数量化的决策依据。 层次分析法特别适用于无结构问题的建模。自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及其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迅速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内,如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评价行为科学、军事指挥、运输、农业、教育、人才、医疗、环境保护、冲突求解及决策预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基本思想 层次分析法的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系统思想,整理、综合人们的主观判断,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最终归结为最低层(方案、措施、指标等)、中间层(准则层)、最高层(总目标)。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析同层因素间相对重要程度的权重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问题,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实现定量化决策。 三、确定权重值的基本原理 人们在进行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领域问题的系统分析中,面临的常常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假设有n 个物体12,,,n A A A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每个物体i A 占这n 个物体总重量的比重(权重)呢?设n 个物体12,,,n A A A 重量分别为12,,,n w w w 。现将这些物体的重量两两进行比较如下:

旅游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1、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是否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为什么? 不属于。在于原始社会的早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不具备能借以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不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虽然当时的确有迁移活动发生,但这些活动具有的被迫性和求生性特点,说明它们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谈不上是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2、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 为了实现产品交换,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方的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情况,需要前往其他地区去交换产品或货物,对外旅行的需要也由此而产生。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 A.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直接相关;b.商贸旅行占主导地位;c.就非经济目的或消遣性质的旅行活动而言,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属阶层。 4、试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A.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生活环境。 B.改变工作性质。 C.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大众创造了条件。

D.改变阶级关系。 E.改变运输条件 5、铁路运输的出现何以刺激人们的旅游需求? 主要优点:1、费用低。2、速度快3、运力大4、通达范围广6、为什么人们普遍将托马斯库克视为旅游业的先驱? 1、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500多人的比以往任何类似活动都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团体旅游活动(禁酒大会、特点:公共性、规模大、全程陪同); 2、1845年,托马斯库克开始尝试商业性质的组团活动业务。(特点:商业性、长途过夜、路线勘察、编写指南、导游服务) 3、1855年,组织前往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的团体旅游活动。这是世界上组织包价出国游的开端、 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成立 5、1872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首例环球旅游团。 6、总而言之,托马斯库克在组织团体旅游方面的成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旅游服务的需求已经形成规模足够大的市场。以托马斯库克为代表的旅行社行业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7、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旅游活动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认识这些原因有何实际意义? 1、世界人口的增加 2、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1.人类最初自愿外出旅行活动主要是贸易经商 2.据研究,“观光”一词来源于古文“观国之光”,最早出自《易经》 3.中国封建时代的水路交通有大运河,陆路交通,秦朝有驰道、直道、新道、五尺道,以及传递官方文书的馆舍机构驿站。 古罗马帝国也修筑了许多宽阔的大道,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由于交通便利,夏季不少当权者或富有者都会外出旅行,一般都是离开城市前往沿海地区避暑和游览。 4.中国古代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旅行活动有:文史考察旅行(如:司马迁)公务旅行(如:张骞通西域)、士人漫游(如李白杜甫)、宗教旅行(如鉴真、法显、玄奘)、航海旅行(郑和下西洋)和科学考察旅行(李时珍、徐霞客)。欧洲封建时期典型而明显的旅行活动,是朝觐旅行或宗教旅行。 5.封建时代中外旅行活动,消遣性质或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的参加者一般为统治阶级 6.蒸汽动力用于交通工具,铁路运输的出现,对旅游活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乘坐火车旅行有明显的优点:1.费用低2.速度快3.运力大4.通达范围大 7.托马斯·库克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活动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将多达570人的游行者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送往拉巴夫勒参加禁酒大会。这次活动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活动,因此,他本人也就成为旅行社代理业务的创始人。它是人类第一次利用火车组织的团体旅游,它是近代旅游活动的开端。

1845年托马斯·库克放弃了木工的工作,开始尝试从事具有商业性的旅游组团业务代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旅行代理商。同年夏,首次出于商业赢利目的,他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这次团体旅游是从莱斯特出发途中经过若干地点停留访问,最终目的地是英格兰西部的海港城市利物浦。并编发了导游手册—《利物浦之行手册》分发给旅游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这次旅游的组织方式更具现代包价旅游的特点,体现了现代旅行社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 1846年,托马斯·库克亲自带领一个旅行团乘火车和轮船到苏格兰旅行。为每个成员发了一份活动日程表,还为旅行团配置了向导。同年,并编写了《苏格兰之行手册》此后,他每年都要组织大约5000多人在英伦三岛之间旅行。每次他本人都亲自陪同,编印旅游指南。他成功地把铁路、水路和地上交通设施紧紧联系在一起。旅行业务得到较大发展。 1851年5月,为了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在伦敦建造了“伦敦水晶宫”举办一次大展览,此为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托马斯·库克决心抓住这个机会扩大旅行业务。在展览开幕前,他遍访英格兰中部和北部主要城市,组织各地旅客赴伦敦参观展览。为此,他还创办名为《观光者》的月刊杂志,专门介绍各地风光和旅游者的见闻。这一年,他组织了165000多人到伦敦参观展览。此后,他又成功地组织了旅客参观1853年的都柏林展览和1857年的曼彻斯特展览。1855年,库克组织了从英国莱斯特前往法国巴黎参观第二届世界博览会的团体旅游,这次旅游活动在巴黎停留游览4天,全程采用一次性包价,其中包括在巴黎的住宿和往返旅费,总计36先令。当时(1855年8月6日)的《曼彻斯特卫报》称此举是“铁路旅游史上的创举”。事实上,这也是世界上组织出国包价

文学概论复习文档经典题库上

第一章文学观念 重点提示: 1、文学观念的嬗变 2、文学的文化意义 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4、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结 考核要求 识记: 1、文学四要素 2、文学活动三过程 3、历史上的六种文学观念 4、文学的定义 5、文化的定义 6、审美 7、审美活动 理解: 1、文学嬗变的原因 2、本教材对文化观念的概括 3、文学的文化意义 4、文学作为文化载体的内容 5、价值阅读的意义 6、文学与科学文化、历史文化、其他艺术文化的共同点与差别。 7、审美的涵义及实现审美的条件。 8、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 9、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内涵。 10经验与体验的区别。 11作家体验的特征。 12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运用: 1、举例论述文化的意义 2、举例说明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的内容。 3、举例说明作家体验的特征。 一、单项选择题 1.艾布拉姆斯所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说这句话的是()。 A.黑格尔 B.谢林 C.马克思 D.高尔基 3.客观存在与审美对象()。 A.直接等同 B.不直接等同 C.小部分等同 D.大部分等同 4.说“凡触于目,入于耳,会于心,宣之于口而为言”这句话的是()。 A.荆浩 B.叶燮 C.谢赫 D.石涛 5.在西方文艺史上首倡“寓教于乐”的人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贺拉斯 6.文学是()。 A.独立自足,不需借助外力而存在的主体 B.除自身外别无任何目的的存在 C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根植于社会文化之中 D.孤立绝缘的自生物 7.人类的文学艺术自身演变的总趋向是() A.由再现到表现,由表现到装饰 B.由表现到再现,由再现到形式

德莎智能卡芯片封装解决方案概要

德莎智能卡芯片封装解决方案 一、德莎智能卡芯片模块封装方案:为智能卡安全保驾护航 各种智能卡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提高了日常生活便利性和智能化。与此同时,智能卡的使用安全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一张智能卡少则使用几年,多则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在这过程中卡片可能会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下,遭遇折弯,撞击,水浸等各种外界的严苛考验。 所以对于带有芯片模块的智能卡来说,如何让芯片模块能牢固黏贴在卡基上保证其正常工作呢?德莎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智能卡芯片模块封装解决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 接触式卡 对所有智能接触式卡的制造商来说,将芯片模块永久固定在卡槽内至关重要,这确保了智能卡在日常应用中正常使用。我们为接触式卡的封装工艺提供全系列热熔胶 tesa ? HAF产品, 为各种不同的卡基材料提供高强度的粘接。 tesa ? HAF 产品的优势在于可以长期可靠地粘接模块,适合 PVC、 ABS 、 PET 与

PC 等多种材质的卡片,同时能与所有普通封装机器配套,方便厂商进行大规模生产。 2. 双界面卡 众所周知,双界面卡的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在支付卡和身份识别领域。tesa ? ACF

8414同步完成模块封装及天线与芯片的导通并广泛适用于接触卡封装设备及产线,性能稳定, 操作便捷高效。 而 tesa ?ACF 产品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步实现模块粘接与导电,确保长期可靠,同时适用于所有普通的接触式卡封装设备(无需投资专业双界面卡封装设备,而且在材质上有着极大的适应性,主流的 PVC, ABS与 PC 材质更是不在话下。 二、德莎智能卡层压方案:下一代卡的新方向 智能卡产业的蓬勃发展,并没有让德莎止步于此,而是更加前瞻性地进行对智能卡未来的思考。 有调查数据显示,美国人钱包里至少有六张卡,而在中国,人均银行卡持卡量已达到 3.11 张,另外加上取钱用储蓄卡、吃饭刷信用卡、洗车用洗车卡、购物用会员卡、买蛋糕用充值卡……林林种种加起来至少十张以上。各种智能卡已长期占据了我们的钱包卡包,虽然提供了生活便利,但如何管理及高效运用这些卡片却成了头疼的

申论考试中概括题归纳分类方法

申论考试中概括题归纳分类方法 申论的概括题中,归纳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归纳的类型,如果题干中明确给出我们要按照题干中的类型分类。题干中没有明确给出分类那就要按照材料中的分类进行分类,。如果材料中的分类没有办法完全涵盖或者归纳所有的要点,或者材料中没有出分类,那么我们就要根据概括出的要点的特点进行分类。拿一道国考的真题举例:2014年国考(地市级): “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15分) 要求: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资料3: F市自2012年2月份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以来,着力构建相关机制,努力创新模式,持续推进健康心理工作。以下是F市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大事记。 2月20日,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联络员,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重点项目实施方案。

2-3月,项目领导小组确立相关会议机制,及时策划,部署各项心理健康干预活动,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启动项目以来,共部署了3次大型会议的筹备工作。 5月初召开试点工作协调、启动会议。会议通过了项目实施草案,布置了工作进度的三个阶段,强化配合与落实。 5月底召开了项目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部署了重点项目的实施方案,启动了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的筹备工作,提出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年培养计划。同时建立了项目工作紧张情况每月一报制。 7月,组成建立心理卫生协会,有团体会员39家。市卫生局投入20万元建立了市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全市初高中均成立了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室,四所高中配备了8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投入40万元改建了F中学的心理咨询中心,中心面积均为280平米,内设接待室、个别辅导室、团体辅导室、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心理沙龙室、心理沙盘室。 8月,在某服饰有限公司以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几个社区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部署了社区心理咨询站点建设工作的进度安排和心理干预服务模式,全市建立市心理卫生协会一部门一社区的三级网络系统,保证心理干预网络全覆盖,各级网络间相互协作,资源整合,紧密配合。

植物分类学概述

植物系统分类学部分 一、生物的分类及分类系统 不同的分类系统对生物划分是不同的 二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 三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 四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 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真菌界)六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非胞生物界 二界系统 由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18世纪提出和应用。 建立最早,沿用最广、最久。 对初学者更适用。 二、植物界各类群的已知种数(引自长治学院电子教案) ?藻类植物——3万种; ?菌物植物——10万种; ?地衣植物——0.25万种; ?苔藓植物——2.3万种; ?蕨类植物——1.2万种; ?种子植物——23.5万种 三、二界系统中植物界包括的类群:

四、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主要区别: 五、植物的分类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每个等级下面还可设亚级单位、族、组等。种下还可设品种、变种、变型等。(例:亚门、亚纲、亚科、亚属、亚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内成员有共同的祖先,基本一致的共同遗传基因库,有极相似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没有生殖隔离。 藻类 菌类 地衣 苔藓 蕨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细菌 粘菌 真菌 低等植物 高等植物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颈卵器植物 维管植物

六、植物命名法规和双名法 为了避免一名多物和一物多名造成交流的不便,对植物命名特别作出的国际通用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来保证。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植物的学名须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一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学名,其它非正规的名字作为地方名、俗名等。 中名是在中国的某权威植物志等书刊上统一使用了的中国地方名,一种植物的中名也只有一个。 拉丁学名包括2个词,属名和种加词,属名为所属的上级单位—属的拉丁名词,种加词是表示此种的某个特征的形容词,或拉丁化了的形容词。正规的种的学名后面还须附上命名人姓名或姓名的缩写。 例如: 银杏的学名为Ginkgo biloba L.(或Linn.) 稻的学名为Oryza sativa L. 鹅掌楸的学名为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 大白菜的学名为Brassica pekinensis (Lour.) Rupr. 芥菜的学名为Brassica juncea (L.)Czern. et Coss. 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加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小写,命名人的姓、名的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

文学概论题库

文学概论(上)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有收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符号学,文学心理学,文学哲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填空为主)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根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一,文学活动论 自由:是指人的活动是建立在关于人对对象世界的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是有意识的,并以理性为指导的.(利用已有规律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自觉:是说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能动的.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是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文学的出发点,连接点和归宿点是人,文学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学是塑造”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文学的确是一种”人学” 二,文学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应 镜子论: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认识 三,艺术生产论 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马克思,恩格斯总是强调作家对于生活的掌握是”艺术的掌握”,强调作家对于生活的评论是”诗意的裁判”,而这个概念是20世纪西方和东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提出来的. 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意识形态 五,艺术交往论 当代德国理论家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 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在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大致上取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条路线.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这里的人不是孤立的或抽象的人,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智能卡接口的编程

VC中PC/SC智能卡接口的编程(一) 2010-05-06 15:35 转载自hxw1984 最终编辑hxw1984 [摘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在VC中通过PC/SC接口实现对智能卡读写器的操作,并给出了详细的例子代码。 [关键词] 智能卡、PC/SC、智能卡读写器 1 引言 完整的智能卡应用系统由后台服务程序、主机或终端应用程序和智能卡等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后台服务程序提供了支持智能卡的服务。例如,在一个电子付款系统中,后台服务程序可以提供到信用卡和帐户信息的访问;主机或终端应用程序一般存在于台式机或者终端、电子付款终端、手机或者一个安全子系统中,终端应用程序要处理用户、智能卡和后台服务程序之间的通讯;智能卡则存储用户的一些信息。 终端应用程序需要通过读卡器来访问智能卡,在一个系统中,通常存在多家厂商提供的读卡器,因此需要一个统一的读卡器设备驱动接口。 随着智能卡的广泛应用,为解决计算机与各种读卡器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人们提出了PC/SC(Personal Computer/Smart Card)规范,PC/SC规范作为读卡器和卡与计算机之间有一个标准接口,实现不同生产商的卡和读卡器之间的互操作性,其独立于设备的API使得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不必考虑当前实现形式和将来实现形式之间的差异,并避免了由于基本硬件改变而引起的应用程序变更,从而降低了软件开发成本。 Microsoft在其Platform SDK中实现了PC/SC,作为连接智能卡读卡器与计算机的一个标准模型,提供了独立于设备的API,并与Windows平台集成。因此,我们可以用PC/SC接口来访问智能卡。 2 PC/SC概述 PC/SC接口包含30多个以Scard为前缀的函数,所有函数的原型都在winscard.h 中声明,应用程序需要包含winscard.lib,所有函数的正常返回值都是 SCARD_S_SUCCESS。在这30多个函数中,常用的函数只有几个,与智能卡的访问流程(图2)对应,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常用函数。 3 PC/SC的使用 3.1建立资源管理器的上下文 函数ScardEstablishContext()用于建立将在其中进行设备数据库操作的资源管理器上下文(范围)。 函数原型:LONG SCardEstablishContext(DWORD dwScope, LPCVOID pvReserved1, LPCVOID pvReserved2, LPSCARDCONTEXT phContext); 各个参数的含义:(1)dwScope:输入类型;表示资源管理器上下文范围,取值为:SCARD_SCOPE_USER(在用户域中完成设备数据库操作)、 SCARD_SCOPE_SYSTEM(在系统域中完成设备数据库操作)。要求应用程序具有相应的操作权限。(2)pvReserved1:输入类型;保留,必须为NULL。(3)pvReserved2:输入类型;保留,必须为NULL。(4)phContext:输出类型;建立的资源管理器上下文的句柄。 下面是建立资源管理器上下文的代码: SCARDCONTEXT hS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