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弯曲教学设计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抵抗弯曲》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意图
《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本课通过观察高大雄伟的建筑物图片及内部构造图,引导学生认识,柱子和横梁是建筑物的基本构件。再从常见的房子和桥梁的共同结构引出“宽度、厚度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会怎样”的研究问题,由此展开一系列关于形状和结构的研究。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实验中引导学生采用对比实验来研究增加横梁的宽度和厚度的抵抗弯曲能力。对于六年级学生,对比实验的操作并不陌生,引导学生对要改变和不改变的量进行讨论,为准确细致地完成实验奠定了基础,并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地提高了。最后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发现今天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增强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大胆猜测,筛选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并进行探究活动设计,运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对比实验等的方式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2.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验证。
2.能通过实验验证感受到收获知识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纸的宽度和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研究。
三、教学难点:
1.对科学实验中变量的识别与控制。
2.分析对比数据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四、教学准备
1.教师:ppt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2.每组学生:两个磁带盒,宽度分别是一倍宽,二倍宽四倍宽的卡纸,厚度分别是一倍厚,二倍厚四倍厚的卡纸,实验记录单,钢尺,木板一个,垫圈若干,。
五、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形状和结构的物体,其中房子和桥梁是最常见的。随后出示建筑图片供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在建筑结构上都有哪些共同特点?
2、(播放图片)学生看各种高楼和桥梁的图片,观察比较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柱子和横梁。
3.师:柱子和横梁对这些建筑物起什么作用?
生:支撑作用
4、师:“想想如果横梁和柱子同时受到压力时,哪个更容易弯曲”?
5、以5.12大地震的高速桥面断裂事件为例,学生观察图片提出自己的看法。
生:横梁比柱子更容易弯曲
6 师:从刚才的事故图片中可以看出,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横梁必须要具备一种能力抵抗弯曲。我们把它叫做抵抗弯曲能力。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的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7.根据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揭示“横梁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
教学意图:1.通过观察建筑图片及内部构造图,引导学生认识:直立的结构——柱子和平放的结构——横梁支撑,柱子和横梁是建筑物的基本构建,为单元后续学习做准备;2,从事故图片中比较清楚地看到横梁更容易坍塌;3 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入对增加横梁抵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三)分析哪些因素影响横梁抗弯曲的能力
1.出示卡纸,磁带盒。怎样才能搭出一座模拟纸桥(学生上台演示)
2 师:桥面就是一跟纸横梁。
3 师:.什么情况下纸横梁可能弯曲(放重物——垫圈),看到什么现象?
生:桥面弯曲
师:我们就说它抵抗弯曲的能力比较弱。
4 师:横梁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
生:材料:出示钢尺,用此材料做一根与纸横梁一样的横梁做比较。
生:长度:学生演示改变磁带盒之间的距离
生:宽度。
生:厚度。
师:“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就选择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来研究”。
教学意图:1.学习搭建一座纸桥,确立进行实验研究的材料;(2)理解“弯曲和“抵抗弯曲”;(3)初步猜测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确定实验研究的要任务是研究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横梁的宽度与抵抗弯曲的能力
1.研究横梁的宽度与抵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1)师:实验中,哪个条件一定要变?
生:纸的宽度
师:怎样控制纸的宽度比较容易看出抵抗弯曲能力的变化?
生:先用宽的纸,再裁掉一半比一比
生:实验用的纸横梁一次比一次宽就可以。
师:纸横梁宽度增加有没有规律呢?
生:成倍数增加
出示3cm. 6cm. 12cm 宽的纸横梁。
(2)在这个实验中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不变?如何控制?
A.横梁的长度不变。(建议10cm左右)
B. 横梁的材料不变。(同一张卡纸上裁下的)
C. 横梁的厚度不变。
(3)几个细节问题的统一:(小组讨论并全班达成共识)
A.垫圈放的位置有关系吗?
B. 放的时候力度如何控制?
C. 多个垫圈怎样放更好。(单柱叠放)
D. 如何确定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是多少。
为了更快地检测横梁的抵抗弯曲能力,我们可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教师演示)如果横梁底碰到了桌面,此时横梁上的垫圈,就是此横梁的抵抗弯曲能力。现在我们的横梁的抵抗弯曲能力是2个垫圈。
2.预测纸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
师:“3 cm宽的纸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是多少”?
生:5个垫圈
生:8个垫圈
师:“如果用这张2倍宽的卡纸来造纸横梁,你预测横梁的抵抗弯曲会不会变化?4倍宽时,抵抗弯曲能力会是几”?
生:2倍时10个垫圈,15个垫圈……
生:3倍时19个垫圈,22个垫圈…….
3.实验材料员分发材料。
4.学生小组实验,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课本27页的表格中。
5.汇报实验数据,填写总汇表
6.师:从实验数据中可以发现什么?
生:纸的宽度增加,抵抗弯曲能力增加。(教师板书)
教学意图:1.了解对比实验中变化因素和不变化因素的确定,进一步学习设计对比实验;2.学习“控制量变成倍增加来比较实验结果“的对比实验方法,先测的一倍宽度纸横梁的抵抗弯曲能力,旨在引导学生意识到预测师要有根据的,毫无根据的预测就是盲目的瞎猜和乱猜,培养预测的习惯和实验的能力。3.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得出”横梁的宽度增加,抵抗弯曲能力增强“的结论。(四)研究横梁的厚度与抵抗弯曲的能力
1.师:“那么,纸横梁的厚度会不会影响抵抗弯曲的能力呢?我们可以怎样研究?要保持哪个条件变化?怎样变化更明显?控制哪些条件不变?
生:改变的条件是纸横梁的厚度。
生:不改变的条件是纸横梁的宽度。
生:不变的条件是桥梁的宽度和高度。
2.预测
(1)3 宽的一层纸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是多少?(提高效率,可以利用刚才的数据分析)
(2)2倍厚的纸横梁的抵抗弯曲能力会怎样?预测一下能放几个垫圈。
(3)纸横梁的厚度增加到4 倍厚实,预测能放几个垫圈。
(学生讨论并提出看法)
(4)师“那么,同学们的意思是:纸横梁的厚度成倍增加,抵抗弯曲的能力也会成倍增加?我们的预测是否正确,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4.材料员分发材料,小组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入课本28页的表格。
5.学生分组实验
6.汇报数据,填写汇总表
7.你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纸横梁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增加)——板书教学意图:1.进一步运用对比实验中变化因素和不变因素的确定,进一步强化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2.继续学习“控制量变成倍增加来比较实验结果”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