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9世纪60年代左右,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英、法、美等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沙皇俄国资本主义也有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再加上克里木战争的惨败,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
为避免革命,沙皇被迫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改革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俄国的发展道路仍然困难重重。
二、课程要求
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能说出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创设和图片展示法,指导学生分析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通过材料解读、创设情景和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归纳农奴制改革的指导者、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实质;
通过材料阅读法,指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和性质;
通过学生讨论法,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改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切身的体会,使学生认识到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能让国家变得更和谐。
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改革中应当注重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一分为二的看待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影响。
五、教具准备
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三幅图片——《攻占巴士底狱》《查理一世被处死》《来克星顿的冲突》教师:这是来自于第一单元的三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然后分别用一句较为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
学生回答
教师:英美法三国都选择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革命并不是唯一通向资本主义的方式,今天我们一起进入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去探究俄国的改革之路。
新课讲授:
(一)祸起何方——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多媒体:情景一
我是一个工厂主,我有些烦……
最近厂里招不到足够的工人,经常放假;
昨天到银行申请了贷款,银行叫我慢慢等,因为最近银行自己的钱也不够放贷款;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民太穷了,他们买不起;
最近全国不太平,乌克兰的分厂让农民一把火给烧了,我损失惨重,唉……
没办法,如果沙皇再不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我只能到英国、法国去开工厂了……教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然后思考:“工厂主的身份是什么?他的烦恼有哪些?说明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得出结论:
1、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多媒体展示:克里木战争相关图片
教师简单讲述本次战争,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2、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多媒体:俄国农民暴动柱状图
教师: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国内农民暴动频繁,面对如此境况,新即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该何去何从呢?
(二)解放农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材料:“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及教材73页内容,归纳农奴制的改革者及改革目的。
1、改革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2、目的:为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
学生表演简短情景剧
多媒体:情景二
亚历山大二世:众爱卿,近些年世界局势变化很大,我们已经落伍了;国内农奴起义更是风起云涌,我决定废除农奴制度,给农奴自由和土地,大家有意见吗?大臣甲:陛下,万万不可,祖宗之法不能变呀!农奴自由了谁给我们耕地!谁交粮食给我们啊!
大臣乙:是啊!老祖宗的基业不能毁于我们手里呀!农奴自由了,还有谁纳税给我们维持军队啊!
亚历山大二世:(把法令给众大臣传阅)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众大臣:(笑逐言开)陛下英明!
结合情景二表演、多媒体材料以及教材74页相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实质。
3、主要内容:
①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还能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农民只拥有使用权)
③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
4、实质:改革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前提,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教师: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还实行了一些其他的改革措施,例如“司法改革”“建立地方自治机构”等,通过这些,俄国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今后的发展道路是否就顺风顺水了呢?
(三)沉重步伐——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影响
多媒体:材料1: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量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
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学生阅读,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1、进步性: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使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实现近代化具有积极作用。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多媒体:材料2:列宁:“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
学生阅读,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3、局限性:
1)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2)沙皇专制没有发生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广大群众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3)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四)拨云见日——农奴制改革的启示
小组讨论:学习了俄国1861年改革,结合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改革,谈谈你对改革的正确认识。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改革应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立足国情,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和社会稳定;
3、改革有成功也有失败,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曲折性。
七、习题巩固
八、作业布置:《新课程复习与提高》第14课
九、板书设计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一、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原因)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二、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1、改革者
2、目的
3、主要内容
4、实质
三、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影响
1、进步性
2、性质
3、局限性
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