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间信仰的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民间信仰的调查与研究
论文摘要: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就是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

伴随着近年我省社会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和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越来越多人寻求从宗教中的到精神的寄托或者从宗教中寻求对生活事业家庭的某些庇护。

因而宗教活动场所不断得到增建和扩建,信教人数不断增加,宗教的传播也越来越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

关键词: 宗教信仰;原因;特征;走向
一、民间信仰概述
民间信仰是一种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心的民间文化现象。

民间信仰是指流行在中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

民间信仰深深植根于乡村民众之中,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迁,外界压力有多大,农民始终没有放弃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自然崇拜、神灵信仰、祖先崇拜等精神追求。

民间信仰以其独特的“民间性”,伴随农民的一生。

中国民间信仰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民间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影响着社会中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并与国家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作用。

民间信仰共同构成了乡村民众的信仰图景,扎根于农民心中,渗透在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着农民的精神需求和利益索求。

宗教与民间信仰反映着乡村生活的全貌,日益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和探索的热门课题。

二、农村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
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社会观念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产生于人的需要。

宗教观念也不例外。

它所反映的是人的现实力量与理想生存境遇之间的反差。

因此宗教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观,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错综复杂。

我们主要从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进行分析探讨。

从经济层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生产力水平仍旧比较底下,经济发展比较之后。

“宗教偏见的最深的根源是贫困和愚昧。

”[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农村宗教活动的发展离不开社
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滋生,人际间的关爱和信任度下降,原有的能够使人们寄托情感的许多社会关系和伦理道德规范被消解,人们陷入精神贫困、心理无助的状态中,失去了赖以傍依的精神家园,从而为宗教发展提供了空间。

从文化层面来看,导致宗教信仰现象产生的原因也很多。

主要概括有以下四种主要观点:第一,传统文化的遗留。

家庭里老一辈成员的宗教信仰活动对于年轻成员产生宗教信仰起到促进作用。

第二,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精神文化生活空虚。

农民信奉宗教是由于文化科学知识贫乏,农民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和无知另外。

农村文化设施匮乏,农民精神生活空虚,为宗教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这样产生的信仰的真空使得宗教很快占据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三、民间信仰的特征
民间信仰以广大的乡村为土壤,它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种信仰,内容相当庞杂,既有远古时期的巫教巫术,也有民间的方土方术,还有神仙传说、对各路自然神的崇拜、阴阳五行风水、医术与养生学等等,其中也包括寄寓于普通民众心态中的社会理念与人生理想。

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祖先崇拜,内含牌位崇拜和坟墓崇拜,其中牌位崇拜又分家内崇拜与祠堂崇拜;(2)神灵崇拜,内含自然崇拜和精灵崇拜;(3)岁时祭祀;(4)农业祈仪;(5)占卜风水;(6)咒符法术。

我国民间信仰崇拜没有明确的教义、划一的仪式、严密的组织,呈现出多彩多样、纷繁复杂的特点,有独特的行为特征,这就是:原始性、多样性、农事性、人性、功利性等。

民间信仰还具有群众性、民俗性、松散性、海外性等特点,使得民间信仰成为民俗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
民间信仰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有着数千年所形成的深厚积淀,在农民的生活习俗中有着深广细微的渗透。

民间信仰杂糅了儒佛道三教,除此之外,还包括历史上诸多的现实人物,诸如关羽、秦琼、岳飞等深受民众喜爱的历史人物都变成了民间的神。

更有各地因其民俗而随意创造出来的地方神,多到无法胜数。

有些形成了民间宗教组织和宗教结社,其核心内容是对劫难将至的信仰。

在传统时代,民间信仰基本上是适应当时的人民、社会和国家以积极、正面的方式建立相互关系和整体关系的,当然也不乏阵痛性的短期冲突。

在当代,我们的民族遭受了外部冲击所造成的民族灾难,在民族自我意识的低潮时期曾经对我们的文化极度失望,悲愤欲绝地予以糟践。

如今,全体中国人民经过不折不挠的奋斗,我们的民族,包括文化的若干基本方面都幸存下来了,国家也逐渐兴旺起来了,现在是思考如何善待我们的基本文化问题的时机了。

在这个大背景下,学界应该诉求一个目标,也就是让民间信仰在公共知识中“名副其实”,在人民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归其本位”。

所谓的“名副其实”是要让民间信仰不再被随意地贴上“迷信”标签。

近代以来,民间信仰被学者用“迷信”污名化,成为精英阶层、政治权力通过建立贬低民众的话语而驯化民众、领导民众的功利性知识。

所谓的“归其本位”是要让民间信仰不被恶意利用。

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具有丰富的科学技术可资利用的时代。

信仰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也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

为了大多数人有更大的机会过一种幸福的当下生活,应该有民间信仰一席之地的方面,就应该将其归于民间信仰;应该归于科学技术的方面,学界和政府有道义为民众提供应有的科学技术的硬件和软件。

民间信仰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就真成迷信了,甚至成为黑道、邪教的帮凶了。

五、民间信仰研究走向
首先,该视角涉及我国现当代人思想文化研究中一个正在开拓的新领域。

从此拓展、深入研究,有利于人文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在现当代对民间信仰的关注和研究,专著文章,还是时而可见。

民间信仰内容庞杂,有俗信,如生肖属相、祖先崇拜、龙凤崇信,也有迷信等不乏负面的东西。

但是,大多论者,对民间信仰,往往只注意其信仰的精神的层面,并以宗教学的知识、理论进行解说。

然而,民间信仰在现实中,是和我们民众的世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独特的信仰形态。

它既是信仰,又是生活,是一种不脱离信仰的生活相。

其次,民间信仰是与宗教不同的信仰形态。

数据表明,在年龄为16周岁以上的中国大陆人口中,信仰宗教的人数占31.4 %。

如果按照我国现有的人口比例来推算,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大陆具有宗教信仰的总人口超过了3亿。

且不论这数据是否需进一步调查验证,其人数众多是无疑的。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信仰宗教”,可以做进一步推敲。

因为,我们在各地考察调查中发现,广大农村民众说自己或他人“信佛”,实际上,此佛大抵不是佛教之“佛”,而是民间杂
神而已。

或者,如周氏兄弟周作人、周树人(鲁迅)早年所言,中国人大多是信道教的,懂得了中国的道教,就懂得了中国人的国情。

这里所谓的道教,在民间其实也不是真正的道教,而是民间信仰罢了。

总而言之,民间信仰在民间影响极大。

一般而言,它不受宗教的约束,也不同于一般的宗教。

现实生活中,它与民间民众日常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如盖房买房、生老病死、养育嫁娶、读书上学、外出行商、打井造桥、种田捕鱼等等纠缠在一起,并有意无意地规范制约人们的言行走向。

在世俗的生活中,民间信仰极大地约束着人们的思想言行和人生观。

民间信仰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对民众生活有害。

因立场观念的差异,时代的不同,实际危害的程度和个人的感受有所差别。

其次,对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凝聚民族性具有实际的意义。

本研究的新思考是我们在长期相关的田野考察研究积累中提出的。

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如上述所说的对民间信仰本身和民间信仰与文艺或科学等之关系的研究。

在有的村落、家族、庙会、仪式等的研究中,有所涉及,另外,学界也有一些与本研究走向较为相近的文章发表,如乌丙安《俗信——支配中国民俗生活的基本概念》,向柏松《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生活》,陈明文《试论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作用》,张鸿石《论传统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文章中不乏一些对策和卓识,对本方向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思路和理论启迪。

总之,这一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民俗学的立场,建立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田野考察的基础之上。

民间信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潮中,将会经历不断的熔铸,从而找到存在和延续的途径,继续为中国农民提供有意义的解释空间和精神家园。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国家对民间信仰的管理提供政策的依据,为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吕大吉《关于宗教与文化之关系的若干思考(之三)》 [J], 2002,(4).
[2] 王键《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J],2005,(1).
[3] 袁亚愚《乡村社会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4] 彭兆荣《文化特例》[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271页.
[5] 高丙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J],江西社会科学,200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