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涪城区把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立足民政、发展专业、服务社会的发展思路,在加强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实践,逐步建立起民政系统及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
一、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目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绵阳市涪城区在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就社会工作社会化及社会工作人才的社会化而言,还存在着社工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布局不全,发展不平衡;人才培训不够,认证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有效的激励保障措施等问题的存在,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工作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社工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
从行业角度看,社工人才应该包括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五种。但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说,社工人才应当包括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和以社区服务业从业者、社会服务志愿者等为主体的社会化的社会工作者。全区现有人口40余万,有以民政系统及社区居委会委员为主的专职社区社会工作者600余人,平均每880人配备一名社会工作者。这部分社工全都通过选举、政府选派或招聘等方式产生,其中离退休教师、医生及文艺、司法工作者或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占到20%左右,其余多具有初、高中文化,专业服务技能掌握程度不高。另外还有6000多人以低学历者和老年人为主的志愿者队伍,超过半数的参与者具有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大、中专在校生占4%左右,专业技术人员占8%左右,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整个社区志愿者队伍的随意性较大、专业程度不高,且专职的社会工作志愿者为数不多,加上管理及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使得这支队伍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远未得到正常发挥,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二)社工人才队伍布局不合理,服务开展不平衡
在政府的主导下,实物方面的救助、解困、康复等社会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但在社区层面上以精神关怀和智力支持为
主的社会工作,其从业人员就十分有限了,具体表现在:社区中某个个人或家庭需要协助适应生活环境,提高独立应付生活的能力,或改变态度、矫正行为、改善环境,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而社区社会工作者要么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要么由于人手不够而无力提供长期深入的协助。同时,由于参与社区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又受时间与活动地点的限制,人员集中较困难,使社区因地域、环境、重视程度以及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服务活动开展不均衡的现象。
(三)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不够,培训认证机制不健全
社工人才培训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对不同职业的社工人才进行分门别类的能力培训,在提高政策水平和其社会工作理论素养、向他们传授社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培训专业技术知识、操作技能、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方法和技巧,并培养其从事社会活动、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目前,我区在低保、救助、司法、计生、养老、再就业及社区服务等社会工作方面都实施了多种形式的从业培训,但由于培训认证机制不健全,专业社工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及评价体系不完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社会服务培训未能普及,社工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缓慢,一方面,社会工作者技能培训无章可依,零星分散,导致技能培训与实际需要衔接不够且有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社工的服务能力缺乏相关机构权威、统一的认可,不便于开展服务工作。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人才管理相对滞后
要开展好社区社会工作就必须要有大批参与者,就必须着重培养社区居民的义务观,培育社区成员的公共意识,而为社工提供一定的优待,能起到一种很好的价值导向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出台一些规章,比如社区社会工作制度,规定一部分公民有义务承担一定量的公益事务并且有权要求得到需要的服务。同时,街道、社区的社工组织(如社会工作站、志愿者服务站)在社工登记注册、执证上岗、服务记录、行为规范,培训、帮扶、表彰、奖励等方面也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考核和总结表彰等激励制度,以此作为对社区社会工作者客观评价的依据,使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逐步向社会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活跃在社区服务岗位上的老年服务者,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的肯定,并且希望自己在需要时,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服务;而对于参与社区服务的年青人及在校生,他们参与社区服务的出发点和动机除了献爱心外,还希望能有更多历练、实践的机会。因此建立健全社区社会服务的评估奖励机制,对社
工进行有效评估,并及时进行慰问、奖励是不断提高社工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社工队伍稳步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
(一)建立教育培训机制
一方面利用社区学校,制定实施了社区工作者培训计划,请来社区建设的领导和专家,定期组织现任社区工作者开展低保、救助、选举、居家养老、婚姻登记、优抚安置、心理辅导等社会工作及电脑维护使用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另外还通过外出考察及远程教育等形式,将系统学习和短期培训结合起来,宣传普及社会工作知识,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服务管理技能。同时,区职各相关职能部门深入社区,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指导工作,对社区工作者业务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社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选聘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和特长的年青人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提高社区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涪城区与绵阳师范学院建立了校地合作机制,由绵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负责培训涪城区社会工作人员,并辅导社会工作师(助理、中级)考试。该项目已于2012年4月启动,经过培训后,涪城区社工人员社会工作师考试通过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
(二)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考评机制
在着力改善社区居委会成员年龄和文化结构方面,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自荐或群众推选及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新的社区居委会委员。涪城区在各社区推行了“双服务、双评议”(区直部门及街道办事处服务社区、社区服务居民;居民评议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评议区直部门及街道办事处)活动,并按照《居民组织法》对社区委员进行考核,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进一步完善了服务、评议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
(三)打好社区硬件基础
自2003年以来,涪城区委、区政府就把解决社区组织办公服务用房问题列为了政府实事,在市级资金支持下,投入7500余万元,先后购建解决了90个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为社区新增办公服务用房近万平方米。到目前为止,全区141个社区中有100个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服务用房达到了80平方米以上,占总数的71%。在送变电和金地社区,能同时容纳60余人开展活动的多功能厅、设施齐备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