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纹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条纹叶枯病

小麦条纹叶枯病仅靠介体昆虫传染,其它途径不传病。介体昆虫主要为灰飞虱,一旦获毒可终身并经卵传毒,至于白飞虱在自然界虽可传毒,但作用不大。最短吸毒时间10分钟,循回期4-23天,一般10-15天。病毒在虫体内增殖,还可经卵传递。病毒侵染禾本科的水稻、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粟、黍、看麦娘、狗尾草。

目录

症状

病原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编辑本段症状

病株叶片出现褪绿黄白斑,后扩展成与叶脉平行的黄色条纹,条纹间仍保持绿色。病株常出现心叶枯死,不能抽穗或穗小畸形不实。主茎与分蘖同时发病,病株矮化不明显,分蘖减少;心叶伸长不展开,淡黄白色,有时卷曲干枯,叶片沿叶脉处出现黄白色条纹。病株呈黄绿色似缺肥状,重病株不能抽穗,形成枯孕穗,发病早的一般在5月下旬提早枯死;轻病株能抽穗,但穗子畸形、扭曲,结实率、千粒重下降,后期提早成熟,单穗产量只有正常穗的30%。

编辑本段病原

Rice stipe virus简称RSV,称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属水稻条纹病毒组(或称柔线病毒组)病毒。病毒粒子丝状,大小400×8nm,分散于细胞质、液泡和核内,或成颗粒状、砂状等不定形集块,即内含体,似有许多丝状体纠缠而成团。病叶汁液稀释限点1000-10000倍,钝化温度为55℃3分钟,零下20℃。

编辑本段发生原因

传播病毒病的灰飞虱大暴发,加上稻套麦和麦套稻等栽培方式的推广,造成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灰飞虱虫量及其带毒率提高,殃及了小麦,使原本不受水稻条纹病毒危害的小麦,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条纹叶枯病。特别是重病区部分稻套麦田块,条纹叶枯病对小麦造成了较大的产量损失

小麦一般不易发生条纹叶枯病,冬春季气温高、灰飞虱越冬基数高,有利于小麦条纹叶枯病发生。

编辑本段防治措施

压低虫口基数,切断传播媒介,多种措施,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烟农19、淮麦16号、豫麦34、豫麦70等小麦品种感病,不宜选用,应选用淮麦18号、淮麦19号、淮麦20等抗病品种。

2、综防灭虫控病。冬前或早春2月底至3月初,每亩用吡虫啉有效成分3克加水喷雾防治灰飞虱,以压低虫口基数,控制病害蔓延。药液中加入病毒钝化剂,对小麦条纹叶枯病的防效达80%。

3、耕翻播种压低虫量。减少稻套麦的种植面积,在水稻收获后耕翻播种,可减少虫量60%~80%。

4、避免连作,实行轮作。与大麦、油菜、蔬菜等作物轮作,避免连作,以控制虫源。

5、适期播种,控制灰飞虱过早发生。播种过早,小麦出苗早,受灰飞虱危害的时间延长,病害发生重;播种过迟,小麦生长瘦弱,抗病能力减弱。

6、精细管理,控制病害发生程度。小麦播种后,注意防治田中的看麦娘、芒草、硬草等禾本科杂草及猪殃殃、大巢菜等阔叶杂草,减少灰飞虱寄生场所。灰飞虱有趋湿性,田间低洼潮湿,杂草密度大,发生量比一般田块增多3~6倍。

开放分类:

小麦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2009-5-11 8:41:53

小麦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病毒病。近几年由于气候变暖,冬季气温升高,尤其是耕作制度的改变,对传播该病毒的媒介昆虫灰飞虱的越冬与繁殖极为有利,麦田灰飞虱的越冬基数逐年增加,使得原本不受水稻条纹病毒侵染危害的小麦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条纹叶枯病。

一、症状特点

小麦条纹叶枯病一般从孕穗末期到抽穗扬花期开始出现症状,以抽穗扬花期症状最为明显。

1、穗部症状:穗部症状是该病最典型的症状之一。病株抽穗后穗部呈淡黄色,比生长正常的麦穗颜色明显偏淡;病穗不能正常扬花结实,或仅有一小部分小穗能扬花;大多数病穗麦芒扭曲,严重的穗部畸形;发病穗比正常穗偏小。部分病株的穗下节间出现S形弯曲。病穗的长度较正常穗小。

2、株高:发病麦株变矮,节间缩短,比正常麦株矮10-20厘米,平均矮15厘米左右。

3、叶色:病叶沿叶脉方向出现黄白色与绿色相间的条纹状病斑,与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叶片症状十分相似,严重的、发病早的病株剑叶及倒二、三叶都出现这种症状,有的病叶病斑不纵贯全叶,倒二、三叶正常,有的病株剑叶和倒二、三叶仍表现正常,仅病穗表现为黄白色。

4、侵染传毒规律:病株表现为“全株侵染”和“非全株侵染”两种症状。全株侵染症状表现为主茎以及全部的分蘖穗均出现症状,这种症状占田间发病植株的比例较大,一般达到90%以上。非全株侵染病株有时仅在主茎穗出现症状,而同株其他分蘖穗不发病;或者是某一个分蘖出现发病症状,而主茎以及其他分蘖的叶片、抽穗、扬花以及灌浆结实等却表现正常,其原因可能是被传毒的时间较短,只在被直接传毒的主茎或分蘖上发病,而同株的其他茎蘖体内的病毒数量(浓度)较低,未达到发病的临界值。

5、病株产量性状:发病株病穗有部分小穗能灌浆结实,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下降。其中每穗粒数平均为17.2粒,为正常值株的50%;千粒重下降3-5克,降低了11.5%。罹病植株产量下降超过50%。发病早的植株不能正常抽穗,并逐渐死亡。

二、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⑴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解决病毒病发生危害的根本方法,具有省工、节本、易为农民接受和掌握等优点。⑵改变播种方法。小麦播种的主要方法由稻套麦全部改为旋耕灭茬条(撒)播,能够将稻桩耙倒耙碎,从而破坏灰飞虱的越冬场所,恶化其越冬环境,压低冬后残虫基数,从而达到减少传毒虫量、减轻田间发病率的目的。⑶清洁田园。水稻收获后,及时清除田边、道路、沟渠中的杂草,使灰飞虱没有良好的越冬藏身场所,也能达到压低虫量的目的。

2、化学防治:秋播结束后及时对稻桩灰飞虱以及春后结合其他病虫害进行2-3次防治。

⑴药剂选择。每亩用40%敌敌畏200毫升+10%吡虫啉40克,或40%丙溴磷80毫升+2 5%扑虱灵50克,以上配方均兑水30公斤喷雾或兑水10公斤喷雾。⑵注意事项。尽量不要使用与水稻防治灰飞虱相同的药剂配方,应注意药剂的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