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学东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_钟海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西学东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
钟海波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安710062)
提要:近代文化史上出现的西学东渐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学观、文体形式、思想意蕴、美学形态等方面的全面革新。

19、20世纪之交的西学东渐为中国文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促使中国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本土走向世界。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由此生成。

关键词:中国文学;西学东渐;现代性;文学观;审美形态
中图分类号:I20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0)02-0149-04
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西学东渐0是一较长的历史过程,它发端于明末清初,至今仍未停止。

19、20世纪之交的西学东渐活动,在内容上最为广泛,势头最为强劲。

此阶段的西学东渐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促使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文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学东渐中也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由此生成。

西学东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学观的转变
中国文学在西学东渐影响下完成了现代性转型,这一转型首要的表现是现代性文学观的产生。

较早拥有现代性文学观的是晚清两位大学者:梁启超和王国维。

他们的文学观又代表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两种模式。

关于梁启超,郭沫若曾说:/文学革命的滥觞应该要追溯到满清末年资产阶级的意识觉醒的时候。

这个滥觞时期的代表,我们当推梁任公。

0[1]梁启超的文论中带有浓重的启蒙色彩。

作为政治家兼学者的梁启超尤为关注文学的启蒙教化功能。

他从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法国思想启蒙运动中看到了文学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他要把西方的经验运用到中国,以图扭转中国的破败局面。

1898年,他在5译印政治小说序6中盛赞西方政治小说的巨大社会作用和教育功能,文章说:/在昔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历,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

于是彼中缀学之子,黉塾之暇,手之口之,下而兵丁、而市侩、而农氓、而工匠、而车夫马卒、而妇女、而童孺,靡不手之口之。

往往每一书出,而全国之议论为之一变。

彼美、英、德、法、奥、意、日本各国政界之日进,则政治小说为功最高焉。

0他在5新民说6中说:/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要务,,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

0[2]然而,培养新民,文学有神奇的功用。

他在5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6(1902年)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新一国之小说。

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

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0[3]可见,梁启超把文学看作启蒙、新民的工具。

在中国古代,以抒情为主的诗文被看做是文学之正宗,而小说、戏曲等叙事性文学,则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末技小道0,但是,在西方,叙事性文学发展较早,地位很高。

维新派人士出于启蒙目的,注意到了东西方文学格局的不同,开始为小说、戏剧争取正统地位。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夏曾佑等都为此作出过努力,而最为有力者首推梁启超,他大力倡导小说创作,认为小说是文学之最上乘,小说是文苑盟主,梁启超的小说观念无疑具有现代意识。

由于梁启超有着很高的社会声望和学术地位,其小说观得到广泛赞同,传统小说观逐渐被新的小说观所取代。

晚清以来小说、戏曲终于取得了正宗地位,它们由文学边缘走向中心。

和梁启超功利性文学观不同,王国维坚持超功利的文学观。

他重视文学的审美性和独立性,认为文学超然于功利之外。

王国维超功利的文学观其理论资源一部分来自康德的美学,另一部分则来自19世纪西方盛行的唯美主义。

康德的5判断力批判6提出两个概念,其一纯粹美,另一依存美。

所谓/纯粹美0指不涉概念、利害和目的,只涉及对象的表象形式;/依存美0虽涉及概念、利害和目的,但/它只对自身具有合目的性0[4],即只企求在给人以审美愉快的同时使人实现心灵的陶冶,而无美以外的目的。

唯美主义者提出/为艺术而艺术0的口号,认为艺术唯美是求,无功利目的。

王国维在5文学小言6中说:/一切学问皆能以利禄劝,独哲学与文学不然。

以餔餟的文学,决非文学也0;/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0/文艺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与我之关系。

0
[5]
梁启超、王国维的文学观颇具代表性,他们不同的文学观互相对立互相补充,构成20世纪前后中国文学思想的基本框架与格局。

经由梁启超、王国维的开拓,中国现代性文学观念在新一代学人手中进一步成熟和完善。

周氏兄弟既强调文学的社会
功用,又认同文学自身内部的规律。

鲁迅把文学的审美教化功能概括为/使视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0,而/涵养人的神思0, /启人生之閟机0[6]。

周作人在5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6一文中特别强调文学在表现人生过程中的三大要素:具神思、能感兴、有美致。

他们要建立文学的整体性、独立性的观念。

他们认为文学有/远功0而/非实用0,文学通过对民族精神、国民灵魂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来实现改造社会的功利目的。

胡适、陈独秀、沈雁冰等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影响,提出文学进化观。

他们认为每个时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学。

他们考察欧洲文学史,将其轨迹描述为:由古典主义y浪漫主义y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y新浪漫主义,陈独秀呼吁中国文艺/今后当趋向写实主义0[7],胡适说:/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

0[8]今日之文学,应当是怎样的文学?五四新文化精英们纷纷从各自角度提出自己的文学主张:陈独秀认为新文学应当由以往的/贵族文学0转变到今日的/国民文学0,由/古典文学0转变到/写实主义0;由/社会文学0取代/山林文学0。

周作人认为新文学是/人的文学0、/平民文学0,而非封建的奴隶(非人)文学,倡导人道主义价值观。

李大钊提出:新文学应有/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博爱的精神0。

沈雁冰还提出将真善美统一、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郭沫若提出一系列浪漫主义文学观,闻一多、徐志摩提出唯美主义文艺观。

此外,纯文学、人的文学、社会的文学等观念都已建立起来。

西学东渐中,/文以载道0、/代圣贤立言0等旧的文学观已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新的文学观,它们从属于民主、科学、人道、自由的现代思想体系。

文学观念的现代化带动中国文学整体发生转变。

二、文体形式的转变
西学东渐中西方文学的大量翻译、西方文艺思潮的广泛介绍,不仅改变了国人的文学观,也促使中国文学在创作实践方面有了现代性转变。

这首先表现在文体形式的变革方面。

文体形式的最大变革莫过于语言形式的变革:即用鲜活的口语取代僵死的文言进行创作。

语言的变革也出于启蒙的目的。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文主义者除了少数学者用拉丁文写作外,普遍使用本国俗语写作,实行文言统一,以便扩大影响。

文艺复兴先驱但丁的5神曲6即是用意大利语写成。

中国近现代学者受此启发,极力倡导用俗语写作,以实现/新民0和改造社会的目的。

早在1895年秋冬之际,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在北京热烈讨论中国诗歌革新问题,尤为关注语言层面的变革[9],对诗歌改革作出突出贡献的是/诗界革命的旗手0黄遵宪。

他在5杂感6一诗中对文言文提出批评:/少小诵诗书,开卷动龃龉。

古文与今言,旷若设疆圉。

竟如置重译,象胥通蛮语。

0他提出用俗语写作:/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0[10]在5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学6中又说:/余闻罗马时,仅用拉丁语,各国以语言殊异,病其难用。

自法国易以法音,英国易以英音,而英、法诸国文学始盛。

盖语言与文字离,则通文者少;语言与文字合,则通文者多,,欲令天下之农工商贾妇女幼稚能通文字之用,其不得不于此求一简易之法哉!0[11]裘廷梁、陈荣衮等人继承了黄遵宪的思考,进一步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裘廷梁说:/泰西人士,既悟斯义,始用象形文字,一变为罗马文字,再变为各国方言,尽译希腊、罗马古籍,立于学官,列于科目。

而新书新报之日出不穷者,无愚智者皆读之。

是以人才之盛,横绝地球。

则泰西用白话之效。

今日中国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兴而后实学兴。

实学不兴是谓无民。

0[12]黄遵宪创作的通俗浅显的诗歌和梁启超平易畅达的新文体散文,初步体现语言层面变革的实绩。

促使中国文学在语言层面实现现代化转变的是五四精英。

受西方文学启发,胡适提出文学革命的要求,他在5文学改良刍议6中提出八项主张,其中一条是/不避俗字俗语0,后来还说/白话文学0为/中国文学之正宗0。

1918年,他在5建设的革命文学6中又说文学创作必须用白话文,因为/白话能产出有价值的文学,也能产出没有价值的文学0,/但是已死的文言只能产出没有价值没有生命的文学,决不能产出有价值有生命的文学0。

胡适的主张得到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等人的广泛响应。

在吸收马建忠的语法理论的基础上,刘半农在5我之文学改良观6中提出白话应该在形式上划分段落和使用新式标点符号,钱玄同在致5新青年6的信中,从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历史必然性。

五四文学革命最终确立了科学、精美的现代白话文学的正统地位。

文体变革也表现在新式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体取代了旧的杂文学文体。

就小说而言,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是以故事为中心的/讲故事0叙事,其叙事视角多为全知全能视角,叙事时空多为牛顿式时空顺序为主,人物描写多注重外在行动,少心理刻画。

西学东渐中,林纾大量翻译西方文学著作,使得知识精英们领略到全新的小说写法。

翻译家周桂笙比较中西小说的异同之后说:/吾友徐子敬吾,尝遍读近时新著新译各小说,每谓读中国小说,如游西式花园,一入门,则园中全景,尽在目前矣。

读外国小说,如游中国名园,非遍历其境,不能领略个中况味也。

盖以中国小说,往往开宗明义,先定宗旨,或叙明主人翁来历,使阅者不必遍读其书,已能料其事迹之半;而外国小说,则往往一个闷葫芦,曲曲折折,直须阅至末页,方能打破也。

吾友吕庐子,阅中外小说甚夥,亦谓外国小说,虽极冗长者,往往一个海底翻身,不至终篇,不能知其究竟;中国从无此等章法,虽有疑团数回之后,亦必叙明其故,而数回以后,另起波澜云云。

0[13]在外国小说影响下,中国小说叙事方面有大幅度的调整。

小说创作出现新局面,叙事上有三方面突破。

(1)叙事时空打破传统小说依循自然时序的连贯叙事,出现时空倒错的倒叙,如梁启超的5新中国未来记6,陈天华的5狮子吼6,鲁迅运用得更多,比如5祝福65伤逝6等;(2)在西方文学影响下,中国小说家开始运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限制视角。

吴趼
人的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6,刘鹗的5老残游记6,鲁迅的5故乡65社戏65孔乙己6等;(3)故事为中心的/讲故事0叙事结构为以性格为中心的叙事结构所取代并在鲁迅手中成熟。

此外,描写技术方面,心理描写普遍运用;小说文体的类型也有所扩大,传统小说一般分为言情小说、英雄传奇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神魔小说、侠义小说,在外国小说影响下,中国小说增添了政治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教育小说等类型;长篇小说的章回体模式开始打破,郑振铎在评价林纾时说:/他的小说虽不能认为成功之作,却有两点值得我们赞颂,其一中国的章回小说的传统体裁,实从他开始打破,,呆板的什么,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等回目,以及什么-话说.、-却话.,什么-且听下回分解.等等格式在他的小说里已绝迹不见了。

0[14]诗歌方面,梁启超在5夏威夷游记6中提出/诗界革命0的口号,并且指出20世纪中国诗歌应学习西方诗歌有新思想、新的意境、新的语句。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胡适等人继承了/诗界革命0师法欧美,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文学思想遗产,提出:彻底打破传统诗歌规范,创立灵活自由的白话诗。

自此,古典诗歌的规范如讲究对仗、平仄、韵律、用典等/外在律0终于打破,运用白话语言写作,讲究诗歌/内在律0,追求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等成为新的诗歌规范。

散文方面追求形散神不散的现代散文取代了讲究起承转合的古代散文。

重写实的话剧取代了脸谱化、符号化、程式化,重写意的传统戏曲。

散文诗也产生了。

此外,还有文论方式的转轨。

中国古典文论,除一部5文心雕龙6较有系统性以外多为感悟式、随笔式的片光吉羽的短章评论,文体有评点、诗话、词话、序等。

古代文论主要针对抒情类文学,是一种诗性的评论,重瞬间的体验与感受,缺少抽象的思辨、严密的逻辑推理。

古代文论主要的范畴有:言、意、象、道、虚、实、气、韵、动、静、变、通、奇、正、趣、风骨、豪放、婉约等。

西学东渐后,文学观有了转变,文论方式也随之转变,文学评论加大分析与思辨以及抽象推导分量,古典的短章评论被长篇巨制的新文论形式取代,其关键词变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内容、形式、结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

这些文论话语更长于对小说、戏剧等叙事文类的评论。

梁启超、王国维是现代文论的开山者,梁启超的5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6洋洋几千言,5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6几乎为一部专著;王国维53红楼梦4评论6以康德、叔本华美学为理论支撑,对5红楼梦6展开全新分析,全文1,3000余言,共五章,规模宏大,体系严密。

许道明赞扬梁启超/有力地刷新了中国传统的批评风气0[15],温儒敏在评价王国维时说:他/宣告了古典批评时代的终结,同时也就把现代批评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0[16]。

胡适、周作人、沈雁冰等人又将梁启超、王国维开创的新批评发扬光大。

三、思想意蕴和美学范式的转变
西学东渐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也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文体形式,而且促使中国文学在主题意蕴和美学风貌方面也出现崭新特点。

传统文学主题由于受到儒、释、道三家文化影响主要表现纲常名教、忠孝节义、男尊女卑、因果报应、长生升天等思想观念,这是中国社会在农业文明时代产生的文化观、价值观。

西学东渐后,中国传统旧观念遭到质疑和否定。

西方工业文明时代产生的价值观念诸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普遍被国人接受。

民主与科学成为近代以来思想文化的最核心、最基本的价值观念。

中国文学的主题随社会思潮的变迁而变化。

19世纪末期,当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反思中国文化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的时候,文化反思也就成为重要的文学主题之一。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方面除了科技、制度,还有人的素质,于是对/国民性0的思考成为热点。

严复在5原强6中说:/贫民无富国,弱民无强国,乱民无治国。

0梁启超在5新民说6中说:/国也者积民而成,未有其民恶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故中国之亡国民之自亡之也。

0陈独秀在分析/吾国衰亡现象0时说:/卑劣无耻退葸苟安诡易圆滑之国民性0,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0。

鲁迅对/国民性0的思考十分深入,他在5文化偏至论6中说:/欧美之强,,则根柢在人。

0他将我国/国民性0概括为以下几点:¹苟且偷生、安于现状、麻木怯弱。

º惧怕改革、反对革命。

»自欺欺人、自轻自贱。

¼健忘、贪婪。

5阿Q正传6通过阿Q形象艺术地传达了鲁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作为思想型作家,鲁迅的思考较之前辈和同时代人更加广泛深入、全面系统。

他在思考/国民性0问题的同时,也对中国文明作了深刻分析。

在5灯下漫笔6中,他说:中国文化是/吃人0的文化,中国社会是/吃人0的宴席,/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0,而且/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要一直排下去0。

他对中国社会性质特点也作了分析,他认为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社会,这里人分十等,有贵贱、大小、上下之分,一级一级地制驭着、吞食着,又一级一级地遵循着、诓骗着,谁也不能动弹、不想动弹。

在封建旧中国,妇女的地位极低,她们要遵从/三从四德0,要受/政权0/神权0/族权0/夫权0的压迫,她们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是男子的附属品,而且在那个时代还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婚姻由家长包办,青年男女没有恋爱自由。

在西方文化影响下,提倡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社会新思潮,也成为文学表现的重要内容。

晚清文学中反映这类主题的作品有5女子权65黄绣球65玉梨魂6等。

1907出版的小说5女子权6抒写妇女在封建时代重重压制下要求获得解放的呼声,5黄绣球6借女主人公之口喊出/世界上的男女,本来各有天赋之权,各做各事0,女子应走出家庭走上社会。

5玉梨魂6表现出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质疑与批判。

林纾的5盈盈65绿娥6等短篇小说也属这一类型。

五四时期,女子改嫁、青年男女恋爱问题也是文学表现的热点,鲁迅在5我之节烈观6(1918年)中代表青年宣布:/要除去世上害人害己的昏迷与强暴。

0[17]他的5娜拉走后怎样65伤逝6以及胡适的5终身大事6
(1919年)、郭沫若5三个叛逆的女性6、田汉的5获虎之夜6等也触及这类问题。

西学东渐中新型小说类型的引进,也使中国文学题材领域扩展,主题思想更加丰富。

5新中国未来记65旧中国未来记6 5新桃源65未来世界65狮子吼65卢梭魂6等/乌托邦0式的政治小说,表达对中国未来社会的种种设想,寄托了人们政治理想、社会理想。

5新法螺先生谭65乌托邦游记65电世界65和平的梦6等科幻作品的大量涌现,给人们展示出新的天地。

5霍桑探案65李飞探案65侠盗鲁飞奇案6等侦探小说揭露鞭挞了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的弱点,要求科学实证和尊重人权,弘扬正义与法制精神。

教育小说关注教育问题。

有文学创作活动必然有一定的创作方法,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十分久远,长期的实践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创作方法,但是,由于我们民族长于理性实践,拙于理论概括,所以没有形成自己的有关创作方法的理论。

借用西方的文学理论审视中国文学,我们看到它主要运用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0、/浪漫主义0。

只是这样的/现实主义0、/浪漫主义0是朴素的而非现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抒情类文学中的/现实主义0主要强调文学应当有感而发、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如:5诗经6中的/国风0、汉/乐府诗0、/建安文学0、唐/元白诗歌0等;/浪漫主义0则强调抒情、想象、夸张,如:5楚辞65庄子6、李白诗歌等。

在传统文学中,叙事类文学中的/现实主义0注重教化,作品往往有光明的尾巴:大团圆结局;叙事类文学中的/浪漫主义0则表现在对传奇性的追求。

引进西方文艺理论后,作家的创作在理论指导下更加自觉。

现实主义文学较传统现实主义更为成熟,对/真0与/善0的强调提高到从未有的高度,尤其重视/真0,要求作家在对外在世界精密观察的基础上再将其真实再现出来,反对旧时代/瞒0和/骗0的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较传统文学的浪漫主义更具规模、更有声势。

现代意义上的浪漫主义较之传统的/浪漫主义0有两点显著特征:¹表现自我,着重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主观色彩浓重;º崇拜、讴歌自然。

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的诗歌中朝容、晚态、雨趣、晴姿、白雪、红日、飞鸟、大海等意象纷至沓来;浪漫主义小说家郁达夫的小说中穿插了大段的自然景物的描写。

20世纪初,现代主义中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心理分析主义传入中国,并被广泛运用。

现代主义文学重情绪、直觉、幻想、想象,以抒情与表现来展示内心世界,表现灵肉的冲突和心灵的渴望,流露出焦灼、悲观、颓废的/世纪末0情绪。

崭新的创作方法之运用使中国文学呈现新的美学风貌。

西学东渐使中国文学脱离封闭自锁独自发展的状态,开始与世界文学汇合,并纳入到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中。

西学东渐为中国文学注入生机与活力,拓展了中国文学的疆域也使中国文学走上现代化之路,其积极意义毋庸置疑。

但是,西学东渐使国人普遍产生文化自卑心理,而视西方为世界文明中心。

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误将现代化等同西方化,在具体操作中有盲目模仿、照搬西方模式的倾向,其结果是:文学创作方面,因与传统隔膜和文化/母乳0不足故,致使作品缺少中国特色、民族气派,又因存在自卑与模仿以及吸收西方文学营养太多而未能很好消化,故又有欧化倾向。

文学理论方面,传统文论失去用武之地,新式文论的理论基础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与传统也有一定隔膜,中国学者很难有所创新和发明,只能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或不停追逐西方文化新思潮,离开西方话语便处于/失语0状态。

20世纪中国文学之所以没有在世界文学中争得与泱泱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地位,甚至在世界文坛受到冷落和漠视,是因为我们仍未走出西方文化的巨大阴影。

中国文学在追赶世界大潮时付出了巨大而沉重的文化代价。

在全球化时代到来的今天,中国文学迎来新一轮西学的冲击。

如何应对这一冲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在新语境中,重新审视19、20世纪之交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总结其成败得失,对中国文学进一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M]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84.
[2][9]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Z]1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02)104,371.
[3]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Z]1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3.
[4]康德.判断力批判[M]1宗白华译1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51.
[5][6][8][1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四)[Z]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78)382,445,528,117.
[7]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M]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56)180.
[10][12]舒芜.中国近代文论选(上)[Z]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72,180.
[13]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Z]1北京:中华书局, 1960:347)348.
[14]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下)[M]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345.
[15]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Z]1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
[16]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1)2.
[17]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25.
作者简介:钟海波(1965)),男,陕西子洲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赵国军;校对:三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