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中和思维的相关理论

中和,又称“中庸”、“中行”、“中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思维方式。中,即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和,是对一切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协调,使之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因此,中和包涵着平衡与和谐两层意思。在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把“中和”这种平衡、和谐、适中、适应等看作是事物内在的最好也是最理想的状态。“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淮南子·★氾论训》)。

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秩序,提出“中和”思想,正是为了维持已经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并保持它的平衡或和谐。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人体要保持其内外环境的平衡与和谐,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下去。“中和”这种哲学思想正好反映了中医学这种本质的内在要求,因而“中和”思想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哲人既看到事物的差别性、矛盾的对立性,又看到了事物的关联性、阴阳的和谐型。许多表面上性质不同、互相对立的事物,本质上并不是绝对分开、互不相干的,而是可以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和谐整体。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社会及人际关系的协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周易》将“太和”当做追求的至高境界,强调“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乾·彖传》),《论语:学而》也提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中国古代哲学的“中和思维”,反映在自然观上,除了把自然界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外,还强调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存在着协调、整合的关系,即整体和谐关系;反应在医学观上,既强调健康状态下的整体和谐,“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注重治疗上的调和施治、返之于平,“医经者,......调百药齐(剂)和之所宜”、“经方者,......以通闭解结,反(返)之于平”(《汉书·艺文志》)。

中和思维是指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和谐与平衡状态的思维方法。

1 和谐思维是中医学中和思维的根基

和谐思维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属于中和思维的内涵之一。中医学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始终镌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致中和”,这种中和精神具体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 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强调人伦和谐。和谐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 1 “天地人三才一体”的和谐思维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注重人与环境之间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医学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注重天人之间、形神之间的和谐统一,认为健康是人( 机体) 与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与平衡。健康的人为“平人”,“平人者不病”,即指人体没有违和状态。健康包括机体自身的阴阳平衡,即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形与神的阴阳平衡,还包括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当自然、社会环境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机体自身的正气又不足以适应这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天地人三者之间失于和谐统一,机体表现为形神相失、气血紊乱等病理变化,称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在本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失去常态。因此,治疗疾病就是调整阴阳,重建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

1. 2 “机体内部四时五藏阴阳”的协调( 和谐)思维

1. 2. 1 健康人体内的阴阳必须处于协调状态

一切疾病的发病机理都可以概括为阴阳失调,表现为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协调状态; 治疗疾病,即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恢复阴阳的相对动态平衡。《素问•至真要大论》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作为治疗追求的目标。治疗疾病的关键是调整阴阳,具体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通过各种方法调节阴阳,达到人体各方面的协调状态。

1. 2. 2 健康人体内的四时五藏阴阳必须处于协调状态

中医学用五行学说相生相克、互为制化的关系,说明人体在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系统中,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的。五行的生克制化,可以维持五行之间协调、有序,促进世间万物的生生不息。中医学引入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认为肝、心、脾、肺、肾五脏在生理状态下既可以互相滋生,又可以互相制约,同时与自然界的四时相互通应。这种既促进又抑制的作用维持着五脏之间的动态平衡,保持着人体机能的协调有序。如果某一脏太过或不及,势必出现五脏之间的平衡失序,发生相乘或相侮以及母子相及的不协调病理改变。此外,五行学说中存在的胜复规律即为把不协调转为协调的一种自动调节机制。综上所述,从中医学医学模式的建立,到机体的健康、疾病、治疗等诸多方面的阐述,都离不开“和谐”思想的指导,因此和谐思维是中和思维的根基。

2 适度思维是中医学中和思维的核心

适度思维是指在分析事物和处理事物时,始终牢记适当程度的一种思维方法,即“适中”的原则。适度思维也是中和思维的内涵之一,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尤为广泛。

2. 1 生理、病理变化上的适度思维

中医学认为,健康的人体时刻处于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状态之中,有对立就有制约,就有盛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维持健康状态。中医学称之为阴阳消长,而消长必须要适度。如果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长”得太过,就会出现“阴盛则寒”、“阳盛则热”的实寒或实热的病理改变。而如果阴或阳的任何一方“消”得太过,就会出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的虚热或虚寒的病理改变,身体也会随之出现一系列不适之状。五行学说认为,生克制化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正常现象,在人体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相生相克的过程也就是事物消长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太过或不及的情况,重要的是必须要适度,“亢则害,承乃治”。如按照五行的观点,在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相互制约关系,相互制约必须要适度,制约不及或制约太过都会出现异常,相乘或相侮就是制约失度而产生的异常现象。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言: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 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藏象学说中适度思维的运用更为广泛,具体表现在某个脏腑的功能必须保持适度,否则将会引起疾病。以肝为例,在生理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既无不足也不能太过,即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才能发挥作用。另外,脏腑之间的气机升降关系也必须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如脾胃同居中焦,气机一升一降,升降在适度范围内变化维持着消化的正常进行。

2. 2 治疗原则上的适度思维

中医学强调治疗方案、治疗措施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确定,即“勿失其宜”、“各得其所宜”。如针对五行相生异常的“补其不足、损其有余”,针对相克异常的“抑强、扶弱”,针对气机异常的“气陷则升、气逆则降、气闭则开、气脱则固”的原则,目的只有一个,即恢复机体内各个方面原来保持适度平衡的状态。

2. 3 药物配伍上的适度思维

在组方配伍方面,中医遵循的君、臣、佐、使诸药的配伍组方原则,体现的就是适度思维的思想。在具体用药组方上,为防止某些药性太过伤正,《内经》主张应用反佐法以制约其太过,充分体现了在调治过程中《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提出的“平治于权衡”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