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河中石兽》(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河中石兽》(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2. 积累文言词汇,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

借助注释,掌握文言字词的意思和用法,关注古今词义的异同,熟悉课文的故事,从中体验作者对僧人、讲学家的批评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2.积累文言词汇,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作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库全书》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称赞《四库全书》说:“嘉惠学林,功在千秋。”可见《四库全书》的重要意义。那么,你们知道《四库全书》说谁主持编撰的吗对,就是清代政治家、文学家纪昀。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河中石兽》。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2. 积累文言词汇,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的能力。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说说你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介绍作者

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2.《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3.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河干(gān)曳(yè)棹(zhào)柿(fèi)

[

暴涨(zhǎng)圮(pǐ)募(mù)欤(yù)

铁钯(pá)湮(yān)啮(niè)溯(sù)

四、课堂活动过程

活动一:听读课文,感受经典魅力

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课文录音,然后反复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和神态。

根据文意给课文划分停顿节奏。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ɡ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

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xué)。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 ì)断/欤(yú)

活动二: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临:靠近。河干:河岸。干,水边,河岸。

山门:佛寺的外门。圮:倒塌。

并:一起。沉焉:沉没在这条河里。焉,于此,在那里。

阅:经过,经历。求:寻找。

竟:终了,最后。棹数小舟:划着几只小船。棹,划(船)。

曳:拖。设帐:设馆教书。

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

尔辈,你们这些人。究,研究、探求。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是非木杮:这不是木片。是,这。木杮,削下的木片。

岂能:怎么能。为:被。

暴涨:洪水。湮:埋没。

颠:颠倒,错乱。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

<

众服为确论: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盖:因为。

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坎穴:坑洞。

倒掷:倾倒。如是:像这样。

不已:不停止。已:停止。遂:于是。

溯(sù)流:逆流。固:固然。

如:依照,按照。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但:只,仅仅。欤:表反问的句末语气词。

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

2.理解古今异义

(1)一寺临河干中

(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与湿相对。)

(2)阅十余岁

(阅——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岁——古义:年。今义:年龄。)

(3)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指物理学,一门学科。)%

(4)是非木杮

(是——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

(5)渐沉渐深耳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6)转转不已

(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7)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但——古义:只。今义:但是。)

(8)、

(9)盖石性坚重中

(盖——古义“发语词。今义:遮住。)

3.理解词类活用

(1)棹数小舟。

棹:名词活用作动词,划船。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暴涨:动词活用作名词,河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