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在社会网络中所拥有的资源和关系,包括信任、互助、合作等社会关系。
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社会网络对于个体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影响,而社会网络又构成了社会资本的核心组成部分。
社会资本理论源于经济学,但其重要性逐渐被社会学家所认识和探索。
社会资本理论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科学在研究社会关系上的倾向,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社会学研究在向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等领域有所拓展。
社会资本理论探索的是社会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而社会网络在不同的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经济领域,社会网络可以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在政治领域,社会网络可以推动政策制定和施行,提高政治参与度和公民意识;在社会领域,社会网络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互助意识,缓解社会矛盾和问题。
在社会资本理论的背景下,社会网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社会网络的概念包括了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交流和互动方式,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结构。
社会网络的结构和特征对于社会资本的产生、维持和流动具有重要影响。
在社会网络中,个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强关系通常是指关系密切、交流频繁、信任度较高的关系,比如朋友、家人、同事等,这些关系通常较为稳定,可以提供较多的社会支持和资源;而弱关系则指关系不太密切、交流不太频繁、信任度较低的关系,比如熟人、邻居、远房亲戚等,这些关系通常比较松散,但是可以拓展个体的社会网络和资源获取渠道。
社会网络的结构也包括了核心节点、边缘节点、密度和距离等一系列概念。
核心节点通常是指在社会网络中拥有大量强关系和与其他核心节点相连的个体,这些核心节点通常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和影响力;边缘节点则相反,通常是指在社会网络中拥有较少的强关系和相对孤立的个体。
密度是指社会网络中关系的紧密程度,可以用来描述社会网络中各个节点的联系频率和信任度。
距离则是指社会网络中个体之间的地理距离、社会距离、心理距离等因素,对于社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社会资本及其主要理论研究观点综述

社会资本及其主要理论研究观点综述一、本文概述社会资本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所获取的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财富,更涵盖了信任、规范、信息、社会网络等各种非物质资源。
本文旨在综述社会资本的主要理论研究观点,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揭示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核心观点,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首先介绍社会资本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明确社会资本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分别从个体、团体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社会资本的主要理论研究观点。
在个体层面,将重点关注社会资本对个体行为、心理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在团体层面,将分析社会资本对组织、社区和社会网络的作用;在社会层面,将探讨社会资本对社会稳定、发展和治理的意义。
本文将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社会资本的本质和作用,揭示社会资本在不同层面上的重要性和价值,为社会资本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二、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根植于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心理学等。
其核心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他将其定义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
布尔迪厄强调了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社会结构以及文化资本之间的紧密联系。
继布尔迪厄之后,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进一步发展了社会资本理论。
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存在于人际关系结构中的资源,这些资源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所组成,它们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
科尔曼强调了社会资本对于集体行动和公共事物治理的重要性。
社区工作理论知识

社区工作理论知识
社区工作是一项涉及社区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变革的实践领域。
了解社区工作理论知识对于专业人士在实施社区工作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区工作理论知识:
1. 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是指社区中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及
通过这些网络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资源共享。
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区的发展和成功与社会资本的积累和有效利用密切相关。
2. 社会正义理论:社会正义理论强调公平和平等,致力于消除
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社区工作可以通过促进社会正义来增强
社区的凝聚力和发展。
3. 社区动力学:社区动力学研究社区中的力量和资源,并探索
如何激发社区的参与和动力以实现积极变革。
了解社区动力学的原
理和实践可以帮助社区工作者更好地推动社区发展。
4. 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社区工作的核心原则之一。
它指的是
促进居民参与决策、规划和实施社区项目的过程。
通过提供资源和
赋权,社区参与可以增加居民的信任感和责任感,促进社区的可持
续发展。
5. 综合服务模型:综合服务模型是一种社区工作方法,它通过
整合不同领域的服务和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综合服务模型旨在解决社区中的多重问题,并促进社区的整体发展。
这些社区工作理论知识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专业人士了解社
区工作的核心概念和原则,并指导他们在实践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通过掌握这些理论知识,社区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社区的需求和
挑战,并为社区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十三章-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PPT优质课件

二、集体论的社会资本理论
普特南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可以看作是科 尔曼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的进一步 展开。在其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独自打 保龄球》中,普特南论述了社会资本的本 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
三、行动论的社会资本理论
林南从个体行动立场出发研究社会资本, 他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资本是个体 为了在嵌入性资源中获取回报,通过工具 行动和表达行动而在社会关系中的投资 (investment)。”
.
三、理性选择与社会结构
从微观层面出发,林南首先讨论了理性选 择问题。在林南看来,理性选择实质是行 动者如何以最小的支付获得最大的收获, 换句话说,理性选择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失去最小,获得最大。
.
四、制度场与社会资本流
林南关于制度场(institutional field)的 讨论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制度场是林南把 社会资本放到一个开放的社会网络关系中 考察而形成的一个新概念,他这样解释制 度场:当组织和个体受到一组相似的制度 支配时,可以称之为存在于某个制度场之 中。
.
第三节 互动论基础上的理论构架
一、资源、结构和行动的概念界定
资源是林南社会资本概念的核心。在林南的社 会资本概念中,资源概念的外延十分丰富。就资 源的归属而言,既包括个人的资源也包括集体的 资源;就资源的存在形态而言,既包括土地、房 屋、牲畜、汽车和货币等物质财产,也包括教 育、会员、声望、荣誉、信任和组织头衔等象征 性资源。
第十三章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
第一节 阶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第二节 关系论、集体论与行动论 第三节 互动论基础上的理论构架 第四节 面对中国社会的社会资本研究
.
第一节 阶级资本、人力资本和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是一种对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分析的理论。
根据社会资本理论,个体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建立起社会联系、获得社会资源并积累社会能量。
社会资本的概念社会资本是指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资源和能力。
在社会资本理论中,社会资本涵盖了包括亲情、友情、邻里关系、组织关系等各种社会网络和社会连接。
这些社会联系不仅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地位和身心健康,还会对经济和社会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社会资本的作用社会资本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社会资本有助于个体获取信息和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在一个拥有强大社会资本的社会中,个体更易获得新的机会和资源,更容易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其次,社会资本还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运作效率。
通过社会资本的传递和共享,社会可以更快速地解决困难和挑战,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发展。
社会资本的类型根据社会资本的来源和形式,可以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两种类型。
结构性社会资本结构性社会资本是指个体通过参与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形成的资源和能力。
这种社会资本在组织或社会团体的结构性架构中得到体现,如社会网络、社会规范、社会信任等。
认知性社会资本认知性社会资本是指通过个体的认知和感知形成的资源和能力。
这种社会资本更关注于个体对于社会规范、信任、团结等社会氛围的理解和认知,以及通过这种认知形成的社会资源。
社会资本的重要性社会资本是一个强调社会关系和联系的理论。
社会资本的积累和传递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提高社会的整体运作效率。
因此,研究和理解社会资本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福祉具有重要价值。
结语社会资本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社会中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资本的形成、作用和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平衡发展和持续进步。
希望各界能够进一步关注和探讨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社会资本理论演进

实践经验
01
农村经济发展
社会资本理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促进村民参与、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了农村经济的
生产力和效率。
02
社区建设
社会资本理论在社区建设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培养社区领袖等方式,推动了社区的和谐稳
03
社会资本理论在各领 域的应用
经济领域
总结词
社会资本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主要关注社会网络、信任、社会规范等社会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详细描述
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网络、信任和社会规范等社会因素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例如,社会网 络可以促进信息流动和资源共享,提高生产效率;信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社会规范 可以约束个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总结词
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能够促进资源流 动和知识共享,降低交易成本。
详细描述
社会资本通过促进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合作,提高生产 要素的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发展。例如,社会资本能 够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加速人才和技术的流 动,提高企业和地区的竞争力。
案例四:社会资本与教育发展研究
总结词
研究展望
完善概念体系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和统一社会资本理论的概念,建立更为 清晰和准确的理论框架。
创新研究方法
针对社会资本理论的量化难题,可以尝试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如计 算社会科学等方法,以更准确地衡量和评估社会资本的影响。
拓展研究领域
社会资本理论可以进一步拓展到不同领域的研究,如政治学、经济学 、管理学等,以揭示其在不同领域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领域
总结词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目录[隐藏]社会资本理论的概述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社会资本理论的解释力社会资本理论的困境社会资本理论(Social capital theory)[编辑本段]社会资本理论的概述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组织理论以及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一个概念,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所谓社会资本,一般是指个人在一种组织结构中,利用自己特殊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能力。
一般就是指个人的亲戚、朋友、同学、老乡等关系,一个人能从这些关系中获取得利益越高,那么他的社会资本就越高。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前沿和焦点问题,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学科都从学科的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研究,以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社会资本甚至被西方国家的决策圈看成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思路,即所谓的“第三条道路”。
国内学者也对社会资本理论做了深入研究,虽然社会资本理论有强大的解释力,但是社会资本理论也有其局限和困境。
[编辑本段]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关于社会资本理论,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
布迪厄是第一位在社会学领域对社会资本进行初步分析的学者;科尔曼对社会资本做了较系统的分析;帕特南从政治的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研究。
本文将遵循上述思路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探讨。
1.布迪厄对社会资本的先驱性研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其关系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场域” 和“资本” 概念。
“场域是以各种社会关系连接起来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社会场合或社会领域⋯⋯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
”⋯场域是由不同的社会要素连接而成的,社会不同要素通过占有不同位置而在场域中存在和发挥作用。
场域就像一张社会之网,位置可以被看成是网上的纽结。
位置是人们形成社会关系的前提,“社会成员和社会团体因占有不同的位置而获得不同的社会资源和权利。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

四、社会资本
暂且不论关于社会资本概念界定的分歧, 在一般的意义上,林南关于社会资本的这 个定义表达了他同科尔曼、普特南和布迪 厄等人的共识:“社会资本是嵌入社会网 络关系中的可以带来回报的资源投资。”
第二节 关系论、集体论与行动论
一、关系论的社会资本理论
科尔曼从关系出发开展社会资本研究,他 对社会资本做了这样的解释:“社会资本 的形成,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有 利于行动的方式而改变。
第十三章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
第一节 阶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架 第四节 面对中国社会的社会资本研究
第一节 阶级资本、人力资本和 社会资本
林南认为研究社会资本是为人类科学地认 识自身做出的努力,不同时代和从不同立 场对资本问题开展的研究是人类对社会资 本认识的不同环节,后来的研究只有在重 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累积性地提出问题 和回答问题才能推进学术前进,并且坚持 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第三节 互动论基础上的理论构架
一、资源、结构和行动的概念界定
资源是林南社会资本概念的核心。在林南的社 会资本概念中,资源概念的外延十分丰富。就资 源的归属而言,既包括个人的资源也包括集体的 资源;就资源的存在形态而言,既包括土地、房 屋、牲畜、汽车和货币等物质财产,也包括教 育、会员、声望、荣誉、信任和组织头衔等象征 性资源。
➢ 3.如何理解与评价林南在互动论基础上的 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贡献?
➢ 4.为什么说社会资本研究在中国具有更加 广阔的扩展空间?
二、理论假设与基本命题
林南提出了四个理论假设(postulate)。 (1)结构假设(the structural postulate) (2)互动假设(the interaction postulate) (3)网络假设(the network postulate) (4)行动假设(the action postulat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社会参与与民主政治
• 帕特南指出,公民对于公共事物的参与有助 于产生自发的社会网络组织及成员间的信任 和规范,这是市民社会生存所依赖的社会资 本。其他一些学者研究表明,“以社会参与 行为和自愿连属组织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是市 民社会的基石,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社会参与 和自愿组织活动更为积极地参与社会政治生 活和公共事务⋯⋯而且可在自发形成的组织 活动中自然体验到民主的程序和实质。”
社会资本不是一个单一体,而是有许多种,彼此间有两个共同 处:他们都包括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而且有利于处在统一结 构中得个人的某些行动。和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也 是生产性的,使某些目的的实现成为可能,而在缺少它的时候, 这些目的不会实现。
指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他们能通过推动 和协调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 和人力资本的收益。当厂商、同行和顾客都能够以一种信任、 合作与承诺的精神来把其特有的技能和财力结合起来时,就能 得到更多的报酬并提高生产率。
• 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社会网络和社会组织中的 能够为拥有它的主体带来收益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是一种潜在性的,对外体现为一种 社会关系。
• 托马斯·福特·布朗用系统主义的观点指出:“在社会资本 系统中,要素是构成社会网络的个体自我。系统的结构是 联结自我的关系类型。”于是,社会资本按照不同的层次, 也就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
• 虽然社会资本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但社会资本理论也 有其自身无法解决的困境。
•
1.外部困境:现代越来越个体化的社会使得社会资本
的形成愈加困难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行
为越来越理性化(功利化),使得人际关系趋于淡漠,人们之
间的各种关系大都建立在能否体、社会、国家的利益就难以得到保障。宏
•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成为学界 关注的前沿和焦点问题,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学科 都从学科的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研究,以用来解释 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皮埃尔·布迪厄 詹姆斯·科尔曼 罗伯特·帕特南 林南 伯特
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 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这一网络为大家所共同熟悉和公认, 而且或多或少是被制度化的。换句话说,这一网络是同某个团 体的会员制相联系的。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会 员提供支持,提供为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
• 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是一种嵌入结构的观点,它所论及的 是社会资本在其中运作的网络和组织是如何嵌入到更大的 政治经济或文化、规范体系中去的。于是宏观社会环境、 制度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等 便构成了社会资本的内容。
• 社会资本理论的解释力
• 所渭解释力指社会理论对社会现象解释的科 学性与准确性,目前社会资本的研究与应用 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 1.经济与社会发展
• 纳克等人对社会资本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 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发现一个国家的 国民对他人的信任程度越高,国家的国民规 范越明确,则该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 越高,三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
• 2.企业的发展
• 卜长莉在其《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一书中 就社会资本与企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认为企业的网络联系可分为内部网络和外部 网络。内部网络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之 间的联系;外部网络主要指企业与其他机构 之间的联系。“网络这一关系性的社会资本 是企业发展的条件⋯⋯员工之间、企业之间 的信任可以提高参与合作的企业内部与企业 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质量,影响合作的结 构。” 。也就是说,信任的程度能影响企的
社会资本是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 得流动的资源,是个人通过涉取镶嵌性资源以增强工具性行动 或情感性行动中得期望回报而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投资。
你可以通过朋友、伙伴和一些更管饭的社会接触以获得机会使 用你的金融和人力资本。
世界银行
一个社会的社会资本包括组织机构、关系、态度与价值观念, 它们只配人们之间的行为,并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资本理论
•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等多 个学科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一个概念,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
• “社会资本”概念最早出现在莱达·哈尼范(Lyda Judson Hanifan)的文章《农村学校社区中心》 (1916)中。
• 哈尼范认为,能使房屋、私人财产、金钱等有形资产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体现更大价值的东西是“社会资 本”,即善良愿望、友谊、同情心和社会交往。
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就难以实现。
•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由原来联系较为紧密的血缘集体
中,正在转移到高度集中化的和越来越城市化的国家集体
中。随着这种转移,单个人就越来越脱离了原先密切的、
地域性的血缘和庇护群体。在庞大的、高度集中和不断城
市化的国家里,单个人在越来越高的程度上依靠自己谋生
• 布朗指出微观社会资本是一种嵌入自我的观点,是个人融 入网络的产物,它以关系的形式存在,地缘关系、血缘关 系、亲缘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等等构成 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
• 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是一种结构的观点,强调的是个人之 间的关系网络的模式和特征。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主要是 以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组织惯例、习俗、规则等形式存 在,强调个人、企业、社区、团体等引起在社会结构中所 处的特定位置引起的对资源的可获得性。
• 当我们考察“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历史时, 会发现它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网” (Social Network)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社 会网(又称社会网络)是一个结构概念,它 可以定义为一个由某些个体(个人、组织等) 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而整 个社会则是一个由相互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构 成的大系统(阮丹青等,1990)。社会网研 究的重点之一就是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受 到各种外在社会关系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