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六章 汤显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的冲突,是人性解放的号角,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 3.如何理解汤显祖的诗人情怀与传奇创作之间的关系? ▪ 4.结合文学史知识分析汤显祖在明清传奇发展史上的地位。
《南柯记》
▪ 作者设计了《禅请》《情着》 《寻寤》《转情》《情尽》 来度脱淳于棼,实现从梦境 证佛的创作意图。
《邯郸记》
▪ 卢生慨叹自己不能“建功树名, 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 使宗族茂盛而家用肥饶”。吕洞 宾于是授卢生磁枕,引卢生入梦, 在梦中经历了一番荣辱升沉, “进封赵国公,食邑五千户,四 子尽升华要”。卢生病危,朝野
▪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 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 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第三节
汤显祖的其他剧作
《紫钗记》
▪ 汤显祖耽于情,“喜任侠” 这两种性格特征决定了《紫 钗记》的艺术构思,即借助 侠来“为情作使”。侠的行 为准则是超越常规和常理的, 汤显祖在侠的世界中将男女 之情发挥到了极致。
▪ 杜丽娘那不知所起的情实际上源于她那长期被忽视、被遮盖的生 命欲求。父母、老师他们都忽视了杜丽娘体内萌动的性爱欲求, 认为女孩子哪晓得男女之事,甚至连杜丽娘在衣服上绣鸳鸯都加
以禁止。游园发现了自然之美,也发现了自身之美,生命欲求勃
发如春。 ▪ 《牡丹亭》最为成功的地方在于借助人间——阴间——人间(现 实——理想——现实)这一结构发出了人性的绝唱,将“生生死 死随人愿”的情欲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梦境和鬼境中,汤显祖获 得了巨大的创作空间。
第六章
汤
显
祖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与人生观 ▪ 第二节 《牡丹亭》
▪ 第三节 汤显祖的其他剧作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与 人生观
▪ 汤显祖(1550—1616), 字义仍,号海若,别号海若 士,晚年号茧翁,别署清远 道人。江西临川人。
▪ 第一个时期是求学应举阶段。文名远播,甚至引起了首辅张居正的 关注。汤显祖于三十四岁中进士。 ▪ 第二个时期是仕宦阶段。591年,汤显祖上《论辅臣科臣疏》, 弹劾首辅申时行等人,直接批评神宗,贬为徐闻典史。1598年, 汤显祖至京述职,不顾同僚挽留,辞官归里,时年四十九岁。 ▪ 第三个时期是弃官归田阶段汤显祖里居二十馀年,除了诗文应酬、 课子应举外,其突出的业绩便是戏曲创作:1598年创作《牡丹 亭》,1600年创作《南柯记》,1601年创作《邯郸记》。
二、情理之争
▪ 汤显祖之所以借助鬼来“为情作使”,是因为在鬼的世界里, 抒情主人公可以凌驾于现实法则、现实情理之上追求至情。 ▪ 一旦从梦中醒来,一旦从阴间归来,汤显祖就不得不让笔下 人物遵守现实的法则。 ▪ 《牡丹亭》在人性层面和伦理层面均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三、才子之曲
▪ 才气横溢的汤显祖是个填词高手。作为汤显祖的得意之作, 具有浓厚抒情性的优美曲辞是《牡丹亭》打动一代代读者的 关键。 ▪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 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 现。
趋奉。一梦醒来,黄粱犹未熟。
▪ 汤显祖在剧作中探讨了为官之道。 ▪ 汤显祖在剧作中对朝政进行了严厉的批判。《邯郸记》对时
政进行抨击,举凡科场腐败、吏治腐败、君臣荒淫、宦官敛
财、权臣威福、朋党倾轧诸世相,均在作者抨击之列。 ▪ 汤显祖在剧作中还展现了“人生自是有情痴”的情怀。
思考题:
▪ 1.如何理解汤显祖的儒道释思想与“临川四梦”之间的关系? ▪ 2.有人认为《牡丹亭》的“情理之争”体现了人欲与天理之
▪ 汤显祖出入于儒道释之间,具有复杂的精神面相。受儒家思 想的影响,汤显祖有着强烈的用世情怀 ▪ 受老师和另一思想家李贽的影响,汤显祖形成了贵生的哲学 思想、顺情的政治思想与重情的文学思想。
▪ 和同时代的士大夫一样,汤显祖渴望在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上立德、 立功、立言。然而,汤显祖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其不朽之思只能 以诗人的方式来完成。
▪ 立功不得,立言不得,其毕生创作“大者不传,或传其小者”,
这小者即“临川四梦”,寄托了他的无限悲慨。汤显祖以诗人情 怀写“临川四梦”:《紫钗记》写“一点情痴”,《牡丹亭》写 “生生死死为情多,奈情何”,《南柯记》写“一往之情,则为 所摄”,《邯郸记》写“一生耽搁了个‘情’字”。以情始,以 情终,入于情而出于情。
第二节
《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亭》
一、至情之歌
▪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
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于溟莫中求得 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
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