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11月第18卷第11期_JETCM.Nov.200911丛18,No.1l
中西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周波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5X(2009)11—1864—03【关键词】中风后抑郁症中西医治疗综述
中风后抑郁症(PSD)是脑血管意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
要以中风发生后出现的兴趣减退、易疲劳、思维迟缓、食欲减退、
悲观绝望,甚则出现自杀食图和行为异常等临床表现,直接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

许多资料表明PSD的患病率较
高,国内外文献报道为20%~79%,但多在40%。

50%Ilt”,国
内有人报告PSD患病率为55%bl。

由于临床医师重视不足,综
合医院医生缺乏精神专科知识,其漏诊率高达75%…。

这也与缺
乏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和客观诊断标准有很大关系。

目前PSD
已成为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的治疗和研究热点,现将近年中西
医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名认识
1.1西医对病名的认识PSD的提出由来已久,早在1921年
Kraepelin就指ff;脑血管病可引发抑郁状态,但未命名为PSD,之
后报道较多,命名也较混乱,国外学者曾以Post—Strokemood
disorder(脑卒中后心境障碍)、Organicemotionalism(器质性情感
障碍)、Post—strokedepressivedisorder(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等描
述本病15,6I。

直至20世纪80年代,经过不断的深入认识和总结,
最具权威的Robinson领导小组才将其统一正式定义为Post—
strokedepression(PSD)17I。

国内对本病的命名大多来自对PSD的
不同译法,有“脑卒中后抑郁”、“脑卒中后抑郁症”、“脑卒中后抑
郁状态’,、“脑卒中后抑郁障碍”、“脑卒中后抑郁症状”、“脑卒中
后抑郁情绪”、“脑卒中性抑郁症”、“卒中后抑郁”、“中风后抑郁
症”、“中风后抑郁”、“脑卒中后抑郁焦虑障碍”、“卒中后抑郁状
态”等。

目前以PSD为较多学者认可和使用,且通俗易懂。

属于
继发性抑郁症。

在我国颁布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版(CCMD一3)将其归属为器质性精神障碍中。

1.2中医学对病名的认识PsD是发生在卒中后的一系列郁
证的表现,是一个复合的病名,与中医学的“中风”和“郁证”关系
较大。

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当时已经对这些病证的
发病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如“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虚
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p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
留,发为偏枯”。

“中风”之名始见于张仲景《金匾要略・中风历节
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
痹,脉微而数者,中风使然。

”中医学的“郁”最早见于《黄帝内
经》,并将“郁”的概念引入医学。

至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中首
先提出“郁证”病名,之后的医家开始用“郁证”专指以情绪忧郁
烦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就中风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及病机变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中医院(合浦536100)・综述・
特点,多数研究者认为应归属于“郁证”之因病(中风)致郁的范
畴。

虽然从历代文献中町以见到许多与本病临床表现相似的论
述。

如“脏躁”、“梅核气”、“郁证”、“百合病”、“癫狂”、“惊悸”、“怔
忡”、“头痛”、“奔豚气”、“不寐”等疾病,但并没有与本病完伞对
应的病名记载。

直至今日对该病尚未有一个完全规范和公认的
中医病名,现代医家都是沿用西医的病名或各医家自拟病名,因
而比较混乱,但以PSD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町。

2中西医治疗
2.1西医治疗(1)药物治疗:根据PSD发病足由于5一羟色
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低下的理论,对PSD尤其是临床诊
断为重度抑郁者宜应用此法治疗。

抗抑郁药除传统的三环类(如
阿米替林、多虑平)、四环类(如马普替林)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如吗氯贝胺),还包括新型抗抑郁药:选择性5一羟色胺冉摄取
抑制剂(SSRIs)、5一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s,如万拉法新)、去甲肾卜腺素能和特异性5一羟色胺能
抗抑郁药(NaSSA,如米氮平)及选择性5一HTIA受体激动剂(如
希德)。

月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SSRIs类,主要有氟西汀、舍曲
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5种药物,因其抗胆碱能作
用较少,不会对中枢产牛抑制作用,心血管副作用相对小,故更
适合PSD患者18l。

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己知的
这几类药物都是通过升高生物胺水平而起效的。

(2)重复经颅电
磁刺激治疗:Jorge等19’对接受重复经颅电磁刺激治疗的PSD患
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指出左侧前额叶皮质重复经颅电磁
刺激治疗能硅著改善抑郁症状,且与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
中风类型,发作部位及前额白质损害的体积无关。

(3)其它方法:
包括家庭支持、教育、认知行为治疗、运动及音乐治疗等。

此外国
内有学者将高压氧疗法”训及低能量He—Ne激光…1应用于PSD
的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2.2中医药治疗(1)辨证分型治疗:近年来一些学者从不同
角度对PSD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如梁浩荣
等I”’将本病分为四型,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理气、健脾除湿,方
用六郁汤加减(陈皮、半夏、苍术、川芍、茯苓、香附、砂仁、柴胡、
甘草);肝郁血瘀型治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
昧(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香
附);心脾两虚型治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方用归脾汤加减(党
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炙黄芪、龙眼肉、炒枣仁、当归、木香、
柴胡、枳壳);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脾肾,方用赞育丹加减(熟地、
炒白术、当归、仙茅、巴戟天、山茱萸肉、肉苁蓉、菟丝子、柴胡、香
附)。

余尚贞“31将本病分为肝病和心脾肾虚两大证型。

肝病型之万方数据
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11月第18卷第11期JETCM.Nov.2009,V01.18,No.1l
肝郁气滞,治以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肝阴不足、阴虚阳
亢,治以滋阴平肝潜阳,方用一贯煎合逍遥散;肝寒者治以暖肝
散寒,方用当归四逆汤或吴茱萸汤。

心肾脾虚之心脾两虚,治以
健脾养心,方用人参归脾汤合逍遥散;心肾阴亏,治以滋肾阴,敛
心火,方用黄连阿胶汤合滋水清肝饮加减;肝寒肾阳虚,治以温
肾补肝,方用肾气丸或笕丝子丸合当归Pq逆汤或吴茱萸汤。

刘庆
宪等”4I将本病分为肝郁血虚、心脾两虚、气虚血瘀三犁论治。

(2)经验方加减治疗:一些学者根据自己对中风后抑郁症的认
识,在临床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拟定基本处方,随症加减。

如苏占
清等”5I以白僵蚕、全蝎、丹参、地龙、瓜蒌仁、当归、黄芪、山楂、
枳实、甘草为基础方药,随证加减。

张姣兰等”6I以桃仁、红花、当
归、熟地黄、川芎、赤芍为基本方,肝郁明湿者加柴胡、香附、牛
膝、桔梗;血虚明显者加龙眼肉且当归加量;肾虚明显者加山茱
萸肉、肉苁蓉、菟丝子;气虚明显者加党参、黄芪。

刘庆宪等”4’以
心脾解郁汤(甘草、酸枣仁、茯神、小麦、大枣、当归、远志、柴胡、
木香)为基本方,肝郁血虚者加芍药;心脾两虚者加党参;气虚血
瘀者加炙黄芪、桃仁。

马云枝”71以舒郁调神汤(柴胡、郁金、石菖
蒲、枳实、桃仁、红花、柏子仁、远志、煅龙骨、煅牡蛎、丹参)为基
本方,心肝火旺者加栀子、知母、炒酸枣仁;心肝血虚者加甘草、
浮小麦、大枣;痰盛者加竹茹、天竺黄、半夏;气血亏虚者加当归、
黄芪;肝肾阴虚者加生地黄、玄参、枸杞、沙苑蒺藜;肾阳亏虚加
巴戟天、仙灵脾、仙茅。

李宝玲等“引以越鞠汤(川芎、香附、苍术、
栀子、神曲)为基本方,血郁明显者加桃f_=、红花、丹参、赤芍;气
郁偏重者加柴胡、枳壳;火郁明显便秘者加黄连、黄芩,川芎;痰
郁明显者加倍半夏、茯苓、瓜蒌;食滞内停者加炒莱菔子、鸡内
金、炒三仙。

(3)专方治疗:一些学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某一
专方进行临床观察,为治疗本病寻求有效的方剂。

如赵鸿韬等“9I
选择血府逐瘀胶囊(桃仁、当归、红花、枳壳、JiI芎、柴胡、牛膝、赤
芍);孟庆莉等120l选择清热解躁汤(当归、柴胡、郁金、香附、茯
苓、陈皮、JiI芎、夜交藤、大黄、芒硝、神曲、炒酸枣仁、木香、朱砂、
琥珀);殷春萍怛“选择平肝舒心饮(珍珠母、龙齿、柴胡、白芍、当
归、党参、茯苓、酸枣仁);王丽1221选择当归健脑抗衰合剂(当归、
白芍、龙齿、琥珀、钩藤、天竺黄、麦冬、天麻、胆南星、石菖蒲、远
志、枸杞、酸枣仁、核桃仁、肉从蓉、酸枣仁、代赭石、柏子仁、五味
子、益智仁)治疗本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4)针灸疗法:针灸疗
法治疗本病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无副作用,近年来受到一些学
者的重视。

如刘志J颐等幢3I根据中医学脑髓理论,以调理髓海、解
郁安神为法,主穴取百会、风府、风池、上印堂。

风痰I:扰加太冲、
丰隆;肝肾阴虚加太溪、肝俞;气虚血瘀加中脘、血海。

针刺日1
次,周六、周日休息,疗程为1个月。

治疗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
80.oo%;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20.9分,疗后汉密顿抑郁
量表平均积分减少至11.6分,其评分改善明显。

尚艳杰等mI采
用头针治疗本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

其方法是:选取头部的额
中线、顶中线、额旁I一3线、颞前线及颢后线,用1.5寸毫针沿
皮刺0.5~0.8寸,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每隔5rain捻转1次,每
次捻转200转/rain。

留针30min,每日1次,1个月为l疗程。


果总有效率为86.7%。

王海箭12纠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
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主穴取百会、上
星、印堂、水沟、鸠尾。

随症加用丰隆、中脘、太溪、期门、阳陵泉。

主穴进针后捻转致局部酸胀感;配穴随症或补或泻。

留针
30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针刺6次。

休息1日。

对照组予口服
百忧解20mg,每日2次,或予121服多虑平25—50mg,每日2次。

・1865・
2组疗程均为4周。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平均起效时间8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平均起效时间14.5d;两组总有效率相近,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良好疗效,与药物治疗疗效相仿,且起效更快。

3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些学者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如梁浩荣等126l将49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单纯西药对照组2l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给予口服百优解,每次60mg,每日1次;晚睡前予三唑仑口服,每次0.5mg。

重度抑郁症在上述基础上加服阿米替林,每次50mg,每日3次。

中西药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两药治疗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加服中药。

两组疗程均为60d。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3%)高于对照组(66.7%)。

用药后副作用比较,治疗组少于对照组。

谭莲蓉心7J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口服百忧解加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照组予U服百忧解,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李英12aI用桃红四物汤配合西药治疗本病,轻、中度抑郁症予百忧解60mgFI服,每日1次,睡前加服阿普唑仑0.4mg;重度抑郁者在上述基础上加服阿米替林50mg,每日3次,治疗2个月观察疗效。

对照组仅用上述西药,剂量疗程相同。

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方法不仅提高rl临床疗效,而且有效地减少了西药的副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在治疗PSD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显示中两医结合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极大的潜力。

积极探索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治疗关键所在。

应用及发挥中两医的特色优势治疗本病,可促进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F1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减轻敛残程度,使中风患者重返社会。

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1)PSD在中医理论中没有规范的病名和诊断标准;(2)目前研究内容侧重于临床疗效观察,对于中风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认识不足;(3)有关中风后抑郁症的动物试验研究较少,缺乏进一步探讨中两医结合治疗本病的确切机理及途径的研究报道。

因此,针对目前存在的|'HJ题,我们应开展本病发病机理的调查研究,制定出中两医结合理论指导的诊疗体系,探索其病机规律;运用现代科研技术手段,加强基础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该病。

充分发挥现代医药与祖国传统医药结合的优势。

研究出疗效肯定、副作用少的药物。

参考文献
1PohjavaaraT,LeppavuoriA,SiiraI,eta1.Frequencyandclinicalde-terminantsofpoststrokedepression[J】.Stroke,1998,29:2311
2KotilaM,NumminenH,WaltimoO,eta1.Depressionafterstroke:re—suitsoftheFINNstrokestudy[J】.Stroke,1998.29:368
3张庆臣,徐长忠,梅义雪,等.脑血管意外伴抑郁症状群的各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93。

19(2):73
4龙洁,刘永珍,蔡焯基,等.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3):145~148
5RobinsonRG,StarbB,KubosKL.Atwoyearlongitudinalstudyofpost—strokemooddisorder:findingstheinitialevaluation[J].Stroke。

1983。

14:736
6RobinsonRG.PriceTR,Post—stroke
depressivedisorders
afollow—up
study
of103patients[JJ.Stroke。

1982,13:635—641万方数据
・1866-
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11月第18卷第11期!曼!堡塑.№!.!塑!!!!!!!!丛!:!1
7RobinsonRG.LipseyJR。

PriceTR.Diagnosisandclinicalmanagementofpost—strokedepression【J】.Psyehosomaries,1985,6:796~778
8ColeMG.ElieLM.McCuskerJ,eta1.Feasibilityandeffeetivenessoftreatmentforpost—strokedepressioninelderyinpatients:systematicreview【J】.GeriatrPsychiatryNeurol,2001.14(1):37~4l
9JorgeRE,RobinsonRG,TatenoA,eta1.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astreatmentofpoststrokedepression:apreliminarys—tudy【J】.BiolPsychiatry,2004,55(4):398—405
lO邵伟波.饶红.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12):755—756
11许长春。

乇黎荔,路常玲.低能量He—Ne激光治疗卒中后抑郁【J】.实用医药杂志,2002,19(11):839
12梁浩荣,湛剑飞.宋颖.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28例【J1.中国中两医结合杂志,1999,19(3):178一179
13余尚贞.卒中后抑郁及其治疗lJJ.新中医,1999,3l(9):5~6
14刘庆宪,宋永建.固奉解郁法论治脑卒中后抑郁症162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

20(6):12—14
15苏占清,朱运斋,康冰,等.中两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7):432—433
16张姣兰,周莉.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28例【J】.山西中医,2001,17(5):2l~22
17马云枝.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4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63~6418李宅玲,王进生.越鞠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l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3,19(1):ll~12
19赵鸿韬,刘雅茹.中西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伴发抑郁症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632
20孟庆莉,谭军.清热解躁汤治疗脑血管病后抑郁症3l例【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2,19(5):432~433
2l殷春萍.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10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4.36(3):24—25
22王丽.当归健脑抗衰合剂改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IJ】.陕I!!『中医,2008,29(10):1307~1308
23刘志顺,刘军,黄漫,等.调理髓海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97,17(9):543~544
24尚艳杰,周振坤,邢越.头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J1.针灸临床杂志,1999,15(12):5—6
25王海箭.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3,23(8):442—443
26梁浩荣,堪剑飞,宋颖.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28例[J】.中圉中l!!『医结合杂志,1999,19(3):178~179
27谭莲蓉.百忧解加柴胡疏肝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4(2):21
28李英.中两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50例l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5,12(5):57—58
(收稿日期2009—03—05)
(上接第1863页)
国医国药,2008,19(6):1413—1414
18杨爱东,曾兰,屠燕捷,等.不同治法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358~359
19王华东,李飞,陆大祥,等.四毒清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死亡率的剂量效应关系与机制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45~47
20马宏博,刘清泉,姜良铎,等.扶正排毒液对内毒素休克肺损伤家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12(6):369~372
2l张培,陈雪梅,罗炳德.青蒿琥酯对中暑内毒素血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CD。

和Toll样受体4的影响【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6,24(4):226—228
22邱海波,杨毅.周韶霞。

等.核因子KB在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1):15~17
23盂宪丽,熊五霞,杨娜。

等.泻心汤有效组分配伍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5):27—3024林慧,余林中,江爱达.等.凉8鬲散含药IIiL清对内毒索刺激RAw264.7细胞CD..mRNA表达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3):l一225张培.陈雪梅.岁炳德.等.青蔫琥酯埘内毒索信0转导jl!i路中CD.。

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3):284~285
26艾宇航,彭鎏,张丽娜。

等.参附注射液对内毒素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f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4):285—28627王蔼卿,赛琳,王勇强,等.血必净对MODS患者内毒素血症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天津医药,2007,35(8):613—614
28王本荚,李健.解毒化瘀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IJl.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

9(4):202~205
29李银平,乔佑杰,武子霞,等.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组织肿瘸坏死因子TNF—a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2):104~106
30黄增峰.缪心朗,陈德昌,等.人参皂苷对烫伤脓毒症大鼠CD。

,细胞和NK细胞的影响fJ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4):219—22l
31FeinAM,Calalaag—ColucciMG.Acutelunginjuryand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insepsisandsepticshoek[J】.CritCareClin。

2000,16(3):289~317
32杨娜。

盂宪丽,熊玉霞.泻心汤有效组分不同配伍对内毒素肺损伤大鼠NF—KB及IKB表达的影响….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1t):144l—1443
33李伊为,邓汝东.陈东风,等.牛珀至宅微丸对内毒素休克肾组织诱生犁一.氧化鲺合酶表达的影响【JI.解剐学研究.2003.25111:l3.15
34彭雪梅,乇华东.陆大祥,等.网毒清减轻内毒索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J】.陕两中医,2005,26(4):368—370
(收稿日期2009—04—24)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