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子见解
附子辛热,大毒。
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
古方以一两一枚者为力全,近时专取大者为胜。
用盐过多,虽一两五六钱,制熟不及七八钱,且容易腐烂。
若欲久藏,须同灶灰入罐中,置近火处,庶可经久。
其性热有毒,必正气、角少、顶细、脐正者为上,粗顶,有节,多鼠乳者次之,伤缺偏绉者下。
有两岐者名乌喙,此禀气不正专主大风顽痹。
附子生用则散阴寒,熟用则补真元。
生用去皮脐,熟用甘草、童便制。
若欲久藏,一味甘草浓煎汁煮,汁尽为度。
入阳虚补剂,用黄连、甘草制。
凡中其毒,生莱菔汁及黄连解之。
近时乌附多产陕西,其质粗、其皮厚、其色白、其肉松、其味易行易过,非若川附之色黑、皮薄、肉理紧细,性味之辛而不烈,久而愈辣,峻补命门真火也。
《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痿躄拘挛,腰痛不有行步,破徵坚积聚,血瘕血疮。
《本经逢原》:附子气味俱厚而辛烈,能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暖脾胃而通噎膈,补命门而救阳虚,除心腹腰膝冷痛,开肢体痹湿痿弱,疗伤寒呃逆不止,主督脉脊强而厥,救寒疝绰号痛欲死,敛痈疽久溃不收及小儿脾胃慢惊,并须制熟用之。
附子为阴证要药,凡伤寒阴证厥逆直中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热而脉沉细或浮虚无力者,非此不治。
或厥冷腹
痛,脉沉细,甚至唇青囊缩者,急须生附以峻温散之。
《本经》治风寒咳逆,当是阴寒呃逆,亥豕之谬。
详《本经》所主诸证,皆阴寒之邪乘虚客犯所致。
其主金疮者,是伤久气血虚寒不能收敛,非血出不止之金疮也。
《别录》又主腰脊风寒,脚气疼弱,心腹冷痛等病,总取温经散寒之力耳。
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能,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
引补血药入血分以培养不足之真阴。
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
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
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然须并用生者方得开通经络。
若气虚热甚宜少用熟附,以行参、芪之力。
肥人多湿亦宜少加乌附行经。
附子得干姜、炙甘草名四逆汤,主少阴经寒证。
得桂枝、甘草、姜、枣名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侧。
得白术、甘草、姜、枣名术附汤,治风虚头重眩极。
得麻黄、细辛名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发热、脉沉。
得大黄、芩连名附子泻心汤,治心下痞而恶寒汗出。
得大黄、细辛名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发热,脉弦紧。
得参、术、苓、芍名附子汤,治少阴病始得之,背恶寒。
得茯苓、白术、芍药、生姜名真武汤,治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疼痛自利。
得干姜、葱白名白通汤,治少阴病,利下、脉微。
若厥逆无脉,干呕而烦,面色赤,加葱白以通阳气,此皆得配合之神妙,能起死回生于反掌间。
生熟各随本方。
赵嗣真云: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宜生、宜熟不出此中妙用也。
至于崔氏八味丸用为少阴响导,后世认为补药,误矣。
东坦阴盛格阳,面赤目赤,烦渴引饮,脉来七八至,但按之即散者,用干姜附子汤,加人参半斤,服之得汗而愈。
时珍云:阴寒在下,虚阳在上,治之以寒,则阴气愈盛,治之以热,则拒而不纳。
热药冷服,下咽之后,冷性即消,热性便发,病气随愈,此热因寒用之法也。
附子性沉著,温脾逐寒,乌头性升发,温脾去风。
若寒疾即用附子,风疾即用乌头,二药俱走而不守,故堕胎为百药长。
然妊娠脉弦,发热、胎胀,恶寒,小便如扇,《金匮》用附子汤发安其胎,此神圣之妙用也。
若伤寒发热头痛,皆除热传三阴而见厥逆脉沉,此厥深热深之候证,必先发热头痛七八日或十余日后而见厥冷脉沉,此为阳厥,大便必不泻而闭。
及温疫热伏,厥逆与阴虚内热火郁于内而恶寒者,误用不旋踵告变矣。
附子乃退阴回阳必用之药。
近世疑而不用,直待阴极阳竭而用已迟矣。
且夹阴头痛,足冷,上热下寒,阴邪内盛,阳气外衰,急需人参健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救之?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以四川江油为道地基点县,夏至前后七天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
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
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 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
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 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性状:
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
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
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
气微,味咸而麻,剌舌。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
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
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
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
气微,味淡。
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
附子集解:
1.《本草衍义》:乌头、乌喙、天雄、附子侧子凡五等,皆一物也,止以大小、长短、似象而名之。
后世补虚寒,则须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圆大及半两以上者,其力全,不僭。
风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以其尖角多热性,不肯就下,故取敷散也。
此用乌头、附子之大略如此。
余三等则量其材而用之。
2.张元素: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湿药少加之引经。
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则便溺有节,乌、附是也。
3.《汤液本草》:附子,入手少阳三焦、命门之剂,浮中沉,无所不至,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
非身表凉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之者以其治逆也。
4.朱震亨:气虚热甚者,宜少用附子以行参、芪,肥人多湿,亦宜少加乌、附行经。
《衍义》论附子有五等,同为一物,以其形命名而为用,至哉言矣,然犹未明也。
仲景八味丸以附子为少阴向导,其补自是地黄为主,后世因以附子为补药误矣。
附子之性走而不守,但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
行地黄之滞,可致远尔。
5.《伤寒蕴要》: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
近世阴证伤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
且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健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
6.虞抟: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
7.《本草蒙筌》:天雄,其气亲上,补上焦阳虚;附子,其气亲下,补下焦阳虚;乌头,守而不移,居乎中者也;侧子,其气轻扬,宜其发四肢、充皮毛,为治风?之神妙也:乌喙,其气锋锐,宜其通经络、利关节,寻蹊达径,而直抵病所也。
8.《本草纲目》:按《王氏究原方》云,附子性重滞,温脾逐寒;川乌头性轻疏,温脾去风;若是寒疾,即用附子;凤疾即用川乌头。
一云,凡人中风,不可先用风药及乌、附,若先用气药,后用乌、附乃宜也。
又凡用乌、附药,并宜冷服者,热因寒用也。
盖阴寒在下,虚阳上浮,治之以寒,则
阴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热,则拒格而不纳。
热药冷饮,下咽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而病气随愈,不违其情,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
昔张仲景治寒疝内结,用蜜煎乌头;《近效方》治喉痹用蜜炙附子含之,咽汁;朱丹溪治疝气,用乌头、栀子,并热因寒用也。
乌、附毒药,非危病不可用,而补药中少加引导甚捷。
有人才服钱匕即发燥不堪,而昔人补剂用为常药,岂古今运气不同耶?荆府都昌王,体瘦而冷,无他病,日以附子煎汤饮,兼嚼硫黄,如此数岁。
蕲州卫张百户,平生服鹿茸、附子药,至八十余,康健倍常。
若此数人,皆其脏腑禀赋之偏,服之有益无害,不可以常理概论也。
又《琐碎录》言滑台风土极寒,民啖附子如啖芋、栗,此则地气使然尔。
9.《本草正》:附子,因其善走诸经,故曰与酒同功,能除表里沉寒,厥逆寒噤,温中强阴,暖五脏,回阳气,格阳喉痹,阳虚二便不通及妇人经寒不调,小儿慢惊等证。
大能引火归源,制伏虚热,善助参、芪成功,尤赞术、地建效,无论表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热者所当急用。
10.《本草汇言》: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
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
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11.《本草经读》:附子,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本经》云,风寒咳逆邪气,是寒邪之逆于上焦也。
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是寒邪着于下焦筋骨也。
症坚积聚血瘕,是寒气凝结,血滞于中也。
考《大观本草》,咳逆邪气句下有温中金疮四字,以中寒得暖而温,血肉得暖而合也。
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肾,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营卫,因寒湿而病者,无有不宜。
即阳气不足,寒自内生,大汗、大泻、大喘,中风卒倒等症,亦必仗此大气大力之品,方可挽回,此《本经》言外意也。
误药大汗不止为亡阳,仲景用四逆汤、真武汤等法以迎之。
吐利厥冷为亡阳,仲景用通脉四逆汤、姜附汤以救之。
且太阳之标阳,外呈而发热,附子能使之交于少阴而热已;少阴之神机病,附子能使自下而上而脉生,周行通达而厥愈。
合苦甘之芍、草而补虚,合苦淡之苓、芍而温固。
仲景用附子之温有二法:杂于苓、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爱,补虚法也;佐以姜、桂之热,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阳法也。
用附子之辛,亦有三法: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辛燥以祛除风湿也;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辛润以温补水脏也;若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加入尿猪胆汁,则取西方秋收之气,保复元阳,则有大封大固之妙矣。
12.《本草正义》: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
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但生者尤烈,如其群阴用事,汩没真阳,地加于天,仓猝暴症之肢冷肤清,脉微欲绝,或上吐下泻,澄澈不臭者,非生用不为功。
而其他寒症之尚可缓缓图功者,则皆宜熟用较为驯良。
惟此物善腐,市肆中皆是盐制之药,而又浸之水中,去净咸味,实则辛温气味,既一制于盐之咸,复再制于水之浸,久久炮制,真性几于尽失,故用明附片者,必以干姜、吴萸等相助为理,方有功用,独以钱许,其力甚缓。
寿颐尝于临症之余,实地体验,附片二钱,尚不如桂枝三、五分之易于桴应,盖真性久已淘汰,所存者寡矣。
是以苟遇大症,非用至一、二钱,不能有效,甚者必三、五钱,非敢孟浪从事,实缘物理之真,自有非此不可之势。
若用生附,或兼用乌头、草乌,终嫌毒气太烈,非敢操必胜之券矣。
13.《神农本草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14.《名医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胎,为百药长。
15.《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
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16.《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
气不足,温热脾胃。
17.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
18.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19.《本草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
合葱涕,塞耳治聋。
20.《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21.《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