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冰川地貌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割成一个个冰块,成群分布称为冰塔林。
它往往已经于冰舌分离。
珠峰绒布冰川的冰塔林
冰塔林是一种罕见的珍稀的景观。在海洋性冰川上不能形成冰 塔林,因为它冰温高、消融快、运动的速度也快,冰塔林是大 自然慢慢地精雕细刻的作品,只有在大陆性冰川上才可能出现 冰塔林,而且还要在中低纬度的地区,高纬度地区的冰川上也 不能形成冰塔林。
冰舌融水
冰舌:山岳冰川离开粒雪盆后的冰体部分,呈舌
状。与消融区大体相当,是冰川作用最活跃的一段。 表面常有冰面流水,冰裂隙,其前端常因冰雪补给 和消融对比的变化而变化,发生冰川的进退。
高大的冰塔林
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的不同,或下 垫面的变化,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
和裂隙,这些纵横相间的裂隙将冰川分
第九章 冰川地貌
冰川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 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 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 体。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 冰雪气候的产物。
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 的必要条件。
目前全球85%的淡水资源以冰川的形式贮存,全球冰川总体积达 2.6 × 107 km3 ,其分布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0%,若全部融化可使 海平面上升 66 m 。它已成为人类开发利用淡水资源的重要对象。同 时尤其是对干旱区的河流而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补给来源起着调节径 流的作用 。
格陵兰东北部夏季积雪 (据约翰•巴克斯特等,1995)
地球上的赤道带与副热带 高压带的气温相差不大,但 降水量差别较大。赤道附近 降水量大、高山降雪也多, 而副热带高压带降水量小、 高山降雪也少,所以赤道附 近的山地雪线高度反较副热 带高压带山地雪线高度低。 如东非的乞力马扎罗山雪线 高度为4570-5425m,而安 第斯山(20-25°S)的雪线高 度却高达6400m。
一是温度:形成多年积 雪要求该地近地面空气温 度长期保持在0℃以下; 气温越高,雪线越高。地 表气温是由赤道向两极降 低,因而雪线分布的总趋 势也有低纬度向高纬度降 低。
富士山雪线
(据约翰•巴克斯特等,1995)
二是降雪量
一般降雪量越多, 雪线越低。如果降雪量 的增加超过融雪量随温 度升高而增长的值,那 么,雪线的位置就可能 出现在近地面空气温度 较偏高的地方。
南坡北坡积雪的差异
天山雪莲1
常见于雪线附近的高山岩缝,冰迹陡岩、砾石坡。
在我国分布于西北部 的高寒山地。是一种 高疗效药用植物。由 于过度采挖,种子发 芽率低,繁殖困难, 生长缓慢,如不采取 有效措施,严加保护, 将有灭绝的危险。
雪 花
2.成冰作用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 冰的过程。
通过粒雪不断被压实或冰融水渗侵再结晶作用,使其密度不断 增大,当密度达到0.9g/cm3 左右时,晶粒间失去透气性和透 水性,成为冰川冰。
冰川冰
冰舌
在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冰体向雪线以下地 区缓慢流动,伸出冰舌,形成冰川。 冰川运动的速度为每年十几到几百米不等(速度 大小主要取决于冰床或冰面坡度与冰川厚度)。
绒布冰塔林 冰塔林中,冰川消融得很厉害
冰塔林
冰川融水
南极
二、冰川的类型
按照冰川的形态和规模,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 大类。 1.大陆冰川:指高纬极地区大面积厚度逾千米的冰体。由于 它的表面中部凸起似盾似盖,所以也称冰盾或冰盖,是不受 地形约束而发育的冰川。习惯上把超过50000km2面积的冰 川才当作冰盖。 主要有:南极冰盖(1380万km2);
雪线的分布高度
化不 示同 意纬
度 冰 冻 圈 高 度 变
南美安第斯山(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雪线高达 6400m(世界最高);阿尔 卑斯山(欧洲中部)降低至 2400 --3200m;而北极则只有100--300m。
雪线的分布高度的 影响因素
一个地方雪线的具体 分布位置取决于以下三方 面因素的影响。
4
1.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就是雪线。
也可以理解为年降雪量大于消融量区与年降雪量小于消融量 区之间的界线就被称为雪线。雪线上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 所以雪线也就是降雪和消融的零平衡线。
珠 穆 朗 玛 峰 的 积 雪
雪线是固态降水的零平衡面,即常年积雪区的下 界。
在雪线处:年降雪量=年消融量; 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年消融量; 雪线以下:年降雪量<年消融量。
冷型成冰:在低温而干燥的
环境下,依赖积累雪的厚度对下 部粒雪产生强大的压力,直至足 以排出粒雪中的空气空隙趋向成 冰川冰。
积雪压实
暖型成冰:
在温度稍高情况下表层粒雪 融化,融雪水下渗贯注于下层 粒雪间隙之中,并以粒雪为核 心又产生新的冻结,促进了粒 雪的成冰过程,它的特点是成 冰速度比较快,冰的气泡少、 密度大、透明度高。
乞力马扎罗山雪线 (据约翰•巴克斯特等,1995)
三是地形
地形对降雪量多寡的影 响,导致迎风坡雪线比 背风坡低,如喜马拉雅 山南坡雪线高度4600m, 北坡为5800-5900m, 而在中纬地区则因向阳 坡融雪较快,所以向阳 坡雪线比背阴坡雪线高, 如天山南坡雪线为 4200m,北坡为 3900m;
我国的冰川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山地带,总面积58650m,各山 系中以昆仑山冰川覆盖面积最大,约占全国的20%;喜马拉雅 山次之,约占19.6%;第三为天山,占18.7%。
一、雪线与成冰作用
冰川分布的高度受雪线的 严格控制。任何地区,如果地 表没有高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 冰川.
雪鄂 西 山 地 月 底 的
格陵兰冰盖(170万km2 )。
南极冰盖1
南极冰盖2
南极大陆的冰盖厚度深达几百至几千米,而 且气候极其寒冷,成冰过程中无融化现象
南极冰盖3
南极冰盖边缘
南极冰山
百度文库
格陵兰冰盖 冰盖占据格陵兰岛81%的面积。它已经冻结了几百万年。 但其解体却可能在数十年或数百年中发生。”
积雪--粒雪过程:雪花晶体经过圆化变成粒雪的过程,一般 粒径<1mm,由固相的重结晶作用、气相的升华、凝华作用 和液相的再冻结作用形成。
积雪 使骸晶的晶角、晶棱消失,凹处被填平,相互合并
形态变圆,最终变为粒雪。
粒雪--冰川冰过程
粒雪中含有贯通孔隙,当其进一步变化,全部孔隙被封闭 后就变成了冰川冰。成冰作用分为冷型和暖型两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