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格障碍是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的产物。
一、心理健康概述
⑥性偏差 ▪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
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 难等,一般不属性心理障碍。但对这些不适应行为, 应给予有效的干预。 ▪ ⑦进食障碍 ▪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 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 凡是由于患者厌恶进食而导致正常体重骤然下降25% 者,即被视做厌食症的症状。
一、心理健康概述
⑤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 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 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人格障碍有许多类型,依 赖型人格障碍者有被动的生活取向,不能决策和 接受责任,有自我否定的倾向;反社会型人格障 碍者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 与关心,二是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
简答
一、心理健康概述
(一)概念
▪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宣言中指出,健 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1989 年,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 内容以使其更全面。
▪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 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 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 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 能。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评价目标: 1.识记心理健康、心理评估、心理辅导等概念。 2.理解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 辅导的一般目标。 3.结合实际说明行为改变的几种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 概念与标准
选择、填空
心理健康 教育的意义
常见问题
心理辅导 及其目标
行为改 变方法
简答 选择、简答
A.健康的生活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环境 D.健康的心理
▪ 6.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
▪ 7.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 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 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 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
一、心理健康概述
(二)心理健康标准 ▪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可以归纳出
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 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 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 ③自我调控能力。 ▪ 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 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 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一、心理健康概述
▪ 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 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三、心理辅导
▪ 2.心理辅导:
▪ 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 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 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 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 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 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3.肯定性训练
▪ 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 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 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 为。
▪ 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请求;② 拒绝;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 行为演练的3种方法可以记成:“系统脱敏法肯 定能使全身放松”。
3.行为塑造法
▪ 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 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有时候我们所期望的行为在某 学生身上很少出现或很少完整地出现。此时我们可以 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行为的出现。 例如,有人曾用行为塑造法让一个缄默无语的孩子开 口说话。
4.示范法
▪ 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 学习的重要方式。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替代 强化的含义是:当事人(学习者)因榜样受强化而使自 己也间接受到强化。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 几种情况:辅导教师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 录像,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
▪ 3、心理辅导目标: ▪ ①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基本目标 ▪ ②寻求发展——高级目标。
三、心理辅导
(一)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 1.强化法 ▪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
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例 如,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 勇气向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 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 行为方式。 ▪ 2.代币奖励法 ▪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 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 后,我们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 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使奖励 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代币不会像原始 强化物那样产生“饱”现象而使强化失效。
▪ 以上6点可以记成:“用自我惩罚来强化代币示范行为”。
三、心理辅导
(二)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
▪ 全身松弛法,或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 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 安、焦虑和气愤。
2.系统脱敏法
▪ 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 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 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 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如,一个学生过分 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选看猫的照片、谈论猫、或让 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 让他摸猫、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就是“脱 敏”。
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 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 复检查(门是否上锁)、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 强迫症状。
一、心理健康概述
④恐怖症 ▪ 特征:小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多见,包括与异性
交往的恐怖。患有社交恐怖症的人害怕在社交场 合讲话(在会场上讲演、在公共场合进餐时交谈), 担心自己会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 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 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5.惩罚法
▪ 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处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 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 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消一个愉快刺激。
6.自我控制法
▪ 自我控制则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 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从理 论指导来说,它是一种经过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善过的行为 改变技术。其好处是:强调当事人(学生)个人责任感,增 加了改善行为的练习时间。
A.自我控制训练 B.肯定性训练
C.自我强化训练 D.自我监督训练
▪ 3.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怖症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 )。
A.斯金纳
B.沃尔朴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 4.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 5.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建立 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 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补充练习
▪ 1.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
A.行为矫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 2.通过角色训练增强自信心,然后将所学得的应对方式应 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行为演练方式称之为( )。
▪ 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填空、选择) ①焦虑症 ▪ 焦虑症的特征是: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
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作过度反应,难以做决定。 在躯体症状方面,有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 性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学生中常 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一、心理健康概述
②抑郁症
三、心理辅导
(三)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 艾里斯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 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 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 一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 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 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 我们的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
▪ 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积极的)心理 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个人 潜能,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 和创造性的活动,追求高层次需要满足,追求生 活的意义。
▪ 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 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
评价问题。
一、心理健康概述
▪ 一、心理健康概述
▪ ⑧睡眠障碍
▪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 梦魇等。失眠可能由压力事件、脑力或体力劳动 过度引起,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生物。夜惊可能 与儿童发育阶段精神功能暂时失调有关。梦魇与 学生日间情绪压力有关。
▪ 八种常见心理疾病可以记成故事:一个有人格 障碍与人格缺陷的高三同性恋(性偏差) 学生由于考试焦虑,导致进食困难和睡眠 障碍,心情抑郁,强迫他人,恐怖极了。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 8.简述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一、心理健康概述
(四)心理健康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二、心理评估
(一)概念 ▪ 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
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 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二)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疾病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对当事人心理疾病的有无以及心 理疾病的类别进行诊断。 ◆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了解健康状态下的心智能力及自 我实现的倾向。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关注的是人的潜能、 人的价值实现的程度,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程度,在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受到高度重视。 (三)心理评估的意义 1.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二、心理评估
(四)常用方法: 1.心理测验 2.评估性会谈(技术:①倾听、②鼓励、③询问、
④反映、⑤澄清、⑥面质) 3.其他方法:观察法、自述法
三、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 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 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 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 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 ⑥小组辅导
▪ 抑郁症的特征: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 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 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 希望。三是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四是躯体上疲劳、 失眠、食欲不振等。
▪ ③强迫症 ▪ 特征: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