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新进展

二甲双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新进展
二甲双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新进展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糖药分类

常见口服降糖药分类、适用人群 零售药店里的降糖类产品品种繁多,少则20~30个品规,多则80~100个品规左右,其实口服降糖药物无外乎隶属于以下六大品类。 降糖类 磺脲类促泌剂 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体内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而发挥降糖作用,适用于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 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强。大多数磺脲类药物所刺激出的胰岛素分泌需要经过1.5小时才能达峰,为使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间与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同步,以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二代磺脲类药物应该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三代药物格列美脲可以餐前即刻服用)。 代表药物有:(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第三代)格列美脲。 格列奈类促泌剂

此类药物化学结构及作用位点与磺脲类药物明显不同,此类药物起效更快、达峰更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却极少引起下一餐前低血糖。因此服用简便,餐前即刻服用,不进餐不服药。适合老年人、轻度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及饮食不规律者。 注意:格列奈类药属于餐时胰岛素分泌调节剂,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不能有效的降低基础血糖即空腹血糖。 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此类药物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降解,使GLP-1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原分解、抑制食欲、减轻体重。 代表药物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抗糖类 双胍类 此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异生、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减少食欲等途径降低血糖,同时兼有降脂、减肥及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的首选药物,而且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该类药物虽不能单独用于1型糖尿病治疗,但1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基础上,如血糖波动太大时可以加用该药,有助于平稳控糖。 此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口干、口苦、金属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此药主要从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心衰、缺氧患者慎用。

各类降糖药之优缺点比较(介绍

各类降糖药之优缺点比较 全网发布:2014-09-26 17:23 发表者:王建华5158人已访问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250013)主任王建华评价一种降糖药物的优劣,需要全面衡量,不能光看降糖效果,还要看安全性、耐受性、依从性、价格因素以及是否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等等。 1、磺脲类的优缺点 磺脲类降糖药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临床常用的有糖适平、达美康、优降糖、美吡达、亚莫利等。 优点:疗效突出、价格便宜,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没有癌症风险。 缺点:容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个别病人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继发性失效。对老年人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服用短效、经胆道排泄的磺脲类药物,糖适平更适合。 2、格列奈类的优缺点 属于新一代促胰岛素分泌剂,代表药物有诺和龙、唐力,可与其他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 优点: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餐时即服,方便灵活,病人依从性好,对于进餐不规律者或老年患者更适用。磺脲类药物失效时,改用格列奈类仍可有效。 缺点:价格较高,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低血糖。 3、二甲双胍的优缺点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输出来降低血糖。它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一线首选降糖药物,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各种联合治疗方案(如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的基础用药。 优点:二甲双胍除了能有效降糖以外,还可降低体重、血压及血脂,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显著改善长期预后,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与降糖灵相比不易引起乳酸酸中毒。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见,长期应用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心衰缺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忌用,以免发生乳酸酸中毒。 4、α-糖苷酶抑制剂的优缺点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的新认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7613525.html,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的新认识 作者:刘建欣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02期 【摘要】二甲双胍主要应用于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改善,低糖耐量的纠正,并且可起到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近几年的临床应用中发现其对脂肪肝(非酒精性)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也具有治疗作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糖代谢;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非酒精性)二甲双胍的化学结构式由胍基和含甲基侧链组成,因数量均为2个,所以化学名为二甲双胍。该药的亲脂能力比以往使用的双胍类药物差,而且半衰期也比以往使用的双胍类药物短,临床应用半衰期为90 min,最终可随尿液排出体外[1]。70年代时该药临床应用的适应证并不多,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导致药物的应用量较小,直到90年代发现该药对糖尿病具有治疗作用,其用药量便迅速的大幅度增加。2006年至今二甲双胍主要应用于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 改善,低糖耐量的纠正,可起到降低抵抗胰岛素的作用,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2]。随着药理药性的不断研究,发现该药可应用的适应证增多,本文将就临床应用展开探讨。 1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1.1二甲双胍具有降糖的功效,但与磺脲类在此方面的作用机制不同,该药无法促进机体分泌胰岛素,只能通过增加体内糖的无氧酵解和利用来发挥作用,所以小肠为其作用部位。有学者做了动物实验,数据表明该药增加了糖的利用度(幅度约为20%),且能抑制肝糖原的转化分解,减少肝糖的输出量,同时促进胰岛素清除血糖[3]。 1.2新的研究发现除上述作用外二甲双胍还能抑制DPP IV活性,从而对GLP-1效应起到 延长作用,增加对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抑制作用,间接的促进机体分泌胰岛素。所以在2008年该药成为降糖一线用药(2型糖尿病)。2低糖耐量的纠正作用 2.1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前期会出现低糖耐量的现象,是糖代谢异常的前兆,但并不是发生这种现象就会患有糖尿病。临床统计30%的低糖耐量者会产生糖尿病[4],其余人群的一半会转变为糖耐量正常,另一半维持现状没有变化。 2.22009年糖尿病协会(美国)的专家组提出可以将二甲双胍设为糖尿病的唯一预防用药。但其主要是应用于极高危的病患,一般病患需要存在多个危险患病因子,体型肥胖,年龄低于60岁,且存在IFG、IGT症状。针对这部分人群的预防可获得最好的效果。3血压、血脂的干预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其服用要点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指导 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治疗及适量运动血糖仍未得到控制时便需要服用降糖药。药物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必须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药物的种类颇多,糖尿病患者不要擅自选购、使用药物,一定要遵守医嘱,通过科学的配伍,定时定量地服用,根据病情合理选择,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特点 促胰岛素分泌剂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的特点:品种有优降糖(格列本脲)、美吡哒(格列吡嗪)、达美康(格列齐特)、糖适平(格列喹酮)、亚莫力(格列美脲)等。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对胰岛功能完全破坏的患者,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本类药物起效慢,故一般提前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而且该类药物作用时间长,均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非磺脲类药物的特点:主要品种有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这类药物也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属于超短效药物。应在饭前即刻口服,可在服用一小时内发挥作用,降糖作用持续时间短,对胰岛功能完全破坏或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低血糖反应较磺脲类少。 双胍类药物 品种有盐酸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降糖灵)已少用。主要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并增加胰岛素在外周组织(如肌肉)的敏感性。应于餐中服用,通常情况下二甲双胍不会引起低血糖。双胍类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恶心或腹泻。不良反应通常与药物剂量相关,大多可以自行缓解。本类药物可引起胃肠系统的不适感而减少食欲,故可降低体重,尤其适合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苯乙双胍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要谨慎使用;二甲双胍比较好,但对容易缺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肝肾功能差者不宜用。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总结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总结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60余年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为全球防控糖尿病的核心药物。 临床地位和临床疗效 1、临床地位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首选药物和全程药物,且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 2、治疗糖尿病 二甲双胍可降低T2DM患者的FPG(空腹血糖)及PPG(餐后血糖),可使HbA1c下降1.0%~2.0%。 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作为一线治疗相比,以二甲双胍作为一线治疗的患者,加用第2种口服降糖药或需要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时间最晚。 3、预防糖尿病 二甲双胍能够减少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850mg,2次/d)治疗,3年内T2DM的发生率分别降低58%和31%。 特别提醒:目前我国尚未批准二甲双胍用于预防糖尿病。 4、减重效果 中国新诊断T2DM患者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16周,正常、超重、肥胖患者的体重分别下降1.47kg、2.81kg、2.92kg。

磺脲类、胰岛素等药物的使用可增加患者体重,联合二甲双胍可减轻上述药物对体重增加的影响。与单用胰岛素治疗相比,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体重少增加2.28~3.85kg。 5、降糖机制 作用于肝脏,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 作用于肌肉、脂肪:改善肌肉糖原合成,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作用于肠道: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提高GLP‐1水平; 激活AMPK,改善肌肉、脂肪、肝脏的能量代谢。 降糖外作用 1、改善血脂的作用 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T2DM患者血浆TG、LDL‐C及TC水平,但对HDL‐C改变不明显。 2、心血管保护作用 二甲双胍通过有效改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降低基础和负荷后胰岛素水平,起直接或间接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3、使用二甲双胍的肥胖T2DM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相对下降35%、心肌梗死风险下降39%。 4、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二甲双胍可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雄激素水平,提高雌二醇水平,改善PCOS患者的多毛症,使月经规律、诱导排卵。

降糖药物的分类与应用

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 一磺脲类: (一)作用机制: 1 胰腺内作用机制 : 促使β细胞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是胰岛素释放的主要机制,磺脲类药物以及葡萄糖(通过转运、磷酸化、氧化代谢产生ATP)均可通过此 机制刺激胰腺β细胞释放胰岛素。 2 胰腺外作用机制 :磺脲类药物除了对β细胞有直接刺激作用外,还可使外周葡萄糖利用增加 10%-52 %(平均 29%)。 第一代磺脲类药物与第二代磺脲类药物相比,亲合力低,脂溶性差,对细胞膜穿 透性差,需口服较大剂量才能达到与之相同的降糖效果;第一代比第二代磺脲类药物 所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第一代磺脲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少。 3 磺脲类药物的用药特点: 磺脲类药物每日使用剂量范围较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超过最大有效浓度后降糖作用并不随之增强, 相反副反应明显增加。 4 磺脲类药物的选药原则: (1)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2)老年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3)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 (4)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控释片)。 5 代表药物有: 格列吡秦(迪沙片、美吡达)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美脲:万苏平甲苯磺丁脲: D860

有较好的胰岛功能、新诊断糖尿病、胰岛细胞抗体(ICA)或谷氨酸脱羧酶 抗体(GAD)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对磺脲药物反应良好。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控 制不能达标时,可以合并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 同一患者一般不同时联合应用两种磺脲类药物。 6副作用 ( 1) .低血糖反应 : 高龄,饮酒,肝/肾疾病,多种药物相互作用。 ( 2) .体重增加 : 长期使用磺脲类药物过程中出现体重增加。 ( 3) .其他 : 恶心,呕吐,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 贫血,血小板减少,皮疹等。 7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1)禁忌证:1型糖尿病患者不可单独使用;有急性严重感染、手术、创伤或糖尿病 急性并发症者;有严重的肝、脑、心、肾、眼等并发症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2)注意事项: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需改用胰岛素治疗;老年人使用磺脲类药物剂量要 酌情调整;不推荐儿童服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酌情使用。 二双胍类: 双胍类药主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它的作用主要是让身体里面的胰岛素在细胞水平 的利用上能够提高,所以双胍类药不会引起低血糖。双胍类的用药由于它对胃肠道有 点刺激,所以刚开始用药的时候,一般主张一顿饭吃一半,把药送进去,这样做减 少对胃的刺激,或者吃饭了以后立马把药吃进去。代表药物:苯乙双胍(降糖灵 ,DBI );二甲双胍 (Metformin)。 1作用机制: (1)减少糖异生 (2)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用大鼠做试验证明 , 能使肠葡萄糖的吸收量减少一半。 (3)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4)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氧化。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精)

1957年首次使用双胍类药物,主要是苯乙双胍。历经多年发展、改进,医学界将二甲双胍推荐为所有新发糖尿病的首选用药,并与生活方式干预一同成为第一步和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的药物。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作用机制和功效是: 1.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 2.增高肌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的作用而增加周围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胰岛素抵抗。 3.一定程度的抑制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之所以二甲双胍在有关“糖尿病治疗指南”中得到越来越高的应用地位,是因为有以下的主要理由及优势: 1.具有良好降糖效果;2.使用安全、副作用小;3.可控制体重;4.在世界范围内的价格都很经济;5.能预防糖尿病;6.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二甲双胍的治疗优势近年国际上很多权威研究机构对糖尿病展开了深入的大型研究,上述研究也为对二甲双胍的再认识提供了权威的偱证学依据。 1.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经历了50多年的临床使用证明二甲双胍具有良好降糖效果。许多研究证实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波动,降低HbA1C。一项二甲双胍与其他降糖单药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应用之后可以使空腹血糖下降60%~78%,磺脲类大概下降60%~70%,在中国应用比较多的阿卡波糖对空腹血糖的影响大概只有双胍类药物的一半。另外二甲双胍在降糖机制方面的优势在于,除了可以降低肝糖输出之外,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2.二甲双胍的安全性在双胍类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大家非常关心乳酸酸中毒,大量临床证实:由二甲双胍取代苯乙双胍后,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研究发现,应用二甲双胍后体内乳酸变成葡萄糖的数量明显减少,同时乳酸的氧化增加,并使乳酸转变成二氧化碳离开体内,因此就不会造成严重的乳酸酸中毒。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不少病人服用一段时间后会有所适应。总之,二甲双胍在临床应用已近50年,长期安全性证据非常充分,没有使用新药可能带来的长期安全性方面的隐忧。 3.二甲双胍治疗能控制体重在降糖的同时又能控制体重是二甲双胍的一个很大优势。研究显示,在超重亚组的患者中,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患者的体重,而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和格列本脲则逐渐增加体重。研究证明,二甲双胍在控制体重方面显著优于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 4.二甲双胍预防糖尿病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 摘要自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以来,该共识已成为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二甲双胍的重要学术参考文献。近两年来,针对二甲双胍的研究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临床证据,如2016年发表的中国最新二甲双胍联合二肽基肽酶-4(DDP-4)抑制剂临床研究显示,无论单药还是联合治疗,二甲双胍均能有效降低HbA1C;2015年ADA/EASD立场声明,建议放宽二甲双胍用于中度肾功能不全T2DM 患者的限制;欧洲版说明书已删除慢性心力衰竭的禁忌证;2015年,中国研究显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口服降糖药治疗能有效改善IR、更好地控制体重及成本-效益比更佳等。因此,分泌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对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 【关键词】二甲双胍;共识;临床应用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近年来,虽然有多个新型降糖药物上市,但二甲双胍仍是全球使用量迅速增加的经典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有良好的单药/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证据,以及心血管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明确的临床证据。因此,该药已经成为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二甲双胍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临床应用经验。199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二甲双胍用于治疗T2DM。2004年,欧盟正式批准二甲双胍用于治疗10岁及以上患儿T2DM。国外主要糖尿病指南均建议,无论对于超重还是体重正常的T2DM 患者,除非存在禁忌证或无法耐受,否则都应从一开始就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且联合治疗的方案中都应包括二甲双胍,这体现了该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自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以来,该共识已成为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二甲双胍的重要学术参考文献。近两年,针对二甲双胍的研究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临床证据。为此,分泌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对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更新。推荐意见、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常见缩略语见表1~3。 一、临床地位与使用时机 1.二甲双胍被推荐为治疗T2DM的一线首选和全程用药:二甲双胍有T2DM 可靠的

各类降糖药之优缺点比较

各类降糖药之优缺点比较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250013)主任王建华评价一种降糖药物的优劣,需要全面衡量,不能光看降糖效果,还要看安全性、耐受性、依从性、价格因素以及是否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等等。 1、磺脲类的优缺点 磺脲类药物主要包括第二代:格列奇特、格列吡嗪(瑞易宁控释片)、格列苯脲、格列喹酮,第三代:格列美脲、等多种。这类药物主要通过结合胰岛β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降糖作用的,是目前最便宜的一类口服降糖药物。这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大多数使用磺脲类药物的病友都发生过低血糖。因此使用这类药物一定注意剂量由小到大,注意按时定量进餐很重要。服药后不进餐、少进餐或不恰当的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都很容易导致低血糖。其他的不良反应还包括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胀),少数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皮疹)。在这类药物中,格列苯脲降糖作用最强,也是唯一一个代谢产物仍然有降糖作用的降糖药物,作用维持时间最长,也最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在使用中应该密切关注。格列喹酮是作用维持时间最短、作用最弱的一个磺脲类降糖药物,其最大的特点是95%药物都经胃肠道排泄,因此,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病友使用比较安全。这类药物还有多种药物剂型,如普通片、缓释片和控释片。患者在使用时要注意普通片和缓释片是可以掰开服用的,而控释片不能掰开服用。这类药物还会引起体重增加,故对于使用该类药物的肥胖患者应该进行更为严格的饮食和运动控制。 磺脲类降糖药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临床常用的有糖适平、达美康、优降糖、美吡达、亚莫利等。 优点:疗效突出、价格便宜,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没有癌症风险。 缺点:容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个别病人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继发性失效。对老年人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服用短效、经胆道排泄的磺脲类药物,糖适平更适合。 2、格列奈类的优缺点 属于新一代促胰岛素分泌剂,代表药物有诺和龙、唐力,可与其他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 优点: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餐时即服,方便灵活,病人依从性好,对于进餐不规律者或老年患者更适用。磺脲类药物失效时,改用格列奈类仍可有效。 缺点:价格较高,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低血糖。 3、二甲双胍的优缺点 双胍类药物主要有苯乙双胍和二甲双胍。这类药物能够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肾的糖异生。此外该类药物还具有一定的降血脂、降血压、降体重、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因而被广泛使用。这类

口服降糖药分类

口服降糖药分类 ◆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物 可作用于胰腺的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种类非常丰富,其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各有差异。通常作用时间较短的每日需分2-3次服用,作用时间较长的每日只需服用1次。 该类药物的适用对象是胰脏仍保持有超过一定程度的胰岛素分泌能力的糖尿病患者。 ◆速效型胰岛素分泌促进药物 与磺酰脲类药物类似,都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但正如其名称所示,具有在极短时间内起效但效果持续时间短的特性。所以主要应用于自体具有胰岛素分泌能力,仅存在餐后高血糖问题的患者。必须在餐前服用。 如上所述,由于这类药物的效果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所以导致产生低血糖的可能性比磺脲类药物要低。 阻双胍类药物 是通过降低肝脏的葡萄糖排出量、提高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的药物。与前两类药物不同,双胍类药物不属于促进胰脏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因此可应用于无胰岛素分泌能力或分泌能力不足的患者。服用时间为餐后。 本类药物兼有降低食欲的作用,所以也适用于较肥胖的饮食过量的患者。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α- 葡萄糖苷酶是用于在肠内将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的酶α- 葡萄糖苷酶抑制药可通过阻碍该分解功能的作用来延迟吸收匍萄糖,从而起到降糖效果。其作用与促进胰岛素分泌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无关。由十该类药物可延缓来自肠道的葡萄糖的消化、吸收,所以对治疗后局皿挾明显的患者非常有效。除了单独服用之外,还可与磺酰脲类药物或服岛素制剂共同使用。餐前服用。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也被称为胰岛素增敏剂。恰如该名称所示,该类药物可通过改善受胰岛素作用的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常用于胰岛素抵抗性较强的肥胖患者。如单独使用无效果,可与磺酰脲类药物合并使用。注意有可能导致浮肿或体重增加。 当长期使用同一类型的药物时,有时候可能导致药效降低。在多数情况下是因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实施不当而引起的,但也有些病例不属于这种情况。遇到类似情况时应考虑改变药物种类或采用注射胰岛素。

降糖药物的分类及选择

各类降糖药的优缺点 口服降糖药主要有以下几类:双胍类、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DPP-4(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肠促胰素)。各类降糖药有具有各自特点。 1.双胍类 该类药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促进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抑制或延缓肠道吸收葡萄糖而降低血糖。双胍类可餐前即刻服用,若有胃肠道不适可在餐中或餐后服用。 二甲双胍作为与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开始的一线治用药,是2型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较少引发乳酸性酸中毒,仅降低已升高的血糖,对正常血糖没有影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口服降糖药,特别适用于高血脂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该药主要经肾脏代谢,可于餐时或餐后服用。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恶心、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其他少见不良反应为大便异常、低血糖、肌痛、头昏、头晕、胸部不适、寒战、流感症状、潮热、心悸、体重减轻等;可减少维生素B12吸收,但极少引起贫血。 2.胰岛素促泌剂 主要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发挥降糖作用,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 磺脲类主要用于胰岛β细胞尚有一定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磺酰脲类降糖药餐前30min服用疗效更好,为减轻胃肠道反应可进餐时服用。短效磺酰脲类降糖药早餐最好于早餐前30min服用,后2次餐前或餐时服用均可。 格列奈类药物可模仿胰岛素的生理分泌,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餐时用药能迅速控制餐后高血糖。胰岛素促泌剂的常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格列奈类药物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格列奈类药物可以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 3.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主要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增加骨骼肌摄取葡萄糖、减少脂肪组织分解来改善血糖,适用于肥胖或伴有“三高”并发心血管疾患的糖尿病患者。服用方式为餐前半小时口服。 其特点为降低血糖的同时也降低血浆胰岛素、三酰甘油水平,适用于伴发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 其单独使用低血糖发生率低。该类药物可增加骨折的发生率,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应同时予以补充钙剂。因有水肿、贫血、肝毒性等不良反应,故伴发心力衰竭、冠心病、水钠潴留、肝损害者禁用该类药物。

八大类口服降糖药优缺点比较

八大类口服降糖药优缺点比较 治病要吃药,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常吃的药有哪些好和不好的地方,相信就不是每个糖友都清楚的事情了。我们就来聊聊八大类口服降糖药的优劣之处吧! 一、磺脲类临床常用的有糖适平、达美康、瑞易宁、亚莫利等。 优点疗效突出、价格便宜,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对心血管没有不良影响,没有癌症风险。 缺点容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个别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等。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继发性失效。对老年人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用短效磺脲类药物,糖适平更适合。 二、格列奈类 主要有诺和龙、唐力,新一代促胰岛素分泌剂可与其他多种口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 优点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餐时即服,方便灵活,患者依从性好,对于进餐不规律者或老年患者更适用。磺脲类药物失效时,改用格列奈类仍可有效。 缺点价格较高,需多次服药,使用不当会引起低血糖。 三、二甲双胍类 优点二甲双胍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有效降低血糖,此外,还可降低体重、血压及血脂,安

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与降糖灵比较不易引起乳酸酸中毒,价格便宜,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可达20%;心衰缺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忌用,以免发生乳酸酸中毒。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有拜唐苹、卡博平和倍欣,降低餐后血糖,非常适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中国患者,可与饮食、运动及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优点降糖效果肯定,肝肾等全身不良反应少,不增加体重或能减轻体重,单用本药不引起低血糖,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和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具有糖耐量减低治疗适应证的降糖药。 缺点主要为部分患者初用时有胃肠道不良反应(排气增多、胀气),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也应慎用。注意与其他降糖药联用可引起低血糖,且一旦发生,应使用葡萄糖治疗,进食双糖或淀粉类食物无效。 五、胰岛素增敏剂 常用的有罗格列酮(文迪雅)和吡格列酮(艾可拓)。 优点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适用于2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及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可与双胍类、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合用以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

双胍类药物如何降血糖

双胍类药物如何降血糖 文章目录*一、双胍类药物如何降血糖*二、糖尿病合理用药的原则*三、糖尿病用药的误区有哪些 双胍类药物如何降血糖1、双胍类药物如何降血糖首先,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不是靠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是通 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异生和糖原分解来完成的。它不会加重胰岛β细胞的负担,也不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其次,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非常理想,单药治疗就可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达1.5%~2.0%;第三,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二甲双胍在降糖的同时可有效控制体重;第四,二甲双胍可以降 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并减少血小板凝聚力,改善纤溶酶活性,因而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2、双胍类药物用法用量 二甲双胍降糖效果肯定,效果与剂量有关,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为减少胃肠道副作用,二甲双胍开始宜小剂量,250毫克,每日3次,餐中或餐后口服。治疗3~5天后空腹血糖开始下降,如无特殊不适,可逐渐加到500毫克,每日2~3次,或850毫克,每日2次。每日剂量1500毫克或获得最大降糖效果的80%~85%。 3、双胍类的药物选择时注意什么 双胍类的药物,也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而且作用机制也非常 清楚。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全球的应用当中,二甲双胍类

达到比较好的降糖作用,尤其是英国糖尿病当中,超重肥胖的2 型糖尿病,使用二甲双胍若干年,与同样超重肥胖的糖尿病人相比,降糖相似,但是获得了降糖意外的作用。 所以二甲双胍经过半个世纪大家使用以后,发现它也是不错的药物,尤其是在超重肥胖的人群当中。最近美国的、欧洲的糖尿病协会,建议不管是胖不胖,都可以用二甲双胍这个药物,作为比较靠前的首选药物,因为它的效果还是好一些。 糖尿病合理用药的原则1、按高血糖类型选择药物如果是单纯的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则首选 糖苷酶抑制剂;如果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有餐前血糖轻度升高,应首先考虑苯甲酸衍生物;如果空腹血糖、餐前2小时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后血糖高,都应考虑用磺脲类、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 2、按有无其他疾病选择药物 如果患者还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首先考虑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胃肠道疾病,最好不要使用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慢支、肺气肿等肺通气不良的疾病,慎用双胍类;如果患者有肝病,慎用噻唑烷二酮类;如果患者有较严重的心肝肾肺等全身疾病,则最好使

八大类口服降糖药优缺点比较

八大类口服降糖药优缺点比较 但是常吃的药有哪些好和不好的地方,相信就不是每个糖友都清楚的事情了。我们就来聊聊八大类口服降糖药的优劣之处吧! 一、磺脲类临床常用的有糖适平、达美康、瑞易宁、亚莫利等。 优点疗效突出、价格便宜,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对心血管没有不良影响,没有癌症风险。 缺点容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个别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等。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继发性失效。对老年人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用短效磺脲类药物,糖适平更适合。 二、格列奈类 主要有诺和龙、唐力,新一代促胰岛素分泌剂可与其他多种口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 优点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餐时即服,方便灵活,患者依从性好,对于进餐不规律者或老年患者更适用。磺脲类药物失效时,改用格列奈类仍可有效。 缺点价格较高,需多次服药,使用不当会引起低血糖。 三、二甲双胍类 优点二甲双胍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有效降低血糖,此外,还可降低体重、血压及血脂,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与降糖灵比较不易引起乳酸酸中毒,价格便宜,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可达20%;心衰缺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忌用,以免发生乳酸酸中毒。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有拜唐苹、卡博平和倍欣,降低餐后血糖,非常适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中国患者,可与饮食、运动及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优点降糖效果肯定,肝肾等全身不良反应少,不增加体重或能减轻体重,单用本药不引起低血糖,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和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具有糖耐量减低治疗适应证的降糖药。

降糖药-双胍类

二、双胍类 双胍类药是首选一线降糖药,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2型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它不影响胰岛素分泌,主要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代表药物: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等250mg和500mg):其降糖作用较苯乙双胍弱,但毒性较小,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而苯乙双胍副作用较大,故国外现已不再使用,国内使用中,也仅适宜于年轻、肾脏功能没有问题,而且吃不起二甲双胍的病人。与磺酰脲类药比较,本类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很少引起低血糖;此外,本品具有增加胰岛素受体、减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还有改善脂肪代谢及纤维蛋白溶解、减轻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利于缓解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是儿童、超重和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适用于年龄不太大的人群。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也可用于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治疗;由于它对胃肠道的反应大,应于进餐中或餐后服用。所以刚开始用药的时候,一般主张一顿饭吃一半,把药送进去,这样做减少对胃的刺激,或者吃饭了以后立马把药吃进去。 作用机制: (1)减少糖异生 (2)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用大鼠做试验证明,能使肠葡萄糖的吸收量减少一半。 (3)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4)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氧化。 (5)降低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减少心血管的并发症。 (6)抑制人动脉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生长,降低缺氧引起的人上皮细胞的增生。 (7)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增加纤溶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动脉舒缩力和血流量。延缓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8)抑制糖化终末产物(AGE)的生成。 (9)抑制甲基乙二醛(丙酮醛,MG)的生成,MG,为一种反应性a-二羧基物,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密切关系。二甲双胍可直接抑制MG生成,还可通过降低血糖而间接降低对组织的损害。 2 适应症 ⑴经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血糖仍未降到满意水平者。 ⑵肥胖的高血糖患者。因为这类患者服用这类药物不会使体重进一步增加,而且还有点减低体重的功效,有人甚至认为双胍类降糖药可用于糖耐量损害者及肥胖的治疗。 ⑶可以与磺脲类降糖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二酮类和胰岛素合用,加强降糖力度。同时可以加用双胍类降糖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⑷年龄不太大、肝肾功能问题不大,而且没有发生酮症危险的患者。 3. 二甲双胍,源于山羊豆的一种牧草,分布较广,可使牲畜出现肺水肿、低血压、麻痹等症状甚至死亡,在美联邦政府A级有害杂草名单中榜上有名,其后发现其药用可用来治疗多尿,1918年开始研制,1921年问世,由于同年胰岛素诞生,直到1957年在法国上市,由于其降糖效果弱于同年在其他国家上市的苯乙双胍和丁双胍,70年代受苯乙双胍高乳酸酸中毒拖累,几乎退市,1995年才正式在其他国家上市。 口服后吸收率仅50%,小肠吸收。tmax约为2小时,在血浆中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在胃肠道壁中蓄积的浓度是血浆中的10-100倍。几乎全部由尿排泄,降糖作用可持续8小时,剂量超过每天3g时要注意不良反应。 4 二甲双胍副作用: ⑴乳酸性酸中毒。双胍类降糖药,尤其是降糖灵的最严重的副作用就是乳酸性酸中毒。当降糖灵的剂量大于每日150毫克时,就会使体内乳酸的生成量有所增加。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慢性缺氧(老慢支、肺气肿、心衰等)者,很容易造成乳酸增加,这类患者如服用较大量的降糖灵,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性就明显增大。 ⑵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口内有金属味、腹胀、腹泻等,降糖灵引起胃肠道症状的可能性比二甲双胍大,其程度也比二甲双胍严重。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其服用要点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其服用要点 << 糖尿病文章排行榜 2011-10-15 中华健康网 我要评论(1) 核心提示:认真科学地对待疾病,科学服药,才是对自己负责。 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治疗及适量运动血糖仍未得到控制时便需要服用降糖药。药物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必须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药物的种类颇多,糖尿病患者不要擅自选购、使用药物,一定要遵守医嘱,通过科学的配伍,定时定量地服用,根据病情合理选择,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特点 促胰岛素分泌剂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的特点:品种有优降糖(格列本脲)、美吡哒(格列吡嗪)、达美康(格列齐特)、糖适平(格列喹酮)、亚莫力(格列美脲)等。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 细胞产生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对胰岛功能完全破坏的患者,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本类药物起效慢,故一般提前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而且该类药物作用时间长,均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非磺脲类药物的特点:主要品种有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这类药物也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属于超短效药物。应在饭前即刻口服,可在服用一小时内发挥作用,降糖作用持续时间短,对胰岛功能完全破坏或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低血糖反应较磺脲类少。 双胍类药物 品种有盐酸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降糖灵)已少用。主要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并增加胰岛素在外周组织(如肌肉)的敏感性。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可引起胃肠系统的不适感而减少食欲,故可降低体重。本类药物尤其适合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于餐中服用,苯乙双胍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要谨慎使用;二甲双胍(如格华止)比较好,但对容易缺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肝肾功能差者不宜用。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 品种主要有拜糖苹、卡博平(阿卡波糖)、倍欣(伏格列波糖),主要可抑制小肠的0c一糖苷酶,导致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能在此段肠腔全部分解成单个葡萄糖,从而延缓葡萄糖的肠道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本类药物应于吃第一口饭时服用。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服药早期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腹胀和

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6-05-17T10:53:19.8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作者:仝翠翠 [导读]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医院内分泌科二甲双胍和拜糖平都具有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作用,但二甲双胍更加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医院内分泌科江苏盐城 224700)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片及拜糖平进行治疗,分析并比较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他们平均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治疗组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拜糖平进行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结果: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血糖都有所降低,血糖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拜糖平都具有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作用,但二甲双胍更加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药物之一。 【关键词】二甲双胍;拜糖平;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170-02 1.引言 近年来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糖尿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糖尿病是人体血液中所堆积的葡萄糖过多的一种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成人型糖尿病”,虽然这种疾病对身体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所带来的并发症却会威胁到人体健康[1]。在临床治疗上,一般选择药物治疗,二甲双胍就是一种有效降低血糖的双胍类药物,通过临床研究证实,此药物对人体不会带来很大伤害,而且副作用少,是治疗糖尿病较为理想的药物之一。而拜糖平是一种α-葡萄糖甘酶抑制剂,它可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对患者降低餐后血糖也具有一定效果。本课题为了证明二甲双胍疗效和优势,特意和拜糖平进行了对照比较,现作如下报告: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100例均为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都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所入选的病例都不存在严重的肾、肝、心等重要脏器损害情况。100例患者中,其中男患者42例,女患者58例,他们的年龄为37~78岁,平均年龄为(51.4±6.2)岁,他们的病程为2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5.6±1.2)年。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他们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意义。 1.2 治疗方法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按照糖尿病治疗标准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给予治疗组患者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起始剂量为0.25克,每日二至三次,给予对照组拜糖平(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9990205),起始剂量为一次50mg(一次1片),一日3次,以后逐渐增加至一次0.1g(一次2片),一日3次[2]。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两个月,对他们进行每个月一次随访,分别测定FBG、PPBG和胰岛素。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记录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3] (1)显效:FBG在7.2mmol/L以下,PPBG在8.3mmol/L以上;(2)有效:FBG在7.2mmol/L以上,在8.3mmol/L以下,而PPBG在8.3mmol/L以上11.1mmol/L以下;(3)无效:没有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二甲双胍与拜糖平对两组患者的降糖效果比较,见表1如下[(x-±s)]: 由上可见,和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有所下降,但在降低餐后血糖效果更加显著。 2.2治疗二个月后疗效比较,见表2如下(n,%) 2.3 对胰岛素分泌影响 二甲双胍和拜糖平都不会对胰岛素分泌造成刺激,空腹及餐后两小时的胰岛素没有存在差异性(P>0.05)。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腹部不适,其中1例出现腹泻,但没有影响到疗效观察;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排气增多情况,还有4例患者出现腹胀,2例患者轻度腹泻,但情况都不算严重。 3.讨论 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将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只有血糖得到控制,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二甲双胍和拜糖平两种药物在治疗糖尿病中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中,二甲双胍属于一种双胍类的降糖药,它不仅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减轻体重及缓解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不过二甲双胍对较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更佳,而对消瘦型的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而拜糖平是一种α-糖苷酶抑制剂,在人体内,拜糖平对蔗糖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和蔗糖酶的亲和力比蔗糖高1500倍,延缓了蔗糖往葡萄糖及果糖的转化时间,从而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作用,同时还可降低空腹血糖。可以说,拜糖平和二甲双胍各有特点。但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明,二甲双胍对人体心血管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4]。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