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幻觉》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日的幻觉》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落日的幻觉》。

这篇课文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说明文。有了前面两个单元的说明文学习的基础,我根据教材、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实际,预设了三个学习目标:1、了解落日幻觉的现象及成因。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3、品读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目标1和2预设为这节课的学习重点,目标3是难点。

整个学习过程分为预习课和展示课两部分。预习课,主要是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通过“三读”完成。“一读”即朗读,任务是标注自然段序号,根据课文注释、相关资料、结合语境,给生字注音,理解字词的意思。“二读”即默读,任务是明确说明对象,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读”即速读,任务是筛选信息,归纳填写课后的表格,并理清文章顺序。但是等我把导学案收集起来才发现,预习未达到预期效果,这给我后面的展示课带来了深深的思考——调整方案,以学定教。

根据以学定教的教学思路,我这节展示课主要作了以下五个方面的调整:

1、将原先设计的观赏落日图片导入改为以检测字词导入。以此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2、在自学成果展示前安排了三分钟的交流时间。针对学生预习效果不够理想,我决定进一步依托小组的力量,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于是我调整了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充分明白了课文先写落日的幻觉现象,然后再解释幻觉现象形成的原因。这样,自学成果的成功展示,为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将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时间由三分钟变为五分钟,将展示学习成果变为学习展示过程。语言品析,是我这节课的难点。我预设了三分钟自主学习,三分钟小组讨论,然后再以小组上讲台展示的形式汇报。但当我在课前几分钟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他们前面的说明文还没有开始学时,而且对高效课堂模式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的模式不习惯时,我大胆地作出了这个调整。也让他们浅尝合作学习的快乐。

4、把重在完成教学任务调整为重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一开课,我就感受到了学生那种沉闷的气氛:学生不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不愿意倾听;不主动作笔记。看到这种情形,刹那间我也没底了。但转念一想,与其硬着头皮去讲,不如来一堂既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能培养学生习惯的课呢。于是作了这个可以说走在刀尖上的调整。学生自学过程中,我对部分组长进行“圈点批注”这种方法的指导。然后让他们在小组交流、讨论时,除了讨论自学成果外,还要去完成一项神圣的任务——教会组员“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不够响亮时,鼓励他们声音要洪亮。学生展示埋着头弯着腰时,帮他扶直身子,要昂首挺胸,要面向大多数同学。小组长在展示准备阶段不会分工时,引导他们怎样分工是最科学的。小组展示中组长没总结时,亲切提醒他要总结。总之,我尽可能抓住每一次学生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交流、倾听,渗透小组建设。

5、将小组批改检测题的方式调整为集体订正。我原先是想充分发挥小组的优势,老师用红笔批改小组长的检测作业,然后在小组长的安排下,小组成员相互批改,这样既节约时间,培养团队互助合作的精神,又让学生在互相批改中,达到优生教会差生,差生向优生学习的目的。但是,由于部分小组成员

属于临时组合成的小组,没有小组长。再加上学生还没有习惯这种方式,不可能达到我预想的效果。最后我又作了这个调整: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采用集体订正的方式来完成。

这次借班上课,尤其是面对这样一个不太容易接纳一个陌生老师的班级,其过程是痛苦的,趟过后又是幸福的,快乐的。这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思考:

1、神马只是浮云,预设仅供参考,以学定教是不变的真理。

在高效课堂中,老师不是知识的“二道贩子”,学生也不是知识的“贮蓄罐”。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是我这节课的宗旨。当绝大多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及时安排了小组交流,让学生借助小组的力量,通过生生互动来解决,注重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教学中没有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和感知,没有以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去向学生进行灌输。

2、碰撞才有火花,挑逗才有生成,合作探究才是有效的手段。

高效课堂中,学生就是火种,老师要善于扇风点火,让他们燃烧成熊熊火苗。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到各小组中去,鼓励他们要敢于挑战自已,挑战别人,争取展示机会。其目的不仅仅是在交流探讨中做出学法指导,而且还要挑逗起那些从不展示的同学也有展示的欲望。短短的几分钟讨论过后,虽然没有燃烧成熊熊火苗,但也看到了几颗火星子。有几个组居然能主动地举手争取机会,更让我欣喜的是他们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甚至在两个组之间还出现了一点小小的争论:在分析落日变大的原因时,一个组说是比喻的方法,一个组说是打比方的方法。尽管有点稚嫩,但这也是希望所在。

3、一人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浆开大船,小组展示需要齐心协力。

这节展示课上,我把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我这节课的一个宗旨。无论是小组的交流、讨论,还是小组的展示、汇报,我都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一定要以小组为荣,一定有要团队意识,小组展示前,组长要分工,全员要参与,让组内每一个成员都有展示的机会;告诉他们自己在展示成果中,不是单纯的汇报自己的成果,还要与其他同学互动,小组成员一定要进行补充、质疑,告诉他们在重要的地方,一定要提醒同学注意倾听,做好笔记等等,虽然说这节课小组配合不是太默契,但至少我给这些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小组合作最重要。

当然,教学终究是门遗憾的艺术。一节课下来,总会发现有不尽人意之处。比如:展示课前学情把握不够;学生展示时节奏掌握不够紧凑;学生在赏析第二自然段时,应该让学生读一读,真切感受语言的生动性。我相信,只要沿着“学、教、练”这种高效课堂模式走下去,学生的学习是可以快乐的,学生的思维是可以活跃的,学生的个性是可以张扬的,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是传统课堂不可相提并论的。我们老师也是可以幸福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反思,不知可否正确,敬请并期待各位专家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