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清朝剃发留辫的律令,所以当时被称为“长毛”。
11
词语释义
• 《花镜》:即《秘传花镜》,清代杭州人陈淏子著,是一 部讲述园圃花木的书。
• 全体:全身。 •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这里是震惊的意思。 • 帝江:《山海经》中能歌善舞的神鸟。 • 执干戚:拿着盾、斧。干,盾牌。戚,一种像斧的古代兵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
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
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
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揭露了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 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 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 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 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 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7
《朝花夕拾》
器。 • 刑天:《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 • 疏懒: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 聚族而居:同一家族聚在同一处居住。
深不可测:形容极其深奥。
12
整体感知
• 问题引导 • 文中的阿长是谁?本文围绕阿长和《山海
经》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 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阿长是一个
怎样的人? • 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精彩开篇
• 她是一个很不幸而 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 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 好事,而又心地善良、 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她对 鲁迅的童年生活有 深刻的影响,鲁迅的作 品几次提到她——她就 是长妈妈,即阿长。
2
题目解说
•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山海经》是一 部记载神话传说的古书,文题将二者联系在一 起,交代了写作对象,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用之妙。
5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育才,浙江 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 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 表作小说集《呐喊》《彷 徨》,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 集《坟》《热风》《二心 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6
文学常识
•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 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 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 篇回忆性散文。
《藤野先生》《无常》 《锁记》《范爱农》 《阿长与<山海经>》 《狗·猫·鼠》《父亲的病》 《二十四孝图》《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五 猖会》。
8
知识链接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
的一种文学体裁.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
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
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
作者写这些 “抑”的内 容,是要表 现对长妈妈 的不满吗?
上页 返回 下页
25
买《山海经》
上页 返回 下页
26
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
玑(jī) 懿(yì) 矩(jǔ) 颈(jǐng) 灸(jiǔ)
10
词语释义
• (1)谋死:谋杀。 • ⑵隐鼠: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不是很畏
惧人的小老鼠。 • ⑶切切察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形容细碎
的说话声音。 • ⑷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 ⑸顺顺流流:即“顺顺溜溜”,顺当。 • ⑹元旦:这里指农历正月初一。 • ⑺辟头:开头。 • ⑻长毛:太平天国的军队恢复留发的传统,用以对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 哪些事?各表现了 阿长怎样的性格特 点?
16
对阿长称呼的由来
上页 返回 下页
17
喜欢切切察察
!@#$ %^&*
18
摆成“大”字的睡相
19
吃福橘的古怪仪式
伸按看摇 笑塞
20
一肚子的繁琐的道理
21
给我讲述“长毛”的故事
• “长毛”称谓的来历: • 太平军对抗清政府,因此,不留满
族的人的发型,即剃去前额的一部 分,故而被封建贵族、和满族人称 为“长毛”
22
写法探究
• 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词语解释为
要发扬、要放开,先控
制、压抑。是一种常见 的写作手法。与“欲抑先 扬”是相反相类的两种布 局写作方法。比较著名
的此类文章如《荔枝蜜》 《范爱农》等。
23
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
• 经过:隐鼠是鲁迅养的一个小动物,隐鼠 也叫“鼹鼠”,是一种体型较小类似于老 鼠的动物吃菜渣、喜欢舔碗延;喜欢沿着 人的腿爬到人的膝盖,跟人玩。
13
整体感知
• 结构层次
• 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阿长的 身份及称呼的由来.第二部分:写“我”对长 妈妈由“不大佩服”到“空前的敬意”到“这 种敬意消失”的过程.第三部分:写因长妈妈 为“我”买来了的《山海经》而对长妈妈产生 “新的敬意”.第四部分:哀悼长妈妈,抒发了 我对长妈妈深沉的怀念之情 。
• 鲁迅十分喜欢,有一次,鼹鼠爬到了长妈 妈的膝盖,长妈妈吃了一惊,慌张中踩死 了鼹鼠。
24
• 这“抑”的一面,其实也在 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长妈妈善 良的品格。
• 例如吃福橘,虽然作者说是 “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 是在这“磨难”中,寄托着 长妈妈善良真诚的愿望。
• 长妈妈的一些缺点,如无知、 迷信,是那个时代的人都有 的,鲁迅写这些也没有贬义, 还让人觉得真实而有时代特 色。

14
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过程
空敬
前意



大耐
佩 服

新感
敬完 意全 淡消
的 敬 意
激 怀 念
薄失
本文以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15
• 对阿长称呼的由来 • 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 • 摆成大字的睡相 • 元旦的古怪仪式 • 一肚子繁琐的道理 • 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 谋害了“我”的隐鼠。 • 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
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9
正音正字
• 骇(hài) 孤孀(shuāng) 掳(lǔ) 悚(sǒng) 惶急(huáng) 疮疤(chuāng bā) 诘问(jié)
• 渴慕(mù)疏懒(shū) 霹雳(pī lì) • 孀(shuāng) 惧惮(dàn)
3
学习目标
•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 物性格的写法。
• 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阿长的形象。
难点: 1. 理解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的
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的特点。 2.注意分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词语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