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移民安置方式有关问题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移民安置方式有关问题的探讨

摘要:文章通过对兴建水库引发的移民安置方式进行探讨,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矛盾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水库移民安置方式探讨

1、丹东市水库建设的自然条件及概况

丹东市大部分降雨集中在6—9月份,暴雨多发在7—8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21.3mm,丰富的降水,较大的落差,使全市蕴藏了丰富的水利、水能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也为地区的水利水电建设奠定了基础。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大中型水库57座,在建的2座。水库的修建已在防洪、发电、供水、灌溉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水库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引发的移民问题

水库的建设在对地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国家兴建水库农民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园地和房屋,大片的粮田被淹,大量的非自愿农村移民产生,已给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据统计,丹东市目前共有移民15.2万人。

2.1水库移民的生活现状

从建国至今,水库移民安置由过去“先移民、后安置”的做法到国家对移民安置高度重视,移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相关移民政策陆续出台,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总体上看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大中型水库的修建,移民数量相对较大,加上绝大部分移民被安置在相对比较偏僻的区域,因其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而逐步成为“贫困户”。

2.2水库移民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水库的修建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使当地居民失去了生产与生活的基础。导致每个移民家庭被迫搬迁,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原因致使移民生活水平下降,从而出现一些影响社会不稳定的事件。为了更好的保证水库建设的平稳实施,基于移民的强烈要求,考虑到移民切身利益,政府应出台更好的移民政策以确保移民满意。因此,水库移民安置不仅是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领域的庞大系统工程和难点工程。

3、移民安置方式的选择

移民安置是指对非自愿移民的居住、生活及生产的全面规划和实施,以达到

甚至超过移民前的生产、生活水平,保证他们在新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可持续发展。如今移民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水库移民安置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工程能否顺利开工建设,更关系到水库移民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当地社会的稳定,在一些新建水库移民过程中,移民安置方式的确定必须在尊重移民群众的意见前提下,坚持实事求是,采取大农业安置为主,其它安置方式为辅的安置方式。

3.1水库移民安置的3种方式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引发的移民安置不只是简单的人口迁移,它是破坏现存的社会网络结构,而要适应另一种网络结构的过程。这种适应必须以移民安置为基础,所以水库移民的安置也是多方式,同时不同的安置方式也面临着不同的社会适应问题。多年来,针对水库的移民安置一般采取就地后靠、远迁农业安置、自谋出路三种安置方式。

(1)就地后靠。针对那些淹房不淹地或有少量生产资料被占用的移民户,在满足生产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由政府负责提供宅基地和生产用地,由业主单位和属地移民办共同组织,把淹没线下的房屋搬迁到水位以上,并不离乡。

(2)外迁农业安置。部分移民户由于本村没有安置条件,而将其安置到附近满足条件的村组,使其人均得到与原有村同样面积的耕地。

(3)自谋出路。这部分移民户根据自身意愿由业主单位一次性货币补偿,自己投亲靠友或自谋职业。

3.2不同的移民安置方式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对于大多数移民来说,故土难离的情结都很严重,由于库区环境容量不足,而淹没的土地又使唯一的生活来源缺失,因此根据移民自身实际情况需要选择其中一种更适合自身的方式,但无论哪种安置方式,都会给移民带来不同程度影响。

(1)就地后靠。这部份移民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虽然原有的居住地被破坏,但是新住地还是一个熟悉的环境,语言、习俗和行为方式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社会交往也不存在任何障碍。但移民分配到的土地数量和质量都不如以前,后靠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加上原有的交通、电力等设施被破坏,造成移民生活困难。

如何保证库区经济发展和库区基础设施完备是就地后靠移民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需要通过恢复库区基础设施等网络建设,加大库区经济建设力度,使得这部分移民因为水库修建达到甚至超过以前的生活水平。

(2)外迁农业安置。这部分移民面临着一个新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安置点居民接受这部分移民后自身所享有的土地等资源相应减少,而安置的原则就是必须获得与原有村一致数量的土地资源。尽管移民到安置区后获得了与当地居民质

量、数量相当的耕地,但由于耕作方式、土地资源等条件发生了不同程度改变,致使移民原有的生产技能不能适应安置区生产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加上移民在经济基础、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劣势,更加大他们之间的差距。移民迁移到新的地方后,还要面临重建房屋、适应新的人文生活环境等问题。

缩小移民与安置区居民的思想差距,通过后期政策扶持减少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收入差距,同时通过移民带来的资金扶持来加强安置区基础配套建设,使得移民和安置区居民共同致富。

(3)自谋出路。这种通过货币进行一次性安置方式存在一定的隐患,因为移民没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他们有的投亲靠友,有的自谋职业。对于社会适应能力强、社会关系丰富的移民来说是一个好机会。但对社会关系缺乏、缺少一技之长的移民来说,他们是难以找到工作,或者因为文化水平比较低,找到工作后收入水平与当地居民相差悬殊,心理压力也会增大。部分无法适应新生活的移民要求重新安置,有的移民甚至聚众闹事,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如何找到一份属于自己好工作并减少与别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这部分人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今随着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这部分移民发现自身很难适应现有生产工作环境,对待这种安置方式应该把移民安置和社会保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库移民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足够重视,为此对水库的移民安置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政府和移民部门应该把移民安置问题同社会保障体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得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

(2)移民管理部门在抓好移民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要做好后期的扶持工作,同时必须逐步完善移民区的基础设施配套问题。移民部门也应时刻关注移民与当地居民的相处问题,帮助移民较快地融入到新环境中去。

(3)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移民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一些生产措施的扶持,为移民提供养殖、种植或外出务工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积极性,让移民更好、更快的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中去,从而缩小与安置区居民的差距。

(4)安置区居民应该积极配合,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移民迁到安置区后,必然在生产、生活方面遇到很多困难。安置区居民应积极主动引导他们适应新的生活,共创美好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