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艺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影艺术价值
皮影艺术源于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
由皮影艺术构成的文化氛围,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国。皮影戏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戏剧艺术,它自13世纪先后传入亚欧各国到现在,都一直受到外国人的喜爱。
在国内,有《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等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皮影戏音乐,是在不同地区分别融汇当地民族器乐、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唱腔丰富,韵律优美,板式灵活多变,在我国音乐领域里自成一体。
皮影戏的影人造型,融有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装束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髓。展示了我国民间皮影极高的艺术价值。
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皮影发源地,至今仍然有民间艺人在传承着这一古老的艺术。关中皮影的雕刻精细,人物造型多样、逼真,具有极高的艺
术欣赏价值,是装饰家居的首选之一。
皮影艺术的价值体现
○ 穆建朝
皮影艺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一种传扬民族风俗文化、体现人们精神生活的独特艺术形式。它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起源于汉武帝时期,成熟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戏剧理论家齐如山认为,皮影艺术发祥于陕西、山西、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尤其以陕西最具代表性。传至明清时代,河北滦州皮影异军突起,进而形成了皮影艺术的东、西两大主体派系;西部以陕西为代表的皮影,人物造型精细秀丽,对生、旦采用阳刻空脸,身条纤瘦,莲指修长,其脸形为高额头、直鼻梁、点红小口,细眉细眼,面容轮廓线不涂色,人物的长须长发常是用真头发贴上去的,男角靴底是前脚平后脚翘,带有动感。而以河北为代表的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传统皮影,人物造型淳朴粗犷而不失典雅,人物身条浑厚,手指若伸若握抽象简洁,生、旦阳刻空脸的脸形为6字形通大鼻,红唇尖翘,环眉凤眼,面容轮廓线着黑色,于幕前观看十分清晰透亮。其他地域的皮影造型也各不相同,有的古朴,也有的追求写实。
虽说皮影艺术有地域性的风格差异,但其艺术价值的体现却是一致的,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整个的创作过程中。
皮影艺术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制作活动,它体现在两个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方面:一是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观察、总结和审美认识;二是运用物质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表现出来,使其物质化、可观化,加上在舞台上的表演,皮影艺术价值的体现就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皮影艺术创作中的构思活动阶段。艺术创作都是一样的,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艺术创作的构思活动是一种天才的表现,有人认为是直觉、灵感、潜意识的表现等,但这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从生活中提炼出来,最终还要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这一阶段其实主要是编剧也就是创作者,经过对生活的长期体验和敏锐的观察,把美的素材总结起来,在内心酝酿和孕育,形成审美的意象,完成文字部分的创作活动过程,这是皮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也是皮影艺术价值的最初体现。
第二个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延伸和发展,是美术工作者通过前期的构思活动在内心形成的审美意象,用物质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这种审美意象表现出来,实际上就是由精神活动到生产制作活动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繁琐和复杂的,要进行造型的设计、绘制图
纸、雕刻(包括处理皮子、刀刻、上色等几十道工序),最终完成审美意象的实物再现,这在皮影艺术创作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关键、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好坏,不但影响构思活动产生的审美意象的再现和完善程度,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皮影艺术创作的成功与否。因而在皮影艺术创作过程中,要尽善尽美地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创作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这是皮影艺术价值的实物体现。
第三个阶段就是用表演的形式将第一阶段的构思、立意表现出来,它是借助第二阶段制作出来的艺术实物来传达和表现的,是前两个阶段的延续和发展,是皮影艺术价值的视觉体现。
这三个阶段在皮影创作过程中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进而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相对完整的创作过程。
综上所述,皮影艺术价值完美的体现应该是:首先由对生活的审美认识上升到审美再现,最后再运用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在制作成实物的皮影艺术作品上。通俗一点说就是:以丰富的生活感受为起点,经过精神思想的创造活动到实物作品的传达活动,最终体现为综合艺术形态的视觉艺术作品。
中国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利用灯光将平面偶人的表演投射到白色布幕上的一种戏剧形式。皮影戏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唱腔就是从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
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属于中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形象、夸张、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皮影戏中,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西厢记、牛郎织女、杨家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后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白毛女、刘胡兰、红灯记等等。
中国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它利用幕影原理,将表演的影子与音乐伴凑和说唱配音联合运用最早的一种视影艺术。国际电影史理论界公认,皮影戏艺术是后来发明电影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