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内一科闫文静
摘要文章概述了颈动脉斑块形成、发展和破裂的病理机制,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的因素,诊断的现状
以及增强斑块稳定性、防止斑块破裂和减少缺血性卒中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缺血性卒中;稳定性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Stability of Carotid Plaque
ABSTRACT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development and rupture of carotid plaques,the relative factors in the stability of carotid plaques,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agnosis,enhancing the stability of carotid plaques,the measures in preventing plaques from rupture an d decreasing the occurrance of ischemic stroke.
KEY WORDS carotid plaques_ ischemic stroke_ stability
近年来,许多学者将目光从颈动脉狭窄导致缺血性卒中转移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不同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上来。大量研究发现,如颈动脉斑块稳定,则单纯的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是良性的。稳定性颈动脉斑块不易破裂导致脑缺血症状,而不稳定性斑块即使不引起严重狭窄,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缺血性卒中或血管性痴呆。因此,研究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机制,提高诊断水平,对防止斑块破裂和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和发展
1.1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是外界环境因素和内在的多基因调控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内皮型NO合酶的错义突变导致NO减少,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使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易感性增加。同时,在致病因素,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一反应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的作用下,引起颈动脉血管内皮慢性炎症性损伤,通透性增加。血浆中增高的LDL通过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在内皮下沉积并进行氧化修饰,加之力学因素的参与,进一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使内皮细胞产生自由基、过度表达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和活性肽,从而介导单核巨噬细胞与血管内皮黏附进入动脉壁,并通过其表面的清道夫受体,大量吞噬沉积的OX —LDL,形成富含泡沫细胞的脂纹。也有学者研究认为,微生物,如肺炎衣原体也参与了这一进程。
1.2 颈动脉斑块的发展
颈动脉斑块的发展是调控基因,如c—Myb高度表达[1、2],诱导泡沫细胞分泌和激活细胞因子,产生复杂的大分子细胞外胶原基质所致。血管内皮下脂质聚积的增加,逐渐形成表面以胶原成分为主的纤维帽包绕,中心富含胆固醇脂质核心的颈动脉斑块。这一过程的最终平衡是由生长因子(多形性第7蛋白酶因子等)和生长抑制因子(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3-5]等)共同决定的。在颈动脉斑块的进展中,一方面平滑肌细胞等产生稳定斑块的细胞外胶原基质成分,促进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生,胶原连接组织产生增加,这些细胞因子和血管肽的受体在新生内皮细胞和斑块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凝血酶原在新生的内膜中活性增加,其受体也在颈动脉斑块组织中呈现高度表达,上述因素增加斑块硬度和纤维帽厚度,促进斑块的稳定。另一方面,由脂质介导的炎症反应导致基质成分降解,伴随脂质的增加,OX—LDL在血管内皮下沉积,引起内皮损伤和过多的淋巴细胞聚集,刺激炎性细胞、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黏附分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6]。在复杂的斑块组织中过度表达的生长因子,其活性很低,平滑肌细胞表现为衰老型,各种因子对衰老的平滑肌细胞的作用是导致细胞凋亡而不是增生,当细胞被迫进人细胞周期,则发生凋亡而不是复制。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关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基本集中于斑块形成、发展的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内皮细胞产生的血管活性物质以及化学成分控制的血管重塑,而对物理因素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的关系研究较少。这使我们陷人了误区,因为动脉内血液循环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力学功能。颈动脉斑块破裂导致的缺血性卒中也属于力学领域。力学研究与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同样重要,但遗憾的是还未被广泛用于评价脑血管功能和疾病。
2 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因素
2.1 内部因素
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纤维帽厚度、纤维帽的炎症和修复过程、偏心脂质核心的大小和坚固性。薄的纤维帽通常充满了富含脂质的泡沫细胞,特别是在偏心斑块的肩部,即脂质坏死中心靠近腔面的左右角,炎性细胞容易从这一部位进入内皮下组织。纤维帽变薄主要与脂质的过度浸润和所承受的血流切应力增加有关。富含脂质的泡沫细胞能够增加斑块的表面张力,吸引单核细胞向内膜下迁移,导致炎性细胞聚集。过多的脂质沉积还可通过促进炎性介质分泌来加剧炎症反应。活化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可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间质胶原酶(MMP—1)和明胶酶(MMP-2),降解纤维帽的主要蛋白连接组织成分即I型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在斑块形成的早期,该酶能促进平滑肌细胞迁移,后期则降低斑块的稳定性,使纤维帽变薄。参与自身免疫反应的T淋巴细胞、其他炎性介质和肿瘤坏死因子等可抑制平滑肌细胞胶原基因的表达,促进平滑肌细胞凋亡,导致泡沫细胞破裂、脂质外溢和软脂质核心的增大,诱导斑块内血栓形成,使斑块稳定性下降。此外,斑块内有无出血、斑块表面是否规则、有无溃疡及溃疡的深度以及斑块的增长速度均是影响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Schminke等[7]对颈动脉斑块连续观察18个月,发现在B超检查中呈显著低回声和表面不规则或有溃疡的斑块增长>20%。斑块破裂使血液与斑块脂质核心中组织因子等致凝物质接触,激活凝血系统从而形成血栓,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缺血性卒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病情与斑块破裂程度即脂质核心是完全暴露或仅有斑块表面溃疡、凝血与红溶状态、有无血管痉挛、血管闭塞程度、闭塞血管是否再通和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等有关。斑块表面破裂血管的愈合及新生血管的出现,是斑块快速进展的主要原因[8]。
2.2 外部因素
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理论中必须考虑力学因素。在吸烟和胆固醇水平较高的西方老年男性中,颈动脉颅外段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在通过颞骨岩部的颈动脉段中则根本不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很明显,动脉壁的张力是形成斑块的重要因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较高也可证实了这一点。但是,也有时张力也是难以解释的,比如颈动脉斑块似乎易于发生在动脉支持结构较差处、动脉反复弯曲处或动脉扩张处(颈动脉分叉)。这些位置都存在斑块形成的切应力因素,有血流紊乱和切应力改变,而斑块产生引起的血流紊乱又进一步刺激了斑块的生长。切应力改变引起斑块形成的机制还不清楚,一些学者认为是脂蛋白易于进人血管壁,一些学者认为是血小板易于沉积到血管壁。而切应力引起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则是公认的因素。过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切应力有关,现在则认为与紊乱血流有关的易变切应力才是主要的发病因素。血管痉挛、管壁张力增高和血流压力梯度对斑块产生切应力,易变切应力不仅是构成斑块类型的重要因素,也是斑块破裂的主要外部因素。易变切应力越明显,斑块中脂质所占的比例也越大。易变切应力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增加,加重纤维帽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降解,从而降低斑块的稳定性。造影发现,斑块破裂易发生于偏心狭窄斑块近心端肩部[9-11],该处血流易变切应力最明显,纤维帽最薄,是炎性细胞聚集处。狭窄程度轻的斑块表面钙化也较轻,胶原基质少,脂质成分多,易发生破裂,多数破裂斑块的管腔狭窄<50%。纤维帽越厚,受到的血流易变切应力越不明显,斑块越不容易破裂。一般认为,斑块内脂质核心占斑块体积的40%以上为软斑块。脂质核心占的成分越大,纤维帽越薄,越易破裂[12,13]。
3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诊断的现状
尽管目前尚未统一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客观诊断标准,但B型超声、MRI影像学检查对斑块稳定性韵分析取得了长足进展。有些实验显示,尽管有些临床生化检查指标,如OX—LDL、白细胞弹性蛋白酶、MMP、CD40配体等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但目前尚无特异性指标。B型超声检查因其无创、简便易行和可重复等优点,成为颈动脉斑块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高分辨率、多功能超声诊断仪的应用,使颈动脉结构更加清晰。因此,B型超声普遍应用于颈动脉斑块形态学的分析。根据斑块回声的一致性和回声强度,使B型超声在诊断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方面有了初步可以参考的指标。有学者认为,B型超声与声学密度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