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理论 科尔曼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的较系统的研究
杰姆斯?科尔曼,(1926年5月12日出世,贝德福德,印第安纳州,美国芝加哥,1995年3月逝世),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研究的先驱,数学教育政策的强烈影响美国。
1988 年, 科尔曼首次在《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 Social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一文,对社会资本作了初步论述, 后在其所著《社会理论的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一书中, 对社会资本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科尔曼的作品包括工会民主(1956;与西摩李普塞特);青少年社会(1961);青少年和学校(1965;与其他人);青少年过渡到成年(1973);模式的变化和反应的不确定性(1964),这是有关社区主题;资源,社会变迁(1971);权力与社会结构(1973);教育机会均等(1966;与其他人);纵向数据分析(1981);不对称的社会(1982);高中成绩(1982;与他人);和他认为是他最重要的社会学的贡献,社会理论的基础(1990),审查的形成和行为社区。
詹姆斯?科尔曼(JamesS.Coleman)以微观和宏观的联结为切入点对社会资本做了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来研究社会结构。科尔曼指出:蕴含某些行动者利益的事件,部分或全部处于其他行动者的控制之下。行动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相互进行各种交换??其结果,形成了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不仅被视为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一种社会资源。科尔曼由此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把社会结构资源作为个人拥有的资本财产叫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不是某些单独的实体,而是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
1、科尔曼社会资本理论渊源
从间接性视角来看, 早期文化人类学家对初民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研究、当代社会心理学家对于小群体的研究以及经济学家对于人力资本的研究都成为科尔曼社会资本理论的重要来源。而从直接性角度来看, 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主要来源于他对社会行动的分析。总体上看, 他的社会资本理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 科尔曼认为, 社会资本是社会学理论应有内容, 它来源于人们对社会学的理解。
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的关注是从他的社会行动理论开始的。在科氏的行动理论中, 最基本的社会系统由行动者和资源两部分组成。在科尔曼看来, 社会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解释社会行动系统, 即分析社会事实而不只是解释个体心理活动。但是, 要想解释社会事实就必须要借助于对个体行动的解释, 即通过对个体行动的分析去说明“
处于宏观水平下的个人行动以及这些行动是怎样构成宏观社会现象的”。
而最基本的社会系统是由行动者、资源以及他们的利益组成的。行动者拥有某些资源, 他们部分或全部控制着这些资源, 从中获得某种利益。并有利益寓于其中,“行动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 相互进行各种交换, 甚至单方转让对资源的控制, 其结果, 形成了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 包括权威关系、信任关系以及作为建立规范基础的关于权利分配的共识。社会关系不仅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 而且是一种重要的个人资源。当把社会关系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 强调其生产性时,“社会资本”的概念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科氏发展社会资本理论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社会资本的理论框架来研究社会结构并建立社会学理论中宏微观之间的勾连。他指出,“使用(社会资本) 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 可以通过分析社会结构的功能, 识别其特征”,“‘社会资本’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社会结构的下述功能, 即行动者以此种结构为资源, 可以实现自身利益”。同时, 社会资本概念既有助于解释微观现象的差别, 又可以实现微观到宏观的过渡,“社会资本这一概念能够表明, 这类资源如何与其他资源相结合从而导致宏观水平的不同行为以及微观水平的不同结果”。此外, 社会资本对于对社会系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都是极其有用的。
第二, 社会资本来源于对社会结构中微观与宏观整合的需要。
也就是说, 这个理论能够把社会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下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协调起来, 寻求社会学理论的又一次综合。为此, 他十分自信地指出, 使用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 可以通过分析社会结构的功能, 识别其特征,“社会资本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社会结构的下述功能, 即行动者以此种结构为资源, 可以实现自身利益”。同时, 社会资本概念既有助于解释微观现象的差别, 又可以实现微观到宏观的过渡,“社会资本这一概念能够表明, 这类资源如何与其他资源相结合从而导致宏观水平的不同行为以及微观水平的不同结果”[
第三, 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也得益于经济学与社会学两个学科的发展。
在经济学中, 主要是洛瑞( Glenn Loury) 、波拉思(Ben Porath) , 以及以威廉姆森(O. Williamson) 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
洛瑞首先把社会资本的概念引入经济学。在他看来, 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 都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 即个人是自利的, 总是用尽一切手段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这种利己主义者的描述与现实社会中的人相去甚远。因为在现实生活中, 个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网络中的, 并非以独立的方式去实
现目标。个人追求的利益也不是完全的以自我为中心。因此经济学家必须修改理论假设,以使之更符合社会现实。
洛瑞把社会资本概念引入经济学就是为了论证社会资源对发展人力资本的重要影响。洛瑞认为, 社会资本是诸种资源之一, 它存在于家庭与社区的社会组织之中, 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社会化过程以及人力资源发展都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科尔曼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洛瑞的概念, 并对社会资本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予以充分关注。
在经济学中, 波拉思提出了“F —连接”,这种关系由家庭(family) 、朋友(f riend) 和公司(firm) 组成, 它们影响了经济交换的方式。而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 则充分注意到了制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 并试图以新古典理论说明特殊经济制度产生的条件以及这些社会组织对系统活动的影响。
在社会学方面, 格兰诺维特(Mark Gra2novet ter) 代表的新经济社会学对科氏社会资本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新经济社会学对主流经济理论作出了全面批判。他认为经济交易是嵌入于(embedded) 社会关系之中的。主流经济理论的失误在于, 忽视了个人关系及其社会网络对产生信任、建立期望以及确定和实施规范的重要影响。他在分析经济系统时引入了社会和组织关系, 并指出社会关系不仅是经济功能行使的基础, 而且对经济系统活动有着持续的、独立的影响。后来, 林恩、弗拉波和德格拉夫等人通过经验研究对格兰诺维特的理论进行了发展与完善。
科尔曼把上述思想综合, 纳入到自己的理论框架中来, 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资本理论。
2、社会资本概念的理论前提和理论目的
在提出自己的理论框架前, 科尔曼首先区分了研究社会行动的两种不同理论视角: 一种是大多数社会学家的观点, 将个人视为完全社会化的社会人, 用社会规范来解释社会行为; 另一种是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将个人视为完全独立的经济人, 用效用最大化原则来解释经济行为。
科尔曼认为, 这两种理论流派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同时也都有各自的理论缺陷: 前者有利于说明社会环境的重要性, 但缺乏对个人动机的分析, 是一种过度社会化观点; 后者有利于说明行动的基本动机,但无法解释现实中社会因素的影响, 是一种低度社会化 的观点。
面对上述理论困境,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开始互相借鉴对方的解释逻辑, 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方向有: 贝克尔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范式解释婚姻、生育和犯罪等社会学问题, 代表了经济学向社会学领域的扩展;和维廉姆森偏爱在经济学中吸收一些传统社会学的见解, 致力于在新旧行为假
设的基础上, 构建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 格兰诺维特用社会学视角分析传统的经济学问题, 代表了社会学向经济学领域的进军。
科尔曼也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但与上述理论发展方向不同的是, 科尔曼借用经济学家的理性行动原则来分析包括经济系统在内的社会系统。在他看来, 把理性行动( 或目的行动) 原则与特定社会环境因素相结合, 不仅能解释这一社会背景中的个人行为,还能解释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而社会资本就充当了科尔曼构建其理性选择理论的概念工具。在社会后面加上经济学术语资本两字, 表示除了非社会资本形式( 如金融资本、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 之外, 还存在一种社会资本变量, 它具备与其他资本相类似的效用功能。而在“资本”前面加上社会定语, 则是试图解决主流经济学模型的缺陷, 将非市场变量引入对经济行为的分析, 从而强调之前一直为多数经济学家所忽视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非市场条件。
这样,社会资本概念就把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和社会学的结构因素结合了起来, 既抓住了许多社会学概念( 社会支持、社会整合、社会凝聚、社会规范和价值) 的核心, 又突出了与其它资本形式所共有的回报和效用性质。
3、资本的三种类型
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并存的,每个人生来就具有这三种资本。其中物质资本是有形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无形的,它们三者之问可以转换。社会资本的形式有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罚、权威关系、多功能社会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组织等。
科尔曼认为 ,资本的内涵与外延较为宽泛,既有物质资本,也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资本应当是这三种类型的统一,并为我们每个人所天然地拥有。以往人们总是把资本狭隘地理解为物质资本或者货币资本,这其实是一种折光。
科尔曼从内容的角度区分了三种资本类型,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科尔曼认为,物质资本是有形的,它存在于可见的物质形态之中;人力资本是无形的,肉眼无法看见,它存在于个人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中;社会资本基本上也是无形的,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的定义由其功能而来,它不是某种单独的实体,而是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其共同特征主要有两个,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种要素组成,而且为在社会结构中个体的某些行动提供便利。和其它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是否拥有社会资本,决定了人们是否可能实现某些既定目标。”
与其它形式的资本不同,社会资本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它既不依附于独
立的个人,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之中。因此,所谓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那些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某种行动提供便利”。互恪守承诺、彼此信任的群体更有利于生产活动的进行。
所谓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以社会结构资源为特征的资本财产。社会资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所组成, 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它的形成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有利于行动的方式而改变。从科尔曼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归纳出社会资本的如下特征:
其一, 社会资本具有生产性。
它为社会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了便利, 有助于行动者特定目标的实现。“是否拥有社会资本, 决定了人们是否可能实现某些既定目标。”在这个特征上, 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具有一致性。
其二, 社会资本具有不完全替代性。
也就是说, 社会资本的生产性功能只有与具体的社会行动相联系才能实现。某种社会资本可以为这种行动提供便利, 但它对其他行动可能是无用, 甚至有害的。只对某些特殊的活动而言,它可以被替代。
其三, 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特征, 而不是私人物品。
这是社会资本与其他形式资本的最重要差别。财产权保证了对物质资本的投资者可以获得预期的资本利润, 而社会资本的投
资者创造的利益则难以为投资者全部掌握。投资者创立社会资本的行动往往为行动之外的人带来利益。因而“创立社会资本成为不符合行动者利益的行动。其结果, 许多社会资本原
是其他行动的副产品”。
其四, 与前一特征相对应, 社会资本具有不可转让性。
它对受益者来说不是私有财产,不可能由拥有者依主观愿望转让给另一个体而使之受益。但是 ,这三者都具有为生产活动提供便利的积极功能。因为“与成员之间互不信任相比,一个相互恪守承诺、彼此信任的群体更有利于生产活动的进行。”所以,科尔曼认为,如果没有社会资本,成员的目标很难实现或者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实现,社会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社会资本的功能性定义
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应该由它的功能来定义, 即:它不是某种单独实体, 而是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 但它们具有两个共同特征: 第一, 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一方面组成, 第二, 它们为结构内部的行动者(不管是个人还是法人) 的行动提供便利。像其他资本形式一样, 社会资本也是生产性的, 它使得因缺少这些社会资本而无法实现的某些目标成为可能。有助于某些行动的社会资本形式, 可能无助于、
甚至有害于其他行为。
许多学者对科尔曼的社会资本功能论一直持怀疑态度, 认为这是一种同义反复。但如果从更深层次的理论背景来看, 就可以理解科尔曼为何如此强调在其他学者看来是重大缺陷的功能化定义了。与批评者相反, 科尔曼认为, 社会资本概念的价值恰恰在于它通过某些社会结构的功能来识别和确认这些社会结构因素。正是作为一种可供行动者利用的资源形式所具备的价值, 这个概念为以前社会学家所熟知的社会结构因素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和解释力。
正如波茨所说:“对社会学家来说, 社会资本在本质上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新的思想元素, 但作为继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之后又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资本形式, 其巨大解释力和创新之处在于:一方面, 它撇开相对逊色的其他作用, 强调了社会交往的有利之处; 另一方面, 它将这些有利影响放在更宽泛的资本框架下, 用以说明社会资本这样的非货币资本如何像股票或银行账户那样成为权力和影响的重要来源, 从而缩小了社会学和经济学视角之间的距离。”
科尔曼认为, 如同椅子概念正是通过它的功能来识别此类物体( 尽管这些物体具有不同的种类、外形和结构)一样, “社会资本 ”概念也应该通过其功能来识别某些社会结构, 而不管其形式如何。社会资本概念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社会结构的下述功能:对于行动者来说, 它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其自身利益的资源。一旦明确了社会结构某些方面的这一功能, 社会资本就能够解释个人层次上的不同结果, 并且在不需要对社会结构进行详细说明的情况下完成微观到宏观层次的转变。
在科尔曼看来, 对社会资本做功能性定义是一种必然选择; 如果不凸显它对理性行动者的价值, 它与之前社会学中的一些概念( 如社会关系、社会价值和社会规范)就没有任何差别, 因而也就没有必要再用一个新概念来重复旧的东西。
如此看来, 社会资本的确不是什么新东西, 它所代表的那些社会结构因素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家的研究对象。但科尔曼之所以用社会资本概念来指称它们, 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社会学的研究框架, 从资本的视角重新识别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 从而将其作为个人行动的资源形式引入理性行动的分析范式。从这个理论背景出发, 便可以发现对科尔曼社会资本 功能论的许多批评只不过是对该理论的误解。
林南的批评即是一例。他批评说: 对行动者X 来说,亲属关系是社会资本, 因为它为X 获得一份好工作提供了渠道; 对行动者Y 来说, 亲属关系不是社会资本,因为它没有为Y 获得一份好工作提供渠道 。
林南的上述批评至少在两个方面误解
了科尔曼:第一, 他把科尔曼抽象和理论层面上的功能概念在经验层面上进行了绝对化的理解。功能的最终实现与否取决于许多具体的个人和社会因素, 而理论上的功能只是说在特定条件下社会资本对特定行动具有带来特定收益的可能; 第二, 即使从抽象理论到经验层面的转化没有逻辑问题, 那么也只能说, 在Y 找工作这件事上, 亲属关系没有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 而不能说对Y 来说亲属关系不是社会资本, 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亲属关系是否有助于Y 获得其他收益。
因此, 对科尔曼社会资本的功能性定义也应该区分抽象和经验层次的不同含义, 即抽象意义上的能够并不意味着经验层面上的一定事实上, 如果我们借鉴经济学家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界定, 就会发现原本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源和知识技能之所以被称为资本是因为它们能够促进生产, 能够带来经济回报。同样, 我们对社会资本的定义也离不开它的功能, 资本二字本身就隐含着市场回报的前提假设, 只是这里的市场可以是经济、政治、劳动和社区, 回报也不仅限于经济意义。
5、社会资本的五种形式(《社会理论的基础》)
科尔曼在完成社会资本概念抽象层次上的界定后, 继而深入研究了哪些社会结构能构成对个人有用的资源, 并区分了社会资本的三种基本形式: 义务和期望, 信息渠道, 以及规范和有效惩罚。
第一种形式是义务与期望。
义务和期望关系构成第一种社会资本形式。众所周知, 互相帮助比单独行动显得更有效率。科尔曼列举的开罗集市和东亚轮流信用协会的例子都是在论证互助关系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这种社会资本类型的产生和维持取决于两个因素:信任的社会环境和义务的涉及范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信任机制做后盾, 很难想像民众自助集资组织能够维持下去, 开罗集市中的商人也不可能总是互相提供义务帮助; 而农夫之间正是缺乏应有的信任关系, 才会导致最终两败俱伤的博奕结果。因此, 义务和期望及其构成的信任关系, 有助于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 能够克服因缺乏信任而导致的合作失败, 是社会资本的基本形式之一。
如果行动者A为行动者 B提供了帮助,并且相信B日后会报答自己,A对 B便有了一种期望,而 B对 A则承担了一种偿还的义务。由此,A和 B构成了一种相互服务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稳定形式构成了科尔曼所说的社会资本。科尔曼将此比喻为 A手中持有的、可以要求B在今后某一段时间内予以偿还的“赊账单”。
科尔曼认为,“社会环境的可信任程度即应尽的义务是否履行以及个人承担义务的范围影响了这种形式的社会资本存在的可能性。”社会环境可信任的程
度越高,人们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就越大,义务与期望形式的社会资本也就越普遍;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承担的义务越多,他拥有的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就越丰富。
科尔曼的这种理解类似于莫斯对于礼物交换的研究。莫斯的研究发现,在初民社会中,礼物必须交换,而且这种交换是无条件的,否则将会遭到报应或惩罚。事实上,不光是初民社会以及科尔曼所处的20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社会 ,包括中国社会在内的其它社会中“义务与期望”也构成了重要的社会资本。
第二种形式是“存在于社会关系内部的信息网络”。
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认为, 实际的经济行为人并不符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和完全信息的假定。事实上, 不但人们加工信息的能力有限, 而且收集信息也需要一定的成本, 不对称的信息关系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因此便利的信息来源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尔曼认为获得低成本信息的方式之一是通过基于其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关系。值得注意的是, 科尔曼指出, 产生第二种社会资本类型的社会关系可能无助于第一种社会资本的形成,这里科尔曼已经隐约提到了弱关系或开放性社会结构的意义。
某个内部社会关系网络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处于这种关系中的行动者利用社会关系来获取信息,从而为行动提供便利。科尔曼引用了 1955年拉扎菲尔德等人对妇女服饰的研究来说明这种情形某位妇女期望自己的衣着入时,但她不了解最新时髦服装的式样,于是,她可以“寻找女友中最了解服装潮流的人,从她那儿获取一切所需的信息。”科尔曼认为,这种通过自己的行动寻找某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社会资本,他的这个思想其实就是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理论的另一种表述。
第三种形式是“规范和有效惩罚”。
在经验研究中, 人们经常论及的是社区规范对犯罪现象的抑制作用。科尔曼描述的母亲带着孩子全家从底特律迁往耶路撒冷的例子, 说明了耶路撒冷的规范性社会结构保证了单独行动的孩子可以随时受到临近大人的照看, 而与之相比, 美国的大部分都市都缺乏这种社会资本。
科尔曼认为,规范向人们指明了什么样的行动是符合体统或正确的。“社会规范是人们有意创造的,如果规范为社会成员所遵守,他们将获益 ;如果人们违背规范,他们将受到伤害。”科尔曼认为,规范的实施常常伴以各种赏罚措施,它通过奖励遵守规范的人而惩罚违反规范的人,从而使人们放弃自我利益、依照集体利益行事,最终使某些行动目标更容易实现,由此构成了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本。所以,规范是个体行动走向法人行动以及社会行动的重要保证
,也是维护社会团结的重要保证。
此外, 科尔曼认为,群体结构中社会规范的价值( 还) 在于: 能够促使理性个人牺牲自我利益而以集体利益作为行动出发点,不管规范是内化于人们心中还是来自外界的奖惩机制, 有效规范的存在都有助于解决集体中的公共物品问题 。
但是,科尔曼也看到了规范的负面效应。强有力的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个人自由发展和选择的机会。同时,由于规范不仅约束了“伤害他人的越轨行为,而且也压制对众人有利的非凡行为”,从而导致该领域内创新精神受到压制乃至被扼杀。
第四种形式是“权威关系”。
科尔曼认为,权威是个人拥有的、控制他人行动的权利。“当某位行动者有权控制另一位行动者的某些行动时,他和后者之间就存在着权威关系。”这种以控制权为特征的权威关系也应当是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当然,从表面上看,权威关系是一种单向度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也会使被控制者形成对权威关系的某种依恋,从而增强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团结,防止社会分化。因此,它应当属于一种社会资本。
第五种形式是“多功能社会组织”以及“有意创建的社会组织”。
科尔曼发现,“纽约印刷工会本来是工人自己组织的一种社交性组织,后来这个组织被雇主用来寻找合适的印刷工人以及印刷工人找工作的有效机构,并且进而成为独立党组织上的资源。”于是,他认为 ,“本来为某一目的建立的组织同样可以服务于其它目的 ,由此形成了可以使用的社会资本。”
这样,这种社会组织就具有了多功能的性质。与此同时,在当代社会中,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有意建立了一种“义务和期望、责任与权威以及规范与惩罚措施”结合在一起的正式组织,如商业组织等等。另外,人们还建立了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联合会组织,由于这种组织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它不仅使创建者受益,而且使其它人也得到好处。往往导致“搭便车”现象。
6、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功能
社会资本可以为个人提供各种物质支持,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情感支持,如鼓励、同情和友谊等等,以减缓或排除其心理障碍,使他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工作;通过社会资本还可以获取就业信息与就业机会;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组织的形成与规范,维护正常的交往活动,提高组织的效能等等。
当然,社会资本也具有某些负面作用。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最明显的消极功能就是容易形成小群体,他们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牺牲整个集团的利益 ;增加社会交往成本,产生腐败行为。本来只要依靠正式
的规则就可以解决问题,然而,在一个社会关系网络非常复杂,并且以社会关系网络为生活基础的社区内,局外人要想打进这个关系网络内必须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样,就容易产生腐败行为。因此,科尔曼又探讨了社会资本的创造和消亡问题。当然,不管怎么说,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的积极功能始终要大于它的消极功能,所以他认为,人们应当努力增进社会资本,促进社会整合,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7、社会资本的创造、保持和消亡的影响因素
科尔曼认为,鉴于社会资本具有如此多的正功能,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增进社会资本,促进社会整合。在他看来,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变迁、社会网络的封闭性、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其它因素等等都会对社会资本起着促进或抑制作用。
第一 ,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在科尔曼看来,除去以职位为基础的正式组织以外,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本都依赖于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社会结构的稳定程度:在科尔曼看来, 除去以职位为基础的正规组织以外, 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本都依赖于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如前所述, 社会资本是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的, 社会组织或社会关系的瓦解, 意味着人际间原有的利益与控制关系的断裂, 社会资本就丧失了存在的前提。
但科尔曼认为, 人员流动对于以职位为基础的正式组织没有影响, 因为这种类似于韦伯(Max Weber) 所说的科层制(bureaucracy) 的社会组织〔14〕是以职位而不是以特定的个人为结构元素的, 在这种组织当中个人的能动作用被弱化, 成为组织的附件,从而使得个人的职业流动对组织结构没有影响,保持了社会组织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
“社会资本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社会组织或社会关系的瓦解,意味着人际之间原有的利益控制关系的断裂,社会资本就丧失了存在的前提。”
但科尔曼认为,人员流动对于以职位为基础的正式组织没有影响,因为这种正式的社会组织是以职位而不是个人为结构元素的,在这种组织当中个人的能动作用被弱化,成为组织的附件,从而使得个人的职业流动对组织结构没有影响,保持了社会组织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
第二, 社会结构的变迁。
科尔曼认为,几个世纪以来最重大的社会结构变动是由原始性的社会组织向现代法人组织的转变。科尔曼对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中, 社会结构的变化对社会资本的影响给予了极大关注。
首先,他认为,几世纪以来最重大的社会结构变动是现代社会中新型法人组织的大规模出现, 破坏了原始性社会结构。
原始性社会结构包括家庭、邻里、社区等组织,
它所提供的社会资本具有两种功能::一是为缺乏生活能力的自然人提供保障与社会支持。这种社会支持不仅是物质上的 ,更重要的是情感和精神方面的 ,因为在家庭、社区这些原始性社会组织中 ,个体之间保持着亲密而稳定的情感联系。二是原始性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广泛的宗教习俗以及其它非正式制度,这些制度和习俗有效地约束了人们的行为,从而保证了社会的有序运转。所以,在原始社会中,社会资本能够增进社会团结。
它所提供的社会资本具有两种功能: 一是为缺乏生活能力的自然人(如幼儿、老人、病人) 提供保障。这种社会支持不仅是物质上的, 更重要的是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因为在家庭、社区这些原始性社会组织中, 个体之间保持着亲密而稳定的情感联系, 由此提供了爱、安全感等“持续的关注”。这种持续的关注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是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 二是原始性社会结构中广泛存在的规范和赏罚措施, 有效地约束了人们的行为, 从而保证了社会的有序运转。新型社会结构是以法人行动者为主要特征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分化, 越来越多的具有特定组织目标、功能趋向单一、以劳动分工为结构特色的法人行动者出现了。这些人工创建的法人组织, 如学校、医疗保险机构、为老年人和失业者提供救济的政府机构等,试图替代原始性社会结构中家庭、邻里及社区提供的社会资本。
但在客观上, 由于后者提供的情感及精神方面的社会支持是不可替代、难以弥补的, 这些人工创建的社会组织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科尔曼举了儿童抚养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现象。我们知道, 在现代社会中, 为了让父母更多地投入到职业中去, 儿童是由专门的育儿机构来抚育的。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忽略了对儿童关注的必要性以及儿童抚育者不应该经常调换的重要性。保育员对儿童的照料无法替代父母与儿童之间面对面的亲密联系。科尔曼引用安斯沃思等人的经验研究表明, 接受父母直接照料的儿童在智力、情感乃至身体发育上均优于各种育儿机构中的儿童。
与此同时, 法人行动者的大规模出现也给社会秩序带来了混乱。原始性社会结构中广泛存在的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赏罚措施, 在以目的性组织为基础的大规模社会系统中失去了效力, 而维持新型结构中社会秩序所必需的规范又尚未形成, 社会资本的相对短缺状态出现了。因此构建社会变迁以后的新型社会结构下的社会资本应成为社会理论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再次,科尔曼认为,在当代社会,维系原始社会组织的社会资本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集中表现为法人组织的兴起并成
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法人组织为老年人和失业者提供救济以及其它社会保障,并试图替代原始性组织所提供的社会资本。但是,在客观上,原始性社会组织在情感、精神品质方面具有现代法人组织无法取代的功能,因此,现代法人组织的兴起及试图取代一切组织必然导致社会资本的丧失只能获得丰富的物质资源,,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使得社会出现分化与断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 ,科尔曼认为 ,尽管法人组织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的趋势、历史的潮流,但是它永远也无法取代原始性组织所具有的社会整合及社会团结功能。由此,科尔曼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变迁要求社会理论解决上述取代原始性社会资本的问题,忽视这些问题不仅意味着脱离社会,而且使所有人及其子女处于不幸之中——但缺乏幸福生活所必需的社会资源”。
第三,社会网络的封闭性。
科尔曼认为,社会网络的封闭性是指“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之间相互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广泛的两两之间的义务与期望关系,每个行动者控制着蕴涵他人利益的事件,并可利用这类资源向对方施加影响。”社会网络的封闭性“增加了系统内部行动者之间的依赖程度,减少了内部行动者对网络外部行动者的依赖性及资源的可替代程度,从而为有效规范的建立创造了前提条件。在法人行动者组成的团体内部,网络的封闭性尤为重要。而在开放性的社会关系结构中,社会资本则要弱小得多”[ 4 ] (25)。
第四,意识形态。
科氏认为, 意识形态对社会资本的形成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这取决于意识形态的类型。某些意识形态要求其信仰者不考虑自身的利益, 而是按照某种既定的利益或其他人的利益行动, 从而增加了群体的团结, 有助于社会资本的形成;而有些意识形态, 比如新教强调个人独立于上帝的观念, 则鼓励了个人利益在其行动中的重要作用, 不把他人利益考虑在内, 这就抑制了社会资本的生成。
它通过塑造人们的信仰或价值观来影响个体的行动方式。科尔曼认为 ,意识形态能否对社会资本的形成起作用以及起着何种类型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意识形态的类型。“某些意识形态要求其信仰者不考虑自身的利益 ,而是按照某种既定的利益或其它人的利益行动,从而增加了群体的团结,有助于社会资本的形成;而有些意识形态,比如新教强调个人独立于上帝的观念,则鼓励了个人利益在其行动中的重要作用,不把他人利益考虑在内,这就抑制了社会资本的生成”
第五,其它因素。
比如个人的富裕程度、政府资助以及时间因素等。个人的富裕和政府资助使个体相互
需要的程度降低,所创造的社会资本减少;而社会资本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因此需要不断维持和更新。
总之,科尔曼试图用他的社会资本理论实现行动者的微观行动与宏观社会行动、主观行动与客观行动之间的整合,实现私人行动与法人行动之间的整合,进而实现社会学理论微观与宏观的整合。他试图把经济学的有关分析框架引入到社会学中,来研究社会学所关注的、现实的社会组织、社会行动等主题,从而使社会学的理论更富有操作性和解释力。在分析策略上,他继承了自己的理性选择理论传统,以“理性人”作为研究假设来研究和描述社会资本的性质。从而形成了自身相对独特的理论传统。
8、社会资本的社会结构基础
除了论述社会资本的概念和基本形式外, 科尔曼还进一步阐述了社会资本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条件。从其对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的对比中可以发现: 社会资本的结构基础或载体就是社会关系。
科尔曼在社会资本定义中所提到的社会结构的某一方面,其实就是指社会关系结构。在科尔曼看来, 所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都有助于某些社会资本的产生; 而这些社会关系源于理性行动者的目的性建构, 只有当社会关系为个人带来持续不断的利益时, 理性行动者才会继续这种投资。科尔曼特别提到了两种社会结构形式,封闭的社会网络和多功能的社会组织, 认为它们对产生某些社会资本形式(如义务、期望和规范) 尤为重要。很多人批评科尔曼只强调封闭性社会关系而忽略开放性社会关系。( 事实上, 这也只是对科尔曼的误解。
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社会资本一文中, 科尔曼的确花了很多笔墨分析封闭性社会网络, 但他在文章开头也非常明确地写到: 封闭性社会结构有助于培养第一种和第三种社会资本形式某些社会结构类型对某些社会资本形式的产生尤其重要。
这里, 科尔曼已经很清楚地将封闭性社会网络的作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虽然他只阐述了社会资本的两种社会结构条件, 但同时也为其它社会结构条件发挥作用预留了空间, 例如他在论述作为社会资本形式之一的信息渠道的社会关系基础时, 就已经隐约地向读者暗示这里起作用的可能就不是封闭的社会网络。仅仅因为没有明确提及其它社会结构因素, 就认为科尔曼轻视、忽视或者否定这些因素的看法有待商榷。
另一方面, 科尔曼将论述重点放在封闭性社会结构上, 或许是为了避免与其他学者研究视角的雷同。在回顾以往社会资本研究的过程中, 科尔曼曾特别提及林南的弱关系假设, 应该说他对林南和费拉普的研究是持肯定态度的。既然已经有相关
文献对开放性社会结构或弱关系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做了详细分析, 科尔曼只关注与之相对的强社会关系结构或许是可以理解的。
9、社会资本的公共品性质和投资不足问题
科尔曼对社会资本更为深入的分析是, 除了强调社会资本与其他资本形式的共同点?? 效用之外, 还特别分析了其与其他二者的不同之处公共品性质。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通常属于私人物品或个人资源, 其产权及受益都归投资者个人所有, 因此不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而大多数社会资本却不一样。例如,信任、规范和志愿团体的建立需要群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但由此而产生的社会资本回报却并不只属于为此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成员, 其他群体成员也都能享受。
因此, 科尔曼认为, 尽管对于个人而言, 社会资本是一种能够提高其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社会资源,但其具有的公共物品性质将使得理性个人缺乏对其投资的兴趣和动力。因此, 大多数社会资本都是作为其他社会活动的副产品而产生或消失的。理性个人对社会资本的投资和利用是基于成本和收益的双重考虑; 如果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他们就会放弃客观上对他人有利的社会资本投资。
因此, 当社会资本收益大于投资成本而又没有其他更好( 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回报) 的选择时, 理性行动者就会继续这种投资行为, 这种投资客观上为他人带来利益; 而当社会资本收益低于投资成本或有其他更好选择时, 理性行动者就会主动停止这种投资行为, 尽管这样做会给他人带来损失。也就是说, 社会资本的公共品性质一方面使个人投资回报分散化, 从而降低个人的投资热情;另一方面又因为个人无法控制他人的社会资本投资,因而使得他人的不投资行为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利益。这样的投资机制必然导致投资不足的问题。
10、对科尔曼社会资本理论的评价
(1)积极评价
科尔曼社会资本概念的价值在于: 它是从理性选择的理论视角来看待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换句话说, 原本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由于理性个人的参与对其进行投资、发展、利用并最后从中得利而转变为一种社会资本。
科尔曼之所以用功能来界定社会资本, 就是希望借此来重新认识社会结构。就像经济学家当初提出人力资本一样, 用市场回报来重新认识教育、技能和经验对于个体劳动者的价值, 科尔曼建构社会资本的目的也是希望通过资本的性质来凸现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结构因素对于理性个人/ 法人而言的资源意义, 从而将微观的个人动机和宏观的社会结构相结合, 完成其在吸收经济学和社会学两种学科思路的基础上为社会学重新建构理论基础的重要一
步。
或许正是社会资本背后的这一宏大理论目标导致很多学者批评科尔曼的社会资本概念过于抽象和宽泛。事实上, 科尔曼本人也承认:社会资本是否能像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以及人力资本一样, 成为社会科学中可用之进行定量分析的概念, 还有待观察; 它当前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系统进行定性分析以及使用定性指标进行定量分析。
我以为, 这种经验层面的操作化困难其实是由社会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从经济资本到人力资本再到现在的社会资本, 资本所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对其内涵的驾驭也更加不易。事实上, 正是社会资本的巨大解释力和丰富的内涵使它成为当代社会科学中争议最多、分歧最多、视角也最多的概念之一。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内涵做了自己的界定,比如林南在微观层面上将社会资本界定为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源, 博特[以中观层面的结构洞来理解社会资本, 普特南等人则将宏观层面的网络、规范和信任称作社会资本。
尽管各个学者在经验层面上对社会资本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界定和解释, 并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方法和理论见解。但笔者以为他们并没有彻底梳理清楚和解决社会资本的不确定性, 正如Angelusz 和Tardos 所认为的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和它本身的弹性和延展性有关, 并不像林南那样仅仅局限在社会网络领域就能解决问题, 这样在追求概念明确性的同时就掩盖了许多其它方面( 如社会信任和民主参与) 的意义和价值。
即便是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的人力资本概念, 对其界定也还存在很大争议。例如, 舒尔茨提出不仅技能和知识的获得, 健康和迁移也会产生追加的经济价值;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概念更是增加了许多其它因素, 有将一切维持或改善生活本身的因素都归结为人力资本的倾向。
因此, 科尔曼的最大贡献并不在于经验层面, 也不在于他对社会资本具体形式的界定, 而在于社会资本的抽象概念和理论启发意义。正是它的这种抽象性和不确定性使它成为以后学者各自寻找理论支持的源泉, 从而也为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预留了广阔的空间。
奥斯特洛姆也认为,尽管社会资本的全部形式对发展而言是必要的, 但没有一种形式足以涵盖和充分说明其本身。而我们回归科尔曼的目的是希望社会资本的研究不要也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一方面和视角, 只要领悟了它的基本思想社会结构或社会关系的效用, 就完全可以跳出其它学者的思维模式而另辟蹊径。换言之, 我们可以把科尔曼的思想作为一种宏观理论, 而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观点就是不同的中层理论。
当然, 如果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看, 科尔曼的理论也只是代表了
一种理论框架,以资本的眼光看社会结构, 虽然这种视角揭示了社会结构的某一特征或重要属性, 但同样也被局限在理性选择的理论假设内看问题。
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相对来说是比较系统、完整的, 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他关于社会资本的诸多特性的描述, 使学界对于社会资本的理解更深入。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是社会学和经济学两门学科交叉的产物。他试图把经济学的有关分析框架引入到社会学中, 来研究社会学所关注的社会交换、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以及权威关系等传统主题, 从而使社会学的理论更富操作性和解释力。
这种研究取向使得他的理论更趋向于默顿(Robert Merton) 所说的“中层理论” (Middle - range theory), 而非元理论(meta - theroy)。在分析策略上, 他较多地采用了经济学的个体主义的方法论, 以“理性人”作为研究假设, 并大量借用了经济学的术语来描述社会资本的性质。这一方面使得社会资本的概念丰富化, 另一方面也招致了部分社会学家的批评, 认为他的理论带上了过于浓厚的经济学的色彩, 缺乏对主流社会学理论的继承,失去了社会学的学科特点。社会资本在科尔曼那里是一个含义宽泛、用途颇广的概念。科尔曼既用它来解释国家与国家、社会与社会之间信任程度、社会发展、社会规范、社会团结与社会动员、政治模式等的差别, 又用它来解释组织的运作、发展以及个人的社会化、各种目标取向明确的社会行动。
事实上, 我们可以把科尔曼视为后来社会资本理论发展的分水岭, 自科尔曼以后一些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专门把社会资本用来研究宏观社会现象, 如普特南对社会资本与公共生活关系的研究; 而另外一些社会学家专门把社会资本用于解释个人的地位获得、社会流动, 如伯特(Ronald Burt ) 的结构孔( st ructural hole) 理论。科尔曼试图用社会资本来解决社会学中宏观与微观、个人与制度、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问题。
我们可以看出, 在科尔曼那里, 一方面个人在社会资本的获得上是有能动性的,理性的行动者有目的地采取行动策略, 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个人在行动的同时, 也在塑造着社会关系结构; 另一方面, 个人的行动又是受到制度制约的。科尔曼一再强调的社会资本的公共物品和不可转让特性, 就是制度对个人行动制约的反映。从学科范式的意义上说,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丰富化, 与“人力资本”概念在经济学理论中所占的地位是相当的。
(2)不足与缺陷
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也有自身的缺陷,集中表现在他过分夸大社会资本功能,把社会资本当作解决社会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润滑剂”,似乎只要有了社会资
本这个概及理论,所有的社会学理论都会迎刃而解。按照科尔曼的理解,在一个企业中,如果企业内部拥有良好的关系网络(即良好的社会资本),企业内部信任度较高,那么就会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如果企业外部拥有良好的关系网络(即社会资本),企业与其供应商、销售商、顾客等都拥有较高的信任关系,这样也会使企业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其在市场的竞争优势。
这样看来,社会资本真正能够如福山所说的“创造经济繁荣”。其实,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仅仅是企业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已,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科尔曼的这一缺陷必然要为后来的经济社会学家所扬弃。中曾经误认为第一个论述社会资本的学者是科尔曼,也有其他很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其实应当是法国的布迪厄。后来,边燕杰在2001年的报告以及与笔者的谈话中对原先的思想还专门进行了更正 ,他认为布迪厄应当是社会资本概念提出的第一人,而科尔曼则是社会资本理论的集大成者。
尽管科氏的理论相对于其他社会学家来说已经较为完善, 但仍然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这具体表现在:
首先, 科尔曼关于社会资本的承载主体的论述是不明确的。在他对社会资本的界定中,没有对社会资本的主体作出专门说明。尽管社会资本是无形的, 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哪些主体可以拥有社会资本, 否则社会资本的内涵就会过于笼统、泛化。
科尔曼在定义社会资本的时候指出,“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以社会结构为特征的资本财产”,这时个人是社会资本的承载主体, 但在科尔曼后来的论述中, 社会、国家、组织, 都成为了社会资本的主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拥有它的社会资本, 可以借此加强共同体内行动者的一致性, 从而提高行动的效率。个人可以拥有社会资本, 从而增大行动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但问题在于, 个人、组织、社会、国家是几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而不同主体拥有的社会资本的特性完全可能是不一样的。
而且,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与组织、国家、社会拥有的社会资本的关系仍是模糊不清的。个人拥有、局部拥有的社会资本的增加是否就意味着整个社会资本总量的增加? 个人与社会、个人行动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 这个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又出现了。科尔曼的这一缺陷后来被布朗所弥补。布朗试图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分析层面来对社会资本的概念作出精确的表达。他把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称之为嵌入自我的观点, 主要讨论个体自我通过社会网络调动资源的潜力。在这里关注的只是个人的结果; 中观层
面的社会资本分析称为结构的观点, 在这里研究的是社会资本特定网络的结构形成过程及其分配结果, 而不是组成网络的个体自我。这里的社会资本是相互关联的所有组织共同拥有的;在宏观层面要分析的是社会资本网络如何嵌入较大的政治经济系统或较大的文化与规范系统。这种层次划分使得社会资本的概念进一步清晰化。
也许科尔曼正是出于用社会资本理论建立宏微观之间连接的目的而未对社会资本的主体加以界定, 但这种策略反过来影响了其概念的清晰程度。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 对宏微观之间的真正弥合, 仍然是颇为遥远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将推动社会资本理论的深入与细化。
其次, 科尔曼从社会资本的功能来定义社会资本, 容易产生循环论证的弊病。他指出,“社会资本的定义由其功能而来”, 在郷?郷科氏的社会资本的界定中, 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社会资本的生产性、公共物品性等特性与功能, 对于社会资本的具体内涵到底是什么, 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种逻辑使得人们在追问社会资本是什么的时候, 用社会资本的功能来回答,而在论证其功能的时候又指出, 正因为社会资本具有生产性等特性, 所以它能够产生这些功能。这很容易把社会资本的来源和它产生的功能混淆起来, 从而导致循环论证的错误。
再者, 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的负面效应仍未予以充分关注, 从而使其理论显得片面, 缺乏严密性。波茨指出,“人们只注意到社群参与的积极影响, 而不考虑其可能的消极意义。科尔曼对这种片面的观点负有一定的责任, 因为他的两篇论述该主题的文章都把社会资本理解为纯粹的幸事。”科尔曼在谈到社会资本的产生时强调了社会网络的封闭性。但封闭性在使社会网络内部的个体之间相互依赖、联合行动的同时, 也对外部人采取了一种排斥态度。由此,局部社会资本的增强削弱了制度的开放程度,从而影响了总体社会资本的积累, 使社会的效率难以达到最优。在中国这样的存在“差序格局”的社会中, 网络的封闭性导致的负面效应就更加明显了。“找后门”、“拉关系”的示范效应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康芒斯(Commons) 所说的“非生产性努力”中去, 从而使社会处于低效状态。另外,某些内部成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社会组织如黑社会等, 其组织目标本身就是反社会性的,无疑对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科尔曼的这一缺陷后来被波茨所缓解。波茨提出了“消极的社会资本”的概念, 注意到了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 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最后, 正由于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的定义是模糊不清的, 社会资本的主体及其
关系是不明确的, 他关于社会资本的性质和表现形式的看法也有待进一步讨论:
1. 关于社会资本的公共物品特性。
对于社会、组织来说, 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对个人来说就不一定了。理性行动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 往往去主动建构、塑造于己有利的社会资本, 如就业时托关系、找门路。在这种情况下, 个人对社会资本的投资是可以完全为行动者自己所掌握而获得相应的收益的, 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外部性”问题。这时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 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私人物品而不具有公共物品性质。
2. 关于社会资本的不可转让性。
在实际生活中, 很多社会资本是可以转让甚至继承的。如果行动者A 拥有对行动者B 的社会资本, 那么A 可以依照主观意愿让与自己有着亲密联系的另一行动者C 找B , 要求B 直接把义务偿还给C , 这时A 对B 的社会资本就转让到C了。比如, 父亲持有丰富的社会资本, 如果他愿意,儿子可以通过父亲的关系来获得社会资本。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社会关系正是像滚雪球一样由此延伸和扩展开来的。而在具有先赋性(as2cribed) 特征的社会当中, 社会资本的可转让和可继承性就更为明显了。
3. 关于社会资本的五种表现形式的划分。
科尔曼把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有效规范、权威关系、社会组织, 并列为社会资本的形式,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类型划分。这五个概念处于不同抽象层次, 属于不同范畴, 彼此之间很难建立起清晰的逻辑联系。更重要的是, 这五个概念之间存在着相当多的共同内涵, 社会组织内部既有义务与期望、权威关系, 还有有效规范、信息网络; 权威关系中也有义务与期望;规范的运作也有赖于权威关系等。连科尔曼自己在论述社会组织这种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依性质划分, 此种社会资本的形式可能为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以及权威关系”。这种类型划分不但不能把社会资本的概念进一步明晰化, 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总体看来, 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为各个学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解释范式, 是一个相当有发展潜力的理论生长点。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强调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的社会中, 社会资本理论必将成为我们更加深入地解析中国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方式的重要分析框架。但是其理论仍显得过于粗糙而缺乏严密性。笔者认为,在以后的社会资本研究中, 应将理论推演与经验研究结合起来, 在对社会资本进行纯粹的理论上的批判和完善的同时, 进一步深入的经验研究也必将促进社会资本理论的创新、丰富和发展。这有待于后继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