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对涅盘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印度对涅槃的理解

1、涅槃的含义涅槃原是印度语,具称涅槃那,也被译做“泥恒”或“抳缚南”。它的意义,是包括了灭、寂、寂灭、寂静、灭度,而玄奘译为圆寂。在印度的原语应用上,是指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早在印度《奥义书》中已有涅槃一词,是婆罗门教的宗教理想。他们认为世界的最高本体是“梵”,人的内在有“我”或“阿特曼”,(atman),得到解脱的方法是使宇宙与个人内在达到统一,获得“梵我合一”的境界,即“梵涅槃”。在这里涅槃与解脱同义,早在古印度社会中已有解脱思想,二者在使用上可以互换,都表示对现实的否定,脱离生死轮回,脱离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对的现实世界的束缚,进入永恒状态。到公元六世纪左右,印度社会中出现“沙门”思潮批判婆罗门教法,各创己说,解脱之说繁多。佛教作为“沙门”思潮中的一支,思想上同样反对婆罗门教,但对涅槃概念赋予了新的含义。

2、印度佛教涅槃观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被认为是判断佛说与非佛说的标准,涅槃寂静印指的是依照佛陀教理最终达到的无苦、安稳、寂静的理想状态,此涅槃与婆罗门教之不同在于,佛教否定一切“常见”与“断见”,认为“梵”仍是一种存在形式。三法印虽是原始佛教思想,印顺长老认为三法印其实不仅开出了后来的大乘佛教,还代表了三期佛教的发展,即后来佛教中三家的中心

观念都可以回归到三法印上,就是每个法印引出一系的思想,如三藏之教——小乘的无常的中心论,到大乘佛教——大乘性空中心论,再到不共大乘教——一乘真常中心论。本文下面讨论的涅槃含义在印度佛教中出现的变化也应该放在这

种背景下去理解。也就是说尽管大、小乘对于涅槃的解释在表面上存在差异,但从整个思想发展的脉络上是有一致性的。佛教最初对涅槃的描述集中在早期四谛思想中的灭谛内,指“永断无明、欲爱等一切烦恼,一切苦皆消灭之审实不谬的状态;亦即涅槃境界。” ,但涅槃到底是什么,一般人应该如何理解,在早期佛教中,佛陀似乎更加注重实践的直观体验,反对理论思辨,他认为人生最为紧急的事情是从苦中解脱,对于形而上的问题不与讨论。涅槃从根本上说具有“灭”的意思,所指的是烦恼的消灭。但在佛教的发展中对于“寂灭”的

理解存在差异。主要是早期佛教与大乘佛教,如小乘佛教主张涅槃有“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之分(也称“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所谓“有余涅槃”指:“以我空智斩断生死轮回的牵引炼索──烦恼与业,心得寂灭曰涅槃,但这个由过去有漏业力所牵引的肉体尚未消灭,残余之身依仍在。” 所谓“无余涅槃“指:“到了这个残余的躯体也死亡,身心俱归寂灭,

未来的生死永灭。” 小乘佛教认为生死与涅槃是对立的,获得涅槃的方法就是灭尽生死。因为“业力”是轮回的依据,所

以彻底的涅槃便是业力皆尽,肉体死亡。大乘佛教中对于涅

槃的解释,首先是《中论》观涅槃品中:“分别推求诸法,有亦无,无亦无,有无亦无,非有非无亦无,是名诸法实相,亦名如法性实际涅槃。” 意思是万法是既有亦无,无亦无,有无亦无,非有非无亦无,有与无是现实世界中彼此对立概念,非有非无是对立概念的否定,而将有与无,非有非无一起否定就是大乘中观核心思想“毕竟空”,认识到了法毕竟空的道理就获得“实相涅槃”。这里有一个背景,大乘佛教的出现是在批判小乘佛学理论的基础上,在佛陀入灭之后,他的信徒没有按照其对于行而上问题讨论的搁置,并表现出对此类问题的兴趣,从早期对于个人生命的体认扩大到对于变化世界本源的探讨,如后期的小乘佛教对于涅槃“体”的有无发生争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一切有部与经量部学说,大乘佛学的出现是对小乘佛教学说的反动,初期大乘主张“空”是世界的本源,以对抗小乘有部的“实有”说,最先出现的大乘经典《般若经》中主要讲述“法空”的思想,认为世间一切法无自性,现象世界本来是相对的,一切有、无等概念也都是相对的,按照常识的知见,往往以自性的立场看这些概念,将之视为决定,来建构现象世界,但就其真相而言,一切都是无自性,是空,因而否定整个现象界或经验界,强调无论正反,都没有任何自身实在性。随后的大乘中观派龙树对初期大乘思想做了总结,提出“缘起性空”理论,佛教中最根本的思想就是缘起法,但对缘起法的理解在佛教的发展中存在

分歧,小乘一切有部主张因缘所生法皆“有”,龙树驳斥这种论点,在《中论》中写到:“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意。”意思是因缘生法的实相为“空”,法在世间的呈现是一种假有。依因缘法而知空,依空而知假有,依假有而知诸法缘起,运用这种方法理解就认识了“中道观”,即缘起即空的道理。此处的“空”与般若经中的“空”有所不同,龙树在《般若经》对于现实世界自性的否定后,在思想上进一步对先验的世界自性进行否定,从“空”发展到“空空”,得出“无自性空”的结论。世间与涅槃在小乘佛教本来是对立的两个概念,涅槃是脱离世间后的状态,现实世界是指在现象上的生灭,是无常,而涅槃是生灭的对立,所以是常。龙树运用八不缘起对此进行批判,驳斥此说为戏论,八不缘起是龙树的根本思想,即“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宇井伯寿在《中印佛教思想史》中总结到,一切法由因缘而起,按照实在观的视角观察世间万物必然是一个一个的实体,因为实体而有相互对立的关系,现象上的对立说明能观与所观上的对峙。但是龙树立“毕竟空”为第一究竟义,取消对立双方,以真空破有,以真空破“恶趣空”,在第一义上否定所有语言、概念的真实性,获得无对待的真实相,不着两边。第一义指的是龙树将世界分成了世俗层面与真实层面,真实层面就是第一义谛,《中论·观四谛品偈》中有:“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涅槃就是在第一义的层面上来说的,由于一切的对立双方都在毕竟空的第一义体认下被打破,便可以开拓出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等相互对立而又相互同一的理论。龙树菩萨的学说由后人弘传到后来,反而落到执着空理,忽略了中道的生活实践,此时,引发大乘佛教思潮的转变,瑜伽行派异军突起,主张承认现象世界的差异性,并把差异造成的原因都归结到个人阿赖耶识的种子中,改变现实世界的方法依赖于个人精神活动——“心”。《摄大乘论》中有:“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阿赖耶识是世界一切现象存在的依据,万法具有各自不同的自性,有清净、染污之分,都被储存在阿赖耶识中,获得涅槃的方法就是转识成智,转自身染污的阿赖耶识种子为清净。这种绝对无污染,无分别的纯粹精神,舍尔巴茨基在《大乘佛学》中认为等其同于法身的观念。《成唯识论》中,将涅

槃分为四种: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涅槃。自性清净涅槃就是除去一切杂染,本性清净,这种清净的自性存在于每个众生心中。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与小乘的有余、无余涅槃相同,无住涅槃就是不住涅槃,瑜伽行派继承龙树对“空”的逻辑,进一步发展为空亦复空的思想,从否

定之否定进一步发展到正言若反式的否定即肯定的陈述。从开始的获得涅槃到菩萨无住,而住无所住。《成唯识论》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