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③动静结合主要有以静写动、以动写静、 以动衬静等手法。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 相关。 • ④虚实,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 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 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所感。虚实相生, 相辅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 更能准确传情达意。
• ⑤白描就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 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 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 貌。 • ⑥工笔是指对事物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 彩地描绘。 • ⑦细节是指塑造人物形象,多着重刻画人 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从而使人 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
• (1)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后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抒情手法
手法简介
直接抒情
直接对有关的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
把诗人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 借景抒情 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间 接 抒 情
情景交融 诗句因情布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 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 • 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 • 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 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 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 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一些常用表现手法阐释: (1)对比 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 情进行比较,可以使被比较的对象区别得更加鲜明, 可以让美的更美,丑的更丑。实质上,对比在具体的 语言环境中,既可以是一种修辞格,又可以理解为一 种表现手法(或写作手法)。
(2)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 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 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达到言简 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 表现力和感染力。
(5)比兴 比即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6)联想、想象 联想是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 很多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的思维活 动;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 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7)小中见大 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 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 过“小事”“小物”“小景”来窥见 大境界、大主题。
3.分析鉴赏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 效果 • 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采用比喻、 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 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对比、设问、反 问等手法来突出作品的主旨;采用通感、 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 作品中字句更为精巧。考查修辞手法及其 表达效果,是近几年高考的次重点和次热 点。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问 题。
• 采桑子 • 欧阳修 •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 老去光阴速可惊。 •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 犹似当年醉里声。
(1)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 ①“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 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处境的顺利, 心情的愉悦。(从衬托角度来谈亦可) • ②前后对比的手法。用十年前的愉悦心情 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突 出如今的悲凉况味。
表达作用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
从形式上使作品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
内容上使作品意义集中含蓄。
设问
用问题引入,牵动全篇,承上启下,深化
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
气,表达强烈感情。
4.分析鉴赏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 效果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 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联想、烘托渲 染、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怀 或借古讽今、虚实相生、比兴寄托、 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等)、对 比、象征等。考查表现手法的使用及 分析这些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是近 几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 宁静闲适的暮春晚村图景,表 达了作者对闲适的田园生活赞 美向往之情。
(2)本诗在写景上极有特色,请从表达技 巧角度任选两个方面加以赏析。
• ①炼字。作者用“满”字写出春山春水春草的美 丽,春草茂盛,春水澄澈,春山柔美,春草春山 倒映在春水中,清晰可见,浑然一体,别有趣味; “横”字准确传神地写出牧童娴熟的牧牛技巧和 聪明活泼的性格。②动静结合。作者先写静景后 写动景,景物层次分明,有机结合,完整地构成 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③以动衬静。牧笛 的短笛衬托出晚村的幽静。④比拟。“衔”用比 拟手法写出日落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⑤ 情景交融。诗中情与景高度统一,水乳交融,诗 中的每一处景物都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 赞美向往。
Leabharlann Baidu
2.分析鉴赏诗歌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抒情手 法、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 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 写、议论和抒情。所谓记叙,是叙述人物 经历、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描写,是 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 和情态;议论,是对景物、事件以及相关 的人物命运的态度和评价;抒情,是抒发 和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 主观感情。其中抒情和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古典诗歌的结构,是体现诗歌形式之美、 反映社会内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 重要手段。常见的结构特点有:铺垫、 伏笔、过渡、照应、开门见山、逐层 拓展、卒章显志、起承转合等。
• (1)铺垫就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 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 染的技法。
• (2)伏笔是在诗歌(或文章)的故事发生 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 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程 度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 巧。
几种常考的修辞手法,其作用如下:
• 夸张:增强表达效果,引起读者丰富的想 象和强烈的共鸣。 • 拟人:把物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 意更加丰富。 • 对比: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 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分得更加鲜明。 •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 以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
修辞手法 借代
• 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 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 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3.(2011· 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问题。
• 晓至湖①上 [清] 厉鹗 •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鉴赏古代诗歌之表达技巧
1.(2011· 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 成(1)~(2)题。
蝶恋花· 出塞
[清] 纳兰性德
•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 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 枫树。 •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 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 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 (选自《清诗选》)
•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
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 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 等; 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 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 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 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 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 致的深阔。 • 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 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 或层次分明),意境深刻、淡雅(或幽静、清 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4.(2011· 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 要求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 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 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 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清 明① 黄庭坚
•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 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 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 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 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 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 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 • 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 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的一种 无奈的超脱。
方法突破
1.分析鉴赏诗歌的结构特点(艺术 构思)
• 总领全词,点明主 旨;议论开篇;奠 定感情基调。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 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 全诗的抒情效果。 • 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 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 的孤寂、惆怅之情。
2.(2011·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 答问题。
(2)概括两首诗各自表达的思想感情。
• 前一首:孤寂的离别情绪。 • 后一首:表现自己襟怀坦荡,对朝 廷忠心耿耿,绝不谄媚。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 题目。
• 村 晚 • 雷震
•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本诗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3)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 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 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 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两种。
(4)象征 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 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 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 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 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 来。
•课后强化作业
• 1.阅读下列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夏 日 • 寇准 •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 日暮长廊闻燕语,清寒微雨麦秋时。 • 客中初夏① • 司马光 •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 [注]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变法, 司马光竭力反对,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 哲宗即位后始回京任职。这首诗作于退居洛阳期 间。
(1)两首诗都写夏日,请指出两首诗都运 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 明;后一首还运用了哪种不同于前一首 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 借景抒情,前一首借深院、垂柳、夕阳、 燕语等景物表现感情,后一首借晴好天气 和葵花等景物抒情;后一首还使用了比喻 手法(托物言志)来抒情,将“柳絮”比作投 机小人,将“葵花”比作自己,言在此意 在彼。
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 托物言志 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 的色彩。 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借古讽今 借历史上的人或事件来讽喻当朝。
• (2)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手法,主要是鉴 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白描、工笔、细节等。 • ①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 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加艺术效果。 • ②烘托就是“烘云托月”,借描绘别的事 物以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正 衬和反衬两种。
• (3)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 一首诗歌一般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 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 应;后面要照应的话,前面得先有个交待。 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 握全诗的脉络。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 清晰、结构紧凑。照应的种类:首尾照应 (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 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待 的照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