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桑茧丝绸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寨县桑茧丝绸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作者:潘敬军郭辉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6期
摘要介绍了金寨县桑茧丝绸产业基础现状,指出了金寨桑茧丝绸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地位突出、发展优势明显,并结合金寨县桑茧丝绸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分析了金寨县桑茧丝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金寨县桑茧丝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桑茧丝绸产业;发展现状;措施;问题;建议;安徽金寨
中图分类号 F426.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6-0328-02
金寨县桑茧丝绸产业历史久远,解放前的笔架山蚕籽、吴家店绸帐就已驰名武汉等地。1973年产茧量296 t,居全省第1位,1976年产茧量达521 t,进入全国63个产茧量超过500 t 的县列。1980年产茧量1 040 t,1990年产茧4 124 t。1995年创历史最高,产茧量达6 301 t,茧丝绸系列总产值达4.8亿元,茧丝绸工业总产值3.74亿元,丝绸系列入库税金1 752万元,全县人均蚕桑收入196元,茧丝绸系列产业共转移劳力10.5万人。由于产业发展的巨大效益显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国家领导人宋平、乔石等均予以赞许,产业在县域经济位次一柱擎天。“八五”至“十五”期间,全县桑蚕茧生产量居全省之首,素有“丝绸之乡”之称。之后由于受世界市场的滑坡和宏观调控不完善的影响,金寨县也与其他蚕区一样,各项生产指标大幅下跌,近些年虽有一些发展,但始终不能很好地恢复和发展。
1 金寨县桑茧丝绸产业发展现状
1.1 金寨县桑茧丝绸产业基础现状
全县现有桑园面积4 466.67 hm2,可采桑园面积0.2万hm2,桑园利用率48%;养蚕户1.5万户,其中全年养蚕10张以上的农户135户,专业合作社11家;2014年全县实养蚕种31 705张,产鲜茧1 490 t,平均张种产茧47 kg,蚕农实现收入5 800万元。蚕种生产上,全县现有蚕种场3家(其中1家为全省唯一一家桑蚕原种场),蚕种冷库1座,2014年生产蚕种6万张,冷藏蚕种7.5万张,生产原种3 000张。全县共有经营主体企业5家,蚕茧收烘站53个,自动缫丝机25组10 000绪,织机500台,普通织机300台,2014年产白厂丝450 t,织绸350万m,蚕丝被8万床,桑棉球75 t,服装6万套,茧丝绸工业产值7.5亿元,上缴税收720万元,解决城镇就业岗位5 000余个,极大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桑茧丝绸产业对于金寨县域经济来说依旧是一大支柱。“金寨丝绸”地理标志产品注册商标已上报国家工商总局受理[1-3]。
1.2 金寨桑茧丝绸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地位突出
通过对近几年产值的分析,2007年桑茧丝绸总产值3.85亿元,占全县总产值的9.6%,入库税金456.6万元,占当年全县财政收入的2.2%;2008年桑茧丝绸总产值3.69亿元,占当年全县总产值的7.6%,入库税金647万元,占当年全县财政收入的2.6%;2009年桑茧丝绸总产值4.3亿元,入库税金715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7.8%。2010年桑茧丝绸总产值4.6亿元,占全县总产值的7.6%,入库税金710万元,占当年全县财政收入的2.1%;2011年桑茧丝绸总产值7亿元,占全县总产值的6.8%,入库税金705万元;2012年桑茧丝绸总产值7.5亿元,占全县总产值的9.3%,入库税金720万元,占当年全县财政收入5.8亿元的1.2%。2014年桑茧丝绸总产值8.08亿元,占全县总产值83亿元的9.7%,入库税金720万元,占当年全县财政收入6亿元的1.2%。茧丝绸总产值总规模仍居全省第1位。六安市桑茧丝绸产业资源主要分布在金寨、霍山、舒城以及金安、裕安两区。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07万hm2,金寨县占42 %。全市有自动缫丝机37组,主要分布在金寨和霍山2个县。全市2014年产业总产值11.1亿元,其中金寨县总产值8.08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73%[4-7]。
1.3 金寨县桑茧丝绸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金寨具有发展桑茧丝绸的特别优势。一是金寨承东启西,“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与东部的江苏、浙江已经形成茧丝绸大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并凭借区位、蚕茧资源以及人力资本等优势,成为承接丝绸加工业的首选地区之一。二是气候条件适宜,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夏季无酷热,雨量充足,有利于桑树生长和蚕体发育。三是有大量的可耕地,旱田、坡地、家前屋后均可栽桑。有充足的竹木资源可制备蚕室蚕具,洁净的空气和优良的水质更为缫制高品位生丝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人力基础。1 333.33 hm2的抛荒桑园一经改造就可立即产生效益,后续加工具备充足的厂房与设备。广大蚕农可以独立完成栽桑养蚕各环节的工作,农村技术推广体系健全,丝绸加工管理人才齐备,稍加投入和撬动就容易促进产业恢复发展。在政策层面上,“6·19”工程的实施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特色农产品基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战略支持以及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规划(2011—2020年)将金寨作为重点予以扶持。栽桑养蚕属“短平快”项目,当年栽桑可当年养蚕,当年见效益,3年即可实现丰产,是传统的扶贫支持产业。产业加工链条长,增值空间大,贸工农、财政各环节都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2 采取的措施
2.1 抓基地建设
全县近年蚕桑发展主体主要分布在12个重点乡镇,新栽桑全部是新品种育711和农桑14号等新品种。
2.2 抓蚕桑专业合作社建设
一改金寨县过去依靠企业办合作社为农技干部、能人大户领办合作社的局面。新发展5个合作社,共有11家蚕桑专业合作社。
2.3 抓示范乡镇、示范园和示范大户建设
将槐树湾乡作为蚕桑生产示范乡镇,推广新桑、蚕品种,方格蔟茧已全部可缫制5A级以上生丝。建设和完善南溪麻河示范园区17.33 hm2,园区内桑年养蚕均达60张/hm2以上,平均效益7.5万元/hm2以上,成为全县养蚕的典型示范。同时,在南湾新建6.67 hm2新品种农桑14号示范园区,扩大辐射面;南溪镇余山村闵运义流转水田6.67 hm2,新栽桑3.33 hm2,其中果桑0.33 hm2,准备再栽桑3.33 hm2,自筹资金10万元,建设一栋400 m2的钢架大棚,组织劳力生产竹签蚕蔟400余条,养蚕16张,产鲜茧726 kg,收入3万元,实现了当年栽桑,当年见效益。2014年培育养蚕10张以上的农户20户,全县共培育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135户。
2.4 抓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
在燕子河镇等地新辟龙曲桑示范基地逾66.67 hm2,加工生产工艺品出口欧美市场;协助三利集团实施了鲜茧冷藏缫丝技术,蚕蛹冷冻出售,增加环节收益;宏槐蚕桑专业合作社桑叶茶投产生产;宏宝集团的蛹虫草试制成功;在长岭乡利用山场和桑园,发展生态养鸡,增加桑园综合效益。与县科技局食用菌办共同开发利用桑黄菌已获成功,已开始利用大棚批量生产。全年实现桑园养鸡3万只,桑枝工艺品生产20万件,桑枝生产桑黄菌获得成功并批量生产,桑叶茶生产逾2 t,蚕沙枕3 000余个,生产蚕蛹虫草及胶囊300 kg,鲜蛹罐装食品实现批量生产,废丝渣提取蚕丝绵获得成功。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有大幅度增加,综合利用产值达2 000余万元。
2.5 抓新品种引进
近年来全县引进和推广了多个新桑、新蚕品种,优良蚕品种覆盖率不断提高,领先于其他桑姜丝绸生产县区。
2.6 抓科技培训
每年全县组织蚕桑技术培训均在100余场次。其中,槐树湾2014年春、秋2季就举办蚕桑培训40余场次。
2.7 抓项目对接
2014年争取国家茧丝结构调整资金项目扶持宏宝集团基地建设20万元、三利集团剑杆织机改造70万元、金燕公司污水处理项目30万元、合作社项目10万元,省农委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50万元,另向农业部申报蚕种场改造项目362.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10万元)获得支持。
3 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