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山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区域文化是人类一种群体生存理念的沉淀,产生这种理念的生存环境则是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舟山海洋文化即是海岛居民长期生活实践的提炼。以岛为家、与海生息是舟山海洋文化的重要特征,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褥,果隋赢哈,不待贾而足”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区域文化可以归结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舟山海岛传统民居是舟山海洋文化中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记录着舟山的人文历史、社会变迁,也是海岛居民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
一、民居建筑的分类及特点民居建筑是流动的诗、立体的画、人与自然和谐的乐章,是人类在漫长的生存、发展中文化的凝聚。舟山由于环境和历史原因,传统民居建筑呈现多种的格局。明清长期海禁以后,定居舟山的居民行业特点逐渐明显,渔业、农业成为舟山当时的两大主要行业。行业特点的差异导致了居住理念的个性化,加之渔、农群体生产、生活环境的不同,居住方式有较大的差异。明清以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在中国的萌芽,海外贸易、东南物流。商贸、运输开始成为舟山一种新兴的营生方式,打破了原来以渔业、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行业格局,商贾宅院从此成为海岛民居建筑的一个新的亮点。此外,舟山有不少民间建筑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民居建筑,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海岛居民的意识形态、生存理念的泛现,因而也将其列入传统民居建筑范畴。渔家民居:随着第四纪最后一个冰期结束,冰川融化,海侵形成了舟山群岛。在尚未出现农作生产以前,舟山先民应该与其他内陆原始部落一样以采集、狩猎的方式获取生活资料。所不同的是舟山先民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大海为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海鲜食品)。“靠海吃海”势必要傍海而居。为避台风侵袭,既靠近海边又三面隆起的山岙是先民居住的理想环境。一来,山岙三面隆起能够抵挡台风侵袭,对房屋以及海湾里的舟楫起到有效的保护;二来,山岙的海滩往往比较平坦,便于泊舟、作业。这一古老的海岛居住理念一直得以传习,甚至如今的渔村大多还是处在这样的山岙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多数山岙渐渐被渔家民居充满,房屋结构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舟山传统渔家民居除少数大户人家拥有木骨泥墙的瓦房外,以茅草屋为多数。这种茅草屋的结构非常简单:毛竹构架,茅草结顶。块石拌土砌墙,终年冬暖夏凉。“三间房屋中间堂,台风来了罩渔网”。六、七十年代以后,海岛渔村开始出现了称之为“墙头搁”的民居形式。“墙头搁”顾名思义就是房屋没有柱子,檩条直接搁置在墙头上。房屋的形式与以前的茅草屋并无两样,通面常见三间,少有四间、五间。一般坐北朝南,中间堂室(分前、后堂),西侧卧室,东侧厨房。厨房是主要生活活动区,对于以近海涨网作业的渔家来说,厨房又是简单的作坊,一般要在厨房内安置数口大缸储藏腌制海产品,所以厨房的占地面积要比堂室或卧室大。然而多出的面积不是沿房屋纵轴线的延伸,而是厨房向屋前方向的突出,使房屋的平面布局如同L形。外洋作业的渔家民居,房屋的结构、形式与近海作业的渔家民居相同。差别在于外洋作业的渔家屋前往往有两根标志性的高大“旗杆”,为修补渔网所用。建造“墙头搁”时,先在地基上用块石、泥土、石灰砌筑起隔成三间房的四道墙壁,在墙壁的顶部等距离搁置檩条,檩条上再置椽子、小青瓦。七十年代以后,当时还是十分奢侈的水泥出现在渔村,“墙头搁”的木制檩条此后被钢筋水泥制作的檩条所取代。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得益于改革开放,渔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三层砖瓦小楼排列有序,几乎完全取代了以前的“墙头搁”。如今,只是在个别边缘海岛偶而可见块石结构的传统渔家民居。位居山岙的渔村,房屋之间前后相接,左右相连,布局紧凑、集中。每当遭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扰,村民们必定相互帮助,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各家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情景在具有较强凝聚力的舟山渔村根本不可能出现。渔民驾船出海,船上所有成员就是一个生死与共的集体,每个人的利益就是大家共同的利益。海上捕鱼作业需要团结协作。遇到
凶险,更是需要每个人竭尽全力,共渡难关。长此以往造就了渔民勇敢、果断、无所畏惧的大海一样的人格和以舟山海洋文化为背景的团队协作精神。渔家民居不仅房屋结构简单,室内装饰、家具摆设也相对简陋,这又体现了渔家的一种生活理念。长期以海为生,难免“与海共舞”。面对大自然的凶险、生命的无奈,相信供奉“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是在危急时刻能够战胜自然、延续生命的精神支柱。要得到神的保佑就必须全身心的供奉神,渔家往往情愿拿出自己的积攒修筑富丽堂皇的“观音庙”、“天后宫”,并时不时地给神上香供奉以示对神的真诚。从而使自己畏惧自然灾害的浮躁心理得以安宁。舟山民间认为:供奉神就不可比神生活得更舒适,否则会被视作对神的不恭。因此,因陋就简、不图浮靡的渔家民居其实展示了一种海岛特有的意识形态和生存理念。
农家院落: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农业革命,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农作、定居、饲养家畜。早期汉字中的“家”字由两部分组成,上面宝盖代表居家,下面“豕”字代表饲养的猪,合起来构成“家”字。说明中国在奴隶社会以前,以农作为生的群体其居住方式是人与家畜同屋上下分住的。余姚河姆渡7000年前遗址中出土的栅栏式建筑就是这种结构。东汉以后,中国的青瓷上出现了猪圈、羊圈等器物,说明在那个时期人与家畜已经分屋。但农户饲养家畜这一生活特点却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世纪末。农家饲养家畜需要有个院落,所以院落便成为农作群体的居住特点之一。此外,长江中下游地区地洼多雨,易于积涝,传统农作特点是把土地分成小块,各自精心耕作,精心照料。便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家院落往往靠近赖以生存的土地。舟山在距今约5000年前就有先民农耕稻作,生活繁衍。根据马岙凉帽蓬遗址、白泉十字路等遗址等出土的器物,证实舟山本岛的先民,其生活方式类同余姚河姆渡文化四期;大巨孙家山遗址则与上海菘泽文化接近。明清海禁以后,舟山海岛居民由浙东地区迁居而来,海岛农作为生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浙东地区的延续。相应的居住理念,房屋结构、居室布置也与浙东地区相差无几,只是到了海岛以后增添了几份“大海的色彩”而已。舟山农家院落一般由单座房屋或者由正房、厢房及围墙围合而成。讲究风水,背有“靠山”,前有“龙脉”,故多坐落于依山傍水的秀美环境之中。由于舟山多石少木,尤其缺少大型木材,房屋结构多为穿斗式硬山顶(相对而言,穿斗式木结构所用木材尺寸较小)。前檐金柱堂屋门,后背檐柱作墙骨。两侧山墙及后墙多用块石或土坯,少见砖墙。前墙板壁。通面三、五开间,多者达七至九间,如定海小沙镇傅家大院、岱山秀山的“十亩间”等。明间厅堂,为居家举办红白喜事的场所。次间以后多作居室。厨房一般设在尽间。舟山传统农家厨房有其特点,灶台硕大便于燃烧稻杆、杂草煮饭。前面锅台,后面炉灶,之间隔开。几乎每家灶台都要立灶神供奉,以监督自己的言行。民间相信灶神如同督察监视着每户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