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一第2课《诗二首》之《我爱这土地》素材课件(共32张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青作品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 、《光地赞歌》等诗作。解放前,艾 青以深沉、激越、奔放地笔触诅咒黑 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 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 思想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 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艾青《我爱这土地》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对象是如下三类: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 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 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 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 造》《中国新诗》。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 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 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 。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 被称为九叶诗人。
的辙迹 • 穿过广阔与荒漠 • 从这一条路 • 到那一条路 • 交织着 • 北国人民的悲哀
毛泽东

毛泽东在哪儿出现,

哪儿就沸腾着鼓掌声--

"人民的领袖"不是一句空虚的颂词,

他以对人民的爱博得人民的信仰;

他生根于古老而庞大的中国,

把历史的重载驮在自己的身上;

他的脸常覆盖着忧愁,

眼瞳里映着人民的苦难;
九叶诗派
40年代诗坛能综合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三股诗潮,怀着 现实主义精神而对时代、社会与生命 作抒唱,从而达到这时期新诗创作制 高点且具有整合性意义的诗人是艾青, 诗派是九叶诗派。
第二节 艾青
艾青(1910—1996)中 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 澄,浙江金华人。1933 年第一次用艾青地笔名 发表长诗《大堰河—— —我的保姆》,感情诚 挚,诗风清新,轰动诗 坛。代表作诗集《大堰 河》、《火把》、《向 太阳》等。
沉思生命、拷问自我灵魂的诗思流行 了起来,而这正是追求主知派现代主义的 逻辑起点。对这一诗潮作忠实体现的是西 南联大诗群。闻一多、朱自清、卞之琳、 李广田、冯至、孙毓棠以及来自英国的青 年教师、诗人、诗学理论家燕卜荪等。
代表诗人
西南联大诗 人有闻一多、朱 自清、卞之琳、 李广田、冯至、 孙毓棠以及来自 英国的青年教师 、诗人、诗学理 论家燕卜荪等。
九叶诗人运用现代派的感觉方式、意 象抒情技巧,以及按反修辞逻辑构成的词 语、反语法规范导致的跨跳句式等策略以 造成一种特具张力的弹性语言,来写一些 不是一眼就能看懂的诗,并藉此作自我灵 魂的拷问、民族兴衰的沉思,展示了这批 追求民主的知识分子矛盾而又充满历史智 慧的灵魂。
穆旦
(1918—1977),诗人、翻译家 。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 浙江海宁人。40年代出版了《探 险者》、《穆旦诗集( 1939~ 1945)》、《旗》三部诗集,将 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 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 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 性诗人。
敏锐地捕捉和用语言来营造意象进行抒 情的艺术才能。艾青提倡诗的散文美就是指 口语美。艾青还进一步主张用自由体写诗, 即根据情绪内在波伏而生的自然语调来分行 、分节写成自由体的诗。
“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 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而后者常 被理论家们所忽视。”
——艾青《诗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七月诗派
浪漫主义在4Hale Waihona Puke Baidu年代主要表现为战 斗激情的抒发,可称为战斗浪漫主义 。高举战斗浪漫主义大旗的是七月诗 派。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胡风
• 该诗歌群体以文学杂志《七月》 而得名。《七月》主编胡风自己 就是诗人,因此特别重视诗,以 致使《七月》特别吸引一大批有 相似倾向的诗人,包括胡风自己 以及艾青、田间、亦门、鲁藜、 天蓝、邹荻帆、孙钿、彭燕郊、 庄涌、杜谷、冀汸、侯唯动、雷 蒙、又然、方然、辛克、钟瑄、 山莓、鲁沙、白莎等,由此形成 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七月诗派。“七 月”诗人奉胡风的理论为流派的纲 领依据。

是政论家、诗人、军事指挥者,

革命--以行动实践着思想;

他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概括,

一手推开仇敌,一手包进更多的朋友;

"集中"是他的天才的战略--

把最大的力量压向敌人;

一个新的口号决定一个新的方向:

"一切都为了法西斯主义之死亡。"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六日 于陕甘宁边区参议会
第三节 九叶诗派
• “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生存忧患感;
• “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和“无止息地吹 刮着的激怒的风”,奋起拼搏感;
• “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社会光明感 。
这表明艾青的情感世界是由忧患感、拼搏 感和光明感组成的,而寄寓这三类感受的是土 地、波浪和太阳这三类意象体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我爱这土地
第一节 40年代新诗概况
现实主义(主潮) 浪漫主义(七月诗派) 现代主义(西南联大诗群) (
40年代的诗歌总体特征
历史大转折时期 ,以现实主义 为诗歌主潮,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 ,向现实主义靠拢的倾向。
40年代对中国来说正处在历史大转 折时期,每一个诗人个人的命运不得不 与民族、阶级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只有 让一己的悲欢融入群体的大悲欢中去作 吟唱,才是诗人抒情事业的真正出路。 正是这些决定了这时期以现实主义为诗 歌主潮,而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也都 显示为向现实主义靠拢的倾向 。
1981年版《九叶集》封面
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 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 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艺术上自 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 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 界,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 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诗艺特征
从众多非直接现实中去寻找意象来写 诗。这种种追求使九叶诗人在艺术实践上 走上了客观性与间接性的表现。
手推车
•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 手推车 • 以唯一的轮子 •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
尖音 • 穿过寒冷与静寂 • 从这一个山脚 • 到那一个山脚 • 彻响着 • 北国人民的悲哀
•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 手推车 • 以单独的轮子 •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
诗八章
•1
•2
•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
•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