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 分为寒下、温下、逐水、润下、通瘀、驱虫、攻瘀
02 治疗方法
下 寒下:里实热证之大便不通、热结旁流及肠垢结滞之痢疾 温下:寒痰结滞、胃肠积冷、寒实结胸 逐水:阳水实证
法 润下:肠道津液不足、阴亏血少之大便不通
02 治疗方法
下 通瘀:蓄血、瘀血内结 驱虫:虫积肠道较重者
法 攻瘀:瘀热结于下焦,体质尚实者
中 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 医 学
01
02










01 防治原则
养生与预防
治病求本
防治原则
调整阴阳
扶正与祛邪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三因制宜
01 养生与预防
养生是指探求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理论和方法 预防是研究防止疾病发生与进展的理论和方法 养生与预防两者相互为用
01 养生与预防
未 注重调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 病 先 防止邪气的侵害 防 养生保健
温 温法易耗伤阴血 凡素体阴虚、血虚及血热妄行的出血证,禁用 内热火炽、夹热下痢、神昏欲绝者,禁用
法 孕妇、产妇均应慎用或禁用
02 治疗方法
清 也叫“清热法”,运用寒凉的药物清除邪热的治疗方法
法 无表证而里热炽盛者,均可运用
02 治疗方法
清 清泻肺热 清心降火 清肝泻火
法 清泻胃火
02 治疗方法
法 补阳:主要适用于脾肾阳虚
02 治疗方法
补 对“真实假虚”,应绝对禁补 邪实正虚以邪气盛为主者,应慎用
法 采用补剂时,为防止虚不受补,应在补剂中少佐理气药
02 治疗方法
消 也叫“消导法或消散法”,包括消散和破消,是运用 消食导滞、行气、化痰、利水使积邪逐步消散的治疗方法
02 治疗方法
温 也叫“祛寒”法,运用温热方药祛除寒邪、补益阳气 适用于里寒证,包括寒实证或虚寒证
法 主要为温中祛寒、温经散寒、回阳救逆
02 治疗方法
温 温中祛寒:适用于寒邪直中中焦,或阳虚中寒 温经散寒:适用于寒邪凝滞经络、血脉不畅的寒痹证
法 回阳救逆:适用于阴寒内盛、亡阳虚脱的危候
02 治疗方法
02 治疗方法
汗 是解表法的一种,适用于外感实证 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
法 根据病人体质,适当配伍补益药
02 治疗方法
汗 以汗出邪去为度,发汗太过会耗伤津液、正气 自汗、盗汗、失血、吐泻、热病后期津亏者,慎用
法 服药后应避风寒、忌油腻厚味及辛辣食物
02 治疗方法
吐 也叫“催吐法”,其高者,因而越之 寒药吐法、热药吐法、峻药吐法、缓药吐法
02 治疗方法
下 以邪去为度,尤其是峻下逐水 邪在表或半表半里不可下,阳明病腑未实不可下 高龄、素体虚弱、新产后营血不足者不宜下
法 妇人经期、妊娠期及脾胃虚弱者,慎用或禁用
02 治疗方法
和 也叫“和解”法,通过和解或疏泄的一种治疗方法 邪在半表半里,肝胃不和,肝脾不和,寒热并见的肠胃失调
法 病势不太盛,汗、吐、下等法皆不适用的情况下
法 多用于病情严重急迫的情况
02 治疗方法
吐 是一种急救方法,需慎用 病势危重、气血虚、失血、喘证、老人幼儿孕产妇不宜用 以一吐为快,不宜反复
法 催吐后,禁食辛辣、硬性食物,避风寒、防劳倦、畅情志
02 治疗方法
下 也叫“泻下法”,攻逐体内实热结滞和积水 适用于水结、宿食、蓄血、痰滞、虫积等里实证
01 调整阴阳
补 滋阴制阳,扶阳制阴 其 偏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衰 阴阳双补
01 扶正与祛邪
疾病的演变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邪相争的过程 扶正多用补虚,祛邪多用泻实 扶正与祛邪相辅相成
01 扶正与祛邪
扶 单纯扶正:正虚为主,邪气不盛 正 祛 单纯祛邪:邪实为主,正气不虚 邪 扶正兼祛邪:需分清主次
治 实则泻之:邪实证候,用攻邪泻实的方药治疗
01 正治与反治
反 顺从疾病假象而治,又称“从治” 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治 适用于疾病征象与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
01 正治与反治
反 寒因寒用:以寒治寒,用寒凉药治疗假寒征象的病证 热因热用:以热治热,用温热药治疗假热征象的病证 塞因塞用:以补开塞,用补益药治疗闭塞不通的病证
治 通因通用:以通治通,用通利药治疗通泻证候的病证
01 正治与反治
正 反治法表面上与正治法相反,本质相同 治 反 治 都属于治病求本范畴
01 标本缓急
标 急则治其标 本 缓 缓则治其本 急 标本兼治
01 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发展本质是机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 损其偏盛 补其偏衰
01 调整阴阳
损 又称“损其有余”,针对阴阳一方过盛有余 其 偏 盛 在阴阳偏盛的过程中,易导致另一方的偏衰
01 同治与异治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01 三因制宜
因时、因地、因人治宜 体现了整体观念
01 三因制宜
三 因时制宜: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考虑治疗原则 因 制 因地治宜:考虑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考虑治疗原则 宜 因人制宜: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考虑治疗原则
01
02










02 治疗方法
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 治疗大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清 清热法易损伤脾胃阳气பைடு நூலகம்一般不宜久用
法 素体阳虚、脾胃虚寒,外感发热,气虚血虚发热,不宜使用
02 治疗方法
补 也叫“补益法”,运用补益作用的方药消除虚弱证候 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脏腑气血、阴阳虚衰
法 分为补气、 补血、补阴、补阳
02 治疗方法
补 补气:主要适用于肺脾气虚 补血:适用于血虚与失血的患者,血热、血寒分别用药 补阴:适用于阴精或津液不足
02 治疗方法
和 和而兼汗:适用于病情偏表 和而兼下:适用于病情偏里 和而兼温:适用于病情偏寒
法 和而兼清:适用于病情偏热
02 治疗方法
和 和而兼消:适用于内有积滞
法 和而兼补:适用于正气偏虚
02 治疗方法
和 病情在表,尚未入少阳者,慎用 邪气入里,阳明腑实者,不宜用和法
法 三阴寒证者,均不宜用和法
01 养生与预防
既 早期诊治 病 防 先安未受邪之地 变 愈后防复
01 治病求本
指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正治与反治: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标本缓急
01 正治与反治
正 逆其疾病证候性质而治,又称“逆治”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治 适用于疾病征象与本质相一致
01 正治与反治
正 寒者热之:寒性证候,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 热者寒之:热性证候,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 虚则补之:虚损证候,用补益性质的方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