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Langhans 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综合征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Langhans 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5.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

6.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细菌性痢疾

E.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

8.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 .肺B. 心肌

C. 肾

D. 脊柱

E .脾

9. 结核球是指

A. 直径小于2cm 的干酪样坏死灶

B. 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

C. 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

D. 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E .直径2 ~5cm ,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10. 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

A. 吸收消散

B. 硬结、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纤维包裹及钙化

11. 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

A. 类上皮细胞巨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

12. Langhans 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化而来的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类上皮细胞

D. 浆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13. 局灶型肺结核以何种病变为主

A. 增生性病变

B. 渗出性病变

C. 变质性病变

D. 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

E. 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

14. 伤寒病理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

A. 肠管发生溃疡

B. 同时脾大

C. 末梢血白细胞减少

D. 皮肤出现玫瑰疹

E. 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15. 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

A. 结肠上段

B. 回肠

C. 直肠和乙状结肠

D. 空肠

E. 盲肠

16. 一病人患病已3 周,有持续性高热,心率过缓,腹胀,腹泻。因中毒性体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并有穿孔,脾大,应考虑

|

A. 细菌性痢疾

B. 肠结核

C. 恶性淋巴瘤D .伤寒

E. 所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17. 伤寒时血培养最易获得阳性结果的时期是在肠病变的

A. 潜伏期

B. 槐样肿胀期

C. 坏死期

D. 溃疡期

E. 愈合期

18. 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结核杆菌在肺内蔓延主要通过

<

A. 淋巴道播散

B. 直接蔓延

C. 血道播散

D. 受累的支气管播散

E. 吞入带菌痰液

19. 初次吸入结核杆菌,最早引起的肺内病变是

A. 肺门淋巴结结核

B. 原发复合征

C. 结核性淋巴管炎

D. 原发灶的渗出及坏死

E. 沿支气管出现广泛渗出

20. 肠结核好发于

'

A. 空肠

B. 直肠下段

C. 乙状结肠

D. 横结肠

E. 回盲部

21. 典型结核结节的中心部分应该见到

A. 渗出的大量血浆

B. 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C. 干酪样坏死

D. 类上皮细胞

E .Langhans 巨细胞

22. 关于结核结节的形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是变态反应的结果

B. 是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C. 其中的类上皮细胞由巨噬细胞转变而来

D. 其中的Langhans 巨细胞由成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转化而来

E. 结节中央一定有干酪样坏死

23. 结核球的直径常为

A.1.2 ~1.5cm ~O.5cm

~5cm ~8cm

@

~8cm

24.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病变

A. 主要为浆液纤维蛋白性炎

B. 大多为继发性肺结核的一部分

C .可有假膜形成D. 一般不经治疗也可完全吸收而痊愈

E. 主要见于中老年患者

25. 骨结核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 髂骨

B. 胫骨上端

C. 股骨下端

D. 脊柱

·

E. 指骨

26. 结核性脑膜炎的特点是

A. 蛛网膜下腔内见多量灰黄色、混浊、胶冻样渗出物

B. 病理变化以脑干最为明显

C. 常见大量典型结核结节形成

D. 渗出物主要为浆液、纤维蛋白和大量中性粒细胞

E. 干酪样坏死极少见

27. 淋巴结结核最常累及

A. 腋窝淋巴结

B. 纵隔淋巴结

C. 颌下淋巴结

D. 腹股沟淋巴结

E. 颈淋巴结

28. 肠伤寒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肠穿孔、支气管肺炎、脑膜炎

B. 肠出血、中毒性心肌炎、脑膜炎

C. 胆囊炎、脑炎、支气管肺炎

D. 肠出血、肠穿孔及支气管肺炎

E. 胆囊炎、肠梗阻、腹膜炎

29. 肠伤寒病变的主要部位在

A. 乙状结肠

B. 盲肠

~

C. 升结肠

D. 回肠末端

E. 直肠

30. 下列肠道传染病中,最易引起穿孔的是

A. 阿米巴痢疾

B. 肠结核病

C. 细菌性痢疾

D. 肠伤寒病

E. 肠真菌病

31. 急性细菌性痢疾初期的结肠病变为

A. 假膜性炎

B. 浆液性炎

C. 卡他性炎

D. 表面化脓性炎

E. 出血性炎

32.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肠病变表现为

A. 变质性炎

B. 浆液性炎

C. 化脓性炎

D. 假膜性炎

E. 卡他性炎

33. 第一期梅毒的主要镜下病变是

A. 扁平湿疣

B. 干酪样坏死

#

C. 树胶样肿

D. 溃疡底部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

E. 大瘢痕形成

34. 晚期梅毒最常侵犯

A. 周围神经系统

B. 骨骼系统

C. 消化系统

D. 中枢神经系统

E. 心血管系统

35. 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性病是

A. 淋病

B. 梅毒

&

C. 软性下疳

D.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36. 下列哪一项描述不符合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A. 肺组织纤维化

B. 局部脏胸膜增厚

C. 位于肺上叶的厚壁空洞

D. 肺下叶多个病灶,新旧不一

E. 肺微血管内有细菌栓子

二、X 型选择题(多选题,每题可有一至五个答案,选正确得分,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37. 影响结核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年龄大小

B. 感染的细菌量

C. 营养状况

D. 机体的反应性

E. 细菌毒力的大小

38. 结核病的基本病变转向恶化时可表现为

A. 吸收消散

B. 溶解播散

C. 病灶周围渗出、坏死

D. 淋巴道蔓延

E. 干酪样坏死钙化

39. 关于结核病以渗出为主的病变,正确的描述是

,

A. 常发生在炎症早期

B. 早期病灶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C. 发生在细菌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变态反应强时

D. 病变区的组织学特点是结核结节形成多

E. 好发于肺、浆膜、滑膜和脑膜等处

40. 结核球可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形成

A. 干酪样肺炎吸收消散不彻底而形成

B. 由多个结核病灶融合而形成

C. 原发综合征中原发灶愈合时纤维包裹形成

D. 浸润型肺结核转向痊愈时,干酪样坏死发生纤维包裹形成

E. 因结核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由干酪样坏死物填满形成

41. 结核病变的基本病变转化方式有

A. 吸收消散

B. 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

C. 大片坏死或次大片坏死

D. 溶解播散

E. 病灶扩大

42. 关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叙述,下列哪些是不正确的

A. 肺门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B. 病变特点是肺内有一个或多个薄壁空洞形成

&

C. 多由浸润型肺结核发展而来

D. 多见于儿童肺结核

E. 病变愈向肺下部愈新鲜

43. 肠结核与肠伤寒的区别在于前者

A. 溃疡愈合后可引起肠梗阻

B. 易导致肠穿孔

C. 溃疡长轴与肠的长轴垂直

D. 浆膜面有灰白色小结节

E. 易导致肠癌变

44. 一中年男子在进行健康检查时,x 线检查发现有上肺有一直径3cm 的圆形阴影,应初步考虑

>

A. 肺结核球

B. 支气管肺癌

C. 局灶型肺结核

D. 肺转移性庙

E. 肺粟粒性结核病

巨细胞可见于

A. 结核病

B. 异物肉芽肿

C. 梅毒

D. 麻风

E. 伤寒

46. 肠伤寒的主要并发症是

,

A. 肠坏死

B. 肠套叠

C. 肠出血

D. 肠穿孔

E. 肠狭窄

47. 伤寒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A. 支气管肺炎

B. 败血症

C. 肠穿孔

D. 肠出血

E. 急性心肌炎

48.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可包括

>

A. 头痛、乏力

B. 粘液脓血便

C. 高热

D. 水电解质紊乱

E. 中毒栓休克

49. 梅毒的组织学变化包括

A. 血管周围炎

B. 闭塞性血管内膜炎

C. 干酪样坏死及类上皮细胞

D. 少许类上皮细胞

E.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非特异性炎

三、名词解释

,

50. 结核结节(tuberc1e )

51. 肺原发复合征(pulmonary primary complex )

52. 全身粟粒性结核病(general miliary tuberculosis )

53. 继发性肺结核病(second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

54. 干酪样肺炎(caseous pneumoma )

55. 结核球(tuberculous ball ,tuberculoma )

56. 伤寒小结(typhoid nodu1e )

四、问答题

57. 试述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转化规律。

58. 患原发性肺结核的儿童,如抵抗力极差,可发生哪些后果请简述它们的主要病变。

59. 试述继发性肺结核病常见类型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60. 简述伤寒的病理特点及其常见的合并症。

61. 简述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部位及病变特点。

62. 试列举三种能引起肠道溃疡的传染病,并简述其溃疡形态特点。

$

参考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7B

二、X 型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50. ①细胞免疫基础;②结核病的一种基本病变;⑧由类上皮细胞、Langhans 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构成,中央常可见到干酪样坏死;@对结核的病理学诊断有意义。

51. ①原发性肺结核病;②由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组成;③ x 线胸片上皇哑铃状阴影。

52. ①肺原发灶累及肺静脉分支,大量结核杆菌进入大循环并播散至全身各器官;②各器官密布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灰白略黄,圆形的粟粒大结节;③可为增生性病变,也可为渗出和坏死性病变;④有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

53. ①再次感染结核杆菌;②多见于成人;③病变多由肺尖开始,病灶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坏死灶周围增生性病变明显;④经支气管播散;⑤病程长,病变表现多样,可为新旧不一病灶交叉出现。

54. ①继发性肺结核病的一种较少见类型;②机体免疫力极低,对结核杆菌的变态反应过高;③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或急、慢性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而致;④病变可里小叶性或大叶性实变,切面呈黄色干酪样;⑤肺泡腔内大量纤维蛋白牲(纤维素性)渗出、炎细胞浸润,以巨噬细胞为主,且有明显干酪样坏死;⑧病人情况危重,预后差。

55. ①继发性肺结核病的一种较常见类型;②浸润型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灶经纤维包裹、结核空洞由干酪样坏死物填满或由多个结核病灶融合形成;③孤立的、有纤维包裹的、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直径约 2 ~5cm ,多为单个,常位于肺上叶;④部分机化和钙化而愈合,也可恶化进展。

56. ①伤寒病;②伤寒细胞即巨噬细胞吞噬有伤寒杆菌、受损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以及坏死细胞碎屑;③伤寒细胞聚集成小结节状病灶;④小结内无中性粒细胞。

四、问答窟(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57. (1 )基本病变:为特殊性炎,但仍具有一般炎症的渗出、坏死和增生三种基本变化,可以其中之一为主。①渗出为主:浆液性或浆液纤维蛋白性炎;②增生为主:具有诊断意义的结核结节;③坏死为主:干酪样坏死。

( 2 )转化规律:结核病的发展和转归取决于机体抵抗力和结核杆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①转向愈合:病变的吸收、消散,纤维化、纤维包裹和钙化;②转向恶化:病灶扩大和溶解播散。

58. (1 )淋巴道播散:①至支气管分又处、气管旁、纵隔及锁骨上、下淋巴结,甚至逆流至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②淋巴结大,出现干酪样坏死。

( 2 )血源播散:1 )全身粟粒性结核病:①全身各器官;②散布大小一致、分布较均匀、灰白略黄、粟粒大小的结节;③镜下可为增生性病变或渗出、坏死性病变; 2 )肺粟粒性结核病:粟粒大小的结节; 3 )肺外器官结核病:①骨、关节、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浆膜、皮肤等;②病变为个别结核病灶。

( 3 )支气管播散:引起干酪样肺炎,病变以干酪样坏死为明显。

59. (1 )局灶型肺结核:①位置和病灶数量:肺尖下2 ~4cm 处,一个或数个病变;②病变性质:增生为主,也可为渗出和中央有干酪样坏死;③临床表现:常无明显自觉症状;④转归:病人免疫力低时可发展为浸润型肺结核,免疫力强时则纤维化、钙化而痊愈。

( 2 )浸润型肺结核:①位置和病变数量:肺尖或锁骨下区域;②性质:渗出性炎,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③临床表现:结核中毒症状,咳嗽、咯血、痰中查出结核杆菌;④转归: A 。治愈; B 。恶化成急性空洞,干酪样肺炎等; C 。转变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 3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①位置和病变数量:多在肺上叶,多个、新旧不一的病变;②性质:厚壁空洞及肺内新旧不一、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结核病灶;③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大略血等;

④转归:A 。窒息而死;B 。肺心病;C 。治愈一开放性愈合。

( 4 )干酪样肺炎:①位置:广泛,一个肺叶或几个肺叶;②性质:干酪样坏死及大量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③临床表现:危重;④转归:预后差。

( 5 )结核球:①位置:肺上叶;②性质: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③临床表现:多无症状;

④转归:A. 转为静止;B. 恶化进展。

60. (1 )病理特点:①全身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反应性增生,尤以回肠淋巴组织为甚;

②伤寒细胞及伤寒小结,不伴中性粒细胞浸润;③典型的肠道病变,如髓样肿胀、坏死、溃疡、愈合;

④其他器官如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和骨髓等处伤寒小结和坏死形成。

( 2 )并发症:①肠出血和肠穿孔;②支气管肺炎;③其他:胆囊炎、关节炎等。

61. (1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部位:主要发生在大肠,尤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主。

( 2 )病变特点:①初期为急性卡他性炎;②进一步发展形成假膜性炎;③假膜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地图状的浅表性溃疡。

62. (1 )肠结核:①好发于回盲部;②溃疡呈带状,其长径与肠的长轴相垂直;③溃疡边缘不整齐呈鼠咬状,底部有干酪样坏死,其下为结核性肉芽组织。

( 2 )肠伤寒:①好发于回肠末端;②溃疡呈椭圆形,其长径与肠的长轴相平行;③溃疡边缘略隆起,底部不平坦,可被胆汁染成黄绿色,溃疡可深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

( 3 )急性细菌性痢疾:①好发于大肠,尤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重;②溃疡形状不规则,如地图状。③溃疡浅表、大小不等。

病理学名词解释1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因: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诱因:是指在疾病的条件中能够加强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原因或作用,从而促进疾病或者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 脑死亡: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萎缩:因患病或其他因素作用,正常发育的细胞、组织、器官发生物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体积缩小及功能减退现象。变性:是细胞或细胞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并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功能下降),表现为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非生理性物质或生理性物质过度堆集。 脂肪变性:实质细胞胞质内脂滴量超出正常生理范围或原不含脂肪的细胞出现游离性脂滴的现象。 坏死:指在损伤因子的作用下,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 溃疡:发生于皮肤黏膜表面,因坏死脱落而形成的缺损溃烂。 充血:机体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扩张,含血量超过正常值的现象。 淤血: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称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互相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至远处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梗死:因血管阻塞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坏死现象。 出血性梗死:因梗死灶内有大量的出血,故称为出血性梗死,又称为红色梗死。 贫血性梗死:当梗死灶形成时,病灶边缘侧支血管内血液进入坏死组织较少,梗死灶呈灰白色,故称为贫血性梗死(又称为白色梗死)。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是患者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过程中继发急性渗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指在严重感染失血创伤或休克过程中,在短时间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休克: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在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导致循环功能和其他内脏功能障碍,消耗性凝血病,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产生休克、出血、栓塞、溶血等临床表现。 高渗性脱水: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低渗性脱水: 是指水钠等比例丢失,血Na+浓度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一310mmo1/L的脱水。 等渗性脱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而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维持正常。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同一患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内源性致热原:产热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源性致热原。原位癌:癌细胞占据上皮全层,但基膜完整,无间质浸润的油。 乳腺癌:是乳腺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多数来源于导管上皮,少数来源于腺上皮。 绒毛膜癌: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其发生比率约为2:1:1,少数可发生于异位妊娠后,患者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少数发生于绝经以后,这是因为滋养细胞可隐匿(处于不增殖状态)多年,以后才开始活跃,原因不明。 畸胎癌: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或具有可分化为三胚层各种组织潜能的裂球错位所产生的恶性肿瘤。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 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尿道周围的粘膜和粘膜下腺体;外层为前列腺体。后者构成前列腺的主体,两层之间有纤维膜隔开。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内层,在膀胱颈至精阜一段后尿道的腺体间质中,现称该部分为移行带镜检可见。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属免疫系统的实体性恶性肿瘤。 霍奇金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的一个独特类型。其特点为:①临床上病变往往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逐渐由邻近的淋巴结向远处扩散。原发于结外淋巴组织的少见。②瘤组织成分多样,但都含有一种独特的瘤巨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位于免疫系统的包括淋巴结,骨髓,脾脏和消化道的淋巴样细胞。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明显吸附,。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题及答案教程文件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 题及答案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 Langhans 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综合征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5.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6.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细菌性痢疾 E.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8.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 .肺 B. 心肌 C. 肾 D. 脊柱

9. 结核球是指 A. 直径小于 2cm 的干酪样坏死灶 B. 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 C. 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 D. 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E .直径 2 ~ 5cm ,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10. 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 A. 吸收消散 B. 硬结、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纤维包裹及钙化 11. 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 A. 类上皮细胞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5816532.html,nghans 巨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12. Langhans 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化而来的?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类上皮细胞 D. 浆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13. 局灶型肺结核以何种病变为主? A. 增生性病变 B. 渗出性病变 C. 变质性病变 D. 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 E. 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 14. 伤寒病理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 肠管发生溃疡 B. 同时脾大 C. 末梢血白细胞减少 D. 皮肤出现玫瑰疹 E. 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15. 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 A. 结肠上段 B. 回肠 C. 直肠和乙状结肠 D. 空肠 E. 盲肠 16. 一病人患病已 3 周,有持续性高热,心率过缓,腹胀,腹泻。因中毒性体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并有穿孔,脾大,应考虑 A. 细菌性痢疾 B. 肠结核 C. 恶性淋巴瘤 D .伤寒 E. 所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17. 伤寒时血培养最易获得阳性结果的时期是在肠病变的 A. 潜伏期 B. 槐样肿胀期 C. 坏死期 D. 溃疡期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 Langhans 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综合征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5.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6.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细菌性痢疾 E.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8.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 .肺 B. 心肌 C. 肾 D. 脊柱

9. 结核球是指 A. 直径小于 2cm 的干酪样坏死灶 B. 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 C. 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 D. 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E .直径 2 ~ 5cm ,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10. 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 A. 吸收消散 B. 硬结、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纤维包裹及钙化 11. 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 A. 类上皮细胞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5816532.html,nghans 巨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12. Langhans 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化而来的?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类上皮细胞 D. 浆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13. 局灶型肺结核以何种病变为主? A. 增生性病变 B. 渗出性病变 C. 变质性病变 D. 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 E. 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 14. 伤寒病理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 肠管发生溃疡 B. 同时脾大 C. 末梢血白细胞减少 D. 皮肤出现玫瑰疹 E. 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15. 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 A. 结肠上段 B. 回肠 C. 直肠和乙状结肠 D. 空肠 E. 盲肠 16. 一病人患病已 3 周,有持续性高热,心率过缓,腹胀,腹泻。因中毒性体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并有穿孔,脾大,应考虑 A. 细菌性痢疾 B. 肠结核 C. 恶性淋巴瘤 D .伤寒 E. 所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17. 伤寒时血培养最易获得阳性结果的时期是在肠病变的 A. 潜伏期 B. 槐样肿胀期 C. 坏死期 D. 溃疡期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 题及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581653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 Langhans 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综合征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5.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6.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细菌性痢疾 E.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8.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 .肺 B. 心肌 C. 肾 D. 脊柱

病理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RS细胞(Reed-Sternberg cell):经典型何杰金淋巴瘤有特征性的RS细胞,RS细胞丰富,略嗜伊红染。核多叶或多核,核仁明显,大而圆。也称为镜影细胞。来自生发中心B细胞,找到它或者何杰金细胞可以诊断为CHL。 不稳定性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 粥样斑块内纤维组织成分较少,有较多的脂质沉积或具有脂质池,斑块间质内有较多的炎症细胞及泡沫细胞浸润,斑块肩部小血管较多(或出现肉芽组织)并有较明显的吞噬细胞或炎症细胞浸润。这类斑块比较不稳定,有可能在肩部发生破裂。 区域性心肌梗死(regional myocardial infarction):也称透壁性心肌梗死。梗死的部位与闭塞的冠状动脉支供血区一致,病灶较大,最大直径在2.5cm以上,累及心室壁全层或未累及全层但已深达室壁2/3,此型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其中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约占全部心肌梗死的50%。约25%的心肌梗死发生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的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此外,见于左心室后壁,相当于左冠状动脉左旋支的供血区域。右心室和心房发生心肌梗死较为少见。透壁性心肌梗死常有相应得一支冠状动脉突起,并 常附加动脉痉挛或血栓形成。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subacute infective endocarditis):也称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ubacute bacterial endocarditis),主要由于毒力相对较弱的草绿色链球菌所引起(约占75%),还有肠球菌、革兰阴性菌、立克次体、真菌等均可引起此病。这些病原体可自感染灶(扁桃体炎、牙周炎、咽喉炎、骨髓炎等)入血,形成菌血症,再随血流侵入瓣膜;也可因拔牙、心导管及心脏手术等医源性操作至细菌入血侵入瓣膜。临床上除有心脏体征外,还有长期发热、点状出血、栓塞病状、脾肿大及进行性贫血等迁延性败血症表现。病程较长,可迁延数月,甚至1年以上。 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neurysm):常发生于血压变化最明显的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等部位。动脉瘤可从动脉内膜的破裂口进入动脉的中膜,使中膜形成假血管腔。 恶性高血压(malignant hypertension):也称为急进型高血压(accelerated hypertension)。多见于青少年,血压显著升高,常超过230/130mmHg,病变进展迅速,可发生高血压脑病或较早出现肾功能衰竭。多为原发性,部分可继发于良性高血压病。其特征性的病变是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和坏死性细动脉炎。主要累及肾、脑和视网膜。肾的入球小动脉最常受累,病变可波及肾小球,使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发生阶段性坏死。大脑常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微梗死和脑出血。 绒毛心(cor villosum):当风湿性心包炎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包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搏动牵拉而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干性心包炎)。 Aschoff小体(Aschoff body):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共同构成了特征性肉芽肿即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Aschoff body),它可小到由数个细胞组成大到近1cm,以致眼观可见。呈球形、椭圆形或梭形。典型的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并提示有风湿活动。

病理学第十章传染病

第十章传染病 01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瘤。以肺结核最常见,典型病变为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 基本病变:1.以渗出为主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2.以增生为主的病变,此过程形成有诊断价值的结核结节;3.以坏死为主的病变,干酪样坏死对结核病病理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结核坏死灶由于含脂质较多而呈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而称为干酪样坏死。 基本病理变化的转化规律: 1.转向愈合 a)吸收、消散:为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合方式,临床上称为吸收好转期 b)纤维化、钙化:增生性病变和小的干酪样坏死灶,可逐渐纤维化。钙化的结核灶内常有 少量结核杆菌残留,但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扔可复发进展,临床称为硬结钙化期。 2.转向恶化:①浸润进展: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病变;②溶解播散 02肺结核病:结核病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两大类。原发性肺结核病是指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但也偶见于未感染过结核杆菌的青少年或成人。继发性肺结核病是指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见于成人。 1.原发性肺结核病 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特征是原发综合症形成。最初在通气较好的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不近胸膜处形成1-1.5cm大小的灰白色炎性实变灶。结核杆菌入侵后悔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性综合征。 2.继发性肺结核病 a)局灶型肺结核,是继发性结核病的早期病变。 b)浸润型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可发展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镜下洞壁分三层,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其中有大量结核杆菌; 中层位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 03 肺原发复合征:①原发性肺结核病;②由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组成; ③X线胸片上呈哑铃状阴影。

病理学之传染病

传染病 名词解释 1.结核结节:当细菌数量减少,独立较弱,或机体免疫反应较强时,发生以增生为主的病 变,形成特征性的结核结节(结核性肉芽肿) 2.原发综合征:肺原发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为原发综合征。 3.结核球:来源于浸润型肺结核、结核空洞、多个结核病灶融合,肺实质内球形、孤立的 有纤维包裹、界限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直径约2-5cm。多为一个,常位于肺上叶。病变相对静止,多采取手术切除。 4.伤寒肉芽肿:是由多数伤寒细胞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小结。 问答题 一、简述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归。 基本病理变化: 1、增生为主的病变:结核结节的形成。 2、渗出为主的变化: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性渗出,早期可见巨噬细胞 3、坏死为主的变化:干酪样坏死 转归:1、吸收消散:主要出现在渗出性病变,通过淋巴道吸收,病灶缩小或完全吸收消散。 2、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增生性结核结节,未被完全吸收的渗出性病变,小的 干酪样坏死灶(1-2mm),可发生纤维化。大的坏死灶由灶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 包裹干酪样坏死物质,继而干酪样坏死物干燥浓缩,钙沉着而发生钙化。、 3、浸润进展: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病变,并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 4、溶解播散:干酪样坏死物发生溶解液化后可经自然管道(如支气管,输尿管等)、 淋巴道、血道播散。 二、如何区别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各型继发性肺结核有何特点? 各型继发性肺结核特点: 1、局灶型肺结核

特点:多位于肺尖,右肺多见,病灶约0.5-1cm大小,以增生性病变为主,临床上病人常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属于无活动性肺结核。 2、浸润型肺结核: 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属活动性肺结核。也称锁骨下浸润。好发于青壮年。 病变:干酪样坏死+病灶周围炎 临床上常有低热、盗汗、乏力、咳嗽等症状。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特点: 1、肺上叶有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镜下洞壁分三层: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中层为结核性 肉芽组织;外层为增生的纤维组织。 2、粟粒性结核+片状干酪样坏死。 3、肺广泛纤维化,胸膜增厚 4、干酪样肺炎: 广泛的干酪样坏死为特点。 5、结核球 6、结核性胸膜炎 三、简述伤寒的基本病理变化,肠道病变分期,各期的病变特点及有哪些并发症? 基本病理变化: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伤寒肉芽肿形成。 肠道病变各分期特点: 1、髓样肿胀期(发病第一周)。 (1)淋巴小结肿胀,突出于肠粘膜表面,灰红色,质软;集合淋巴小结表面皱折,形似脑回。镜下可见伤寒肉芽肿的形成。 (2)体温阶梯状升高,食欲下降,腹泻,血培养(+),骨髓培养(+) 2、坏死期(发病第二周) (1)肿胀的淋巴组织中央部位发生小的灶状坏死,扩大融合,形成高低不平的坏死区。 (2)体温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全身乏力,肝脾肿大,皮肤玫瑰疹,白细胞减少,血培养(+),骨髓培养(+) 3、溃疡期(发病第三周) 形成与肠轴平行,形状不一,边缘稍隆起,深浅不一的溃疡。此期易引起肠出血、肠穿孔等合并症。 4、愈合期(发病第四周) 肉芽组织增生,粘膜上皮再生。 并发症: 1、持续高热 2、相对缓脉:毒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所引起的。 3、伤寒面容: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4、肝、脾肿大:巨噬细胞增生,高度扩张充血所致。 5、玫瑰疹:主要是皮肤表层的血管由于细菌栓塞而引起的小灶状炎症所致。 6、白细胞降低 四、简述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病理变化,并解释其临床病理联系,描述中毒型痢 疾有哪些特点。 病理变化:

病理学主治医师:传染病考试答案.doc

病理学主治医师:传染病考试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结核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致病菌为人型、牛型结核杆菌 B.呼吸道传染为主 C.结核杆菌的细胞壁含有抗原性 D.细胞壁的抗原物质可引起机体细胞免疫为主的变态反应 E.结核病时的变态反应属于Ⅱ型变态反应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曲菌病常累及的器官通常不包括( )A.肺 B.鼻腔和鼻窦 C.皮肤 D.眼 E.耳道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淋巴管播散( )A.原发性肺结核病 B.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C.肺粟粒性结核病 D.干酪样肺炎 E.结核性胸膜炎 本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4、单项选择题 男性患者,46岁,2个月前阴茎龟头部曾出现过溃烂,后愈合,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过肿大。最近全身皮肤出现多数红色斑丘疹,且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取病变处皮肤做病理检查,见局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见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关于该病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可导致主动脉炎 B.可导致二尖瓣狭窄 C.可导致主动脉瘤 D.可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主动脉瘤破裂是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 本题答案: 5、单项选择题 符合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特点是()A.常发生于年老体弱者 B.常由毒力较强的志贺菌引起 C.有明显的腹泻等肠道症状 D.肠道病变轻微,呈卡他性炎改变 E.病情较轻,不会出现严重后果 本题答案: 6、单项选择题 梅毒引起的血管病变主要见于()A.主动脉 B.冠状动脉 C.肺动脉 D.肾动脉 E.颈总动脉 本题答案: 7、单项选择题 引起口腔鹅口疮的真菌是()A.隐球菌 B.曲菌 C.毛霉菌 D.念珠菌 E.放线菌

病理学笔记大全

绪论 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 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病理学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是研究和阐明存在于各种疾病的共同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转归等发生、发展规律,属普通病理学(general pathology),包括组织的损伤和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等章节。各论是研究和阐明各系统(器官)的每种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病变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属系统病理学(systemic pathology),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及传染病等。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病理学需以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为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理论。因此,病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 1、尸体剖验(autopsy):简称尸检,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广为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细胞学检查(cytology):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 1、动物实验: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以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的模型,并通过疾病复制过程可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 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研究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四、病理学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1、大体观察:运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量尺、和磅秤等工具对大体标本及其病变性状(外形、大小、重量、色泽、质地、表面及切面形态、病变特征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检测。 2、组织和细胞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切片,经不同的方法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通过分析和综合病变特点,可作出疾病的病理诊断。 3、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通过应用某些能与组织细胞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染色试剂,显示病变组织细胞的化学成分的改变,从而加深对形态结构改变的认识和代谢改变的了解,特别是对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免疫组织化学观察(immunohistochemistry):除了可用于病因学诊断和免疫性疾病的诊

病理学经典完整总结

病理学笔记(经典完整版) 绪论 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 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病理学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是研究和阐明存在于各种疾病的共同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转归等发生、发展规律,属普通病理学(general pathology),包括组织的损伤和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等章节。各论是研究和阐明各系统(器官)的每种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病变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属系统病理学(systemic pathology),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及传染病等。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病理学需以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为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理论。因此,病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 1、尸体剖验(autopsy):简称尸检,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广为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细胞学检查(cytology):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 1、动物实验: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以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的模型,并通过疾病复制过程可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 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研究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四、病理学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1、大体观察:运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量尺、和磅秤等工具对大体标本及其病变性状(外形、大小、重量、色泽、质地、表面及切面形态、病变特征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检测。 2、组织和细胞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切片,经不同的方法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通过分析和综合病变特点,可作出疾病的病理诊断。 3、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通过应用某些能与组织细胞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染色试剂,显示病变组织细胞的化学成分的改变,从而加深对形态结构改变的认识和代谢改变的了解,特别是对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免疫组织化学观察(immunohistochemistry):除了可用于病因学诊断和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外,更多的是用于肿瘤病理诊断。 5、超微结构观察:利用电镜观察亚细胞结构或大分子水平的变化来了解组织和细胞最细微的病变,并可与机能和代谢的变化联系起来,加深对疾病基本病变、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了解。 6、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不仅可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还可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亦可用于对不同功能的淋巴细胞进行精确的亚群分析,对临床免疫学检测起到重要作用。 7、图像分析技术(image analysis):主要应用于核形态参数的测定,用以区别肿瘤的良恶性、区别癌前病变和癌、肿瘤的组织病理分级和判断预后等。 8、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应用于遗传性疾病的研究和病原体的检测及肿瘤的病因学、发病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到了基因分子水平。 五、病理学的发展史 1、器官病理学(organ pathology) 2、细胞病理学(cellular pathology) 3、超微结构病理学(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4、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遗传病理学(genetic pathology)、定量病理学(quantitative pathology)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第一节适应 细胞和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1、生理性萎缩:人体许多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地发生生理性萎缩。 2、病理性萎缩: (1)营养不良性萎缩:可分为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和全身性营养不良萎缩,后者如:饥饿和恶性肿瘤的恶病质。 (2)压迫性萎缩:如:肾盂积水引起的肾萎缩。 (3)废用性萎缩:即长期工作负荷减少所引起的萎缩。 (4)神经性萎缩:如:神经损伤所致的肌肉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如:垂体肿瘤所引起的肾上腺萎缩。 二、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 1、代偿性肥大:细胞肥大多具有功能代偿的意义。

专升本病理学传染病模拟试题

临床医学专升本病理学模拟试题 传染病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结核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改变是 A.类上皮细胞性肉芽肿 B.巨噬细胞增生 C.坏死性肉芽肿 D.纤维组织增生 E.钙化 2.结核结节最主要的细胞成分是 A.郎罕巨细胞 B.淋巴细胞 C.纤维母细胞 D.类上皮细胞 E.浆细胞 3.肺结核原发性病灶的好发部位是 A.肺尖部 B.肺门部 C.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 D.肺膈面 E.肺内弥漫性病变 4.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道狭窄 A.肠阿米巴病 B.肠伤寒 C.肠结核 D.细菌性痢疾 E.肠血吸虫卵沉积 5.伤寒增生的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粒细胞 D.红细胞 E.单核巨噬细胞 6.伤寒带菌者细菌一般居留在 A.小肠 B.结肠 C.胆囊 D.肝脏 E.肾脏 7.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特点为 A.浆液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肉芽肿性炎 D.出血性坏死性炎 E.蜂窝织 8.哪种炎细胞浸润支持梅毒的诊断?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D.肥大细胞 E.巨噬细胞 9.下列哪种病损属一期梅毒? A.睾丸树胶样肿 B.硬腭坏死穿孔 C.皮肤斑疹或丘疹 D.外生殖器硬性下疳 E.脊髓后根和后索变性 10.有关急性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 B.脑膜病变重 C.常伴中毒性休克和DIC D.由脑膜炎双球菌释放的内毒素所致 E.常伴肾上腺皮质出血功能衰竭 11.有关乙型脑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哪项是错误的? A.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 B.筛状软化灶形成 C.淋巴细胞套袖状浸润 D.病变以小脑,延髓和桥脑最严重 E.胶质结节 12.有关暴发性脑膜炎时的临床病理表现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皮肤粘膜广泛淤点及淤斑 B.双侧肾上腺广泛出血 C.蛛网膜下腔充满脓性渗出物 D.起病急骤,高热,头痛,呕吐 E.伴有周围循环衰竭 1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下列哪个部位最为轻微? A.大脑皮质 B.基底节 C.丘脑 D.中脑 E.脊髓 14.脊髓灰质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输血 E.泌尿道 15.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多发于儿童 B.原发病灶位于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 C.可顺支气管播散 D.如不经过积极治疗难于痊愈 E.血道及淋巴道播散为主 16.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病变新旧交错,上重下轻 B.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结核病变 C.不经治疗绝大多数能自然痊愈 D.不易有纤维空洞形成 E.血道播散常见 17.伤寒的传染途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