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园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幼树早果早丰技术

个 主枝 . 不 留中心干 : 主枝超 过 6 0 c m 的在 6 0 c m
处短 截 . 疏 除多余 枝 . 细 弱 枝 做 辅 养 枝 2 - 2 施 肥 3月 上旬 至 4月 上甸 . 利 用春 季 返 浆期 . 趁 墒追 肥 。 每株 幼 树施 2 0 0 g硫 酸钾 型缓 控 释复合 肥 .距 树干 3 0 c m处挖 2个 2 0 c m 的 深 坑施 入 7月 中旬 进行 第 2次追 肥 . 第 2年幼 树 可长 到茎 粗 4 e m 以 上 保证 次年 能 够顺利 进 行 高接
长 )条件 ;③提 高 产量 ,不 拉枝 的树 株 产一 般
烟台果 树2 0 1 5 — 1( 总1 2 9 )
薹 童 友. 交 自 蓖
板栗幼树早果早丰技术
王 秀 良
河 北省 青龙 县安 子岭 乡林 业站 . 0 6 6 5 9 9
板 栗 自然 生长幼 树 结果 晚 , 产 量低 : 盛 果期
1 0 0 -1 20 e m。
1 - 2 栽 植 方法
栽 前要 施 底 肥 . 最 好选 硫 酸钾
型缓 控释 复合 肥 . 因 为板栗 是忌 氯 果树 , S 0 9 2 一 可 以使 土 壤 偏 酸 . 有 利 于锰 的释 放 和 吸 收 树 穴
挖 好后 . 每穴 施 硫 酸钾 型缓 控 释 复合 肥 1 0 0 g . 先 同两铁锹土 .再 放 树苗 .做 到根 与化 肥 不 接 触 防止 烧 根 。栽 植 后 , 及 时定 干 , 干高 一 般 为
根 为 菌根 , 忌在 过于 黏重 、 低洼 易 涝地 建 园 板 栗根 系再 生 能力差 . 栽植 前要 挖 大穴 . 条 状沟最
佳 . 2 5℃以下坡 地 。 最好 用挖 掘 机整地 . 按 水平
板栗幼树早期丰产技术

板栗幼树早期丰产技术板栗幼树早期丰产技术1 促进雌花形成的技术措施1)早春浇水。
萌芽前3周是雌花形态分化期,满足树体对水分的需求,使结果枝粗壮,芽子多,为下步雌花芽的形成打下基础。
2)叶面追肥。
在基部叶刚展开,由黄变绿时喷一遍1000倍液PP2003,喷后光合作用加强,可增加雌花16%以上。
3)抹芽。
芽萌动时,对强枝多余的芽子抹掉,一般强旺枝留4~5个大芽,中庸枝留2~3个大芽,抹芽时去小留大,去下留上,去密留稀。
4)摘掉果前梢。
如果在没有空间的情况下,当最上端一个混合花序露红时,将果前梢全部摘除。
可有效地增加雌花数量。
5)除雄。
疏除部分雄花序,能集中养分,促进雌花的形成。
方法是:当雄花序长1~2cm时,除留新梢上端5个雄花外,其余雄花去掉。
去雄后可增加雌花20%以上。
6)摘心。
板栗枝条往往生长过长,造成下部光腿,应及时进行摘心,促生分枝。
当雌花序出现后对不结果健壮发育枝摘心,集中养分使芽体形成混合芽,且当年萌发抽生的二次梢可结二次果。
当新梢长至30cm左右时进行摘心,摘除枝条顶芽,以后每长20cm摘一次心,最后一次可在8月下旬进行摘心,在轮痕下可形成大芽,冬剪到轮痕,大芽翌年可抽枝结果。
2 提高结实率的技术措施1)花期浇水。
因枝条生长消耗大量养分、水分,浇水可满足对水分要求,提高坐果率。
2)人工授粉。
选粒大、质好、成熟早、亲和力高的品种作授粉树。
雄花序由青变黄时采摘雄花,8点前采更好,将采来的雄花序摊在油光纸上,放在干燥、通风、无尘的地方,每天翻动1~2次,24h后有花粉散出。
当总苞中的三雌花的多裂性柱头伸出至反卷变黄时都可以授粉,用带橡皮的铅笔点授。
3)疏苞。
为防止因营养不良造成空蓬,及保证下年的产量要进行疏苞,果枝长20~30cm留1~2个苞,果枝30~35cm的留2~3个苞,并且于7月中旬前结束。
3 增大单粒重的技术措施1)盖草保墒。
盖草可使土壤疏松,保持湿度,土壤昼夜温差变小,增加土壤养分,提高保肥、保水能力,促进根系的吸收和生长,有利于坐果及增大粒重。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板栗是一种果实丰满、颗粒饱满的坚果,深受人们喜爱。
在我国,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而且栽培面积广泛。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造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首先,选地是板栗栽培的重要步骤。
板栗偏爱稍酸性土壤,对土壤要求不高。
但要注意选择有良好排水性的土壤,避免水涝和积水现象。
此外,板栗树对气候的适应性强,比较耐寒,但在南方炎热地区要避免高温对树木的伤害,因此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也是必要的。
其次,整地是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和良好的透气性。
在整地过程中,需要将地表的杂草和树根彻底清除,然后深松土壤,使空气和水分更好地渗透到土壤中。
这样可以为板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接下来是造林工作。
在板栗栽培中,选择合适的树种和苗木质量非常重要。
板栗的主要品种有威严、丰产和秋魅等。
选择好品种后,可以选择育苗或购买苗木栽种。
在板栗的栽种过程中,要注意栽植距离和株行间距的确定,通常株距为5-6米,行距为6-7米。
为了保证树苗的生长良好,还可以在树坑中加入沙土、腐熟有机肥料等改良土壤。
施肥是板栗丰产栽培的关键步骤,它对板栗的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板栗的不同生长阶段,施肥的方法和肥料的类型也有所不同。
在板栗树发芽初期,可以施加适量的氮肥,促进新梢的生长。
进入生长季节后,可以适量施加磷、钾肥和有机肥料,以提供养分供给。
在板栗结果期要及时补充氮肥,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生长。
板栗的病虫害防治是栽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板栗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黑星病、软腐病、蚜虫和栗钟虫等。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间隔施肥,定期修剪树冠,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喷洒农药等。
另外,合理的田间管理也能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
总结起来,要想使板栗丰产,关键是选地、整地、造林、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保持土壤肥力和良好的透气性、选择合适的树种品种和苗木、合理施肥和精心病虫害防治,就能够使板栗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
板栗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燕红、北峪二号等),在每年春季嫁接栗树前20〜30 d (北方在3月10-30日),采集桥接用的枝条,根据桥接 部位大小,准备0.5〜2 cm 粗的枝条,贮藏方法同其它 普通嫁接用的板栗接穗。
2.3.2桥接一般在春季栗树萌芽至新梢长30 cm 期间,均可以进行桥接。
根据桥接部位,确定适宜的 方法。
2.3.2.1需要桥接部位宽5^11以下,采用搭桥方法 在砧木与接穗交接处用刀开一条沟,深达形成层,宽 度等同桥接枝粗度。
砧木、接穗长度10〜20 cm 。
将桥 接树条,用刀削去1/3,放入开沟内,用2 cm 圆钉固定, 再用塑料条包扎严。
23.2.2需桥接部位宽5 cm 以上,采用桥接方法在 石占木一方开长10 cm 的沟,嫁接品种一方开长10 cm 的沟,中间相隔10〜30 cm 。
将桥接枝条两端,分别削 10 cm 的长削面,每端用3个圆钉固定,根据桥接部位 粗细,需桥接3〜5个枝条。
包扎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塑料条包扎严紧。
二是 因桥接部位粗,包扎不严,可用中性硅酮密封胶,用密 封枪将密封胶在嫁接口封闭严,这样效果特别好,成 活率高。
作者邮箱:1311013474@板栗早期丰产栽培技术宇会(河北省迁西县兴城镇人民政府064300)DOI 编码:10.19440/j .cnki . 1006_9402.2017.02.038 1建园1.1园地选择宜选泽土层较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 或沙质壤土。
瘠薄山地土壤改良后再行定植。
要求 土壤 pH 值 6.5〜7.0。
1.2栽植要点选择直径l c m 以上、根系发达、枝条 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健壮栗树实生苗。
秋栽在苗木 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完成,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苗木 发芽前完成。
株距2〜3 m ,行距3〜4 m 。
每株树施用 复合肥100 g 作底肥。
树苗放置定植穴中部,填少部 分土后轻提苗,边填土边踩实,保持苗木原埋土深度 为准。
定植后浇一次透水,水下渗略干后,对树盘进 行地膜覆盖,以保持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温度,提高苗 木成活率。
良种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良种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良种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适时栽植、培养丰产树形、冬季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板栗;良种;早实;丰产;栽培技术板栗以味美、营养丰富和药用的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而且它栽培方便,管理也较容易,从目前的经济效益来说,也是发展势头比较好的经济林[1]。
现将良种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地整地板栗是一种深根性,且具内生菌根的植物果树,宜选择地下水位1 m以下、土质为砂质壤土或砂质土的半阳坡、阳坡、河滩平地或丘陵建园栽培,并要求土壤透水性好、土层深在50 cm以上,而且含有机质1.5%以上,pH值5.5~6.5。
整地方式有水平壕整地(适于10~20°丘陵山地)、穴状整地(适于10°以下坡地或平地)、鱼鳞坑整地(适于20°以上坡地)等。
一般采取穴状整地,要求深耕改土且要挖大穴(穴规格为80 cm×80 cm×70 cm),结合整地施入有基肥,每穴施绿肥(或干稻草)2.5 kg,或钙镁磷肥0.5~1.0 kg,或填入草皮50 kg,然后覆土,以备造林。
2 适时栽植冬季板栗苗落叶后至翌年春萌动前,均可以栽植,但以每年的12月为最宜。
此时栽植能使根系提前与土壤接触,可缩短缓苗期。
栽植时要扶正苗木,舒展根系,覆土要压实,嫁接口要外露。
根据品种的特性和自然条件,株行距可采用4 m×4 m、3 m×4 m、2 m×2 m等几种,栽植密度为615~1 650株/hm2,坡度平缓、土壤条件好适当稀植,反之适当密植[2]。
板栗自花授粉结实率仅10%左右,配置授粉品种可提高结实率30%~60%。
为此,在配置中应综合考虑各品种间的耐贮性、成熟期、品质、丰产性、授粉亲和力等因素,合理配置。
可采取行间配置的方式配置授粉品种;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可各2个,授粉品种植株占总植株的要在1/5;也可采取1个品种为主、多个品种混栽,主栽品种占总株数60%,其他品种占40%。
板栗早期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什么?

板栗早期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什么?板栗早期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什么?板栗过去采用实生繁殖,良莠不齐,结果晚,产量低,近年推广嫁接繁殖,并选育了一批优良品种,为板栗早果丰产创造了条件。
(1)品种和繁殖:目前推广的板栗丰产良种,有京山红毛早、燕红、石丰、金丰、海丰和红光等。
板栗嫁接繁殖一般采用共砧。
首先要做好砧木、栗种采收和贮备。
作为繁殖用的栗种要求充分成熟(栗包开裂、果皮变褐)再来收(分期收打或拣拾落粒),栗种采后贮存要掌握好低温(0~4℃)、保湿和通风,一般采用湿沙混种后露地窖藏,早春当窖温升至6~9℃时,胚根萌发即可播种。
播前一次施足底肥和浇透水,播种深度不超过种径的3倍为宜,播后覆盖地膜,待幼苗出土时逐一在膜上戳孔使幼苗长出。
苗期加强管理,使当年干茎基部粗度达到0.6厘米以上,苗高60厘米以上。
砧苗以春季嫁接为主,采用劈接、双舌接、切腹接均可;嫁接成活后,当新长至70厘米以上时进行摘心,以提高苗芽质量。
(2)建园和整形修剪:栗树应选山地或沙滩地建园,勿占用粮棉好地。
山地建园宜选阳坡的沟谷和冲积土地带,丘陵地带要注意等高栽植(修筑梯田、撩壕或鱼鳞坑),株行距2.5×3.5米,也可在梯田外沿栽树,利用外沿漫坡空间长栗树,梯田面仍做农田;河滩地建园只要不是碱性土壤,均适合板栗生长,株行距3×4米,在滩地和农田边缘地带也可实行栗、粮间作,株行距3×8米或3×10米。
板栗以往没有整形修剪的习惯,现从早期丰产实例来看,整形修剪是必要措施之一。
树形以采用矮干自然开心形或有中干二层开心形为好。
一般于苗高60~80厘米处摘心定干,促抽二次分枝,加强管理,生长季多次摘心,当年可形成树冠;选角度开张的旺枝做主枝,60厘米处剪截,其余枝可进行一部分缓放一部分较重短截,不留明显的中心干;骨干枝终定3~5个,每个骨干枝上留永久性侧枝2~3个,树高控制在2.5~3.0米。
在骨架大体形成后,修剪的重点是结果枝留量,一般按每平方米树冠8~10条强壮结果母枝为好,亩产可维持250公斤以上。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板栗是一种传统的果树,其果实富含营养,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提高板栗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
下面将介绍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地块板栗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肥沃的土地。
避免选择瘦瘠的土壤和容易积水的地方,以免影响板栗的生长发育。
二、合理的栽植密度板栗的栽植密度对于丰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常规栽植密度为亩栽植80-100株。
但根据土壤条件和树龄的不同,也可以适当调整栽植密度。
三、合理的修剪整形板栗的修剪整形对于促进果树的疏松、透气和光照至关重要。
修剪应在冬季休眠期进行,主要目的是将病虫害部位去除以及减少分枝。
修剪后要注意保持树形良好,防止树冠臃肿。
四、合理施肥板栗生长季需要进行适量的施肥,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在春季,可施入氮、磷、钾等主要肥料,促进板栗的早期生长。
夏季和秋季需要补充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
施肥时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五、合理的灌溉管理板栗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在生长期间,尤其是夏季干旱时期,要进行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提供充足的水分供给。
六、病虫害防治板栗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如板栗啮小蠹、板栗黄斑病、板栗蚜虫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药剂喷洒、生物防治和合理的土壤管理等方法,保持板栗的健康生长。
七、果实采收与处理板栗一般在9月份开始成熟,果实呈金黄色时可采收。
采收后要轻拍果壳,将果实内部的果仁取出后放在通风处晾晒,使其水分含量降低,达到保存的目的。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地块、合理的栽植密度、合理的修剪整形、合理施肥、合理的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果实采收与处理等。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栽培管理,才能保证板栗的丰产和优质。
希望以上技术能为板栗栽培者提供一些参考。
板栗密植早丰栽培技术

4. 密植栽培
02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株行距,进行密植栽培。
5. 田间管理
03
加强肥水管理,定期修剪整形,提高光能利用率。
技术应用流程与注意事项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等综合措施 ,防治板栗病虫害。
技术应用流程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宜品种,确保品种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 解决方案
加强肥水管理,确保树体营养充足;定期进行修剪整形, 提高光能利用率;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产量和品质损失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 稳定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日期:
板栗密植早丰栽培技术
汇报人:
contents
目录
• 板栗密植早丰栽培技术概述 • 板栗的生长环境与选址 • 密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板栗的修剪与病虫害防控 • 板栗的采收与后期处理 • 技术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板栗密植早丰栽培技术概述
技术定义和目标
定义
板栗密植早丰栽培技术是一种针 对板栗树的种植技术,旨在通过 优化栽培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 量和果实品质。
植栽方式
板栗密植栽培一般采用正方形或长方 形的株行距,常用的株行距为 3m×4m或4m×4m。
植株选择与配置
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密植栽培的早熟、高产、耐病、抗虫的板栗品种。
植株配置
在密植栽培中,一般采用单株或双株配置,单株配置时,每 穴只栽一株;双株配置时,每穴栽两株,株间距离一般为11.5m。
灌溉与施肥管理
2. 严格土地准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技术应用流程与注意事项
3. 繁殖优质苗木,保证 植株生长一致,提高产 量和品质。
板栗幼树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幼树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摘要:2002年春定植板栗实生苗,株行距3m×4m,2004年春嫁接桐柏红油栗等板栗良种。
通过深翻改土、加强肥水管理、合理间作、夏摘心、秋补栽、施硼降低空苞率、果前梢摘心及疏花疏果、合理冬剪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嫁接后第3年666.7m2产栗实110kg,优质果率89.5%;第4年达137.5kg,优质果率达90%以上。
关键词:板栗;栽培技术;早期丰产板栗实生树嫁接良种后,第2年即可结果,但前期产量低。
为探索板栗早期丰产技术措施,自2002年开始,笔者进行板栗幼树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早丰园基本情况早丰园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城郊乡十八拐村。
该地海拔200-250m,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74mm,日照时数1984.2小时,无霜期226天。
早丰园面积5.5hm2,黄棕壤,肥力中等,pH值6.8。
2002年春季栽植实生苗,株行距3m×4m。
2004年春季嫁接。
桐柏红油栗、紫油栗和七月红等品种。
2006年总产9075kg,平均每666.7m2产110kg,优质果率达89.5%;2007年总产11343.75 kg,平均每666.7m2产137.5kg,优质果率达90%以上。
2主要栽培技术2.1深翻改土,加强肥水管理每年秋季落叶前结合施基肥深翻栗园,每666.7m2施土杂肥、厩肥、绿肥或饼肥6000-8000kg,施肥后浇透水。
年追肥3次,分别在萌芽前、花期和果实膨大期。
前期以氮肥为主,株施50-100g;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株施磷酸二氢钾60-80g。
遇旱及时浇水,无水浇条件的园片采取穴贮肥水、地膜覆盖、树盘覆草等节水保墒措施。
雨季及时排水防涝。
2.2合理间作幼龄栗园行间间作,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栗树生长发育,实现以园养园,以短养长。
间作以矮秆作物为主,如花生、豆类、中药材,也可间作瓜类、蔬菜等。
成龄栗园间作绿肥,严禁种植谷类等高秆作物。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板栗是一种美味可口的坚果,深受人们喜爱。
而要种植丰产的板栗,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板栗的选种、种植、管理等方面,介绍一些丰产栽培技术。
一、选种选种是板栗丰产栽培的第一步。
优质的种苗是保证丰产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比如寒冷地区可以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
其次,要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势旺盛的种苗。
可以通过观察树形、叶色、枝条等来判断种苗的健康状况。
二、种植板栗适合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
首先要进行地力的改良,可以施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畜禽粪、腐熟的堆肥等。
然后进行整地,耕翻土壤,使其疏松透气。
接下来根据板栗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栽培方式选择。
可以选择行栽、株栽或带双行沟栽等方式。
栽植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株行距和株株距,以利于板栗的生长和通风。
三、管理1.浇水:板栗生长期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但不能过量。
一般情况下,每次浇水的量为10-20升,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2.施肥:板栗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可以在生长季节每月追施一次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
还可以适量使用复合肥料,但要避免施用过量,以免引起肥料烧根。
3.病虫害防治:板栗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栗斑病、栗锈病、板栗蚜等。
可采用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定期喷洒农药、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等。
4.修剪整形:板栗树的修剪整形可以促进树体生长和枝条分枝,提高产量。
一般情况下,修剪应在冬季休眠期进行,注意保持适当的树冠形态,使光线能够充分照射到树体各个部位。
5.杂草控制:在板栗生长期,要及时清除周围的杂草,以免影响板栗的生长和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板栗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栗斑病、栗锈病、板栗蚜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症状,如叶子变色、斑点、卷曲等,以便及时防治。
2.合理施药:可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程度,选择适当的农药进行喷洒。
使用农药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以防止病虫害对农药产生抗药性。
板栗幼树早期丰产技术

用铁丝绑住 , 绑铁丝以上芽必须去掉 。 ②拉枝 : 无法牵枝的地
面钉木桩 , 主枝 用挂 钩 , 拉 枝 到呈 7 0 o 。③ 坠枝 : 用 细铁 丝 绑 上 石头 , 挂 在枝 头使 其坠 到 8 0 。。 ④ 刻芽 。 时间 3 月下旬 ~ 4 月 上旬发 芽前 进行 。 把“ 牵、 拉、 坠” 完成 的枝 条按 每个结 果枝
4月 中下旬 新 芽长 到 0 . 5 e m时 , 气 温 回升 到 日 平 均气 温 l 5 ℃ 以上 , 天 气 晴好 , 嫁接 成 活 率 高 ; 嫁 接 忌 阴雨 天 、 气温 低 的天 气 。( 4 ) 嫁接 方法 。 插皮 腹 接法 : 接 口在主 干 2 0 e m处 , 接 口以 上剥光 树 皮 , 留4 0 ~ 5 0 e a做 活支 柱用 。削面长 3 r ~5 e m, 留穗 长7 e m, 有3 ~ 4 个饱 满 芽 。( 5 ) 检 查 成活 , 及 时补 接 : 嫁接 1 5 天, 接穗 不萌 芽 的要 补接 。( 6 ) 除萌芽 , 摘 栗花 、 栗蓬 。嫁接 成 活后 , 每周去除 1 次萌 芽 , 同 时摘 掉 栗 花 、 栗蓬 , 集 中 营养 供 主枝 生长 , 1 年 主枝 长度可 达 1 . 5 m 。 ( 7 ) 解缚 , 防 风伤 。 新 梢长 2 0 e m 时解 缚 ,引 缚 新梢 于 支 柱 上 , 1 年3 次 缚 梢 防 风 伤枝 。 ( 8 ) 定 主枝 , 选 侧枝 。嫁 接成 活后 , 每株 幼 树 留 3 ~ 6 主枝 , 多
7 月上 中旬 ,每株追氮 、磷 、钾各 1 5 %的硫酸钾型复合肥
2 0 0 g 。距树 干 5 0 e a处 , r 挖 3个 2 0 e a 深 坑施 入 。( r 1 0 ) 修树 盘 。
板栗园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2期板栗是木本粮食果树之一,分布广,寿命长,被人们称为“铁杆庄稼”,栗果肉含蛋白质5.7%~10.7%,脂肪2.0%~7.4%,淀粉51%~60%,含V A 、V B 1、V B 2、V C 以及矿物质Ca 、K 、P等。
由于板栗实生苗开始结果需要7~8年,到15~20年后才进入盛果期,而嫁接板栗树苗2~5年即开始结果。
通过加强板栗园栽培管理,可提高板栗园早期产量,在三年生时出现始果现象,四年生板栗树产量能达到2250kg/hm 2,6年以后会出现稳高产期,即达到3375~4125kg/hm 2的产量水平,从而很好地提高了板栗园早期的经济效益。
因此,提高板栗园早期丰产性栽培技术,是提高板栗园经济效益的基础。
1建园板栗为喜光树种,在花期有微风情况下有助于板栗树传粉,但板栗树抗风力较弱。
因此,建园时应选择向阳南坡、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砂性土壤。
忌土壤黏重、低湿易涝、风大的地方。
2整地一般以挖大穴、栽大苗为原则。
板栗为深根性树种,侧根发达,一般先按株行距2m×3m 挖长、宽均为1m 、深0.6m 的大穴,再将熟化有机质肥料作基肥回填大穴,回填面高于大穴口平面3~5cm ,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板栗根系生长,以加强板栗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3栽植在每年2—3月将二至三年生嫁接大苗距地面150cm 处定干进行截干栽植,也可将三至五年生实生板栗距地面100cm 处截干嫁接栽植,栽植面呈馒头形。
栽植时应进行合理化密植,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河北昌黎果实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板栗进行合理密植后3~4年的产量相当实生稀植15~20年的产量。
同时,在合理密植中利用中间砧推广高接苗,均可使植株矮化,提早结果。
矮化密植按株行距2m×3m 模式栽植,进行精密修剪以保留比较优良的结果母枝组,使1m 2树冠保留6~8个枝条,并且每年整形、修剪与树体结果母枝更新同时进行,可提高板栗园产量和稳产性。
板栗早果丰产技术要点

板栗早果丰产技术要点作者:王秀良来源:《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2014年第6期王秀良板栗自然生长幼树结果晚,产量低,盛果期后结果部位容易外移,管理很不方便。
通过对板栗幼树实施嫁接、开心、拉枝、刻芽等早丰措施,可实现“1年栽,2年壮,3年嫁接,4年结果,5年亩产200~400 kg”的目标。
1 第1年:栽树建园板栗是高锰植物,喜阳,适宜在中性、偏酸的沙壤土中生长,片麻岩山区最佳。
其根为菌根,忌在土质过于黏重、低洼易涝地建园。
板栗根系再生能力差,栽植前要挖大穴,条状沟最佳。
在25°以下坡地建园,最好事先用挖掘机整地,按水平线挖成4 m宽的平台,栽两行。
新建园不能间作高秆作物,须留足2 m2营养面积,及时除草、防病虫,保证成活。
1)栽植时期。
选2年生一级大苗,要求粗度 1 cm以上,根系完整,节间较短,芽体充实饱满,无病虫害。
可春季或秋季栽植。
浇水方便的地方可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植;无灌溉条件的地方和山地应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栽植,栽后套塑料袋防寒。
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方,株行距3 m×3 m;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方,株行距2 m×3 m。
2)栽植方法。
栽前施底肥,板栗忌氯,最好选硫酸钾型缓释复合肥,硫酸根可使土壤偏酸,有利于锰的释放和吸收。
树穴挖好后,每穴内施硫酸钾型缓释复合肥100 g,先回两铁锨土,再放树苗,做到根与化肥不接触,防止烧根。
栽植后及时定干,干高100~120 cm。
3)栽后管理。
春季栽植后及时浇一次水,5月下旬再浇一次水,6月下旬浇第三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
降雨多时可不浇水。
秋季栽植的,如果土壤不干旱可不浇水。
板栗苗移栽过程难免造成根系受损,必须及时叶面喷肥,以补充根系吸收能力受影响而造成的土壤养分不足。
从5月上旬展叶后开始,用100 kg水+0.5 kg尿素+0.2 kg磷酸二氢钾+硫酸锰0.05 kg叶面喷施,每10天喷1次,连喷4次以上。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材,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为了提高板栗的产量和品质,需要掌握一些栽培技术。
1. 土壤要求:板栗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为了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可以在种植之前施加有机肥料,如堆肥或鸡粪等。
2. 种植方式:板栗可以使用嫁接和移栽两种方式进行种植。
在种植之前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栽培密度,一般每亩种植1000-1500棵为宜。
3. 管理措施:板栗的生长需要适当的管理,包括修剪、施肥、灌溉、杀虫等。
在板栗成长的初期,需要进行适量的修剪,促进树形的形成。
同时需要定期施肥,保证树体的营养供应。
4. 防治病虫害:板栗容易受到蚜虫、条纹蓟马等害虫和炭疽病、根腐病等病害的侵袭。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及时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等。
5. 收获与储存:板栗一般在9月到10月之间成熟,收获时需要注意不要损伤果实。
收获后需要进行处理和储存,如清洗、晾晒、包装等,以保证板栗的品质和口感。
以上是板栗丰产栽培技术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广大种植者有所帮助。
- 1 -。
板栗丰产载培技术

板栗丰产载培技术一、深翻土壤无论新造幼林还是培育的幼林,每年9月下旬或10月上旬都要深翻一次土壤。
此时深翻有利于土壤浆伐熟化、改良结构、养分释放和消灭病虫害。
翻土深度30—40厘米,可结合施基肥进行。
二、松土除草每年进行4—6次,松大深度10—15厘米。
间种作特的林土可又耕代抚。
三、施肥施肥方法:在距树根部约70厘米处环状开沟,沟深40厘米,沟宽20—25厘米,施肥后覆土。
施肥要深、足、早。
施深能引根向下生长。
基肥要施足,施肥量要占全年月肥量的70%—80%。
施早有利于树体生长、雌花形成和座果。
施肥时间:基肥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已结果栗园栗子采收后即可)施,秋施基肥可促进翌年雌花形成,追肥每年两次,第一次在发芽前后,即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以促进花芽分化,增加雌花数量。
第二次在开花座果之后,即6月份进行,可使千粒重增加,减少空蓬率。
施肥量:基肥拇株施腐熟饼肥2公斤,或腐熟的土杂有50公斤,或腐熟人粪尿25公斤。
追肥每株每次施腐熟饼肥1公斤、尿素0.3公斤。
新造林一般掌握小树少施,大树和生长弱的多施。
同时要适当施用微肥,第一次在发芽前即3月中、下旬,每公顷用硼肥7.5公斤、尿素7.5公斤,加水225公斤搅拌溶解后喷洒在叶面上,生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3—4次,可使栗子产量提高10%以上。
四、嫁接嫁接时间:3月下旬至4月下旬。
新造实生幼树成活2年后即可嫁接。
嫁接品种:接穗品种为大红袍、油光栗、毛板仁、双季板栗。
本地接穗随采随接,外地接穗采随运,运到即接。
嫁接方法:采用单芽腹接、插手腹接和壁接。
3月下我开始单芽腹接,进行7—10天后采用插皮腹接,再持续10天左右采用劈接。
干高50—100厘米在幼树主干或每一个分枝上各接一个接穗。
接穗长8—12厘米,每个接穗上留2—3个芽。
五、整形嫁接成活后新枝生长到30厘米左右,进行第一次摘心,促生分枝,待分枝抽长到30—4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摘心,每个嫁接成活新枝当年可生长4—6个侧枝,逐渐形成自然开心形树冠。
板栗早果丰产技术要点

板栗早果丰产技术要点1. 品质选优板栗早果丰产的关键是品质选优。
要选择高品质的板栗品种,它们具有早熟、高产、耐贮藏等优点。
较好的品种有武夷山、沂水宗、下岙栗等。
2. 合理施肥板栗的营养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光合作用所需的养分,缺乏养分会导致果实变小、产量下降和低品质果实。
合理的肥料配比是关键。
基于土壤分析,选择合适的肥料,加强氮、磷和钾的施用,可以有助于增加板栗的产量和品质。
3. 种植密度板栗树的距离适当,可以在相同的种植面积上种植更多的树,从而提高每亩的产量。
板栗树的栽植间距一般为3~4米,每亩种植 100-200棵。
4. 病虫害防治由于板栗早期抗性差,在树木生长的不同发展阶段会引发不同的病虫害问题。
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科学合理地施用各种药剂和技术,如做好病虫害的预防、清洗和除杂等工作。
5. 育苗技术种植板栗需要合适的育苗技术。
育苗期一般为1~2年,可以采用播种和嫁接育苗等方式进行。
做好育苗期间的土壤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可以保证健康的幼苗,有利于提高对板栗早期生长环境的适应性。
6. 管理技术板栗的成长过程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
在成长季节中,应该对板栗进行规范化的培育,包括定向修剪、锅端素材的处理等。
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轻拨树干,以加速营养物质的流动,进一步促进板栗树的生长与发育。
7. 采摘技巧板栗树的果实产生后,应该注意采摘技巧。
建议采用选果剪的方法,以求果实能顺利分离于枝,避免打伤树皮和伤害果实。
在采摘时还要注意现场整理和分选,加工成干果。
以上是板栗早果丰产技术要点,只有综合利用以上技术,才能有效保证板栗生长发育的顺利,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产量。
板栗早实丰产的几点管理措施

■
天敌发育 正常)翌春放 回栗园 , , 又继续寄生。
●
伯
责编 :张
安徽 桃
2 1 1 0 0・
枝 。土 层 厚 或 主 干 明显 的品 种 , 用 主 干疏 层 形 , 采 中央 领 导 枝 明
显 ,树冠高大成层 ,定干高度不足 l 3层 5 m, —6个 主枝 ,各 留 2 3 个侧枝 , 侧枝上下错开 , 避免对生 。 若选择 自然开心形 , 培育 3个主枝 , 并选留主枝 上的二次枝 , 为第一级侧枝。 作 若选 主干疏 层形 , 则选 留中央领导枝 , 培养第一 层主枝 , 次年培 养第 二层 主 枝, 在第一层主枝上选 留侧枝。在芽 萌动前对生长势过强的直立 生长枝 , 绳索 吊成斜生 、 用 水平或下垂 。 修剪在 1 ~2月进行最 为
一
7c 0m。整地后施基肥 , 每穴施钙镁肥
05 k 或 绿 肥 ( 稻 草 ). g . ~lg 干 25 。 k 三 、 理 密 植 合 土 壤 条 件 好 、坡 度 小 ,适 当稀 植 。栽 植 密 度 为 2 ×3 或 3 × m m m m 4 或 4 ×4 亩 栽 4 ~l0株 。 m m, 1 1 四 、 心 抹 芽 摘
成平 口, 下切 口要斜剪 , 并剪去下部 1 /3叶片 ,0 5 根为一捆 。剪
时动作要快 , 做到不破皮 , 不开裂 。 为提高插穗 的生根率 , 将剪好
的 插 穗 基 端 置 于 20 / 0 mg L吲 哚 丁 酸 中 浸 泡 3~4小 时 ,或 用
定干 , 3个均匀分 布的 主枝 , 主枝上选择 2~ 选 在 3个壮 枝作侧
三 、 穗 采 集 插
当枝梢 生长 到一 定 的长 度 , 摘 除幼 嫩顶端 约 05m和抹 去过多 的 .c 侧芽, 此技术用于幼树整形并处理生长过旺的枝梢 。在幼树栽植 后 1 ~3年 , 按整形 的要求 于 4~1 O月摘心 、 抹芽 3 ~4次 ; 4~5 年根据枝 条生长状况摘心 、 抹芽 2—3 。 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栗园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板栗园早期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栗园选址、整地、栽植、授粉树的配置、土肥水调控、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板栗;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182-02
板栗是木本粮食果树之一,分布广,寿命长,被人们称为“铁杆庄稼”,栗果肉含蛋白质5.7%~10.7%,脂肪2.0%~7.4%,淀粉51%~60%,含va、v■、v■、vc以及矿物质ca、k、p等。
由于板栗实生苗开始结果需要7~8年,到15~20年后才进入盛果期,而嫁接板栗树苗2~5年即开始结果。
通过加强板栗园栽培管理,可提高板栗园早期产量,在三年生时出现始果现象,四年生板栗树产量能达到2 250 kg/hm2,6年以后会出现稳高产期,即达到3 375~4 125 kg/hm2的产量水平,从而很好地提高了板栗园早期的经济效益。
因此,提高板栗园早期丰产性栽培技术,是提高板栗园经济效益的基础。
1 建园
板栗为喜光树种,在花期有微风情况下有助于板栗树传粉,但板栗树抗风力较弱。
因此,建园时应选择向阳南坡、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砂性土壤。
忌土壤黏重、低湿易涝、风大的地方。
2 整地
一般以挖大穴、栽大苗为原则。
板栗为深根性树种,侧根发达,一般先按株行距2 m×3 m挖长、宽均为1 m、深0.6 m的大穴,再将熟化有机质肥料作基肥回填大穴,回填面高于大穴口平面3~5 cm,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板栗根系生长,以加强板栗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3 栽植
在每年2—3月将二至三年生嫁接大苗距地面150 cm处定干进行截干栽植,也可将三至五年生实生板栗距地面100 cm处截干嫁接栽植,栽植面呈馒头形。
栽植时应进行合理化密植,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河北昌黎果实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板栗进行合理密植后3~4年的产量相当实生稀植15~20年的产量。
同时,在合理密植中利用中间砧推广高接苗,均可使植株矮化,提早结果。
矮化密植按株行距2 m×3 m模式栽植,进行精密修剪以保留比较优良的结果母枝组,使1 m2树冠保留6~8个枝条,并且每年整形、修剪与树体结果母枝更新同时进行,可提高板栗园产量和稳产性。
4 科学配置授粉树
板栗为雌雄异花同株果树,雄花有一类是雄性不育,另一类有雄蕊,但花丝长短不一,在花丝长度为5~7 mm的花药中含有大量花粉。
板栗的雌花量较少,自花授粉结实率较低,且雌雄花的花期
不一致,从而影响结实。
为此,科学配置授粉树是必要的。
如可将母本红光与父本红栗或宋早丰进行4∶1或6∶1组合配置[1]。
5 土、肥、水管理
5.1 土壤管理
板栗树为深根性树种,要求土层深厚,肥水充足,在幼龄板栗园中秋、冬季节进行扩穴,在树冠边缘向树里挖穴,深度为60~70 cm,把根引出来,以不伤0.5 cm以上的根系为宜,再回填杂草落叶、基肥、绿肥等有机质,以改善土壤状况,提高肥力。
因为板栗根损伤后皮层与木质部分离愈合和再生能力均较弱,伤根后需要较长时间方能发出新根,且苗龄越大,伤根越粗,发根就越晚。
5.2 合理施肥
(1)结合秋季田间翻地每株施基肥25 kg,有利于促进早春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质量,加速板栗树生长。
(2)在萌芽前后每株施1次氮、磷复合肥0.5 kg,其中氮、磷比例为7∶3。
花原基分化期施氮肥可抑雄促雌,增加单位果枝的总苞数。
(3)在授粉期每株施氮、磷复合肥0.5 kg,其中氮、磷比例为5∶5,不仅可以增加当年产量,还可以延长叶片功能期,为第2年增产打下基础。
5.3 水分调控
在春季干旱时进行灌水,可促进雌花形成,有利于枝条生长,
对提高当年的产量有显著作用。
在板栗萌芽后至新梢迅速生长期,各器官分化与构成及发育时,要加强水分调控管理[2]。
6 整形修剪
6.1 定干
根据土壤肥力与树势生长情况,在距地面80~100 cm的饱满芽处剪截定干,以便形成低干矮冠形,促进早结果和便于田间管理。
6.2 主枝留选
在定干后的剪口下方萌发出新枝,留选上部生长健壮、直立生长的枝条作为中心杆,向下再选3个方位角较好且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第1层结果主枝。
第2层结果主枝选2个,要求与第1层结果主枝交错插空排开。
6.3 侧枝留选
要在主枝两侧选择向斜上方生长的枝条作为侧枝,要求这些侧枝空间布局合理,不影响主枝生长,有利于结果和提高产量。
6.4 摘心
适量适时摘心对于控制树形有重要意义。
在幼树整形期间一般不短截,对生长量过大的枝条进行夏季摘心,促进分枝加速成形,促进早结果。
忌对幼树采用清膛、清枝过重的修剪方法[3]。
7 病虫害防治
要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促壮树势而达到早期丰产的目的。
板栗园主要病虫害有栗干枯病,其防治应在伤口处或高接处涂
抹福美砷等杀菌剂,并在涂药处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4月喷施1∶1∶160波尔多液可防治栗毛锈病。
在7—8月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可防治栗炭疽病。
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喷施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隔7~10 d再喷施1次,可防治栗瘿蜂。
在8月喷施25%滴滴涕200倍液2次,间隔期为7~10 d,可防治栗实象虫[4]。
8 参考文献
[1] 李娜,张雪杰,余聪慧,等.板栗丰产稳产的管理技术[j].果农之友,2012(10):18.
[2] 赵师成.信阳市板栗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496-3500.
[3] 陈凤兰,何惠兰,黄胜科.板栗丰产栽培技术[j].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9(1):18-19.
[4] 冯新平.板栗主要病虫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广东农村
实用技术,2011(1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