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
姓名:杜方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新闻学
指导教师:赵建国
20070401
论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
作者:杜方伟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1.学位论文陆道夫走向一种媒介文化理论——约翰·菲斯克论文本、受众与体验2007
本论文尝试考察约翰·菲斯克的媒介文化理论,由此揭示其作为媒介文化研究理论资源和文化研究路径的借鉴意义。论文认为,菲斯克以文本、受众和体验为核心而展开媒介文化理论研究。论文运用文本分析、文化语境分析及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展开论述,通过梳理和阐释菲斯克关于媒介文化的文本、受众和体验以及媒介文化研究方法论评价的基本观点,概括评价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的基本特质和学术价值。全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语组成。
导论主要梳理国内外菲斯克研究现状,界定媒介文化以及媒介文化的组成等等重要概念和问题,勾勒出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的构成元素。通过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的概略考察,指出文本、受众和体验是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中的核心问题。
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分析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的生成语境。概括梳理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传统、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法国社会学和巴赫金的狂欢化等欧陆理论资源对菲斯克所起的作用,试图廓清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在媒介研究进路中的地位,着重分析菲斯克在受众研究上的理论建树。
第二章主要分析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中的文本理论。菲斯克研究的媒介文本主要指以电视文本为代表的大众文本,菲斯克视这种文本为“激活的文本”和“多层次的文本”,是与“作者式文本”(writerlytext)相对的“生产式文本”(producerlytext),它具有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和多义性(polysemy)的特质。菲斯克的文本理论充分强调受众在文本解读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章分析菲斯克媒介文化中的受众因素。认为菲斯克弘扬受众的能动性和游牧式的主体性,强调受众中的亚文化认同、抵制符号权力、以及去中心的女性身份特性等,推崇大众文化媒介迷/粉丝(fans)的生产力,构建了独特的“生产性受众观”(theproductiveaudience)。
第四章分析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中的体验论。认为菲斯克的媒介体验应该从媒介消费与媒介体验两个层面来着手考察。菲斯克讨论的媒介体验可以分为“生产式”(productivity)快感体验和“躲避式”(evasion),快感体验两种。本章还尝试通过探讨菲斯克的媒介体验观点、“奇观社会”和身份政治三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期审视菲斯克媒介体验的审美维度。
第五章揭示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引发的反思。认为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主要偏重于媒介文本和媒介受众两大模块的研究,忽视了对媒介机构和产业的研究,其研究方法也大多是以符号学和结构主义叙事学为主的阐释性研究,其理论方法体现出后现代媒介观的特点;菲斯克主张的立场并非是不加批判的文化平民主义,而是渐进的、变革的文化平民主义。
最后的结语认为,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命题,强调了媒介文本的多义性、开放性及受众主动性的媒介体验,并将大众媒介视为民众与主流霸权之间从事文化对抗的一个重要场域,肯定了从属阶级在创造意义和快感过程中所拥有的符号权力,建构了一套以媒介文本为载体,以媒介受众为核心,以媒介体验为旨趣的媒介文化理论。菲斯克的这种媒介文化理论能够在方法论和研究立场上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反思。
2.学位论文钱峰布尔迪厄电视批判理论研究2005
布尔迪厄电视批判理论主要体现在其1996年出版的《关于电视》一书中。在该书中,布尔迪厄根据自己的“场域”理论(关于人们的关系、地位的分析,对行动者占据的位置的多维空间的阐述),提出了“新闻场域”的概念,进而系统地分析了电视“新闻场域”的形构(与不同的新闻媒介以及新闻记者个体相对于外部力量的占位密切相关)、机制作用(首先作用于对记者的影响,其次通过记者作用于其他文化生产“场域”)和僭越(使商业逻辑倾向威胁到其他文化生产“场域”的自主性),从而有力地揭示了电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两个基本功能:反民主的象征暴力和受商业逻辑制约的他律性。
论文将布氏电视批判理论放在整个欧洲批判学派的背景上进行了考察,重点与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进行了比较,同时也论述了让·波德里亚的媒介文化理论与布氏电视批判理论的对应。布尔迪厄传承与发展了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与传媒理论”,借鉴了伯明翰学派的“经济学视角”,揭示了媒介与商业及政府的关系,摒弃了波德里亚的悲观色彩,形成了布氏电视批判理论的独特性。
布氏电视批判理论无论对西方的电视界和学术界还是对中国的电视系统和学术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西方,它提供了一种媒介研究的新范式;对于法国,它率先设立了空前强大而富有力量的批判机制;对于处于不同意识形态与电视系统下的中国,它不但引发了对“收视率”、“电视知识分子”和电视批判理论的深层次研究,而且促使我们对中国国情下的“文化霸权、同质化传播、镜子游戏”进行了反思。当然,大师的电视理论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布氏对电视作为大众媒介典型代表的积极作用有所忽视;布氏的电视批判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国情;布氏提出了问题却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针对由《关于电视》深发出的国内电视系统的种种诟病——“商业化、同质化、庸俗化和贵族化问题”,论文最后提出了基于中国国情考虑下的解决之道。首先对于中国知识分子而言,应该学会平衡学术话语与电视话语。其次对于中国广大的电视人来说,除了要对媒介体制进行创新,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和电视节目的质量。
本文链接:/Thesis_Y1089012.aspx
授权使用:武汉大学(whdx),授权号:c1c205ce-8d66-423d-9e2e-9e6100b4abd0
下载时间:2011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