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美学思想中的美与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孔子美学思想中的美与善

摘要:在当下的社会中,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将注意力投放到艺术领域,借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及品味。孔子美学思想中的美与善引发的艺术价值和道德内涵的争辩扩充了我们对于艺术评论的思路和眼光。他在肯定艺术作品价值的同时又不忘其蕴含的道德内在。并力求在这二者的冲撞之间寻求一个“中庸之美”。

关键词:孔子;美学思想;美与善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257-01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将注意力投放到艺术领域,借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及品味。时下的艺术鉴赏评论中,人们有一套自己的鉴赏观念。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可归纳为两点: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艺术作品所体现的道德价值。这两种评论在中国的艺术发展史中一直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它们的关系也是众多艺术评论家争论的焦点。

先秦时期的美学思想可以说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开端。相较于老子的“道”,孔子所推崇的借“乐”维持社会秩序提升人们的自身修养更广为所知。我们印象中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充斥着腐朽、中庸的杂质,与艺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而孔子却将他的审美哲学蕴藏其中,“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哲学在早起儒家思想中无处不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孔子

用他的思想去充实了“礼”的匮乏,修正了“乐”的错失。

在古代,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下,孔子的美学观念大多体现在乐中。故而孔子也说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话。意为诗是可以激发人的情感,礼则对人的理智起作用并成就人的道德,筑造人的灵魂。乐,是人的人格上升到最高境界的表现。

此外,在《论语·八佾》中有这样的句子: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礼乐同仁是不相干的;其次,到了孔子,开始同仁相结合;最后,礼乐本身可以作为仁的精神的提升和转换。归结一点,孔子对乐的重视,是处于古代的传承,认为乐是可以帮助政治上的教化。更进一步说,可以作为人格的修养乃至达到仁的人格完成的一种功夫。而这些,我们可以从《论语》得到若干结论。

孔子的美学思想用一句话简单的概括为:以“乐”为中心。故而牵扯出,什么样的“乐”在孔子看来是好的?

《论语》中孔子说道: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这里的韶,就是指韶乐。韶乐是描述尧舜禅让的美德的作品。孔子说,这样的音乐尽美尽善。美,就是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自身所有的艺术感染力。

《论语》云: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同上文讲述韶乐一样,善,就是道德的内涵。武乐讲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虽说,纣王是昏庸无能的君王,但是在“礼”的时代下,武王这样的举动不仅是不合礼仪的,而且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是有不好的一面的,是违背

善的观念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它的道德内涵就未有韶乐那么高尚。所以,孔子说道,尽美未尽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的艺术美学观中美与善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最优秀的、最完美的艺术作品是美与善的高度统一。当然,当我们在评价一副作品的时候,又需要将美与善区分开来。大多数的人都会把二者混为一谈。我们从孔子评价韶乐和武乐的语句中可以发现,在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上,这二者是可以分开的。如果将这两者间的平衡打破,人们很容易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发生偏颇。

但凡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都会在作品所想表达的主题上受到牵绊。他们需要去发掘一些有意义的题材。而想要创造出不论是从艺术价值还是道德内涵上都被认可的作品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自古以来,很多有大才情的诗人或者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造诣可以堪称大师的水平。却由于自身的道德观念及品行受到了严重的批判,使得人们忽略了他们的艺术造诣。好比秦侩,在当时品论苏黄米蔡四大家时的评论家因为他个人的品行而忽略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在当今社会,这样的情况也仍然存在。

美学评价及道德评价这两种不同的标尺一直在左右人们的审美。而这两种标准之间的不平衡及二者营造出的紧张感,可以说给艺术的发展增添了不少的魅力,也正是这两者的关系在人们不断的探索中推动了艺术的发展。诚如,孔子所说的“尽善尽美”的作品在社会中很少见,但是人们对于这种境界的追求却从未停止。

此外,孔子在编整《诗经》的时候又提出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就是指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性情是符合当时社会认同的道德伦理的,更进一步提出了“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要求。

孔子的思想核心内容就是情与礼。不同的时代对其定义有所不同。因此,艺术的发展,美学观的核心都是以这二者内容的变化为主轴,从而推出孔子艺术思想中的另一面,讲究分寸感,意为“适度”。诚如他所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淫不伤的乐,才是合乎“中”的乐。才是好的乐。

艺术是要因情而生的,可以说,艺术最根本的目的和功能就是人们的情感交流和表达。但是,孔子考虑的更为深刻,这种情感必须是大众化的,是公众的。既然是这样的艺术,那么人们在接受的同时也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再往深层次说,就是,既然艺术是人们公开的情感的表现,那么它表现的方式和表现的内容都应该符合社会大众的标准。

孔子的“思无邪”这样的艺术标准给予后世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汉儒看来,只要这样的艺术情感表现没有超越礼仪,没有违反社会大众标准的情况下,他都是优秀的。但是,从一些优秀的作品中来看,这样的理解显然是有些片面的。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如《花木兰》等一系列的优秀作品,会发现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所描绘的内容总是在挑战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人伦规范。

也许在我们这样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的的年代并不能很好的把握或者理解《西厢记》中主人公的那些想法及行为。但是在古代,男尊女卑,女子遵从三从四德的社会环境下,女主角的行为就显得那么让人激动。

“诲淫诲盗”的作品不同于彻底的反道德。“诲淫”指的就是让人们去追求对现实生活中的秩序的挑战。而“诲盗”则指的是通过艺术手段去鼓励人们挑战和破坏现存的秩序。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被一个完整的秩序所管理下的世界。如果我们遵守这样的秩序,我们就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普通百姓。但是,从古至今的优秀艺术作品中,很少有让人们如何去做一个良民。能够触动人们内心的唯有那些控斥社会黑暗,揭露秩序缺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隐晦或明显的鼓动人们去改变这样秩序。而他们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被流传,正是由于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同道德内涵的碰撞。

但是,诚如前面所说。这种“诲淫诲盗”的艺术作品同彻底的反道德反社会还是有本质的不同。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道德本身就是相对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情感和理性、社会和个人两方面不断冲突和妥协的结果。

正是由于艺术作品对道德及秩序的冲撞,使得人们的精神自由空间在不断的扩大。思想在进步,艺术也是一样。但是艺术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合理性。这样的合理性又是有其限度的。我们其实可以从艺术中发现他们自身所暗藏的分寸。他们是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