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论文
【摘要】:作业设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的并不多,大部分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仅就如何布置好学生作业,提高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作业设计多样化探究学习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

其实作业设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作业练习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逐渐形成能力,而且有利于教师掌握学情,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下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作业设计要多样化
作业设计的多样化和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例如布置作业的时候同时布置书面和口头两种作业,并将练习性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相结合,从而在枯燥的数学题中加入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的元素,使学生抱着积极快乐的心态去完成作业。

比如让学生当“导演”、“开火车”训练等等。

再如找倍数和因数时,可以按学生编号说出:我是你的倍数、你是我的因数。

二、作业设计要具有兴趣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好学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作业时,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穿插在数学作业之中,设计具有童趣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好学者。

如:学生学习了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后,做巩固练习时,如果用老方法在黑板上出几道习题,让学生一味地读、写,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没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我想到了,学生不是最喜欢做游戏吗?于是笑眯眯地问学生:“想不想做个游戏呀?”学生一听,“哇”大叫起来。

我的心也一下子明朗多了,马上宣布游戏规则“我们63个小朋友从1按顺序报数,从第一组开始报数,接着前面一个同学报下去,报到个位上是3、6、9就不用数出来,用拍手表示,后面同学接着报下去。

谁要是不小心把个位是3、6、9的数报出来了,那谁就得请别人出一道多位数的读法或写法的题,然后到讲台上来写给大家看,还要把自己的读法或写法说给大家听。

如果不会读、写的,自己请一位小朋友来指导。

大家同意吗?”“同意。

”游戏开始了,第一组学生开始报数,1,2,3,第9个小朋友不小心把9给说出来了,其他学生兴奋极了,“停……”,马上有学生给她出了一题,在众目睽睽之下,那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了学生给他出的题目,并说出了这个中间有二个零只要读一个零的数的读法。

我第一次看见其他学生听得那么认真,他们可想找到他的碴儿了,哎,可惜没有。

游戏继续进行下去,不一会儿,又有学生不小心把26给说了出来……10分钟很快过去了,游戏结束了,学生是意犹未尽。

三、设探究性作业——开拓创新的空间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

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然而,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样的作业制约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这也是许多老师困惑“我都让他们多次练习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错题?”的深层原因。

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这样完成的作业印象深,效果好。

例如,在教学了“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之后,我让他们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第二天,有的学生带来了剪纸作品;有的学生设计了图案;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了图案……作业五花八门,形状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设计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看着学生这些“杰出”的作品,我知道,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已全部掌握。

同学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自主思考、同伴讨论、询问调查……的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数学知识,更多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设计要分层次
由于孩子的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各有不同,即使在同一个班级中不同学生发展的水平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作业设计采用“一刀切”,就会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情况。

因此,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设计作业的形式、数量和难度,十分重要。

如在教完长方体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A:一个长方体纸盒长时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计算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B: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是52厘米才,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C: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避免因作业数量难度过大或过小而产生消极情绪。

五、作业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

数学发展离不开生活。

教师在备课时,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紧紧地联系生活,布置一些灵活、且具有开发性的作业,并将实践性与挑战性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复习“单位”知识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小马虎的日记》:早晨19:00,我从2分米的床上爬起来,拿起15米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吃了一块10立方分米的蛋糕,喝了一盒2.5升的优酸乳,来到了离我家900厘米的学校,来到学校我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的铅笔和1分米笔记本放在大约30平法厘米课桌上,仔细地做起笔记。

请矫正。

本来是一
道单位换算改错题通过《小马虎的日记》的形式一展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作业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灵活多变的,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性趣,也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使学生的个性在享受作业带来的快乐中得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