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史》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顾恺之:六朝三杰(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 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位大家)之一,无锡 人,东晋画家,人物画家。其《庐山图》被 称“山水之祖”。画作真迹已失传,现存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两摹本。
顾恺之 洛神赋图
❖ 园林方面,两晋时期由于思想活跃,促进了 园林艺术开发,山水园林开始发展,造园活 动普及民间。
❖ 北魏时,在思想上也宣传佛教,并开凿了云 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四、时期特点(重点)
1、在长达360多年大混乱的时期里,社会处于 大分裂、大动荡、人口大迁移状态,从而促 进了民族大融合,思想十分活跃。在社会意 识形态领域里,人们摆脱了汉代“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束缚,文化思想方面比较自由 开放。儒家的纲纪观念,法家的法理观念, 渐渐地减弱了对人们的影响。由于社会动荡 不安,人们普遍流行消极悲观的情绪,在人 生无常、生命短促的悲叹中,滋生“及时行 乐”思想。
6、佛教雕塑艺术兴盛。如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7、绘画艺术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著名画家不 断涌现。如顾恺之、宗炳、张僧繇、谢赫、 陆探微、王微等,宗炳作的《画山水序》, 谢赫作的《画说》,王微作的《叙画》,至 今仍是作画的理论原则,他们的作品都接近 自然主义的风格。
❖ 补充:“比德说”即是以山水比喻道德、品 质的说法,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自然审美观 念。正式确立这一审美观念的人是孔子。他 曾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 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 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论语·子 罕》)等言论,表明了他的自然审美观点。
❖ 人们对大自然风景的审美观念便进入到高级 的阶段而成熟起来,它的标志就是山水风景 的大开发和山水艺术的大兴盛。大自然作为 审美客体独立存在。
里和市集。
❖ 曹魏邺城结构严整,以宫城为全城的中心, 形成明显的中轴线。功能明确,区划整齐, 利用东西干道划分全城为南北两大区,北部 为宫禁及权贵府第,南区为坊里。
❖ 严谨的封建礼制秩序,有利于宫禁防卫。城 西郊的漳河穿城而过,供应居住坊里的生活 用水。另外开凿长明沟引漳河之水穿过城北, 解决宫苑的用水问题。宫城居中沿用了周及 东汉的旧制,把宫城放在主轴线上则有所改 进。较以前的皇城规划有进步,对以后宫城 建筑和布局有启发,曹操还在邺城西北部建 有大型禁苑--铜雀园。
2、知识分子愤世嫉俗,厌恶政治、不满现实、崇尚老、 庄的清静无为,佛教的重来生不重现实的学说流行。 老、庄、佛学与儒学相结合而形成玄学,玄学重清 谈。玄学家们逃避现实,好谈老庄或注解《老子》、 《庄子》、 《周易》等书以抒己志。士大夫知识分
子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名士”。名士大多是玄学 家,号称 “竹林七贤”的阮籍、稽康、刘伶、向秀、 阮咸、山涛、王戎就是当时名士的代表人物。
3、寄情山水、崇尚隐逸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从而启导着知识分子阶层对大自然山水去进 行再认识,从审美的角度去亲近它、理解它。 社会上普遍形成了士人游山玩水的浪漫风习。
❖ 人们逐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揭开了大自然从秦汉以来披覆着的 神秘外衣,使它摆脱了儒家 “君子比德”的
单纯功利、伦理附会,让大自然以一个广阔 无垠、奇妙无比的生态环境和审美对象呈现 在人们的面前。
8、文学方面,山水诗文大量涌现于文坛,出 现了如谢灵运、陶渊明等一大批文坛巨匠。
9、魏晋南北朝时期,萌生出一种新的园林形 态--中国士人山水园,标志着我国园林艺术 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形成这种新的园林形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条件:
❖ 一是东汉以来庄园经济日益巩固和推广,独 立的庄园经济造就了一批门阀世族和世俗地 主的私家园林,这些私园主凭借自己的实力 和地位,有能力从事造园活动和园林艺术欣 赏。
10、佛道之教的发展,间接促进了山水风景区 的开发建设,后世所谓 “天下名山僧占多” 在此时己蔚为大观。
❖ 园林方面的影响:私家园林的兴起与兴盛, 给我国的园林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 且始终成为后来我国封建社会园林艺术发展 的领导力量。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 域,也成为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的主 导力量,并且奠定了我国风景名胜区建设的 基本模式、基本审美理念。
《桃花源记》描写一个环境优美、丰衣足食、 不纳苛税,处于世外桃源的理想生活,对后 世影响甚大。
❖ 东晋时出现大书法家王羲之。他的书法独具 风格,楷书独立完美,并擅写草书、行书, 人称他的书法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 人称他为书圣,其代表作有《兰亭序》。
❖ 出现了著名大画家顾恺之,他的人物画清晰、 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元220~265年是以曹丕开国的魏国,建都洛阳,历 时45年;从公元221~263年是以刘备开国的蜀国,定 都成都,历时42年;从公元222~280年是以孙权开国 的吴国,定都建康 (南京),历时58年。 (二)史略 (略)
二、两晋
(一)历时
❖ 公元265-316年,西晋司马炎开国称帝,定都洛阳, 历时50多年。公元317~420年,东晋司马睿开国称 帝,定都建康,历时103年,两晋共历时150多年。
❖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 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 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 名士们以任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 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的解放。一方面表现 为饮酒、服食、狂狷的具体行为,另一方面 则表现为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思想作风, 这就是所谓的“魏晋风流”。
北朝资料:
❖ 东魏政权,高欢执政,高欢死后,其子高洋 废帝自立,建立北齐。北齐28年(550577)。后主高纬。
❖ 西魏大将宇文觉废帝自立,建立北周。北周 25年(557-581)。
❖ 北周灭北齐,后外戚隋国公杨坚废静帝自立, 建立隋朝,统一天下。
❖ 北朝439-581,143年。
❖ 南朝时,虽经宋、齐、梁、陈朝代的更迭,但 都城末动,较为平稳安定,故经济发展很快, 各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齐梁时思想上 出现了无神论者,如范缜;文学、艺术和科学 技术等方面,出现了大数学家祖冲之等。
三、南北朝
(一)历时
❖ 公元420~589年,为南朝时期,共历时160余年, 顺次为宋、齐、梁、陈四国;
❖ 公元439~581年,为北朝时期,共历时140余年, 从北魏开始,后分为二支:一支为东魏、齐,一 支为西魏、北周。公元581年,北周被隋取代。 (P辞海162)
注:图中有几处错误
(二)史略
❖ 二是随着汉朝帝国中央集权的崩溃,权力分 散,使政治对学术与艺术的干预弱化。钦定 标准被废弃,被压抑数百年的先秦诸子学说, 尤其是老、庄哲学重新为人们所重视。以此 为契机而带来的多元文化走向,为山水文化 园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 三是魏晋玄学的兴起,士大夫尚玄之风炽烈。 随着山水诗与山水画的萌生与发展,山水园 也深入人们的文化生活领域。后人所称的 “魏晋风度”,即包括诗、书、画、乐、饮 食、服饰、居室与园林,中国传统园林与诗 画融会贯通,实从此时肇端。
❖ 资料:御苑铜雀园在邺城城内西北,长三里,宽二 里。建安十五年 (公元210年)前后为曹操所建。据 《文选,魏都赋》注:文昌殿西有铜爵园,园中有 渔池堂皇。在园的西北角(也就是西城墙的北段) 以墙为基垒筑三个高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 宛如三峰秀峙。据《水经注·漳水》的记述:铜雀台 居中,高十丈,上建殿宇百余间,台殿落成,曹操 率诸子登临,并命为赋。铜雀台的北面是冰井台, 高八丈,上建殿宇一百四十间;有冰室,室有数井, 井深十五丈,专为存储冰块、粮食、食盐、煤炭等 物资,实具战备意义。南为金虎台,高八丈,上有 殿宇一百零九间。三台之间相距各六十步,上有飞 阁连接,凌空而起宛如长虹。三台之间和台基上下 都有阁道相通。
(二)史略
❖ 三国后期,魏国逐渐强大,而蜀吴日渐衰败。公元 263年魏灭蜀。魏相司马昭兵临成都,刘禅出降, 封安乐公。
❖ 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魏国大将司马炎于公元 265年废魏元帝曹奂(被废为陈留王)建晋国,定 都洛阳,史称西晋。
❖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出兵攻吴,末帝 孙皓出降,封归命侯,晋灭吴,三国结束, 晋暂时统一。
❖ 北朝时,特别是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元宏) 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485 年他颁布了《均田令》,把地分给农民,农民 向国家纳税、服役,使国家有了收入,人民有 了安定的生活。
❖ 他提倡民族融合,提倡学汉话、穿汉衣、用 汉姓,提倡民族间互相通婚,他的政策促进 了各方面的发展。出现了著名的农学家贾思 勰,他一生研究农业,用了11年的时间写了 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巨著《齐民要术》, 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这对我国农牧业 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南朝资料:
❖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恭帝司马德文,建立刘宋, 南朝开始。南朝宋60年。
❖ 479年,宋朝禁军将领萧道成废顺帝自立,建立齐 朝。齐朝24年。
❖ 齐国内乱,刺史萧衍乘机夺取帝位,502年建立梁 朝。梁朝56年。
❖ 陈霸先废敬帝自立,建立陈朝。陈朝33年。
❖ 北朝北周大将隋国公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 统一中国。
第二节 经典园林
一、三国 (一)魏都城—邺城 ❖ 在今河北省临漳县漳水北岸,始筑于春秋五
霸之一的齐桓公时。其后为战国时魏国边疆 重镇。东汉末,曹操封爵魏公,为曹操封邑, 遂锐意经营邺城,修建城池,营造宫苑。后 赵、前燕、东魏、北齐皆定都于邺城,成为 当时北方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之一 。
❖ 邺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约3000米,南北约2160 米,城市结构规矩严整,南面开三门(广阳门、中阳 门、凤阳门) ,北有二门(广德门、厩门) ,东西各 一门相对(东面建春门、西面金明门) 。
❖ 20几年后,西晋出现了八王之乱,国势时兴 时衰,出现五胡十六国,天下大乱。衣冠南 渡,八姓入闽。北方和西方的匈奴乘虚而入, 公元316年,匈奴灭西晋。
❖ 司马睿逃到南方,在当地大士族的拥戴下建 立了东晋,建都建康。
❖ 西晋时内部斗争激烈,加之兵役、服役苛重, 矛盾激化,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民弃地 逃荒,经济日衰。
❖ 人们对自然美的鉴赏逐渐取代了过去对自然 所持的神秘、功利和伦理的态度而成为后世 的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
4、两晋南北朝时,山水风景艺术的各门类都 表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包括山水文学、山 水画、山水园林。
5、这一时期,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成为当时 的社会风尚,文人士大夫、世族名流纷纷造 园,私家园林因此而兴盛起来。这一时期的 私家园林有建在城市里面或城近郊的城市型 园林--宅园和游憩园,也有建于郊外的庄园 和别墅。南北方的园林由于文化背景和自然 环境的差异有所不同。
❖ 邺城的规划采取了新的布局手法,一条横贯东西的 大道把全城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阳门引出一条南北笔 直的大道,直抵王城宫殿,形成南北中轴线。北部 中央建宫城,大朝所在宫殿位于宫城的中央;宫城以 东为贵族居住的坊里 (戚里),宫城以西为禁苑 (西 园或叫铜雀园),园西侧偏北,依托城墙建铜雀三 台。宫城南侧有一部分衙署,东西大道以南中间部 分建有官署。 南半部分除衙署外就是居民居住的坊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的园林
从公元220年到581年,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共历时360余年。园林由以雄伟的宫苑建筑为 主转向以秀丽的山水为主,开创了我国自然山 水园的新局面,佛寺园林开始出现。
第一节 历 史史 略
一、三国 (一)历时 ❖ 从公元220~263年,是魏蜀吴三国时期。其中从公
北朝资料:
❖ 386年,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439年,太 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孝文帝元宏(拓跋宏) 改革(471-499年在位)。孝武帝534年后分 为两支。北魏150年。
❖ 孝武帝受高欢胁迫,逃往关中,高欢立元善 见,是为东魏。东魏17年(534-550)。
❖ 关中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是为西魏。 西魏23年(535-556)。
❖ 东晋通过肥水之战,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 土地,使政权得到巩固,人民生活得到了安 定。积极发展经济,修塘堰,加强排灌,土 地施草木灰,推广中耕,开辟田地,推广水 稻和小麦的种植,国力渐强。
❖ 文学、艺术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大诗人、大 文学家陶渊明,他的诗真切动人、恬然自然, 人称田园诗。其代表作有《归园田居》 《归 去来辞》《桃花源诗》与诗序 《桃花源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