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形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形象分析
摘要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艺术魅力在世界上经久不衰,先不说其整体价值,单论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就已具备长远的、深刻的思考价值,其中孙悟空的足智多谋、积极乐观、勇敢无畏、至情至性、嫉恶如仇;同时又是一个蔑视皇权和等级制度而又追求高官的矛盾体、而唐僧则是兼圣僧和凡人形象为一体。一方面表现出严格仁爱、勇敢、坚定;另一方面却呈现出迂腐、是非不明的反面形象,最让人回味无穷的是其矛盾的人格特征:怯懦与勇敢、迂腐与变通、严格与仁爱、坚定与动摇。二者虽然形象上天差地别,性格上矛盾摩擦不断,但又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良的本性和矛盾的双重人格。
关键字:唐僧、孙悟空、形象
目录
摘要.................................................................................I 一、绪论 (3)
二、唐僧的形象分析 (3)
(一)严格仁爱、意志坚定的圣僧形象
(二)充满矛盾的人格特征
三、孙悟空形象分析 (5)
(一)勇于斗争、坚韧不拔、爱憎分明的英雄形象
(二)率性而为、桀骜不驯的个人形象
四、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一、绪论
不可否认,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耀眼的一个形象,而唐僧却实在算不上出彩。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无论是孙悟空,还是唐僧,他们的形象都是十分丰富饱满的。孙悟空虽不凡,却也不乏缺点,唐僧则优缺点刻画得并不明显,但人格的复杂性并不逊色于前者。二者从内容和主线上构成了全书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的核心人物,本文通过个性化的手法用悟空这一个个案形象的展现了一部分人类的追求史,书中的一个个情节都是人类追求史中每一个心路历程的形象展示。《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僧侣、是中国古代历代取经者的形象代表,西游记研究家张锦池先生说唐三藏“似扁型而实圆型,似苍白而实丰满”。“似”的就是表面的现象,也就是人们通常所以为的,而“实”的才是真正的内蕴,也即隐蔽性人格。分析一个角色,应该从“实”处着眼,而不是以“似”时为真。如果我们能够抛开对于唐僧的成见,静下心来仔细玩味书中关于唐僧言行的描写,就不难发现这实在是一个包含丰富,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
二、唐僧的形象分析
(一)、严格仁爱、意志坚定的圣僧形象
1·唐僧的严格仁爱
作为一名虔诚的僧人,三藏基本上是严格按照佛教教义来要求自己的。送到眼前的钱财,他分文不取;投怀送抱的美色,他予以相拒;每一个生命,他都以慈悲宽恕来对待。除了守戒,在日常生活中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并不松懈。为了早日取到真经,他会在四更天就早起行路;宁可忍着饥饿也不肯吃别人有用的饭菜;当徒弟们已睡下后,他还要温习经文,挑灯夜读。就生活作风各方面来说,唐僧不失为一位严于律己的君子。
对自己的徒弟,三藏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他与悟空的几次分歧,虽然被人们无一例外地归罪与他,但那基本都是因为在对待妖邪的问题上这位大徒弟没能秉守佛教信义,并非两人之间的个人恩怨。而在大部分没有冲突的时间里,他对徒弟们主要是保持着一种慈爱关怀的心态。孙悟空刚刚从五行山下脱身出来,身无寸缕,他将自己的一件白布小衣给其穿上;虽奉菩萨之命用紧箍咒收服悟空,却“又不忍不舍,复住了口”;当悟空孤胆深入狮驼洞时,他心怀惦念,在洞外“望空祷祝”悟空的平安;当悟空与人斗法佯装身死油锅,八戒只管咒骂受连累时,又是三藏在大难当头之际不忘对这位劳苦功高的徒弟进行祭奠,一番祭词,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将平日隐藏在心底的师徒情谊和盘托出;对经常被耍弄的猪八戒,三藏更是嘱咐悟空“不可只管嘲他”、“你却莫去捉弄他”。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有所不同,唐僧对徒弟们事实上是相当慈和且爱护的。
对自己人如此,对毫不相干的外人,唐僧也备加仁爱。比丘国听得国王要吃小儿心肝,他滴泪大骂“昏君”;风仙郡见三年大旱,他与心不忍,让悟空“与他求一场甘雨”;对遇难的路人,他毫不犹豫地相救,就算知道那张可怜面孔的背后是青面獠牙,他也拗不过心中的良知。他的迂腐皆起因于他的仁爱,如悟空说“师父要善将起来,就没药医”。我们也许可以嘲笑他的迂腐,却没有资格嘲笑他的善良,在人情日渐冷漠的当下,三藏的仁爱更是显得
那么可贵,那么难得。变通之举实在是片面的认识
2·唐僧的意志坚定
意志坚定。唐僧的坚定是取经路能够走完,并最终成功取得真经的先决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取经队伍就会解散,行程会耽搁,甚至放弃。从唐僧怀着西天取经的崇高理想至大唐出发,途经多少艰难险阻,路遇多少妖魔鬼怪,但是,每次九死一生后,他仍然选择往西去。二十六回的五庄观留友,四十八会的陈家庄待客,八十七回的风仙郡宴酬,九十六回的寇员外斋赠,对于长期过着风餐露宿生活的唐僧师徒来说,实是难得的舒适,但这无一能阻挡唐僧西去的脚步。
(二)、充满矛盾的人格特征
1·坚定与动摇
不管孙悟空在取经途中的作用多大,取经集体的核心始终是唐僧,行动的决策者也只能是唐僧。而面对层出不穷的凶险磨难,唐僧又偏偏是最没有抵御力的一个,自身难保的他要领导起取经大业,没有坚定的信仰是不可能的。唐僧的坚定他的坚心形成了汇聚力,“唯其如此,那三个桀骜不驯的徒弟才能一意同行,没有拆散这小小的队取经伍。”①是一根贯穿西行之路的线索,没有这个前提,队伍会溃散,行程会迟缓甚至放弃。在危险袭来时唐僧诚然会表现出软弱的一面,但不应忽视每次九死一生的劫难后他的选择仍然是坚定的往西去。即使已落入妖魔手里的三藏,一面“眼中流泪”,一面心中想的还是“早赴灵山”。威武不能屈,富贵同样不能淫,如果说唐僧的坚定体现了他的佛性,那么他的动摇就体现了他的人性。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复杂的形象,所以在坚定中有着偶尔的动摇(用张锦池先生的话说就是“他还是个坐怀心悸的正人君子”)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应该明确的一点是,怯懦不等于动摇,动摇不是因为危险而反应的畏惧,而是由人性而生出的徘徊。和尚也有人性,作者很明白这一点,并清楚地点出过“情欲原因总一般,有情有欲自如然”。胆怯的时候很多,而动摇对于三藏来说则比较鲜见,主要是在涉及男女关系的几次考验中。事实证明,面对爱欲,三藏并非“禅心已作沾泥絮”,而是要么不知所措,狼狈不堪,要么紧紧念着取经大业,强迫自己定性,其集中表现为女儿国招婚。
从表面上看,三藏对于女王招婚的态度仍是与其他一样地拒绝。可是只要就近取法,对照他在女儿国与紧随其后的琵琶洞中的表现,差别就可一目了然了。在琵琶洞时的唐僧是“面黄唇白,眼红泪滴”,在女儿国中却是“耳红面赤”、“似醉如痴”,差别何其大也!耐人寻味的是迎阳驿太师提亲之际,三藏的反应却不是当即回绝,而是“低头不语”。悟空征求他的意见,他也不像其余时候般一口否决,而是一句毫无主张的“凭你怎么说好?”这一句使人体会到他内心的挣扎与犹豫,已是乱了分寸。每当笔者读至此处,都不由深深叹息这位长老此刻矛盾徘徊的心境,这一次的危难不是外界的妖怪,而是自己的心魔,这次徒弟们也无法帮他,要克服心魔,唯有依靠自己。更加细微的一处对比就是三藏在琵琶洞中咬牙说出一句:“我宁死也不肯如此!”而在女儿国中说的是:“死也不敢如此!”对女妖他是“不肯”,对女王他是“不敢”,虽差一字,而别已千里。研究《红楼梦》者常从只言片语中见角色心性,对于《西游记》也应如此,尤其是说话隐晦的唐僧,佛教徒的身份使他出言不得不严谨,而其本质就从这些遮遮掩掩的话语中隐显了出来。从其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而不是孙悟空那样缺少人性的神仙。他有着正常的爱欲,却身担了太重的责任,使得他对眼前的幸福“不敢”领受。
无论如何,当唐僧在女儿国的温柔乡中停留之时,他的“羞答答不敢抬头”、战兢兢立站不住”的反常举止就已把他两难的内心出卖了。在那一刻,他产生了动摇,也就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