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 彩陶纹饰
花瓣纹
三角纹
马 家 窑 文 化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 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 今5000年—4000年。
马家窑文化制陶工艺很成熟,人们 日常生活使用大量精美的陶器,彩 陶占各类陶器总和的80%。陶器绝大 多数是红陶,许多泥质细陶的口沿、 外壁满绘花纹,有的器物内壁也绘 彩。就连作炊器用的夹砂陶也有彩 画,这是其他原始文化少有的现象。
龙山文化的陶器几乎是 纯色的黑陶,所以曾 被称作“黑陶文化”。 龙山文化黑陶的烧造 技术十分成熟,陶质 坚密,烧成温度很高, 在实用的功能上注重 造型艺术风格的形成, 讲究器形各部分形与 线的对比和节奏变化。
先秦时期
夏陶器 商周的白陶与印纹硬陶 发明瓷器 商周及春秋战国的原始瓷
灰 陶
灰陶是灰色和灰黑色的陶器 的统称。成型的陶坯在烧制 时,控制窑炉成还原火焰, 粘土中的金属铁的氧化物大 部分转化为二价铁,陶器的 胎体呈现灰色,就称为灰陶。

三足褐红彩红陶钵 口径33.4cm,白家村,7000年前, 最早彩陶。(重53)
•(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高 16厘米,口径 39.5厘米, 1955年陕西西 安半坡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出 土,中国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 究所藏。仰韶 文化半坡类型 彩陶的代表作。
双耳尖底陶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高54厘米, 口径6.5厘米, 1972年陕西临潼县姜塞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此瓶为 细砂红陶,是当时的汲水工具, 小口,尖底,深腹,腹侧有两 耳,可系绳。 这是仰韶文化 遗存中特有的产品,距今约 6000年,设计美观,实用性很 强,体现了当时仰韶人的智慧。
齐家文化早期距今约 四千年左右。分布范 围东起渭河流域及泾 水上游的马莲河谷, 西至湟水流域,南及 白龙江,北达内蒙古 阿拉善附近。
齐 家 文 化 彩 陶
齐家文化大耳罐
齐家文化陶器以细泥质和夹砂 质橙黄、褐红色陶居多,灰陶 很少,彩陶多施于泥质红陶上, 以黑彩居多,也有红彩和紫彩。 但素面陶器却有显著发展,流 行篮纹、绳纹、弦蓖纹、附加 堆纹、划纹等纹饰,并有少量 镂空工艺陶器的出现。
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出现
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黑陶出现
仰 韶 文 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 化,因最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 存在的时间为公元前5000至前3000年。 仰韶文化的陶器绚丽多彩,展现了母系氏族 社会从繁荣至衰落时期制陶工艺的特色。仰 韶文化的陶器,用河流沉积的中砂性粘土作 原料,以手工制作,主要用泥条盘筑法成型, 还有手捏成型、粘接成型等手法。 仰韶文化大地湾类型彩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白 陶
《白陶豆》河南郑州出土。高13厘米,口 径22.5厘米,造型端庄凝重,刻有精致的 云雷纹和圆形连续图案,为白陶珍品。
白陶是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 种素胎陶器。它是用高岭土为制陶 原料,因胎中含铁量在2%以下,故 烧成后呈白色或接近白色,质地细 腻,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白陶 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 泥条盘制和轮制。至商代因制作技 术的提高,使原料的淘洗更加精细, 烧制火候的掌握也恰到好处,因而 使所烧器物愈加素净美观。
黑陶
黑陶器表呈黑色,仰韶文化就已 开始生产,但数量很少,黑色不 纯。黑陶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 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
良渚文化的黑陶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 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 的古文明。因发现于 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 名,距今5250~4150年。
良渚文化黑陶盉
龙山文化黑陶
作者: 美工部 戴砚超
陶艺的起源 与发展
中国古代陶器的出现大约是在一万 年以前,河南安阳小南海1.2万年前 的旧石器晚期洞穴里,在和吃剩的 烧骨堆在一起的有一堆烧结的土块, 这是陶被发现的最早的证明。陶和 食物被一起发现,说明陶和人类生 活的关系 。
史前时期的原始陶器
掌握火的使用方法 使用泥
发明陶器
印 纹 硬 陶
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有的达到烧结 程度,少数器物表现呈现出因窑内高温 溶化而形成的光泽,似施有一层薄釉。 用含铁量料高的粘土制作、表面拍印几 何图案的陶器。其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 偏高,温度高的烧成后呈紫褐色,低的 呈灰褐或黄褐色。个别胎体烧结程度高 的扣击可发出金石之声。器表多拍印叶 脉纹、云雷纹、人字纹、绳纹、方格纹、 回纹、曲折纹、菱形纹、波浪纹、夔纹 等。
有件淄 待三博 研彩地 究炉区 。,仅 是在 否淄 为川 当罗 地村 烧出 制土 还一
明 清 紫 砂 陶
它们以天然的矿物组成,蕴 藏在岩石和普通陶土的夹层 中,故有“岩中泥”、“泥 中泥”之称。紫砂土经隧道 式的开采,经自然风化、粉 碎、过筛,加适量的水拌和, 放阴凉处陈腐、槌练(真空 搅练),才能达到理想的可 塑性。
兵马俑
汉 代 铅 釉 陶
东汉黄釉陶楼
汉代陶佣
越窑青瓷
浙江上虞尼姑婆山 越窑址 青瓷片
秦汉时期陶瓷艺术发展的一个 重要现象是瓷器的成熟。一九四 九年以后的考古发现,在河南、 湖北、江西、河北、山东等地出 土了不少以高岭土作胎、表面施 釉,质地坚硬,烧结温度近 1200℃的商代“釉陶”碎片和整 器,专家认为,这些器物具备了 原始瓷器的条件。
先秦时期,中国已能烧制原始瓷器。
被称作瓷器的制品须满足几个基本条 件: (1)以含铁量2%左右的高岭土制胎, 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 (2)1200℃以上的高温烧成,胎质烧 结致密,不吸水分; (3)器表施釉,表层在高温下烧成与 胎体结合很牢的玻璃釉质。
原始瓷带盖折肩罐
秦汉魏晋南北朝 时期
现代陶艺欣赏
魏 晋 南 北 朝 陶 瓷 俑
唐代以后的陶器
唐三彩陶山池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 济,文化高度发展和繁荣时期, 陶器发展史上也出现了我国制 陶的第二个高峰时期,发明创 烧出了三彩陶器。三彩属低温 釉陶,以黄、绿、蓝三种颜色 为主烧制而成,称唐三彩。
三彩骆驼载乐 俑 唐 通高56.2厘米, 长41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