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房地产二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房地产二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从选购到抢购,又从抢购回归选购,厦门房地产市场一步步历练成熟,购房者也
更为理性。
编者按
近20年来厦门房地产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回首已经走过和正在走的路,我们试图发现厦门房地产运行的轨迹与曾经重要的节点。
作为“创造城市价值”的系列活动,继委托知行策划完成“厦门不动产价值调查”与分析之后,本报又特邀城市年轮、豪斯、新景祥三家知名房地产策划代理机构,分别从市场演变、产品升级和区域扩张等角度,对厦门房地产进行了整体、全面和深入的梳理。
这三家代理公司均为厦门资深的房地产策划代理公司,也是目前厦门一线的品牌代理公司,他们不仅见证了厦门房地产的发展,也与市场同步共舞,为厦门房地产发展提供策划思想与智力支持。因此,这些分析清晰地勾勒出厦门房地产发展的脉络,并对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极具参考价值的预测。
更为可贵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从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厦门房地产业为城市创造价值的力量和辉煌。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厦门,正以其独有的魅力从海岛小城迈向海湾型都市的变迁。
作为一座城市发展年轮永恒的主题,在近二十年里,厦门的房地产市场,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风雨历程。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为今后创建一个更健康、更良性的房地产市场提供有益的借鉴。
稚嫩的萌芽期
(1984~1991年)
改革开放前的厦门长期处于战备状态,城市和居民住房建设的投入几乎一片空白,长年累积的亏欠使得厦门的居住十分紧张,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以及经济特区地位的确立,厦门加大了住宅建设力度,陆续兴建了湖滨南路、振兴新村、槟榔小区、莲花一~三村、湖里等一批居住小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住房紧张的状况。但是在分配机制上仍然延续了“切块分配、租赁使用”的计划经济时代模式,产权上属于房管局的“直管公房”。等待分房是老百姓惟一的居住理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传统的思维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住房也是商品”的观点逐渐得到理论界和政府的认同,住房制度改革和保险制度改革成为当时政府改革攻坚重点,商品房进入实质性的市场运作。1984年,位于浮屿的嘉美花园由厦门房地产公司投资兴建,
此后,美仁新村、凤凰山庄、西堤别墅、莲坂小区、官任小区等商品房项目相继开发。这一时期的开发主体较为单一,基本上由后来取得一级开发资质的厦门房地产公司、东区、筼筜、特工、特房等几家包揽,虽然也有少数港商涉足,但只能采取与国内企业合资的方式。土地出让方式接近划拨,房产销售对象主要是华侨和外商。普通老百姓尚没有购房的理念和心理准备。
1991年,厦门出现了第一个商品化的统建房小区——松柏小区,同今天人们趋之若鹜的抢购经济适用房的情形相比,每套2~3万元的套房遭到人们的冷遇,许多拿到指标的单位由于“无人问津”,只能退回给住宅办,在双轨制的年代,只交一点租金的无偿分房毕竟实惠得多。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是厦门商品房发展的萌芽期,虽然从资金投入、建成面积、成交量等方面来看还十分微弱,但这是重要的起步阶段,为市场的运作和开发积累了许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向几十年来习惯于等待分房的老百姓输送了购房置业的思想观念。
超前的过热期
(1992~1994年)
从1992年开始,全国经济掀起一轮发展浪潮,经济形势空前活跃。与此相适应,房地产市场也急剧升温,政府放宽准入制度,厦门瞬间增加了100多家开发商,房地产成为继贸易之后的一个热门行业。商品房房价从1991年的1000多元/平方米飙升到1993年的4000元/平方米左右。
这一时期的开发主体已呈多元化,但主要以本土的几家一级开发企业以及中央、内地地方政府、大型国企驻厦的直属企业为主,以汇成建设为代表的外商投资企业也开始独立运作项目,成为一支重要的开发力量,此时的民营房地产企业尚在襁褓之中。土地出让方式以协议出让为主,出让地价相差较大。尽管如此,公开竞拍形式还是悄悄地走上历史舞台,1992年,厦门首次成功拍卖出7幅土地。除了协议出让和公开竞拍外,合作开发也是当时的一大特色,一些主业经营不善,但拥有大量土地的国企,采取利润或实物分成的方式,同投资商联合开发商品房。
在开发的物业形式上,写字楼成了当时开发商追逐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当时的经济形势非常红火,催生出一批新兴的贸易、投资公司,作为经济特区的厦门,更是成为众多企业的衍生地,受香港公司的影响,普遍很注重公司的办公环境和形象,豪华的办公室成了这些新兴企业的标志。写字楼的需求因此骤然增大。第二,在这波房地产高潮之前,由厦门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几个写字楼项目如湖滨北路的振兴大厦、振业大厦、特贸大厦、鹭江道的海滨大厦等,均取得不俗的业绩,售价比住宅项目高出一倍以上。高额的回报、成功
的案例使得开发商将写字楼作为开发首选。而这期间上马的一些写字楼项目,运作较为迅捷的如国贸大厦、海光大厦、宝福大厦、鸿翔大厦等,也的确功成名就。但后来一些企业把写字楼项目作为形象工程的载体,以致在开发上互相攀比,求高求大,丧失销售良机,造成一些写字楼空置积压。
应该说,1992~1995年是厦门写字楼开发的黄金时期,当时的销售单价大多在6000元/平方米以上,销售周期也很短,投资回报十分可观。抚今忆昔,不禁令人扼腕嘘唏。
这期间的商品住宅项目大多是小规模的零星开发,消费主体以集团购买为主,公司购买后作为福利分配给高管人员。由于开发规模小,且其时许多贸易公司效益不错,市场供不应求,住宅价格也一路上扬,普通公寓的最高单价突破5000元/平方米,均价也在4000元/平方米左右。较有代表性的项目有嘉禾路的香江花园、湖滨北路的怡祥花园、湖滨东路的嘉隆商业城等。由于当时的私营及个体经济尚十分薄弱,商业项目的需求很小,开发量非常稀少。
岛内的开发热此时也蔓延到岛外,岛外历史性地出现了商品房项目,如集美的太源花园、麒麟居,杏林的中闽鹭江花园等。
这一时期开发商的营销手法尚处于原始阶段,没有运用广告的意识。铅印的文字说明和户型介绍就是全部的销售资料。售楼处非常简陋,格式合同还没有出台,销售合同由各开发商自己拟定。对购房者来说,小区配套、景观、物业管理还是陌生的概念。
寒冷的冬蛰期
(1995~1998年)
1992年开始的经济热潮由于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到了1993年的下半年,已经出现极度过热的现象,货币大量增发,信贷规模急剧膨胀,物价飞涨。为了防止国民经济运行失控,政府采取紧缩政策,促使经济“软着陆”。一时间,大批工程项目下马,水泥从1993年上半年的600元/吨跌至200~300元/吨。房地产作为龙头行业,自然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开发商的资金链纷纷断裂。由于房地产开发特有的滞后性,真正的低潮从1995年才得以显露,岛内的商品住宅均价从4000~5000元/平方米一路下滑到2000~3000元/平方米,东部新区的价位甚至在2000元/平方米以下。而写字楼更是饱受重创,销售全线受阻。一些在1995年以前立项,而在这期间推出的项目,如台亚大厦、侨旺大厦、国泰大厦等,直至现房阶段,销售率仍然很不理想。更有部分项目如依人大厦等,成了著名的烂尾楼。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写字楼市场仍在期盼重塑辉煌。与写字楼及住宅市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随着个体商业的快速发展,这期间小面积的商业店铺开始升温,商住楼逐渐成为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